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一人之下
京城晚报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是京城的‘生活报’。
三十一年前创立,二十五年前由教员,亲自提笔写下的报头。
别说旁人了,就连钱度家里也会每期不落的订阅,是京城信誉最高,公信力最强的报纸。
尹沁一边打量着韩子童,一边有条不紊的开口说话。
老实讲,她并不看好什么生活报。
这就像创业做生意,只有进军旁人没有踏入的领域,恰好碰上这行业的空白期,才有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这还是一件概率性的问题,而生活报和京城晚报的内容太过重合,老百姓又习惯了花钱订阅后者。
四九城拢共就这么大点儿地方,你一个新报纸,拿什么去和几十年的老报纸比拼。
尹沁说的句句在理,虽然是便装,可不管是个人气质还是言语间的锋芒给人的感觉都相当犀利。
等她停下,韩子童许久没有说话。
“我们不去和老牌报纸做比较,这无疑于以卵击石,自讨没趣,要比就和自身比!”
韩子童眼神坚定了坚定,继续道:“生活报顾名思义,是一份报道生活,报道老百姓的生活,京城老百姓生活的一份报纸,而生活覆盖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尹沁的问题很犀利,如果作为一个公司的面试官,简直就是所有刚出校门求职菜鸟的噩梦。
可韩子童不是,她从小到大受母亲的影响早早接触到了报纸这个行业,在香江的几个月,又学习到了很多不一样的经验。
更重要的是,她身后有老公,有钱度在,这就是最大的依仗。
“我对于生活报的定义,是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可又不局限于这些,正治、社会、经济、体育、文化及商情等各类信息都可以覆盖,划分板块,甚至可以办一些时装和明星趣闻的专期...”
说到最后,韩子童越说越流畅,这是钱度攒和的一场面试,不光是韩子童面试尹沁,更是尹沁面试韩子童。
人家在京城晚报待的好好的,几年下来已经从一个小记者混到了副主任的位置,资历狠狠熬一熬,以后就是天高任鸟飞,凭什么来你这家刚成立的小报社。
得亏钱度不在,不然他指定会桌子一拍,大不了前期报纸免费发,老百姓拿回家糊墙都可以,先在京城的报纸行业占有一席之地。
五十万不够一百万,一百万不够特娘的一千万,钱度还不信了,用钱砸也能听见个响儿来。
俩人碰面选的地点是在鼓楼旁边新开的一家咖啡厅里,老板叫樊金波,他之前跟着本家堂哥樊腾远远见过一次钱度下车的场景,钱老六的桑塔纳座驾自然记得,甚至还留心记了个车牌。
樊金波在店门外的时候,一眼就看见了这辆桑塔纳,而且是越看越熟悉,随之心里一紧麻溜进店张望。
寻人无果,又询问服务员后,最后目光才落在靠窗桌子旁的两个女人身上。
钱度结婚他自然是没资格去的,可樊金波不傻,又退出店门确认了一眼车牌,麻溜进店让后厨准备两份最贵的糕点送过去。
“两位打扰一下,这是本店赠送的糕点,请慢慢品尝。”
韩子童这边,正讲的起劲却突然被打断,总有种被迫断了施法的感觉。
白瓷圆盘上放着小巧的蛋糕,一旁还有刀叉,当然也不可能放双筷子,这是樊金波在老外店里偷摸打工三个月学来的。
除非客人提出要求,非要用筷子夹子吃,不然店里只提供刀叉。
尹沁没想到还有免费糕点,叉子摁着,送嘴里抿了一口。
见韩子童还打算说,她笑道:“韩小姐,没想到你的准备工作做的这么充足,这让我感到很惊讶,给我一天的时间思考怎么样,如果可以,明天这个时候我会给你答复。”
“尹姐,希望你好好考虑一下,我老公知道我在招人后,极力推荐你,他的目光从来没有看错人。”
当然没有看错,尹沁心里失笑,当初自己还想着偷拍挖一挖猛料登报曝光一下,不还是被这家伙逮住了。
不过不打不相识,后续天昂鸟服装公司的活动、广告宣传基本上都是她在去的,一来二去也就熟悉了。
俩人边喝咖啡,话题继续围绕着报社聊了一阵,直至喝完,才起身打算结账离开。
这次碰头是钱度攒和,自然是韩子童买单,樊金波站在柜台内,看着韩子童的着装和气质,更确定了自己的猜想。摆手道:
“不用不用,两位的咖啡免单。”
韩子童手在包包里一顿,后知后觉道:“那前面的糕点也是...我们认识?”
樊金波挠了挠头,他可不知道韩子童叫什么,磕绊道:“您,认不认识钱度?”
