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从头再来
“管师,何事如此开心”
放下手中的毛笔,诸葛亮饶有兴趣的问道。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诸葛亮与管宁彻底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彼此间十分了解。
虽然管宁语气还算平静,但是透过一些细微的神情和动作,诸葛亮已然察觉其心情颇为不错。
管宁脸上的微笑稍稍一顿,随后若无其事的说道:“并不是什么开心的事,而是我们接下来又要加担子了。”
一目十行的扫过信件,诸葛亮顿时明白了管宁为何如此兴奋,同时自身心中也不免生出了些许喜悦之情。
东北平原这个地方的管事之人可不好当。
不比大齐其他地方,手下的都是自己人,可以毫无顾忌的使唤教训。
掌管东北平原的诸葛亮就像管家婆一样。
上有不能不敬、得顺着脾气捋的婆婆,下有近不得、远不得却又要费心调教的儿媳。
为了将东北平原治理好,诸葛亮可谓是费尽了心思。
种种难题,无不令他头疼不已。
如何依规办事却又合情合理,成了诸葛亮每天的日常。
其中酸楚不足为外人道。
尤其是他还资历浅、辈分低,处理这些事就更难了。
熬到如今,虽然大方向上已经摆平,但是暗中的一些隐患始终无法解决,只能暂时治标。
而现在,田泽要将世家豪强迁走,绝大多数的问题就能随之彻底的解决了。
“陛下这么快就已经做好兵伐贵霜的准备了吗”
虽然心情不错,但是冷静下来诸葛亮迅速察觉到了问题。
太快了!
如今的大齐虽然已经基本奠定了胜局,但终究还是没有走到那一步,这么早就准备对付一个人口逾千万、政治体系健全的帝国。
诸葛亮觉得有些仓促了。
管宁如何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但阅历丰富的他更清楚田泽的想法:“早有早的好处,晚有晚的益处。”
“早一些,虽然可能会准备不足,但是诸多矛盾都能尽快解决。一些问题也会被外部矛盾所掩盖,避免出现内斗。”
大汉是如何亡的,管宁再清楚不过了。
相对于出生较晚的诸葛亮,对于大汉的印象还不深,管宁可是亲自经历过党锢之祸的。
内斗、争权,永远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威胁,其带来的伤害远比外来的侵略还要大得多。
即便是如今的大齐,看似诸多矛盾都被很好的化解,但无数的隐患也已堆积浮现。
只是在大势面前,被裹挟和略过了而已。
一旦外部威胁结束,管宁敢保证,内部的风暴必然会迅速掀起,而且很容易失控。
历来王朝皆是如此,无一例外,这是发展的必然。
毕竟经历了过多的斗争,骤然间停下,不产生些后遗症是不可能的。
必须要有一个出口去缓慢的平抑和释放这种后遗症。
田泽不愿迅速一统天下,部分原因便在于此。
此前官场上掀起的风暴,并未引起太大波澜,而且自上而下顺畅无比。
但若是中原诸侯尽数被灭,结果只怕就不会如此了。
庞大的既得利者,将会使田泽的一些命令寸步难行。
只有在天下尚未承平这种需要事急从权的环境下,田泽才能一点点的掰正骨头、剜去腐肉而不用担心反弹。
“贵霜虽是强敌,如今亦处于中兴之态。但是已然开始腐化,内部矛盾积蓄已久,只是外强中干罢了。”管宁沉声道。
“相较于外患,田承寿更加关注的是大齐的内忧。大齐这辆战车行驶的速度太快了,不能就这么戛然而止,必须要缓缓的停下。”
“哪怕攻打贵霜会艰难些,但是对比大齐内部问题的恶化,还是更划算些的。”
诸葛亮闻言,微微颔首。
阅历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终究还是有所差距的。
诸葛亮的视野虽广,但总是注重于大局,而忽视了上下的一些细微之处。
经过管宁的点醒,他也明白了田泽这么早就准备的原因。
“管师所言甚是,不过如此多的人口离开,只怕刚经营起来的东北平原要遭受一次巨大的动荡。”诸葛亮不禁叹息道。
要知道,世家豪强的人口占据了东北平原总人口的六成以上。
这么多的人骤然消失,带来的影响短时间内是难以平复的,必然会有大量的土地荒芜、工厂停摆。
而且一应的生产体系、市场格局都会被打破,需要重新组建。
这背后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从头再来,对于我们不正是又一次改革拓新的机会吗”管宁微笑道。
“我们既然已经走过了一次,就不会害怕再走一次。而且这一次,我们必然会走的更好!”
经历过汉末那种无力至极的境况后,管宁更倾向于一切从头开始。
想要修剪一棵已经成了型的树,太过艰难了。
无论你再怎么修剪,原本的成长轨迹都会使得他本能的按照原来的方向和路径再度成长,根本无法改变。
而种下一棵新树并进行修剪,虽然一开始要费不少的心力,但却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不断的进行微调,而不用担心白费力气。
管宁并非没有参与过改革之事,而且不止一次,但每一次改革之后,都会发现一些不当之处和进步的空间。
虽然后面也能够通过种种手段弥补,但原来的影响已经造成,想完全扶正代价太大,而且几乎不可能,只能选择取中妥协或者矫枉过正。
所以,在亲自操刀了东北平原改革之事后,反思、萌生了大量想法的他早已生出了再另辟一地重新开始的念头。
而现在田泽刚好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因为东北平原此前的改革本就是以世家豪强为核心进行的,因为他们无论在人口还是资源方面都占据了支柱地位。
而如今的他们将要被送走,原本的改革痕迹便几乎全部被抹除。
这就好比一副已经成了型的画,再度被打回了草稿状态,只剩下大致的轮廓,有了大量的空间去重新修饰上色。
管宁已经做好了打造一副远胜往昔的作品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