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吃土即是吃肉

    诸葛丹已经说服了幻祭司在洛水龙庭上支持他,再加上周铁衣的帮助,现在整个荒古神系之中,也唯有龙祭司和雷祭司两人是明显的反对,这已经无法改变大局,至少在神道内部是这样。

    因此当周铁衣和诸葛丹进入洛水龙庭之时,龙祭司和雷祭司已经带着龙庭所有的神祇离开,只留下一座空空荡荡的水晶宫。

    孙乘龙一边打量着这座水晶宫,一边好奇地问道,“那两人怎么不直接毁了这里?”

    诸葛丹走上一层层丹陛,手掌触碰着和太行神庭一模一样的,镇压水脉节点的碧蓝色殿柱,下一刻,在他的召唤下,一枚四四方方,在水中也燃烧着火焰的玉玺飞到手中。

    诸葛丹笑道,“虽然玄龙没有掌握大齐玉玺,但是这座龙庭毕竟是他以大齐玉玺建立的,又连通了如今洛河最关键的节点,直接毁灭这座龙庭,所承受的反噬他们两个至少要被重创。”

    有了大齐玉玺在手,诸葛丹即使此时气息已经跌落到接近凡人的程度,但是也显得威严无俦。

    周铁衣伸出手掌,在竹篓里面一抓,原本的大正龙神体内的神印就被他直接抓出,不过周铁衣并没有利用【篡神】神通篡夺,诸葛丹代表的齐国是不会接受自己的直接统领的。

    周铁衣将手中的神印直接扔给了诸葛丹,诸葛丹顺势接过,他以大齐玉玺镇压住神印,然后自身逐渐包容神印,以秘法炼化。

    这个过程要借助神庭水脉,需要持续至少一两天的时间才能够完成,所以他请来了周铁衣这个当世最强之人为他护法,才能够让他从容完成整个过程。

    诸葛丹包容神印的同时,整个大正龙庭的水晶宫中迸发出蔚蓝色的神光,这神光忽明忽暗,显示着神庭正在易主。

    文河津渡口,孟伯谦,松石道人和妙善这三位儒释道传人盯着河底升腾起的神光,神色各异,心中各有猜测。

    下一刻,一道人影出现在三人身边,高文灿笑着说道,“幸不辱使命。”

    此时他眉眼微挑,不复之前的困字眉相。

    高文灿拿出三家封禁物递上,三人一一接过封禁物,而后他们也发现了高文灿的变化,这种面相变化直接的原因是高文灿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破了三品。

    明明一天之前,高文灿才只是刚刚进入四品,但是一天之后,就已经和他们三人平起平坐了,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大世之争,机缘奇遇真的是不可思议。

    松石道人对现在发生的很多事情心中有很多困惑,这些困惑刚好高文灿能够解答,“恭喜道友,一朝进入三品,从此天地大不一样。”

    这种吹捧的话儒家的孟伯谦和佛家的妙善都不好讲,唯有松石道人说起来轻松至极。

    高文灿心情很好,但态度竟然比之前谦虚了不少,“不过是机缘巧合罢了,算不得本事。”

    他目光眺望向龙庭的方向,“相比于我这位四品进入三品,一朝之间让一位七品成为一品,被天下人认同,这才算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孙乘龙成为三家护法,孟伯谦三人自然都知道了,三人的态度各显不同,松石道人露出苦笑,“还真是圣人手段啊,他徒弟成为三家护法与剿灭姜太一绑定,我们三家是不认也得认。”

    孟伯谦神色阴翳,道,“他实力如今深不可测,谋划也神鬼难知,如今姜太一的军旗已经取得了,多久破了他的伪道?”

    高文灿负手,不看三人,仍然看向洛水上的神光,“河洛军旗我已经交给了冠军侯。”

    孟伯谦追问道,“几时动手?”

    高文灿转头,轻笑道,“就算是冠军侯,想要掌握河洛大阵,并且将两座兵家旷世大阵结合,仍然需要时间。”

    孟伯谦焦急地说道,“再等下去,局势恐怕又要生出变数了!”

