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长不大的肥猫

第554章 该怎么输

第554章该怎么输

“时不我待。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趁着如今时局大好,我们要尽快在此处站稳根基,继而消灭贵霜、拿下安息,成就属于我们的基业。”袁绍沉声道。

曹操、吕布和公孙瓒闻言,皆是颔首。

袁绍所说的,也正是他们所想的。

寄人篱下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他们都是当世枭雄,怎么可能甘愿仰人鼻息对于拿下安息、建立王国是极度的渴望。

哪怕知道这是田泽的算计,一样如此。

互惠互利,有被利用的价值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如今的局势,要想从棋子变回下棋的人,就要配合执棋者,击败其他的棋手,从而占据他们的位置。

“本初所言甚是,机会来了,就要牢牢把握。这世上,只怕难有第二个陛下了。”曹操幽幽的说道。

虎父犬子的事情出的太多了。

开国君主一般能力超群、气魄惊人,但也因此,其后继之人往往反受其咎,鲜少成才。

田泽的嫡长子田安,曹操一直非常关注。

甚至不仅是曹操,天下各路诸侯、世家豪强,田泽麾下的文武、士子等,都早已向这位帝国未来的第一继承人投入了极大的关注。

虽然田泽有意恢复相权,以内阁为天下中枢,将君权限制住。

但是儒家数百年来君君臣臣的思想不是那么容易扭转的。

而且田泽本身的存在,对于其所想的制度而言,就是一个bug。

自己做不到,要想后人做到,谈何容易

更遑论田泽自身对此也十分矛盾。

而田防,在曹操等人的了解中,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

性情温和仁善,也不缺手腕,最关键的是,很愿意听诸葛亮的话。

一旦田泽离开,无论是田防还掌权还是诸葛亮等人,在曹操看来,对自己等人结果都一样。

大齐的西征计划必然会停止。

这世上如田泽一样的“傻子”太少了。能掌握如此权柄的,千古只怕都只此一人。

曹操等人曾经多希望田泽暴毙,现在就有多希望田泽长命百岁。

但那是不现实的,他们终究会失去大齐的帮助。

而一旦没了大齐作后盾,没有田泽的术法,再想西征,难度将会提高数十倍。

曹操等人自然心急,希望能够尽快有一块落脚之地。

不要求多大,至少有原本大汉一半以上的疆土吧,否则哪有称为帝国的资格

火车和铁轨的出现,以及大齐密布的水网等,意味着什么,曹操等人很不清楚。

未来必将是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若是坐以待毙,只怕很快便会被消灭殆尽。

但凡建立王朝,谁又不希望能够长治久安曹操等人自然也要为身后事考量。

因此,他们对于西征的渴望,甚至还要远胜于田泽,可谓是日思夜想、梦寐以求。

“这半年时间,我们已经在这里扎根的差不多了。这一波秋粮收完,我们就有足够的粮食去征战了。”

“我们要争取在陛下拿下刘备前,把北匈奴拿下。”袁绍沉声道。

以往与田泽为敌,他们都深感绝望。

现在作为田泽的属下,他们只觉得,这种开了资源挂的感觉,实在是太舒服了。

一波秋粮下来,收获的粮食至少够三年之用,而且还有春粮可以收。

这意味着,哪怕他们抽调所有的青壮去征战,打一年半、歇半年都行。

他们麾下的百姓可没有大齐的百姓那么“娇惯”,还需要每顿吃肉,简直是奢侈。

对于以往常年食不果腹的他们而言,能吃饱、偶尔见见荤腥,已经是天堂般的存在,还要什么自行车!

而且,船小好调头、团队小效率高,同等的人口下,他们能够挤压出来的力量比大齐还要强得多。

所以袁绍毫不犹豫的直接盯上了北匈奴,准备直接一举拿下。

“破船还有三千钉,北匈奴并不容易对付。”曹操沉声道。

“根据我们的情报,北匈奴约有四十万人口,虽说青壮骑兵只有八万左右,但是逼急了,他们也是能够做到举族皆兵。”

“而且北匈奴所在之地,南部的这一小片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可西部、北部皆是广袤的草原和沙漠,战略空间较大。”

“我们麾下虽然骑兵不少,但北匈奴若采取游击之法,只怕我们难以毕尽全功,而且容易遭受其连绵不断的骚扰。”

公孙瓒和吕布皆是微微颔首。

常年于边疆对胡人作战的他们非常清楚,与胡人作战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战胜敌人,而是找到和咬住敌人。

胡人来去如风,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若是没有办法找到他们,就会一直被牵着鼻子,被拖死。

周边的地形他们并不熟悉,也不是他们的主场,还有着贵霜、安息这种暂时不能惊动的大敌。

本就束手束脚,想要拿下北匈奴,并不那么简单。

袁绍闻言,淡淡一笑:“孟德放心,我既然敢提出此事,自是有一定的把握。”

言罢,荀谌和许攸二人不动声色的站了出来,冲着众人微微拱手。

曹操见状,眼中略有些羡艳和忌惮,语气复杂的说道:“是啊,我们怎么忘了,还有友若和子远在。”

这两位的天赋,一个擅于收集情报,另一个则是会误导敌人。

“若是再有文优的相助,那就更好了。”袁绍淡笑道。

李儒和荀谌的天赋单出都很强,搭配起来更是王炸,算计一个北匈奴还不是手到擒来

早在半年前,他就已经安排许攸以大量金银、酒水、茶叶等,将情报系统渗透入周边了,其中还包括北匈奴。

对于北匈奴的动态,他不敢说是了若指掌,最起码对于其兵力部署等已经掌握了八九不离十。

这种敌在明、我在暗,又开了情报挂的顺风局,袁绍真不知道该怎么输。

一旁的沮授明显察觉到了袁绍的情绪变化,忽的冷不丁的道。

“主公,臣建议此役还是交由魏王指挥为好,毕竟魏王的天赋更为适合这种围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