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民营企业家

钱度说的话,落喝迷糊的刘海生和潘学伟耳朵里,脑子分析了一下,才理解什么意思。

现在的大学生读大学,绝大多数人的目的不是为了毕业后能有份好工作,好前途。

虽然跟生活对线,谈钱很实际,可直白白的谈这些,只会觉着俗气,甚至思想上有问题。

对于很多人来说,读大学的目的是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毕业后去需要自己的岗位,继续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工资多少什么的,生活条件有多高,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这还是他们这一届,七七届的学长学姐几乎都是这种观点。

只不过现在社会上的风气,正在影响着年轻人的观念,越是读不下去书过早步入社会的,金钱观念越重。

几人今天来钱度家做客的所见所闻,甚至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观点。

一直待到下午,离开前,钱度把剩下的羊肉分着袋子装了些。

“都拿点,回学校食堂,找老师傅给热一热,又是一顿。”

“你自己留着吃吧,我们这连吃带拿怪不好意思的。”刘海生嘴上这么说,手接的比谁都利索。

羊肉剩了很多,指望钱度自己得吃到猴年马月去,留点给狗剩他们当晚饭,剩下的全装进了袋子。

钱度没有留家里,一伙人晃晃悠悠的回了学校,晚上钱度又把他的小摩托给骑了回来。

四月份。

毛衣换衬衣,火气旺的人,甚至中午那段时间穿上了短袖。

学校的春季运动会顺利举行,钱度所在的经济系篮球队,横扫四方,碾压诸系。

最后喜得奖状一张,京城本地金星牌钢笔一支,黑皮笔记本一个,奖励全系崭新篮球一个。

别看奖品朴素,钱度拿回去,着实让潘学伟几人羡慕了一把。

“打个篮球还有钢笔笔记本拿,早知道我也报名了。”

钱度看向刘海生,这家伙嘴上马后炮的功夫极强,不能顺着说,怼道:“如果你参加,没准儿咱们系连前三都进不去。”

“...那,给我弄替补席替补别上场也行啊,你们那两个替补全程没上,最后还不是一人一根钢笔一个笔记本。”

刘海生没有犟,因为他私底下悄摸摸试过,拍篮球看起来简单,可一上手就跟残疾人似的,别说潇洒的胯下运球了,能不拍丢就不错了。

春季运动会一结束,林一达代表的天昂鸟服装厂捐赠的篮球场、网球场和足球场开始施工。

原本按钱度要求的,只打算捐赠两个篮球场和一个足球场。

校领导知道后,这种好事当然不会拒绝,校后勤主任亲自带人和林一达对接商谈。

结果篮球场两个变四个,又加了一个网球场,这再算上足球场,一下子就有些难办了。

白天商谈完,晚上把这事儿报给钱度,钱度想都没想就给同意了。

林一达无奈,大老板拿钱不当钱,他能怎么办。

转天找上学校开会敲定后续事宜,为此没几天还在教学楼前专门举办了一次感谢大会,

‘感谢民营企业天昂鸟支持我校学子的体育教育’

