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科举制必须施行!!

“科举制度,乃是由考官出题,才子作答的方式为朝廷选拔人才,通过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分类,筛选出人才,具体方法在推行时,我会在中书省的批文陈奏中列举清楚,各位还有什么疑问吗?”</p>

“此法有漏洞,考官要是认出了才子的名字,故意给予高分呢?”</p>

“可用糊名法,将考生名字遮掩!”</p>

“万一考官认得学子的笔迹呢?”</p>

“全国考官统一调动,打乱顺序,未批阅之前,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在何处改哪份试卷!”</p>

“何为殿试?”</p>

“天子出题,才子考试,才子们再也不是士族的才子,而是天子门生!”</p>

“科举制有何利于九品中正制之处?”</p>

“相比之下,九品中正制只是讨好士族的赏赐,套在才子身上的枷锁,唯有科举制,才是让朝廷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最好制度!”</p>

......</p>

中书省一番辩论,慕容卿青脸色愈发凝重起来。</p>

她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自己已经被贾凌云成功说服了。</p>

“科举制居然还有这么多好处!!”</p>

“最关键的是,哀家及后代帝王,再也不用担心士族势力盘踞了!”</p>

“才子们直接效忠朝廷,再也不是士族一人一官之私有!”</p>

慕容卿青对科举制充满向往,恨不得马上施行。</p>

慕容卿青看向贾凌云的目光中也多了几分钦佩之色。</p>

“这家伙...若不是贾涂的儿子,那该有多好!”</p>

尽管贾凌云已经完成答辩,官员疑虑也全都解释清楚了,可还是有官员不愿实行。</p>

“九品中正制此为古制,科举制乃是新法,如此贸然顶替,天下必然动荡,礼法不可废!!”</p>

慕容卿青黛眉微蹙,立刻吩咐内官。</p>

“跟慕容尚书说,让他全力以赴,支持丞相!”</p>

“是!!”</p>

贾凌云发现了不对劲,这内官怎么总过来跟慕容重说话呢?</p>

哪来的内官会这么大胆,将中书省当成她家了?</p>

贾凌云注意到,每次内官跟慕容重说话时,慕容重表情诚惶诚恐。</p>

难不成...慕容卿青来了?</p>

“龙大人此言差矣,老夫认为,科举制强于九品中正制,若是一味只知遵循古法,不懂变通,大魏必然落后诸国,若各位遵从礼法,那沿袭三家分晋,各位是不是今后也有样学样,几家分魏啊!!”</p>

这...这话锋芒太甚,不像是和稀泥的慕容重能说出来的话!</p>

龙沽也注意到了这一点,眼神微眯,略带威胁道。</p>

“这么说慕容大人是支持科举制了?”</p>

慕容重叫苦不迭,他支持个锤子的科举制!</p>

奈何女儿给他下了死命令,必须要让科举制施行,不然以后都不见他了!</p>

他身为刑部尚书,女儿就是他最大的靠山,没了女儿,他啥也不是!!</p>

慕容重微微咬牙。</p>

“对!!”</p>

一道人影站起,冷冷说道。</p>

“慕容兄,想问题之前可一定要考虑清楚后果啊!”</p>

贾凌云定睛一看,发现是镇国公郭礼!</p>

郭礼,祖上曾随永德皇帝开创魏国,战功赫赫,后来郭家先祖被永德皇帝杯酒释兵权,保万世富贵,郭家获得了三等公爵的爵位,世袭罔替,镇国公因此而来。</p>

身为太师的门生,郭礼在政坛风生水起,很快便成为了户部尚书,执掌魏朝钱粮!</p>

慕容重声音略带哭腔。</p>

“已经考虑清楚了,科举制必须实行!!”</p>

慕容重想死了!</p>

原本坊间就在传他和贾凌云关系不清不楚,这下好了,彻底说不清了!</p>

龙沽心头一惊。</p>

慕容重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种了?</p>

说不定宫里那位也过来了!</p>

“呵呵~”</p>

龙沽虽说在笑,但连皱纹都没有颤抖,乃是皮笑肉不笑,心中长叹一声。</p>

看来科举制不可逆了。</p>

慕容重的态度足以说明,宫里那位铁了心的想要推行科举制了!</p>

“既然你们非要一意孤行,那老夫就不阻拦了,只是..若是出了差错,大魏乱了,谁负责!”</p>

锵!!!</p>

一声剑鸣之音。</p>

贾凌云拄剑而立,冷冷说道。</p>

“当然是我负责!!”</p>

“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科举制推行之时,谁敢在背后使坏,给我玩阴的,休怪我鱼死网破!!”</p>

龙沽手持蟠龙杖,扫视众人。</p>

“丞相的意思便是老夫的意思!诸君需全力协助丞相,完成这次科举制替换!”</p>

“遵命!!”</p>

龙沽盯着贾凌云,似有不甘。</p>

“丞相,举头三尺有神明,天理昭彰,若这次科举制引得天怒人怨,老夫也会毫不客气将你拿下的!”</p>

龙沽说完,冷哼一声,在龙狙和龙善的搀扶下离开了中书省。</p>

中书省外面早已被京城士族包围,见龙沽从里面走出来,所有士族纷纷围了上去。</p>

“太师,情况怎么样了?”</p>

“九品中正制废除了吗?”</p>

“太师啊,九品中正制不可废啊,那可是我们士族的脊梁啊!”</p>

......</p>

龙沽冷哼一声,谁也没有搭理,径直上了马车。</p>

“这群废物,谋可寡而不可众,岂有青天白日,在中书省门口商议阴谋诡计的,荒谬!!”</p>

“龙狙,马上让他们回家,就说老夫尽力了,无法阻止废除九品中正制!”</p>

“是!!”</p>

龙狙领命而出,龙善在旁边欲言又止。</p>

“父亲,您...您为什么这么怕贾凌云啊!他...他算个什么东西!!”</p>

龙沽捋了捋胡须。</p>

“能想出科举制来对付九品中正制,贾凌云不可小觑,你不是他的对手!”</p>

龙善撇了撇嘴。</p>

“难道就一味地忍让下去?”</p>

龙沽呵斥道。</p>

“糊涂!!”</p>

“这叫忍让吗?这叫退而求其次!!”</p>

“老夫已经断定太后也在中书省,若我与贾凌云相争,斗个你死我活,让太后渔翁得利?不可取!”</p>

龙善埋怨道。</p>

“爹,贾涂在世时,你便一直忍让,难不成如今贾涂死了,你难道连他儿子也要忍让下去?”</p>

龙沽轻哼一声。</p>

“放心吧,老夫已有良策,不会将贾凌云留给你当对手的!”</p>

“科举制是大势所趋,既然太后想搞,贾凌云想搞,那就让他们搞下去,等搞到天翻地覆,民怨沸腾时,便是他们的死期!”</p>

“吩咐下去,那些想投靠老夫的才子们,如果想获得鲤鱼跃龙门的机会,那就必须反对科举制度,事成之后,老夫会对有功之人一一封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