    高文灿哈哈一笑,“孟兄这是当局者迷啊,我们都是棋子,不是我们要等,而是下棋的大人物们要等。”

    孟伯谦盯住高文灿的脸,咬牙说道,“圣上的意思?”

    无论是高文灿还是冠军侯,都代表了大夏圣上。

    高文灿重新偏过头,“这就是圣上的意思,这次解封姜太一的道统实际上未尽全功,魏国的三十万大军被人收走,齐国的三十万大军也有即将复苏,神武侯和魏武帝两人都已经布下弥天大局,这个时候圣上不想和周铁衣两败俱伤,他需要万全的把握。”

    说到这里,高文灿顿了顿,又看向洛水神庭的方向,忽然笑道,“这也是周铁衣现在在帮助神武侯夺取龙庭的原因,圣上不怕神道作乱,因为神道不可能继承人道正统,就算山河糜烂,他也有把握收复,但是一位有着五帝道统的神武侯可就不一样了,如果山河糜烂,那将是另外一场五帝乱世,这大概就是挟寇自重吧。”

    孟伯谦问道,“圣上觉得万全的把握是什么时候?”

    高文灿伸出手指,“三个条件,第一冠军侯消化姜太一的道统,彻底将【天都五灭大阵】和【河洛大阵】融合,第二周铁衣道侣妙玉道人产子,第三圣上登临一品,距离圣道只有一步之遥。”

    高文灿笑道,“所以孟兄也不必着急,这三个条件以如今的大夏局势来看,都会在一年达成。”

    松石道人听完,轻叹一声,“看来圣上真是要将整个天下都压在这胜负一局上,成则他成圣,天下大治,若是败了,那么大夏三百年社稷毁于一旦。”

    ······

    时至五月,夏旱越发严重。

    但整个天下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状况,在大夏治下,从太行山蔓延到洛水一线。

    这两个月太乙观周天大醮赦封天下鬼仙,人仙,地仙,于是一位位太乙散人,真人,天君行走于世间。

    这其中一位位太行神庭神祇,洛水神庭神祇也接受册封,以太乙散人,太乙真人,太乙天君的名号光明正大行走于世间,只不过不设庙宇,不收香火,只调济水脉,驱云降雨。

    但即使祂们不收取这些香火,百姓心中感念,也会在家中设立长生牌位供奉,这对于以前根本不敢大行于世的神道而言,已经是突飞猛进的变化了。

    而成百上千的太乙散人,真人,天君救世,又坐实了周铁衣天尊的名号,既然朝廷不喜欢圣人这个称呼,那么百姓改口也行,于是从玉京山至南方万里之地,周天尊的名号已经深入乡间地里。

    就算朝廷再禁用这个名号,也不过是多编一个新的名号罢了,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除了神仙合流对天下的影响之外,无污染的墨石配合蒸汽机的大范围应用也让整个天下的农田种植变得容易起来,配合洛水的灌溉,虽然是大旱,但是早春几个重要产粮区的粮食基本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至于那些没有覆盖的地方,周铁衣也没有强行推动每个地方都成为粮仓,工业化本来就需要人口,这个过程必然要付出代价。

    在前世的时候,有著名的羊吃人理论,通过圈地运动,让农民放弃土地,在这个以农为本的世界中,让农民放弃土地更加困难,这会遭到来自百家道统的阻碍。

    而且地方百姓也不像天京这些大城市,他们的思维还局限在耕地才有饭吃,与其通过基层去治理,周铁衣借助这场旱灾进行更简单的处理办法。

    那就是直接将逃荒的人送到铁路铺设这些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地,以工代赈,两难自解,然后用产粮地的粮食保证基本生产。

    所以这两个月不仅没有出乱子,反而随着工业人口的增加,整个天下的工业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着,这又会重新反补到农业之上,机械化种植的初期产粮效率自然大增。

    但除了这些听周铁衣话的地方外,其他不听周铁衣话的地方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比如那些拒绝太乙散人,真人,天君进入的州府,在大旱之时变得焦头烂额,一份份求援奏疏被火急火燎地送到朝廷。