“是我老公,可那也不能免费,都是开店做生意的,多少钱我付你。”
樊金波连忙拒绝,笑话,两杯咖啡加糕点左右就是几块钱的利润,成本甚至更低。
如果自己真收了,那才叫不懂事,堂哥要是知道了指定落一顿训。
“不用不用,我堂哥叫樊腾,在钱哥手下做生意,这钱真不能收。”
堂哥以前是干嘛的,他们老樊家几乎人人都知道,那就是在前门大街大栅栏那块儿练摊卖茶水的。
一个大茶壶,一卖卖一天,几号人凑一起别说赚钱了,养活自己都难。
可突然不知道怎么的,趁他们这些亲戚不注意,就在街道办辞了那混日子的行当,改做了生意。
先是热干面,又是小吃店,现如今是遍布四九城的好味道连锁饭店老板。
短短六年的时间,从无到有,现在更是住进了六万块钱一套的楼房里,逢年过节去窜门儿属实给他羡慕坏了。
他这咖啡厅更是托樊腾的福,借钱,趁着人家在鼓楼这边的面子才开起来的。
如果没有堂哥樊腾,哪有他现在这光景,可堂哥的光景,乃至那个王小飞飞哥的光景又是谁给的。
还不是钱哥!
对上大嫂韩子童,他还不敢喊一声嫂子,可这钱说什么也不能收。
韩子童拿他没办法,樊腾倒是有印象,年前还去过家里,可眼前这人就没什么印象了。
拒绝的厉害,她也只能作罢。
尹沁在旁边全程看在眼里,出门后又见韩子童走到桑塔纳旁。
“尹姐,你去哪里,坐我车吧,我送你。”
“......”
自己堂堂京城晚报的一个副主任,现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都还是单位里给配的,寻常蹬惯了还没发觉,可真不能做比较,人比人真是气死人。
尹沁今天来坐的是公交,她没怎么多犹豫便上了车,有免费车不坐,傻子才花钱去坐人挤人的公交。
“你会开车?”
“在香江的时候学的,在那边的闹市我还不太敢开,人多车更多,不过咱们京城的交通早中午的高峰期也堵的厉害,这些骑自行车的胡乱穿马路,我最多只敢挂二档慢悠悠的开。”
二档三挡的...应该是机动车的速度档位。
尹沁自己好像就经常骑着自行车横穿马路,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毕竟她没有一个有钱老公,带她去香江学车,顺带再配一辆吃油的小轿车。
她原先以为韩子童办报纸只是一时兴起玩玩而已,可没想到一杯咖啡的功夫,说了那么多长短期规划。
现在坐在副驾驶里,侧眼打量着专注的钱太太,手腕上的女士欧米茄是那么晃眼,她原本还想思考一天的,可现在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新报纸代表着新的发展机会,自己在原先的京城晚报虽然前途远大,可后面的熬资历几乎已经能一眼望到头了。
当了领导,就不再是原先那个风里来雨里去的小记者了,工作中需要思考和考虑的东西太多太多,原先不想去想的负面情绪,现在一窝蜂的蹦出来劝说。
又想到钱度所说的,生活报现在需要一根挑大梁的定海神针!
不过她也没有直接表明,做人总得有点气节不是。
翌日。
俩人如约碰头,口头确定了加入《生活报》,尹沁打辞职报告加领导的申请批准,整个流程可能还要些时间。
韩子童听来之前自家老公的话,先画了个大饼。
《生活报》的岗位很多,尹沁任副总仅次于韩子童一人之下,刚开始月工资定在两百块钱。
后续根据报纸的发展情况可以上调,两年后也可以选择拿分红股份,陆陆续续的给足饼子套牢一员大将。
韩子童很快便明白了钱度为什么推荐尹沁,办事能力实在强得可怕,而且还雷厉风行。
钱度这边,他带着漆嘉良,各个生意都走了一圈,该认识的人吃饭打招呼认了个遍。
大家对于这位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猴子也客气的很。
香江中文大学毕业,文质彬彬,又是钱老六的文职秘书,不看僧面看佛面,想不客气都难。
漆嘉良则是惊诧于钱度的生意之多,从开始的惊诧,直到见到了奶茶店又震惊了
一把。
钱老六一个电话安排下去,赵小芳统筹联络,一个星期的时间,全国各个地区的加盟负责人进京。
乌泱泱坐满了整个会议室,不管是奶茶生意本身,还是它的加盟模式,发展到现在都是钱度没想到的,他当初就是无心之举。
深秋天凉,脑子里有做奶茶的配方,为了哄小女朋友开心,就这么给做出来了。
时至今日,各地区的奶茶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平均每天都有两家奶茶店在大街小巷开起来。
钱度借着这次开会,给漆嘉良见面认识只是其次,这摊子生意发展到现在已经大到没边了。
老生常谈,热乎的,甜滋的,配上珍珠的奶茶甭管什么年头,尤其是现在,男女老少没人不喜欢喝。
饭盘子还是那个饭盘子,可赚钱的速度跟拧了发条似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多。
“地区加盟经理要清晰自己负责的区域,对加盟在内的奶茶店,要有一个定期检查的工作,有没有人违反合同私自泄露配方,到现在我想是有的,你们下去筛一遍,还有环境卫生问题,自私涨价定价问题...”
