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太子初战
“陛下!”
“?武的事情都处理好了吗?”
“请陛下放心,此事臣亲自来办,务必让典将军风光大葬,以慰藉其在天之灵。”毛玠微微躬身,神情悲戚的道。
“好,还有年底祭祀一事……”
刘瑁揉了揉有些发胀的额头,继续说道。
“此事关乎军心民心,不可有丝毫疏忽,丞相与子绪一同负责,务必要办得妥妥当当,安抚好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家眷,让他们感受到朝廷的天恩。”
“喏!”
“如今元常被我派往雒阳主持雒阳新城的重建事宜,宋国公府邸的督造,元直你便多费点心吧,这可是我大汉第二座国公府,务必用心,不得有丝毫马虎。”
“请陛下放心!”
处理完典韦的后事,刘瑁的目光转向殿外,深吸一口气,似乎想要将胸中的郁气尽数吐出,片刻后,他才再次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沉凝。
“好了,这些事情暂且放到一边,现在,还是说说眼下最为紧要之事吧……那西部鲜卑和河首王宋建,如今究竟是何情况?”
刘瑁缓缓眯起了眼睛,眼眸中流露出了一丝狠厉的杀机。
“此事由儿臣向父皇禀报吧。”
刘祺看见了毛玠、徐庶、田丰几位丞相都看向自己,顿时明白了过来,连忙躬身向刘瑁汇报。
“伯衍,说吧。”
“这河首王宋建,父皇您也知道,屡剿不灭,马超将军曾多次率军清剿,甚至一度将其逼入西域,却始终未能将其彻底根除。
不久前,趁着我大汉主力北上与魏国交战之际,宋建贼子又死灰复燃,再次窜回西海一带,并向金城郡发起了进攻。”刘祺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彼时,我大汉主力尽数与魏军作战,剩余的则在马兴将军带领下,防范西部鲜卑,让宋建贼子钻了空子,一举夺取了龙耆城,并接连攻占了金城郡内数县之地,割据称王……”
“这个宋建……真是泥鳅,滑不溜手!”
刘瑁闻言,忍不住怒骂一声,脸上露出一丝厌恶之色:“朕早就该下定决心,彻底剿灭此獠,以绝后患!”
原来,说起这个宋建,那可是个老家伙了。
早在中平元年,宋建就与王国等皆作乱于凉州,凉州大乱时,宋建就自称河首平汉王,与韩遂割据金城、武威一带。
后来刘瑁占领长安后,北伐凉州,灭了韩遂,宋建见势不妙,一边递降表,一边跑到了西海以北。
而后便一直在金城郡以及西海一带活动,马超虽屡屡领兵清剿,但这宋建就好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时不时地咬你一口,咬完就跑。
再后来,刘瑁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与曹操、孙权的争斗上,而马超最远一次将宋建碾到了西海以西的羌人地盘之后,才缓缓收兵。
但谁能想到几年过去,这宋建又蛊惑了大批的羌人再次越过了西海,趁汉军主力与魏国、西部鲜卑冲突之时,又占领了龙耆城和整个金城郡。
“那慕容跋又是什么情况,此前你们来信说其中另有内情,但语焉不详,如今详细说说。”刘瑁又问道。
“父皇,关于慕容跋的情况,父皇倒是不必太过担忧,据锦衣卫密报,慕容跋目前所作所为,皆是在做戏给拓跋力微看罢了。”
刘瑁轻轻点了点头,此事刘祺早已告知于他,他自然知晓,但详细的情况他还不是很了解。
“你把前因后果都说说,朕倒是有了一丝好奇……”
“喏!”
刘祺连忙解释道,“拓跋力微生性多疑,为了彻底掌控西部鲜卑,他竟将慕容跋之子慕容木延作为质子,扣押在了盛乐城之中,而慕容跋为了保全其子,迫于无奈,只能表面上顺应拓跋力微之意,出兵南下,与我大汉为敌。”
“质子?”
刘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冷哼一声,“这个拓跋力微,还真是够狠啊,不愧是拓跋家的……”
“如今慕容跋虽然表面上臣服于拓跋力微,但暗地里却早已与我大汉取得了联系。据慕容跋所言,他之所以率军南下,不过是为了麻痹拓跋力微,伺机救回其子慕容木延。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交战地点都在凉州诸城之外,想来慕容跋也是在尽力避免与我大汉刀兵相见。”
“如此说来,这慕容跋,倒是还有几分颜色。”
刘瑁闻言,神色稍缓,语气也变得缓和了一些,“那他接下来有何打算?”
“慕容跋在密信中表示,他希望能够与我大汉里应外合,配合我大汉兵马,奇袭盛乐城,一举夺回其子慕容木延,并彻底铲除拓跋力微这个心腹大患。”
“奇袭盛乐城?”
刘瑁闻言,眉头微微皱起,陷入了沉思之中。
“此事容后再议。”
刘瑁沉吟片刻后,暂时放下了西部鲜卑的事情,转而问道,“那那些羌氐又是怎么回事?陇西那边,究竟是何情况?”
