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家具和爱好
小
大
面对既要又不要的李向东,蛐蛐孙的脑子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你小子是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向东拉着蛐蛐孙又往屋里走了走,有些话还是避着点正房门口的李老头等人比较好。
“孙叔,我说的老式,是样式老,不是年头久,我又不是倒腾那些老家具回来收藏,我是准备放在自家里用的。”
“老家具不能用吗?”
瞧着蛐蛐孙更糊涂了,李向东只能解释的再直白一些。
“明清时期传下来的老家具,好是好,收藏可以,但我不想用,我给您打个比方,明朝传下来的罗汉床,上面睡过多少人,您知道吗?一张几百年的床究竟送走多少人,您能算的出来?”
已经说的如此明了,蛐蛐孙算是知道李向东心里想的什么了,他目带鄙夷的朝李向东看去
“你小子胡想什么呢?我家屋里还不是一屋子老家具?”
李向东闻言回瞪过去,极其无语!
“您之前可是跟我说过,您家那些老家具不全都是收的,大半都是自家祖上传下来的,那能一样吗?自家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换我,我也不会嫌弃!”
蛐蛐孙苦笑一声,反问道:“你小子胆子就那么小?”
“这是胆子大不大的事?您胆子大,那您想想自家屋里摆一张明朝时期的罗汉床,再放一张早清的红木屏风,屋里的八仙桌、太师椅,也都是几百年的老古董,您晚上一个人在屋,您觉不觉得慎人?”
“要是哪天晚上外面刮着嗖嗖的小风,再正好赶上停电,你会不会感觉床上有人?要是眼一花,指不定还能看到太师椅上坐着一位身穿红色朝服,头戴梁冠的耄耋老人呢!”
李向东说着还故意靠近蛐蛐孙,轻轻往他脖子上吹了口气。
刺挠人的热气吹过来,沉浸在李向东话里的蛐蛐孙,直接打了个哆嗦!
“你小子干嘛呢?”
蛐蛐孙没好气的拍几下脖子,一边揉搓一边远离神神叨叨的李向东。
“行行行,我服了,你的意思是让我去红木家具厂,帮你买现成的对吧?”
“您老圣明,我就是这个意思。”
听到蛐蛐孙说到了点上,李向东一个马屁拍了过去。
他总是跟车去外地,没有时间不说,他也不懂应该买什么,四合院的家具摆设可是有讲究的,不仅他不懂,他们老李家也没有一个人懂。
这事,李向东数遍自己的交际圈,也就蛐蛐孙最擅长。
“孙叔,这事可拜托您了。”
这不是什么难办的事,蛐蛐孙不撂地摊后他自己也觉得整日太清闲,找点事干晚上睡的也香。
“交给我可以,这事我帮你跑腿办,但你的票够吗?那些家具可都是要票的。”
“这不是有您嘛。”
李向东笑着再次凑过去,对蛐蛐孙挑挑眉。
“其实您弄不来票也没事,那些红木家具厂都快揭不开锅了,遇到我这样一个大户上门,票让他们厂子自己想办法做账去。”
后世的明清家具会火爆,是因为民间的传统文化回归和国家在倡导文化自信,带有中华传统文化属性的红木家具才得以快速发展。
最典型的就是九十年代后期,伴随着古董热,港台收藏家入场老家具圈子,京城忽然一夜之间开启了仿旧家具热潮,京城高碑店的仿古家具一条街,赶上好时候吃了波肥的,这个才逐渐发展起来形成后世的规模。
现在,老式的红木家具都快要步入无人问津的处境。
如果去买新式家具,付钱的同时自然要掏相应的票据。
可因为前些年的人道洪流,再加上现在老百姓对新式家具的追求。
整个京城数一遍,满打满算也已经不剩下几家红木家具厂,就算是没有关门歇业的,也都是在卯吃寅粮,靠着上级拨款过日子,厂里发工资都困难。
卖不出去,还不能停产,那些红木厂的仓库早已堆满。
真要是说起来,其实都不需要抬价,买的多还能打折,打半折呢!
