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三进四合院

回到家。

钱度和景乐一直忙活到晚上,终于清点好了所有的古董。

青花瓷类占大头,一共267件,多是明清时期的官窑,钱度当时手疾眼快,只要瞅着胎底对的上号,直接拿。

小碟子,小碗这种器件一共六十二件。

明永乐青花花卉纹莲子碗,还有一整套汉白玉茶杯,色泽明亮透润,连茶壶带八个小杯子。

景乐拿在手里一阵稀罕,道:“度子,别的我也不要了,把这套茶杯给我吧。”

钱度看了眼,顿时没好气道:“想的美,那套我留着家传的,你再选一个!”

汉白玉茶杯,还是一整套,单从颜值上看,就吊打一切小物件。

钱度昨晚在厂库为了这套杯子,还跟一个老头儿撕吧了好一阵子,好在方云海强势,不然真拿不到手。

简单对所有的古董归类记录,字画卷轴更是不用说了,一共71幅。

当时也来不及细细打开看是不是大家名作,摊开一个头,瞅着不错直接往车上放。

现在钱度才有时间打开慢慢欣赏,多是石墨山水画,也有书法,可惜的是没有张大千或者齐白石的作品。

意外之喜的是,钱度翻开老爷子留下的书对着名字找了找,他竟然收着董源和和巨然的真迹了。

前者是五代绘画大师,南派山水画的开山鼻祖,最擅长山水人物画。

后者巨然,擅长江南山水画,更是董源的徒弟,名师出高徒。

应该是同一个收藏家收藏的,被钱度搂草打兔子,占了便宜。

除掉大物件,零零碎碎的东西更多,当时顾不上细看,反正瞅着顺眼的他就拿。

平安扣,羊脂玉,和田玉手把件,放毛笔的竹笔筒,砚台,零零碎碎一大堆。

钱度甚至还抢了一份宋元时期名家赵孟頫的字帖,爱这行的人,如果知道他手里有这玩意儿,估计得拼命。

归置归归置,可仍旧没有地方摆放,密密麻麻的堆着,咋一看还真以为是收破烂的。

尤其是那些紫檀,黄花梨的家具,垒起来跟个小山堆似的,压根没地方摆。

唯一意外之喜的是,钱度在一个抽屉里翻出一堆袁大头和铜钱,甚至还有十几粒小金豆。

钱度甩给景乐一粒儿:“喏,回头找着对象,寻个老师傅化了打个金戒指送给她。”

景乐掂了掂,也没客气,放兜里开口道:“对象归对象,没结婚送什么金戒指,最后要是没在一起,那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你这得亏生对时候了,再过个几十年,恐怕就是打光棍的命。”

“什么?”

景乐听得云里雾里的,钱度在一旁也没有细解释。

院子里家里摆着的东西多了,钱度最怕的还是狗剩给闯倒摔碎,好在狗东西还有点脑子,没有像以前一样来回乱跑撒欢。

距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钱度开始在街上打听哪里有独门独院的四合院可买。

等一上学,时间肯定更不够用,他那些个宝贝疙瘩必须得尽快找个好地方安置。

景乐还是蹬着三轮车收‘破烂’,虽然钱度的宝贝已经够多了,可谁有嫌自己钱多的,这东西肯定多多益善。

两辆三轮车,钱度不去,景乐寻了一个十四岁的小子,跟在他屁股后面帮着收。

之所以找年纪小的,景乐也是有过深思熟虑的,年纪太大不好管,时间久了,知道些门道难免不会耍小聪明。

这小子还是他家邻居,从小看到大,性子人品也都清楚。

就在俩人蹬着三轮车每天越走越偏,甚至快收到乡下的时候。

钱度还真寻到了几处要卖的院子,可惜的是不大,都是一进院。

有一个在城北甚至破的只剩外面那一圈墙了,屋顶塌了,窗户连玻璃片都没了,满院子杂草。

钱某人秉着不放过的原则,死咬一口价,七百块钱给它买了下来。

户主刚开始还不愿意卖,毕竟七百这个数儿实在是太低了,可让他自己连修带装,等一家人住进去花的钱也不少。

想卖,这情况摆在这,破的一批,一般人考虑都不带考虑的,难得遇见钱度这一个大冤种,想了想还是同意了。

钱度拿着房契,却是有点意兴阑珊。

那院子他一时半会没时间归置,连续转悠了几天,怎么就是碰不到三四进那种大院子。

“咱要求也不高,二进的也成啊!”

无奈,钱度想了想,最后还是

找到了方元海那里。

“你要买院子?最好还是三四进的四合院?”