“父皇。”
刘祺再次禀报道:“自从我大汉平定益州、凉州之后,便将境内的羌氐部落编户齐民,纳入大汉统治之下。
其中大部分羌氐部落皆对我大汉俯首称臣,唯有一些冥顽不灵之辈,逃往陇西郡以西的荒凉之地,与河首王宋建勾结在了一起。”
“玳文。”
刘瑁皱着眉头,转头看向一旁的刘璝,面露不豫之色,“这些羌氐的动向,锦衣卫难道一无所知吗?”
刘璝连忙上前一步,躬身解释。“陛下息怒,关于这些羌氐的动向,锦衣卫倒是有所探查。
只是陇西郡以西,多为羌人聚居之地,地势险峻,我锦衣卫人手有限,难以深入其中,因此情报传递有所迟滞,但相关情报,皆已呈报长安。”
“那现在,陇西郡的局势究竟如何?”刘瑁追问道。
“据最新情报显示。”
刘璝禀报道,“汉阳郡的氐族首领蒲于泽,与陇西郡的氐族首领句那延,在宋建的蛊惑下,于陇西郡境内起兵作乱,杀害了陇西郡太守游楚,并与宋建合兵一处,一同举兵造反。
如今,贾丞相之子,汉阳郡太守贾穆,正率领汉阳郡兵,与叛军相持于落门聚一带。”
“贾穆?”
刘瑁闻言,神情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这贾穆乃是贾诩之子,数年前才被提拔为郡守,亦是刘瑁颇为看重的一员后起之秀。
如今陇西郡局势危急,贾穆身陷重围,着实令人担忧。更重要的是,陇西郡乃是关中屏障,若陇西有失,则关中危矣!
“如今局势尚未彻底稳定,文和必须坐镇并州,公达又屯于秣陵、荀谌则奔赴常山、法正坐镇雒阳,朕身边能用之人,实在不多了,还好此行孟起随行,他去倒是正好……”
刘瑁心中暗自盘算着,陇西叛乱,必须尽快平定,绝不能让叛乱之火蔓延开来。
就在这时,太子刘祺突然站了出来,躬身向刘瑁请命。
“父皇,请让儿臣领兵前往陇西,平定羌氐叛乱!”
“伯衍。”
刘瑁望着刘祺,眼睛一亮,似乎这是一个不错的历练机会?
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问道,“你想要带哪些人前往陇西?”
“儿臣愿请孟起叔叔随行,再请周不疑,邓艾、张翊(张任之子)三人随行!有孟起叔在,区区羌氐叛乱,根本不足为惧!”
如今的邓艾自从跟随周不疑入京后,便一直跟随着刘祺,在国子监读书,接受着无数大人物的言传身教。
他的年龄虽还未满二十,但却在军事上已经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
此前,邓艾还向刘祺建议加大中原河渠与运河的开挖力度,如今汉魏两军相争中原,粮饷便是重中之重,而有了河渠,就可以减轻运粮的负担,无论是河运或就地屯田都很方便。
这条建议如今已被刘瑁所采纳,而邓艾也就此与周不疑成为了刘祺最为信任的人。
“叫孟起来见我!”
刘瑁闻言,轻轻的点了点头,等候马超觐见。
不一会儿,马超就入宫觐见,向刘瑁施礼道:“马超拜见陛下。”
刘瑁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道:“孟起,凉州汉阳与西部鲜卑的动乱你都知道了吧?如今你儿马兴正在武威与慕容跋对峙,我便命你随太子前往冀县,尽快解决宋建!”
“马超谨遵圣意!”
“这宋建屡剿不灭,孟起,你这次别让他再跑了!”
“喏!”
“拿下宋建后,你可随太子北上,与慕容跋对峙,到时,我会让文和助你们一臂之力。”
“喏!”
刘瑁点了点头,又看向刘祺道:“此行多听你马叔的话,一切以孟起的意见为主,不可任性,明白了吗?”
“儿臣明白,请父皇放心!”
刘瑁望着刘祺,神色稍缓,语气也变得柔和了一些。
他走下御座,走到刘祺身前,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伯衍,你已经长大了,也该出去见见世面了。
此次前往陇西,对你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这凉州,朕便交给你了。
记住,无论何时,以自己的性命为重,你,是太子,是国之储君!”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刘祺闻言,心中一暖,连忙跪地叩首,语气中带着一丝感动,也带着一丝坚定。
“去吧。”
刘瑁笑着点了点头,眼中充满了期许,“朕等着你平定凉州之乱,凯旋归来之日!”
“喏!”
刘瑁又转头看向马超道:“此次凉州之行,太子的安危就全赖孟起了,务必保得太子周全!这次平了凉并之乱,你也该晋封上柱国了。”
“请陛下放心!”
马超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如今诸多元老之中,就他还未晋升上柱国,可惜那灭吴之战他并未参与,此次凉州之行,就是他最好的机会!
五日后,刘瑁下旨,命太子刘祺为帅,封为征北大将军,假节、假钺,总统征北之军,又以马超为将,领两万步卒,一万骑兵直奔汉阳郡而去。
这两万步卒中只有一万人是随同刘瑁出征的关中府兵,其余人都是轮值在京中戍卫的府兵,此时尽数随刘祺北上。
太子刘祺此番出征,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