蛐蛐孙懂木头,玩老家具,他对京城的红木家具厂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李向东这样说,他一琢磨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行,没问题,等你下次从闽省回来,你的新家,叔指定帮你来个大变样。”
“这点我信,孙叔,就是您去的时候,能不能劳烦您带着我爷爷一起去。”
听到李向东让自己干活的时候,还得带个人,蛐蛐孙立马吹胡子瞪眼了起来。
“怎么着?你小子这是瞧不起我?担心我昧你的钱?”
李向东可没有这个意思,买家具是有票据的,而且蛐蛐孙也不是那样的人。
“不是孙叔,瞧您这话说的,现在天气好了,我这座院子也大,您平时不是爱出去逛嘛,我是想让您带着我爷爷一起出门溜达溜达。”
“他年纪大了,也没有什么爱好,顶多在胡同里下下象棋,正好您会玩,你带着我爷爷一起买只鸟,买条鱼什么的,算是帮他培养一下兴趣爱好,解解闷,他高兴了,身体也跟着利索不是。”
“哦,这样啊。”
蛐蛐孙明白了,刚才李向东的话还没有说完时,他还在想呢,好好的一个工人家庭,家里的成分也干净,没事让自家老爷子玩那些干嘛?
难道是打算培养一个不事生产,只知道喝茶遛鸟斗蛐蛐的八旗老爷?
等他把李向东的话听完,心态再次发生改变,李向东鬼心眼子多是真多,但这孩子也是真知道心疼人。
蛐蛐孙笑着打趣道:“你小子是不是忘了叔是干嘛的?其实你孙叔我最擅长的是玩蛐蛐,要不要我再带着你爷爷一起玩?”
“斗蛐蛐可不行!”
李向东想也没想直接拒绝,养鸟养鱼可以舒心,斗蛐蛐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那玩意容易上头,万一李老头激动的抽过去,李父能扒了他的皮...
“你小子是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向东拉着蛐蛐孙又往屋里走了走,有些话还是避着点正房门口的李老头等人比较好。
“孙叔,我说的老式,是样式老,不是年头久,我又不是倒腾那些老家具回来收藏,我是准备放在自家里用的。”
“老家具不能用吗?”
瞧着蛐蛐孙更糊涂了,李向东只能解释的再直白一些。
“明清时期传下来的老家具,好是好,收藏可以,但我不想用,我给您打个比方,明朝传下来的罗汉床,上面睡过多少人,您知道吗?一张几百年的床究竟送走多少人,您能算的出来?”
已经说的如此明了,蛐蛐孙算是知道李向东心里想的什么了,他目带鄙夷的朝李向东看去
“你小子胡想什么呢?我家屋里还不是一屋子老家具?”
李向东闻言回瞪过去,极其无语!
“您之前可是跟我说过,您家那些老家具不全都是收的,大半都是自家祖上传下来的,那能一样吗?自家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换我,我也不会嫌弃!”
蛐蛐孙苦笑一声,反问道:“你小子胆子就那么小?”
“这是胆子大不大的事?您胆子大,那您想想自家屋里摆一张明朝时期的罗汉床,再放一张早清的红木屏风,屋里的八仙桌、太师椅,也都是几百年的老古董,您晚上一个人在屋,您觉不觉得慎人?”
“要是哪天晚上外面刮着嗖嗖的小风,再正好赶上停电,你会不会感觉床上有人?要是眼一花,指不定还能看到太师椅上坐着一位身穿红色朝服,头戴梁冠的耄耋老人呢!”
李向东说着还故意靠近蛐蛐孙,轻轻往他脖子上吹了口气。
刺挠人的热气吹过来,沉浸在李向东话里的蛐蛐孙,直接打了个哆嗦!
“你小子干嘛呢?”