钱度苦笑道:“没招儿啊,您也知道,我那天搜罗了几车好宝贝,那一进小院放都放不下,现在还在外面晒太阳呢。”

方元海哭笑不得的看着他,没好气道:“还三四进的院子,你一个人住,半夜上厕所就不怕遇着那啥,以前的老院子古井里可没少跳人。”

“那我没招儿啊,不买不行。”钱度两手一摊。

方元海捻着胡子,想了想,还是应了下来。

“这样吧,我这几天给你打听打听,四进的你就不要想了,能买你也别买,一个人住大宅子,不聚福不聚财的,最好还是二进三进的。”

“行,拜托您了方爷爷,一有信儿就告我,我那明嘉庆的官窑可不想下雨天在房檐下接水。”

“......”

方元海听着嘴扯了扯骂了句‘混小子’,等钱度走后,脑子里捋了捋,往外打了一通电话出去。

八月底。

钱度,王小飞,罗福才齐聚饭店。

准确的来说应该叫轩鼎楼,门口的牌匾已经打好在后院放着了。

牛犇师徒一伙人牵着十来头不知道哪儿弄的骡子,把二十套桌椅运到了酒楼外。

先发烟冒了一根,所有人一起帮着给抬进屋摆好。

酒楼内部,现在可以说是今非昔比。

脚下踩的是全新的樱桃木地板,湿拖布过一遍,樱桃木本身的颜色亮度展现出来,给人的感觉很舒服,很有档次。

刚开始钱度还想着要不弄个水泥地算了,大费周章铺什么木地板。

这时候已经有瓷砖了,只是贵的离谱,架不住罗福才碎叨,还是铺了木地板。

原本空荡荡的屋子,瞬间被桌椅填满,感觉马上不一样了。

牛犇看向罗福才:“老罗,这酒楼有点样子了,不过还是缺少点东西,得弄些盆栽装饰装饰,柜台这边最好摆一颗招财树...”

罗福才笑吟吟的看着钱度,这老小子原本黑白掺着的头发,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摸摸找人给全染黑了。

一身中式褂子,看上去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你别问我,问他,我兜里半大个子儿都没有,想买也掏不出钱来。”

钱度扫视了一周,的确差那么点意思,欣然应允。

“牛师傅,大帆哥,这周六也就是月底开业,你们可得来给我们捧捧场子。”

牛犇笑着应下,倒是周大帆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他没想到钱度会专门强调自己一下。

连忙应道:“放心度子,到时候一定来!”

钱度现在的随和,让周大帆又动了走动走动的心思,看样子人家都不计较了,自己计较个什么劲。

再说他哥是他哥,又不关他的事儿,以后一结婚迟早要分家的。

自己好不容易有个牛批的邻居,这些个师兄弟们知道后,不知道怎么羡慕自己呢。

周大帆感觉连着他师父,看自己的眼光也柔和了不少。

酒楼即将开业,方方面面都得准备好。

店里上下两层,一共招了七个服务员,一楼四个还有热干面店那边过来的前台收银员,二楼三个。

后厨现在除了那几个小学徒,还有罗福才不知道从哪儿寻过来的三个厨子,试过菜,都有掌勺的能力。

后厨连着罗福才一共四个掌勺师傅,四个帮厨,一搓小学徒。

后院正屋的地面也用水泥呼了一遍,摆了四口煤气灶,冰箱也准备了两台。

罗福才还专门骑着自行车去乡下和菜市场找老熟人,定了个长期合作的单子,食材每天早晨定时给送过来。

至于酒楼开业的菜单,钱度三人坐一起好好商量了商量。

钱度定了个调子:“找罗师傅过来搭伙做生意,酒楼的招牌菜自然得是川菜,至于具体卖什么,您老人家定。”

罗福才听着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就是那一脸褶子有点不好看。

“我找的王师傅他们虽然不是师承同一个师父,可都会川菜,至于卖那几样...”

对于菜单罗福才心里早有了打算,川菜没有食材上贵贱的差距,落实到菜品上,就是好吃不贵的意思。

不过既然有一楼公共二楼包间之分,自然还是得弄几道专门宴请宾客的大菜。

钱度和王小飞都不怎么懂,只要听着靠谱,全都应下。

万事大吉,一切准备就绪。

月底的日子是

罗福才在阴历疙瘩上翻出来的,开业就得找个好日子。

抽空钱度也专门喊上景乐,蹬着三轮车去花鸟市场买了一堆盆栽。

酒楼需要摆的都是大件,瞅着赏心悦目的全给搬了回去。

开店前一天下午,把牌匾用红布裹着挂上去。

钱度晚上又找上王超奇他们通知着,开业到时候去热闹热闹。

一撮人全都直盯盯的看着钱某人,没有震惊,就是惊讶,这厮也太能折腾了,怎么又开了家酒楼?

王超奇更是,他们合作的那个服装厂还没正式开工呢,这家伙又搞饭店了。

“度子,你就这么喜欢开饭店?”

钱度讪讪笑着,脑子里蹦出了一个形容他的词儿。

先天饭店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