钱度又提出了开工厂,办袋装和盒装的冲泡奶茶业务。
后世香飘飘奶茶就是经典,除了奶粉包,果冻包,水果包,珍珠包都可以安排。
这里面的人事安排,生产分配,还有公司内部需要服从的一套标准规定,都不是一两句话,一两场会议能开出来的。
而且偌大的会议室,钱度不信这些家伙都是手里干干净净的。
生意这么赚钱,又天高皇帝远,他不信这些人在下面不搞小动作。
年底从香江调审计团队彻底查一次也是有必要的,这摊子以前只是供自己赚钱的工具,发展成什么样,钱度之前并不怎么在意。
可现在体量已经相当大了,全国范围内的加盟商,今年少说大几千万,甚至能实现上亿收入的目标。
公司规范,标准化,这是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
整个会议室内的人,几乎全是‘草莽’这个词的代言人,开会讨论出结果,还要落实下去,难如上青天。
人太多,钱度没有拉他们吃饭喝酒什么的,种花人生意都是在酒桌上谈下来的这句话从来都适用。
只不过现在他钱老六,已经有说老子不喝酒偏喝茶的资格。
漆嘉良代表他出席,不到半个小时就被灌懵比了。
在香江喝的最多的也是威士忌和红酒,白酒度数也是三四十度的。
关键是小酌怡情,这些牲口全是五十三度的高度酒,哐哐往里炫,一杯下去一口菜两筷子花生米,酒杯又提了起来。
漆嘉良直至傍晚才恢复了些,可依旧脑袋太阳穴发涨的很,到了钱度家。
“你这不行啊,一顿酒就把你打蒙了,这可不行,还得练。”
漆嘉良苦笑,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跑了把我留下,少说一斤半的白酒入肚,冷不丁喝一下谁扛得住。
“老板,我一个人有些忙不过来,您看我是在这边招人,还是从香江那边调人过来?”
“作为本地公司,优先考虑的就是给当地提供就业岗位,按照香江那边的要求招人,薪资待遇同样对标那边,只要待遇足够吸引人,不怕招不上。”
下海狂潮可不是说说而已的,虽然九六年才取消大学生分配,可现在即将跨进九十年代。
年轻人作为思想最为活络,最有勇气和胆子闯的一批人,除了分配工作外,社会又给予了更多不同的人生选择。
京城金融中心招人的广告比比皆是,月工资一百五,大把的人尝试报名。
而要说京城的人才哪里比香江那边的差,钱度第一个不同意。
......
之前交给吴军明的计划书,递上去便没了声音,多半是在分析讨论,同时现阶段短时间内王府井那边应该没有拆迁重建的意向。
他自己的这一份计划书,说不准还打乱了一些原定的规划。
赵小芳主持开工作会议,真就前前后后用了五天的时间,最后给钱度递上了一份企业规章制度。
具体事宜主要都是她负责,有最开始的杨学军和马杨两人站台说话,再加上这么些年自己锻炼出来的气场,也不至于压不住人。
“你看看哪里还有问题,哪条需要改,需要删的标出来,没问题的话那些人还等着呢,我得印刷发下去落实。”
钱度翻看了两眼,道:“挺全面的,你们花这么长时间定下来,我就不乱改
动了。”
这妮子雷厉风行,见没问题起身便要走,钱度又问起和苏山的事情。
“苏山跟我说,不是还要等四合院儿的消息嘛,我们还年轻又不急。”
“......”
钱度总觉着自己身边这些女的,都在往女强人的方向发展,结了婚的还好,这没结婚的以后谁能降的住。
给常四奎打电话,让他多注意注意街上的消息,哪里有卖房子的第一时间打招呼。
结果这厮第二天就窜了过来,骑着一辆小日子那边的铃木tr125摩托,轰隆隆的刚进巷子远远就能听见。
“房子有消息了?”
“这个倒没有,”常四奎挠了挠头,继续道:“哥,你还记得郑旭兵么?就之前那个倒爷,这人又回来了。”
郑旭兵自打八三年消失后,街上还有过很多传言,什么躲乡下去了,又或者远走他乡亡命天涯去了。
几年下来一直不见其人,再加上常四奎的接班出现,街面上早就淡忘了这么号人,可谁成想冷不丁又出现了。
钱度记得他,当初在工人体育场还见过一面,却不怎么在意道:“回来就回来呗,李显原先的人,现在要他也没什么用了,怎么,你们打过照面?”