蛐蛐孙没好气的拍几下脖子,一边揉搓一边远离神神叨叨的李向东。
“行行行,我服了,你的意思是让我去红木家具厂,帮你买现成的对吧?”
“您老圣明,我就是这个意思。”
听到蛐蛐孙说到了点上,李向东一个马屁拍了过去。
他总是跟车去外地,没有时间不说,他也不懂应该买什么,四合院的家具摆设可是有讲究的,不仅他不懂,他们老李家也没有一个人懂。
这事,李向东数遍自己的交际圈,也就蛐蛐孙最擅长。
“孙叔,这事可拜托您了。”
这不是什么难办的事,蛐蛐孙不撂地摊后他自己也觉得整日太清闲,找点事干晚上睡的也香。
“交给我可以,这事我帮你跑腿办,但你的票够吗?那些家具可都是要票的。”
“这不是有您嘛。”
李向东笑着再次凑过去,对蛐蛐孙挑挑眉。
“其实您弄不来票也没事,那些红木家具厂都快揭不开锅了,遇到我这样一个大户上门,票让他们厂子自己想办法做账去。”
后世的明清家具会火爆,是因为民间的传统文化回归和国家在倡导文化自信,带有中华传统文化属性的红木家具才得以快速发展。
最典型的就是九十年代后期,伴随着古董热,港台收藏家入场老家具圈子,京城忽然一夜之间开启了仿旧家具热潮,京城高碑店的仿古家具一条街,赶上好时候吃了波肥的,这个才逐渐发展起来形成后世的规模。
现在,老式的红木家具都快要步入无人问津的处境。
如果去买新式家具,付钱的同时自然要掏相应的票据。
可因为前些年的人道洪流,再加上现在老百姓对新式家具的追求。
整个京城数一遍,满打满算也已经不剩下几家红木家具厂,就算是没有关门歇业的,也都是在卯吃寅粮,靠着上级拨款过日子,厂里发工资都困难。
卖不出去,还不能停产,那些红木厂的仓库早已堆满。
真要是说起来,其实都不需要抬价,买的多还能打折,打半折呢!
蛐蛐孙懂木头,玩老家具,他对京城的红木家具厂多多少少也了解一些,李向东这样说,他一琢磨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行,没问题,等你下次从闽省回来,你的新家,叔指定帮你来个大变样。”
“这点我信,孙叔,就是您去的时候,能不能劳烦您带着我爷爷一起去。”
听到李向东让自己干活的时候,还得带个人,蛐蛐孙立马吹胡子瞪眼了起来。
“怎么着?你小子这是瞧不起我?担心我昧你的钱?”
李向东可没有这个意思,买家具是有票据的,而且蛐蛐孙也不是那样的人。
“不是孙叔,瞧您这话说的,现在天气好了,我这座院子也大,您平时不是爱出去逛嘛,我是想让您带着我爷爷一起出门溜达溜达。”
“他年纪大了,也没有什么爱好,顶多在胡同里下下象棋,正好您会玩,你带着我爷爷一起买只鸟,买条鱼什么的,算是帮他培养一下兴趣爱好,解解闷,他高兴了,身体也跟着利索不是。”
“哦,这样啊。”
蛐蛐孙明白了,刚才李向东的话还没有说完时,他还在想呢,好好的一个工人家庭,家里的成分也干净,没事让自家老爷子玩那些干嘛?
难道是打算培养一个不事生产,只知道喝茶遛鸟斗蛐蛐的八旗老爷?
等他把李向东的话听完,心态再次发生改变,李向东鬼心眼子多是真多,但这孩子也是真知道心疼人。
蛐蛐孙笑着打趣道:“你小子是不是忘了叔是干嘛的?其实你孙叔我最擅长的是玩蛐蛐,要不要我再带着你爷爷一起玩?”
“斗蛐蛐可不行!”
李向东想也没想直接拒绝,养鸟养鱼可以舒心,斗蛐蛐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那玩意容易上头,万一李老头激动的抽过去,李父能扒了他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