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足今或古

第七百五十七章 咱刚刚是跟你开玩笑呢!(求订阅!!)

“——粮草军械朝发夕至!“欧阳伦接过话头,眼睛发亮,“岳父大人英明!铁路沿线可设兵站,火车日夜不停,前线将士再不用饿着肚子打仗了!“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眼光还是很好的。搜索: 一路小说 16xiaoshuo.com 本文免费阅读

听到欧阳伦夸奖的话,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重新把脚泡回水里:“接着说。“

额...

欧阳伦当即翻了个白眼。

还好没夸出口,感情这老朱还是等着自己“投喂”。

不过欧阳伦也不打算隐瞒,毕竟接下来铁路的开通运营甚至是扩建等方面都还需要朱元璋的支持。

欧阳伦思索片刻,开口道:“臣婿算过,从北平到漠北,若按传统行军,大军需两月方能抵达,粮草损耗过半。但若沿铁路线——“

他蘸着洗脚水,在躺椅扶手上画起路线图:“第一批精锐乘火车五日可达张家口,十日至大同。沿途设立六个大型兵站,存储粮草军械。前线部队无需携带过多辎重,轻装疾进,战斗力可提升三成不止!“

朱元璋眯起眼睛,盯着那渐渐蒸发的水迹:“嗯...有道理。不过草原广袤,铁路总不能修到蒙古包里去吧?“

“无需修那么远。“欧阳伦笑道,“只需控制几个关键节点。北元残部如今分散游牧,只要断了他们的贸易路线,封锁盐铁交易,不出三年,自会分崩离析。“

听到欧阳伦这话,朱元璋直接翻了个白眼,“你小子又是这句话,当初你和草原人做生意的时候,也是这样跟咱说的,结果呢?草原人非但没有分崩离析,反而发展得越来越好。”

“别以为咱不知道,很多草原部落都出现了城镇,其规模都快比得上咱们大明的州府重镇了!那些草原人也不再游牧,而是开始固定定居,并且开始做生意!”

听到朱元璋这话,欧阳伦脸色有些尴尬。

“瞧瞧,被咱揭穿了吧!”朱元璋凑近一些,沉声问道:“你小子实话告诉咱,你是不是真的和草原人有勾结!?”

“岳父大人,你说对了,臣婿的确和草原人有勾结!”欧阳伦点点头。

“哎呀呀,欧阳驸马,这事咱们可不兴乱说啊!”宦官王忠连忙开口,“你赶紧跟太上皇解释一下,这和草原人勾结,这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

王忠被欧阳伦的话吓了一大跳,对于欧阳伦...王忠是很有好感的,倒不是说欧阳伦每次都会让周保给他送东西,而是这么多年欧阳伦对他始终没有变化,有着基本的尊重,所以这个时候他王忠也不希望欧阳伦出事。

此刻,朱元璋脸色也变得阴沉起来。

对此,欧阳伦却是相当淡定,缓缓开口,“岳父大人,自从臣婿当上北平布政使开始,臣就已经和草原人有交际了,也是臣婿一手推动和北疆的贸易,与草原诸部往来共计数载,一直到现在,从未断绝过....初期以茶叶、瓷器换取马匹,后逐步扩展至铁器、粮食等物。“

朱元璋手指轻叩龙案:“详细道来。“

“第一阶段持续约两年,主要与分散的小部落交易。他们缺乏统一组织,交易规模有限,但马匹质量确实优于内地。“欧阳伦的语调如同在读一份奏章,“第二阶段始于结识诸多草原部落首领,贸易规模扩大。他们用上等战马交换铁器和粮食,比例是每百斤铁器换战马五匹。“

“你可知铁器能做什么?“朱元璋的声音陡然转冷。

欧阳伦目光依然平静:“自然知晓。据臣观察,咱们需要战马,草原部落需要铁器,这只不过是各取所需,而且他们将大部分铁器用于制造农具。“

殿内烛火摇曳,朱元璋的面容隐在阴影中:“继续。“

“第三阶段始于我被调入京城。“欧阳伦继续道,声音依然平稳,“草原诸部开始联合,他们利用我们的铁器建立了冶炼作坊,不再满足于成品交换,转而要求生铁和工匠。“

“你给了?“

“嗯,给了,正所谓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元璋嘴角抽抽,眼中寒光一闪:“说现在的状况。“