常四奎道:“这人主动找上我的,说想合作做生意,身边带着五六号人,光头脑袋,膀大腰粗的,胳膊上还刺了纹身,瞅着很唬人,对了,还有一嘴的东北口音。”
钱度听着一乐,道:“都什么年代了,这是有点带人喧宾夺主的意思啊,打算找你做什么生意?”
“现在咱们手里最火最赚钱的就是磁带,这家伙嘴上说的合作,说的好听,其实就是空手套白狼,仗着有几号人想让我吐点肉出去,我手底下原先跟过的人,悄悄告诉我说这家伙在四处笼络人。”
“也不看看几几年了,还以为能王者归来?跳梁小丑而已,不用管他,”钱度摆了摆手,索然无味道:“自己做自己的生意,不过小人难防,平常上点心注意着点。”
“行,那我先走了哥。”
管他什么郑旭兵,王旭兵,钱度转个头的功夫就忘了这号人了,现在连端出来当盘凉菜的份儿都不够,实在是上不得台面。
临近四月底,钱度一边开始联系亲朋好友,一边订桌子和定满月酒的菜单。
虽然因为造西式家具跟牛犇老师傅关系搞恶了,可周大帆现在青出于蓝胜于蓝,生意做的红红火火,准备些大圆桌简直手到擒来。
“给我准备三十张桌子,配套的凳子每张要十个。”
“这事儿包给我,你就放心吧。”周大帆拍着胸脯保证道。
现在全京城体量最大,最受欢迎的大帆家具,因为和长城惠利的客厅展览是配套的。
后续又延伸出了一些列的书柜,柜台,书桌茶几产品,可以整套购买,也可以单样下单。
总之单子根本接不完,数钱数到手抽筋的那种,现在整个人甭提有多意气风发。
钱度计算的十人一张桌子,拢共二十五张怎么也够了,他打电话联系的人就是这个数儿,余下五张以备后患。
为了防止上次在酒楼的情况出现,钱度给香江的班为东他们提前招呼了一声,省的听风就是雨,悄闷闷北上打自己个突然袭击。
人数最多的,就是他和韩子童俩人从高中到大学的同学,将近占了二分之一。
家里的抽屉柜子还都检查一遍,钞票和小物件集中到一起给锁上,至于外面的瓶瓶罐罐就没必要了。
满月酒当天,罗福才带着徒弟早早到场,苏山带人开着面包车帮忙把需要的东西运了运。
罗福才站在门口拍着红壳子车身,问道:“这玩意儿多少钱一辆,我们酒楼也得配上,比三轮车拉菜强多了。”
苏山笑道:“这面包车便宜,一辆也就八千多,不过得先考个机动车驾驶证才行,在等几个月的罗师傅,我兄弟的驾校也就办起来了。”
钱度从门口出来,脚帮子踢了他一下:“嘚瑟什么呢,帮忙搬东西去。”
说着,又让赶过来的常四奎拿出两条烟,拆开给过来帮忙的人和街坊大爷散了散。
临近上午,大门门口的炮仗声隔几分钟就噼里啪啦响一阵,跟不要钱似的。
孙梅琴和刘文娟招呼两家过来的亲戚,段鹏常四奎几人打下手。
四月底的天,哪怕晴空万里,也热不成个什么样子。
钱度和韩子童的高中同学大学同学这次来的最全,除了在外地的基本上全过
来了,偌大个四合院桌子一摆,竟然还有些迈不开脚。
韩子童抱着孩子被一群婶子们围着,钱度把所有同学请到后院,站在侧廊掐着腰。
在家办酒席热闹是真热闹,可做主家的累人是真累人,方方面面都得照顾到。
拉过邻居老刘家过来帮忙的俩小子:“喊上许铮和孙世辉,西屋放着饮料和花生瓜子,你们看那张桌子上坐了人,就送过去,只要没了就往上拿。”
“知道了钱叔!”刘天文和刘地理麻溜应道。
俩人一大早就拿了两包烟,还是玉溪,等忙活完还有的拿,机灵的不得了。
钱度拍了俩小子后脑勺一下,他现在已经晋升到叔叔这个行列了,应该都是家里父母让这么喊的,老是老了点,可改是改不回来了。
这些都是巷子邻居家的半大小子,个顶个的抽烟。
以前的大前门、大重九,年轻人已经完全不抽了,便宜拿不出手没面儿不说,关键是太呛辣嗓子。
关于办事烟,还是李泉给的建议,发中华没必要,便宜的红梅、双叶、又拿不出手。
价位再往上就是阿诗玛、红双喜、云烟和京城这些牌子,钱度最后还是在这个基础上又调了一个标准。
中华烟之下的玉溪和小熊猫选择了前者,儿子办满月酒,抠搜搜的可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