第491章 试试水

第491章 试试水

长安的邢道荣接到消息的时候,一时也没法子啊!

这长安与邺城毕竟是远隔了千里,就算自己有心,也没法救。

不过根据信中所言,荀家覆灭,总归是人都没死。

而人活着,就有生的希望。

只是这些事情自己既然得了消息,那就还得与荀俣说说。

邢道荣虽然说这些事情心里上是没什么压力的,但只怕这言语相传之中,会有误会,于是还是直接把信件就给了荀俣一观。

荀俣见自家一族,因为自己的缘故,受了如此劫难,顿时也脸色大变。

却呼:“走出之事,乃是我一人所为,与家中实在没有半点干系!”

“此事.定是有人诬告!”

“然也是我害了家族啊!”

邢道荣倒是看的穿。

荀俣确实没有必要在自己的面前撒谎,他这般说,便是当真是自己一人走出的。

而旁人.虽然可能是会有见不得荀家好的,但要说诬告,且不说此事要是追究下去会不会被查明真相反转,荀家自荀彧与荀攸死后,也不如当年的权势,何必非要拿人开刀

这事多半那是曹丕自导自演。

当下见荀俣如此自责,邢道荣不由便是宽慰了一句道:“荀公子不必自责,此事多乃是曹丕杀鸡儆猴,故意在你荀家身上开刀而已。”

“只是你走脱之事,被他寻了一个借口。”

“若是仁德之君,念在你荀家昔日恩情,自然不会公子走脱之事。”

“便是曹氏这等残暴之君,才是如此”

这般一说,荀俣的感觉就稍微好一点了。

毕竟荀氏覆灭的悲剧,是有人顶包了。

当即稍微收拾了一番心情,便见荀俣朝着邢道荣一拜道:“大将军!还请大将军救我荀家!”

这荀家本来是和邢道荣几毛关系都没有的。

但既然钟繇来了信,荀俣又在自己面前跪下来求,这般样子了,总是要救人的。

于是邢道荣没有半点犹豫便是应道:“荀公子放心,既然你已投了长安,那你家的事,便是我邢道荣的事!”

眼下荀俣正是孤立无援的时候,听得邢道荣所言,便是犹如兄长之言,极为贴心,那是连忙拜下:“多谢大将军!荀某感激涕零,日后定效犬马之劳,唯死可报将军恩情!”

邢道荣能感受到这荀俣的真挚,拍了拍其肩膀,没有再多说。

只是拉着荀俣起来,好一阵思量才道:“眼下不幸中的万幸,乃是曹丕没有当真要叫你家中见血。”

“把你家中人放逐出了邺城,估摸是要去更北方的艰苦之地。”

“然虽然定然是要受罪,好歹性命是保住了。”

“只要咱们扫除了曹氏,公子再去北方接了家人便好。”

荀俣也知道,要眼下邢道荣插手邺城的事情,怎么也不大可能。

就算真有心去救,也不可能单枪匹马,杀进了邺城里面去接人啊!

再说正如邢道荣所言,眼下到底性命无忧。

日子过的是远远不如之前,但总归是还算有些盼头不是。

…邢道荣得了钟繇的信件,里头自然不能只说荀家的一件事。

关于张郃与徐晃二将归来,以及拉了魏讽入伙的事情,信中也一一说明了。

邢道荣看钟繇在邺城里头干的还算不错,心里还是有几分宽慰的。

然虽然眼下大军再动,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好配合关羽与诸葛亮的方向一同动作,但邢道荣作为大将军,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军权的自由的。

尤其是刘备反复与邢道荣说过,若是觉得有时机,可权宜行事,其自然也不能干等着了。

眼下

邢道荣得了此信件之后,便是想试试水。

欲要试试那曹丕内中是否当真已经混乱不堪,面对自己这头的攻伐,连有效的抵抗手段都难以组织。

而他的目标,就是进入中原地区的关键.函谷关!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

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潼关到函谷关,中间是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城镇的,而过了函谷关,却是广阔的中原之地。

邢道荣要东进,就要过函谷关。

所以这地方是早晚都要打,邢道荣要试水,也只能在函谷关这里试水。

当下便起五千军马,以鲍隆、周泰、马超等将随左右,张辽、蒋钦、庞德留下守长安,如此往东而去。

如此安排,却叫两个人心里颇为感动。

其一自然是张辽。

长安何等重要不用说,自己一个曹魏的降将,功劳未立不说,邢道荣却把留守的重要事情交给自己,可说极为信任。

士为知己者死。

邢道荣如此信任,张辽自然不能辜负。

只是嘴上不善言辞,心里一一都是记得明明白白的。

其二就是荀俣了。

以为邢道荣这是心急要救荀家,这才着急出兵。

二人心头感恩,倒是又让邢道荣是收割了一波名声。

邢道荣的确是信任张辽,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任何防备,像是蒋钦、庞德,关键时刻都是能制约了张辽的。

至于亲往函谷关,也是必须的。

为将者,当知己知彼,这函谷关邢道荣也只是久闻盛名,来却是一次也没来过,自然是要亲自来是瞧上一瞧。

说起来,函谷关不仅仅是战略要地,也是道家的发源地。

函谷关乃是当年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

只是如今这战乱时候,道家人便是有心来此沾沾灵气,怕也是来不得了。

函谷关很重要,曹丕自然也知道。

此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河南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千百年见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曹丕能不使大将来守

然不是不想,实在是无人了!

再说有了司马懿前车之鉴,曹丕对外人也缺乏了信任感。

是以此番在函谷关守卫的,乃是那曹丕的兄弟,曹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