欧阳伦略微整理思绪,语气依然客观:“如今草原诸部可动员骑兵二十万...现在应该扩充到三十万了,装备精良。他们改良了冶炼技术,能自产优质兵器吗,不仅如此我还给了他们很多建筑技术,如今的草原诸部已经可以自行修路、制作水泥,依旧修建水泥房屋。“

“三十万?“朱元璋猛地拍案而起,“你可知边军有多少?“

“九边驻军合计大约也是三十万。“欧阳伦的回答冷静而准确,“草原骑兵机动性强,若集中兵力突破一点,边关难以抵挡。“

朱元璋气得直接把脚从水桶中提了起来,衣袖带起阵阵寒风:“这些,都是你一手促成的?“

“当然。”欧阳伦点点头。

“欧阳伦!咱真是小瞧你了,你一边发展大明,一边又发展草原你想要干嘛!”朱元璋沉声问道。

欧阳伦摊摊手:“臣婿和草原诸部所有重大交易,都有获得太上皇您以及陛下的批准,臣婿这也算是奉旨办差呀!“

“好一个'奉旨办差'!“朱元璋突然暴怒,“来人!把这个资敌叛国的逆臣给咱拿下!“

屋外穿着便装的锦衣卫闻声而入,领头的自然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欧阳伦神色依旧平静,“太上皇,草原人和北元人不是一回事吧?”

嗯!?

听到欧阳伦这话,朱元璋原本还愤怒的脸色立马凝固,接着对着纪纲等人招手,“停!”

纪纲等着几个锦衣卫直接定在原地。

“欧阳伦这是什么意思?”

“太上皇,北元人是北元,草原人是草原人,还记得当初我跟你提的那个贸易战吧。”欧阳伦缓缓道。

“嗯,当然记得,正是因为你小子的这个建议,咱才同意大明和草原通商,且没有断过,可没想到你居然让草原发展得如此之快、之好!”朱元璋沉声,“你最好给咱一个合理解释!”

“太上皇,您真是老了,草原那么广阔,北元根本代表不了整个草原!”

“从一开始,就有不少草原部落是心向咱们的,如今发展起来的,自然也是这些亲近大明的草原部落,和北元有什么关系!?”欧阳伦缓缓道。

“额...这.....”朱元璋瞪大眼睛,“欧阳伦...你的意思是说....如今草原上亲近咱们大明的军队达到了三十万?!”

“嗯,臣婿就是这个意思!”欧阳伦点点头,继续道:“不光如此,这些亲近咱们的草原部落已经掌握了草原最少六成以上的经济,只只需要从经济上下手,北元人就得哭爹喊娘!”

朱元璋突然坐直身体,洗脚水哗啦作响:“好小子!这主意毒啊!当年要是有这招,王保保那老小子早跪地求饶了!“

欧阳伦嘿嘿一笑:“这些都是岳父大人领导得好啊!“

额...

被欧阳伦这一样夸,朱元璋愣了一下,一时间他竟不知道欧阳伦这是夸他还是讥讽他。

“太上皇,还抓么?”纪纲小心翼翼道。

“抓什么抓,欧阳伦是我大明的功臣,滚出去站好!”朱元璋摆摆手。

“是!”

闻言,纪纲长出一口气,真要让他抓欧阳伦那才难办,麻溜得就退了出去。

“哈哈,你小子别往心里去,咱刚刚是跟你开玩笑呢!”朱元璋微笑道。

“太上皇,刚刚你可不像是开玩笑哦!”欧阳伦微笑道。

“咳咳,咱说是开玩笑就是开玩笑,再说了咱怎么舍得抓好女婿你呢!”朱元璋拍拍欧阳伦的肩膀。

对此欧阳伦直接翻了个白眼,信你才有个鬼!