钱度搬着小黄凳在底下坐着,看着林一达在台阶上面侃侃而谈有些想笑,那稿子都是他写的,内容全是水货,放后世能让台下的人听睡着的那种。

篮球场的建设很简单,现在国内还没有后世篮球场的那种塑胶地,只能圈好位置,先平地、再铺砖、然后划线、放新篮球框。

足球场难度就大些了,原本也是灰秃秃的操场。

塑胶操场现在整个京城,也就工人体育场铺了这玩意儿,这还是为了满足国际体育比赛的标准建设的。

北大后勤主任是个见过世面的,直接推荐了天津塑胶跑道的原产厂家,原本地面夯平就成,现在嗷嗷往里花钱。

林一达也没再询问钱度,因为问也白问,自己的母校,再加上他那拿钱不当钱的性子,会拒绝才怪。

好在服装厂的效益嘎嘎猛,不然林一达真舍不得这么烧钱。

不过好处也明显,几乎北大在校的每个学生,现在都知道了天昂鸟这个品牌。

那些穿着牛仔衣牛仔裤的学生,简直就是移动的广告活招牌,一个劲的主动宣传。

天昂鸟服装设计的图标对接的消费群体本来就是年轻人,这波捐赠没几天,直接传遍了京城高校圈。

不少大学还主动发出邀请,希望林一达能去他们学校看一看

,支持支持年轻一代的体育事业。

京城大学的经费都是由上面财正拨发的,虽然每个高校经费不一样,可现在方方面面的科研事业都需要花钱,体育运动支持归支持,但还是得把钱花在刀刃上。

有一家民营企业愿意免费捐赠当然是好事,这是求而不得的事情。

林一达麻了,找上钱度,钱度想了想给全接了下来。

“度子,咱有钱归有钱,可不能这么花啊,败家啊!”

钱度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接归接,又没说今年就得捐,你让李振和、高兴旺俩人选一个负责这件事,排个顺序,往后每年捐一家大学,再把这个消息捅给报纸,让记者润色润色登报。”

“......”

林一达麻的外焦里嫩,他有时候真恨不得扒开钱度的脑子,看看究竟是怎么长的,这种'歪'点子都能想出来。

四月中

燕子北归,钱度的四合院房檐下,顺利接了两只燕子搭窝。

以前在乡下的时候,钱度家里房檐也有燕子搭窝,当初还想着搭梯子掏鸟窝,结果被自家老娘知道后数落了一顿。

燕子进家门筑巢,视为吉利的象征,老一辈人这段时间还盼着燕子能进自家。

不管是掏鸟窝还是驱赶,破坏了一年的好兆头,挨顿打都是轻的。

耳边叽叽喳喳的声音不绝于耳,钱度倒不觉着心烦,唯一不好的就是,门口拉一堆鸟屎卫生上是个问题。

周日难得休息,钱度躺在院子的躺椅上,晃着点,茗茶看报。

报纸上头版的大头照,是林一达咧着嘴和一些高校领导的合照,这家伙现在算是京城最火的民营企业家了。

韩子童在一旁用洗衣机洗床单,还有钱度换下来的衣服。

家里有个女人,日子就是有过头。

王小飞从外面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一幕,配上树干上的猫,院子里来回跑的狗。

“这日子真是让你过明白了。”

韩子童停下手里的活喊了声‘飞哥’,王小飞应道:“现在讲究男女平等,这种活儿就应该让他来干,你看看他这样儿,也就这几年,放以前高低得拉出去游两圈。”

钱度身下的椅子晃着也没停,懒洋洋的开口道:“就显你能,好些日子没见,不在家抱孩子了?”

王小飞凑到石桌前,自顾自的倒上茶水,“下个星期六我儿子满月,人可以不到,礼钱得到。”

说着,又看向韩子童:“到时候弟妹可以一起去热闹热闹。”

“已经一个月了啊...”

钱度有些恍惚,时间有时候不知不觉,过的是真特么的快。

“你应该说人到就行了,礼不礼的无所谓。”

王小飞美滋滋的,“那可不成,谁都能不随,你钱大老板的礼必须得收。”

这几天的报纸他在家也看了,原先没看报纸的习惯,还是来钱度这来多了,可能是为了提升比格,慢慢的每天也开始看起了报纸。

林一达他怎么可能不认识,报纸上描述的那叫个风光无限,可世人都知道天昂鸟厂长林一达,谁知道屁股后面还藏着个姓钱的。

“你那服装厂可比酒楼赚钱多了,当初你就该喊我一声,我也投一笔。”

钱度咧了咧嘴,“西单的酒楼也快开了,先在京城发展稳当,你要是愿意,开遍全国各地我也不拦着。”

心里有志气点,最起码每个一线城市,得有一家轩鼎楼吧?

