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众叛亲离
第515章 众叛亲离
得知了孙权的计划,但是刘范依旧选择了配合,而且还加急了自己的攻伐速度。
没办法,有田泽这尊大佛镇着,他哪敢有其他心思。
哪怕被算计了,刘范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而且孙权在这方面尺度把握的还算不错,踩在了刘范的心理预期之内。
孙权还派遣了诸葛瑾前来致歉,态度端正至极,并且言明了利害。
世界很大,没必要在小小的东南之地浪费时间,趁早结束东南的战事,才能有机会挤进下一场饕餮盛宴。
拖得久了,只怕入场的机会就难了。
孙权所言不无道理,更何况前来作为使者的还是诸葛瑾。
诸葛瑾的才华和为人自然不用多说,最关键的是诸葛瑾可是诸葛亮的哥哥!
随着诸葛亮执政东北以来声望与日剧增,几乎板上钉钉了是大齐第二代的核心人物,而且还是最重要的那个,没有之一。
仅是这一身份,就足够刘范把他供起来了。
不看僧面看佛面,这个面子还是要卖的。
虽说世家子弟各为其主,但是一奶同胞的兄弟,打断骨头可还连着筋呢,刘范等人心中怎么可能不顾及一二。
在一片称赞和谐之声中,这件事就这么轻飘飘的揭过了。
事后,刘范回过味来,不禁感慨。
“孙仲谋,当真非常人也!”
在外交、政治等方面,孙权的才能着实令人叹服。
哪怕被算计了,刘范对其也无法生出怨恨之情。
其实,刘范应该庆幸的是如今的局势。
否则的话,孙权绝对会吞下更多的利益,而且还能捏着鼻子让他认下这笔账。
历史上的孙权在容人之量和内斗上虽然令人鄙夷,但是在外交和政治方面是绝对的手腕高明。
看起来似乎是个墙头草,但是三国外交之中谁得到的益处最多毫无疑问是孙权。
大魏吴王之耻换来的是魏蜀死斗,吴国坐收渔利,始终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若不是军事能力太过拉胯,内斗再加上江东世家豪强的劣根性,吴国的得利恐怕会更大。
合肥城下十万兵,而且每每敌人内部空虚,多好的机会啊!还不止一次。
从这个角度而言,孙权和孙策虽然各自都有着独到的才能,但也都有着致命的缺陷,唯有互补,方能成事。
东南之事,就这样被孙权以小博大,稳定了下来。
田泽自然是欣喜不已。
这些人表现的越出色越好,都是“自己人”,发展的越好,对自己而言越有利。
而且大部分的发展成果都被自己这个“幕后黑手”给吞了。
中原诸侯对此却是心思各异。
孙策在欣喜之余却也颇为惆怅。
并非是因为孙权的出色而给予他危机感,而是因为东南之战的收益太大,麾下文武和扬州世家豪强已经越来越坐不住了。
在中原和田泽打架,有输无赢、胜也是败,而且毫无收益可言,完全是瞎折腾。
再看看东南之地,一个月三十万人口,哪怕全部和田泽换成汉民,那也有五万之数。
何其暴利几乎没有成本,全是收益。每过一个月,孙权和其麾下的世家豪强势力就会增加接近一成。
看的留在江东的一些世家豪强眼睛都红了,恨不得立刻把家族的势力全部调过去。
但好在还有周瑜和孙策镇着,而且他们也清楚田泽的态度,不敢妄动。
虽是如此,但江东文武和世家豪强的心彻底散了。
毫无战意,就等着田泽派兵打来投降了。
孙策此时当真是无力之极。
他第一次深切的感受到了,很多的战斗并不在战场上,没等开战时,自己就已经输了。
哪怕他有着霸王之勇,麾下无一人愿意支持自己,又能如何
周瑜和张纮此时都已经彻底看清了形势,一心为着他的“后路”而在忙碌着。
不是备战,而是清点人口物资、宣传发动百姓,准备日后“搬家”。
同时清缴不良世家豪强,将大齐的各项改革完全照搬的贯彻下去。为日后田泽接手作准备,留个好印象。
这种时候,世家豪强也已经完全放弃抵抗了,他们早早的做好了转型,也开始进行了“准备”,日后好为孙策冲锋陷阵。
所有人都在为孙策而努力着,孙策在欣慰之余更多的是郁闷。
因为每个人都希望他投降。
所有人都“忠心耿耿”,但却给他一种“众叛亲离”的感觉。
当然,凡事都要对比。
孙策郁闷,袁绍比他还郁闷。
孙策好歹还扩张势力、吃到肉了,袁绍现在可是从曾经的盟主直接沦落成了中原诸侯中地盘最小的那个,人口也折损了不少。
啥都没得到,麾下的情况却也和孙策差不多。
不少世家豪强对于袁绍其实是有着不小的怨念的。
不是埋怨袁绍的能力或者选择,而是埋怨袁绍的运气。
你说你到底经历了什么
天下诸侯中,开局最好的资源、最多的人口、最强的军备、最佳的文武阵容。
结果和田泽打了满场!
明明可以称霸一方,结果从头被教训到尾。这上哪说理去
若是再不投,指不定就成了田泽的最佳对手了。
但是,埋怨归埋怨,这些世家豪强丝毫没有背离袁绍的意思,甚至还给袁绍加了注。
烈火炼真金,能和田泽从头打到尾,尽管屡战屡败,但从来都没虚过,甚至曾经占据过上风,足以说明袁绍的“含金量”。
除了运气差一点,袁绍在各方各面都是天下诸侯之中的顶尖。
不弱曹操多少的心性气魄,不逊刘备多少的人格魅力,不差孙策多少的兄弟……
综合实力来看,袁绍依旧是天下诸侯中当之无愧的楷模,各方面能力最差也是个第二。
也就是倒霉遇到了田泽,日后杀出中原,定然依旧是最闪亮的那颗星,绝对的最强潜力股。
孙策和袁绍是郁闷,曹操和刘备则是绝望。
孙权的起势,意味着诸侯联盟彻底名存实亡了,孙策和袁绍已然不可能提供除了牵制外的任何帮助,只能靠他们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