朱元璋忽然皱眉:“不过...铁路如此显眼,北元骑兵若来破坏...“

“臣婿有三策。“欧阳伦竖起手指,“其一,铁路沿线筑烽火台,十里一哨;其二,组建快速反应骑兵,专司护路;其三嘛...“他神秘一笑,“岳父大人可还记得上月试射的那种'轰天雷'?“

朱元璋眼睛一亮:“你是说...把火器部队部署在铁路沿线?“

“正是!“欧阳伦拍腿道,“寻常骑兵来袭,步枪伺候;若遇大队人马,立刻火车运兵增援。北元人再勇猛,还能快过火车不成?“

朱元璋仰头大笑,震得屋顶灰尘簌簌落下:“妙!妙啊!欧阳伦,你小子打仗的鬼点子比徐达还多!“

笑罢,他又沉下脸来:“不过...漠北苦寒,铁路养护不易。当年咱亲征时,见过那风雪,铁轨怕是撑不住。“

欧阳伦早有准备:“岳父大人放心。工部新研制的'鱼鳞轨',接缝处可伸缩,耐寒耐热。再说了...“他眨眨眼,“咱们可以先拿辽东练手,那边也有北元残余,气候却温和得多。“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忽然朝门外喊道:“来人!加些热水!“

小翠慌忙端着铜壶进来,小心翼翼地为两人添水。朱元璋看着她颤抖的手,突然问道:“小姑娘,你是哪里人?“

小翠低着头:“回...回老爷话,奴家祖籍大同。“

“大同?“朱元璋和欧阳伦对视一眼,“那可是前线啊。家里还有人吗?“

小翠声音更低了:“父亲...父亲曾是边军小旗,十年前战死了...“

朱元璋神色一肃:“北元人干的?“

小翠轻轻点头,一滴泪落入洗脚盆中。

朱元璋沉默片刻,突然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递给小翠:“拿着。明日去应天府衙找知府,就说马老爷让你去的。你父亲的抚恤,该补上了。“

小翠呆立当场,欧阳伦赶紧轻咳一声:“还不谢过马老爷?“

“谢...谢老爷恩典!“小翠跪下磕头,泪如雨下。

朱元璋摆摆手让她退下,转头对欧阳伦叹道:“看见没?这就是为何北元必须灭。十年了,烈士遗

孤还在这天上人间讨生活...咱大明对不起这些将士啊!“

欧阳伦当即再翻白眼。

“岳父大人你这可就对咱天上人间有偏见啊!咱这天上人间虽然收留了不少烈士遗孤,但是他们的收入在普通百姓中那可是排进前列的,往往工作个三五年就可以在京城买房安家!多少人挤破头都进不来呢!”

“这么赚钱的么!”朱元璋当即瞪大眼睛,随即看了欧阳伦一眼,神色恍然。

跟着欧阳伦,想赚钱的确是容易。

“你倒是做了好事。”朱元璋嘀咕一声。

欧阳伦肃然:“岳父大人体恤将士,臣婿敬佩。此次北征,必当完善抚恤章程,绝不让忠魂含恨九泉。“

“这个你放心,朝廷不会亏待烈士的,而且不是还有你这个内阁首辅在么!”朱元璋满意地拍拍他的肩,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你方才说火器部队...如今神机营练得如何了?“

“正要向岳父大人禀报。“欧阳伦开口道,“新式步枪已装备三千人,射速比旧式火铳快一倍。还有'轰天雷'炮车,可拆卸后用火车运输,到前线再组装...比红衣大炮更轻,威力更大!“

朱元璋听得入神,连洗脚水凉了都未察觉。窗外,琵琶声不知何时换成了激昂的《十面埋伏》,恰如两人心中酝酿的北伐大计。

......

凉国公府内,夜色沉沉。

蓝玉独自坐在书房内,面前摆着一壶烈酒,酒盏半满,烛火摇曳间映出他冷峻的面容。他指尖轻轻敲击桌案,目光深沉如渊,似在思索什么。

窗外秋风瑟瑟,卷起几片落叶,沙沙作响。

忽然,急促的脚步声自院外传来,一名身着黑衣的义子快步踏入,单膝跪地,低声道:“义父,有要事禀报!“

蓝玉眼皮未抬,只是淡淡道:“讲。“

那义子压低声音:“今日申时,太上皇微服出宫,与驸马都尉欧阳伦同行,先是去了京城新设的铁路站视察,随后……“他略一迟疑,“随后二人去了'天上人间',足足待了两个时辰才出来。“

蓝玉的手指顿住,眼中精光一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