王小飞咂么着嘴,老实讲,他现在已经不缺钱花了。

财富相对自由,成了家还有了儿子,摆烂点,守着这点事业能舒舒服服的过到老。

可钱度描绘的宏图太过美好,尤其现在看着报纸上报到的林一达,要是能混到全国都认识自己。

落个知名企业家,那场面想都不敢想。

待了将近半个多小时,钱度才送他离开。

中午哪儿都没去,俩人在厨房配合着做了三个菜出来。

外面的山珍海味再好吃,可也抵不过俩人鼓捣出来的番茄炒鸡蛋。

前院的空地被钱度用犁耙开垦了出来,他买了些杂七杂八的种子,黄瓜、西红柿、辣椒、白菜都有。

犁了四行,每行种一个种子,反正他家里就自己一号人,算上韩子童俩人也吃不了多少。

现在还没条件各地旅游,想把日子过好,就得体现在日常上。

老实讲钱度不会种这些玩意儿,吃他在行,种地方面纯纯小白。

不过从小白到有经验的老手这个一步一步进阶的过程,就是他享受的过程。

像什么每天挣多少多少钱,钱度已经没多少感觉了,如果今年七八月份能吃到自己种的蔬菜,甚至种的太好,多的吃不了送人,这反而会让他很有成就感。

韩子童愈发的亭亭玉立,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钱度就是瞅着越来越好看。

吃罢饭,原本打算午休一阵,可躺着躺着,两只手又不安分起来。

俩人连闹腾、带睡觉,一直到下午五点才出了院子。

钱度觉着自己得去赵永江那里,取几套羊三件了,就按这个频繁程度,神仙来了也顶不住。

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死的牛。

......

王小飞儿子的满月酒选在了轩鼎楼,这也是他们酒楼头一次尝试包办满月酒席。

提前订好日子,再根据两家亲戚还有社会上的朋友人数,直接占了一楼一行半的桌子。

罗福才为此还专门定制了两个套餐,一个二十五元十三个菜,一个三十元十五个菜。

十几桌下来,连上酒水饮料,最少也得三百来块钱。

酒楼办酒席,图在省事,在一个味道上肯定比自家街道请的掌勺师傅来的好。

刚开始两家老人还不同意,一个是嫌弃贵,一个是觉着不如在家里办事热闹。

好在梁金环这次站王小飞这边,俩人力排众议,在酒楼开了第一个满月酒。

钱度和韩子童到的时候,酒楼门口还拉了横幅,氛围整的挺足。

罗俊东领着钱度在靠窗的位置坐下,没一会儿,樊腾柱子一伙人组团走了进来。

来到跟前坐下,钱度看向他们,“你们打算随多少礼?”

樊腾自己也没个准数,他出门前还问了问自家老娘,结果落了个两三块就成。

“哥,我们看你的,你随多少,我们就随多少。”

“看我干嘛,”钱度想了想,还是道:“满月酒就别随太多了,不然以后他还起来也费劲。”

一群人笑了笑,办事随礼就是这么个意思,今天他办满月酒随一百,明天自己办满月酒一百块钱又还了回来。

其实图的就是个仪式和热闹劲儿。

靠近柜台的桌子上坐着一个老头儿,退休老教师,也是老王家亲戚里说话最有分量的一个人。

桌上摆着礼册子,周围围了一群亲友。

钱度几人上了六十六块钱,本来想着二三十的,可总觉着数字不讨彩,结婚九十九,干脆满月酒就六十六。

十二点人到的差不多了,外面点上鞭炮,后厨便开始走菜。

没有一盘盘端,而是钱度出的点子打了几个上下两层的推车,一次性放个七八盘推着走,方便的不得了。

三十块钱的席面,虽然王小飞是老板,可也不好免费,不然柜台对账都对不上,最后打了个八折的骨折价。

满月酒结束,钱度带着韩子童去到后院。

罗福才一直在厨房待着,也没去前面看看,“这是咱们第一次办满月酒,这个业务我感觉以后可以一直开着,前面情况怎么样?”

钱度笑道:“您这自己的手艺自己还不了解,吃不完的也给打包带走了,挺不错的。”

罗福才看了一眼跟在一旁的武大业,哼道:“那几个简单容易上手的菜,是他们做的,能过我这关不算过,顾客接受才算真的过关。”

武大业老老实实的点头应道:“知道了师父。”

新店六月份开张,罗福才在三个徒弟里,选了最耐得住性子的武大业过去。

切了几个月的菜,刀工上也算是勉强合格了,这段时间陆陆续续的没少关起门来‘喂私饭’,给耿佳伟和曹睿羡慕坏了。

武大业也知道是师父器重自己,所以打心底里尊重他。

看着这师徒和谐的画面,钱度有时候觉着传统行业的师承关系,是值得保留和继承的。

日子越往后,年轻人脑子里只认钱,嘴上动不动就高喊‘现在就是看钱的社会,没钱什么都不是’

虽然没钱寸步难行,可钱不代表所有,这种社会风气相当浮躁,很容易影响一代人建立起来的三观。

如果随大流,也不会有什么太大影响,甚至可能活的很舒服,可钱度总觉着时间一长,人身上最宝贵的人情味会消失干净。

后厨熬了一些醒酒的酸梅汤,钱度接过道了声谢。

他可没提前安排着让熬什么醒酒的汤,但只要自己在酒楼吃

饭,喝了酒,来到后院总有一碗酸梅汤等着自己。

这不是单纯的老板和下属关系能有的,有时候...更像是亲人才有的。

钱度拍了拍武大业的肩膀,笑道:“好好干,可别让你师父失望。”

......

周一早晨

钱度先送韩子童上学,然后自己再回学校。

中午在食堂吃饭,这段时间基本上都是钱度和刘海生两个人组团,毕竟有了对象,谁还会想起单身的舍友。

听着刘海生的冷笑话,回到宿舍,发现潘学伟缩在床上捂着被子。

刘海生还稀奇道:“学伟,今天中午怎么回来的这么早,没和姚鑫鑫去未名湖散步消消食?”

“......”

床上缩成一团的人影没有回话,起初两人还不在意,时间一长,人愣是动都不带动一下的。

钱度连忙爬上床,掀开被子。

“学伟,你这是怎么了?”

潘学伟红着眼,又扯着被子捂住了头。

刘海生瞅着,像是想到了什么,嘀咕道:“不会是和姚鑫鑫分手了吧?”

钱度瞪了他一眼,丫的人都这样了还说风凉话,这嘴能找着对象就稀奇了。

严述三人的恋爱小分队陆陆续续返回宿舍,瞅着这情况也是一问三不知。

又去问姚鑫鑫,合着也没出现感情危机,几人联合逼问下,潘学伟才说出原因。

钱度听了没好气道:“你老爹摔断腿你哭有什么用,我们要是不硬问,合着你还不说了。”

严述在一旁跟道:“是啊学伟,现在当务之急是凑够钱,不就是六十块钱嘛,大家伙凑凑,不够再去班里借一借总能周转开的。”

当拿到加急电报的时候,潘学伟看完整个人瞬间懵了,家里东拼西凑能借的都借了,结果还差六十块钱。

在他家乡的那个陕北小山坳坳里,六十块钱这个缺口,真的能急死人。

钱度听了暗道这都是什么事啊,还是没给好语气,“你哭又哭不出六十块钱来,咱们一个宿舍的兄弟你都不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有钱?是不是急傻了!”

“我...”

潘学伟张了张嘴,又别过头去,他爹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摔断了腿,感觉跟天塌了没什么区别。

刚开始只顾着心慌难受了,后面自然想到了钱度,可还没等他开口,一伙人就围了过来。

钱度兜儿里现在还真没六十块钱,出去找公共电话给林一达打了过去,没一会儿钱送了过来。

“你这怎么两百块钱也跟我打电话,还让我专门跑...”

钱度没跟他多唠,拿过钱摆了摆手连忙回宿舍。

“这是两百块钱,你也别说什么,现在最要紧的是把钱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