    但是朝廷之上,从圣上到司民都默不作声,他们知道这些人是在表忠心,但是周铁衣也没有破坏大夏朝廷啊,反倒是周铁衣实行的两项改革策略才是应对大夏如今大旱最好的办法。

    在没有人拿出更好办法之前,这些表忠心的朝廷官员们更像是阿谀奉承之辈,只想着中央朝廷拿出钱粮来养人。

    甚至宫中传出大夏圣上看这些奏折之时冷笑道‘蠹虫’,朝廷虽然不惩治这些迂腐的官员,但是百姓会用脚投票,州府养不起百姓,而周围的州府又有工作机会,自然大家都会往周围跑。

    蒸汽飞艇和船舶业也在这番刺激下飞速扩张,就像周铁衣之前提出的每个地方都修一个铁路局一样,现在那些已经吃到改革第一波红利的州府,如汤州府,山铜府之流提出要每个地方都修蒸汽飞艇局和船舶局。

    因为修建一处这样的设施,就可以解决上万劳动力的供养问题。

    而整个天下,南方境内的省道即使有不服周铁衣的官员从中作梗,但麾下百姓至少可以自由行动,暂时没有激起民乱。

    但是西北方方向佛教统治下的九省道却反而出现了饿殍遍地的情况,这里同样大旱,更加恐怖的是在周铁衣的管控下,天下大中型的粮商硬是没有卖一粒米给西北诸省道。

    唯有在佛教和大明道宫对峙的前线,修建了几个通道,让百姓可以逃荒。

    黄庭州,此处靠近战场前线,这几个月大旱,佛教先是鼓动灾民冲击官府,放开粮仓,这样百姓们得到了粮食,佛教则名正言顺获得了统治权。

    但佛教却没有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通过冲击官府获得粮食的百姓就不会想着耕地了,在如此大旱之下,耕地不一定有收获,但是跟着佛教高人们斗官员却一定会有粮食。

    当人心这么想的时候,再让人心静下来就算是佛法也做不到,于是这一来二去,直接耽搁了春耕,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粮食,因为百姓的疯抢大量浪费,没有有效调动,参与再生产。

    让此时西方九州之地不仅面对天灾,还要面对人祸。

    不过佛教有如此多上三品在背后支持,倒也想到了一个临时的办法。

    “咚咚咚。”

    一声声寺庙钟声在黄庭州各处响起,围在寺庙外筚路蓝缕的百姓们用吃人的目光看向寺庙,和尚们从寺庙中走出,手中端着一盆盆筛选好的泥土,泥土呈现红褐色,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百姓们上前,依次领取那些红褐色的泥土,每个人都端着一盆土,开始进食。

    刚来逃荒的人在最后领取泥土,他们听说庙里面发粮食,所以就来领取,但是当领到一盆土的时候,却目瞪口呆。

    “这土怎么能吃?”

    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带着儿子,难以置信地问道。

    他这一问,周围的百姓们穷凶极恶地瞪向他,仿佛他有滔天大恶一样。

    好在一个和尚及时拉住了这个男子,说道,“施主是才来领布施吧?”

    “对,我听说庙里发粮食,还有肉吃。”

    和尚笑道,“寺庙禁荤腥,哪里会发肉食,不过施主想要吃肉却也容易。”

    男子疑惑不解。

    和尚继续说道,“我教施主一道法咒,此咒名为【弥勒救世咒】,念诵此咒,吃土即是吃肉。”

    佛家原本有【净口业咒】,专门给那些在家修行居士,佛家号称吃肉之前念诵此咒,那么吃肉就当吃素,不沾荤腥。

    但现在佛教却反其道而行之,念诵【弥勒救世咒】,吃土就是吃肉!

    这咒语虽然绕口好在只有三句,男子还在绕口,他身边的小孩已经学会,念诵了一遍,拿起盆中之土大口咀嚼起来,只觉得这土油润丰满,就像是上好的肥肉,放入口中,一抿就化。

    孩子抓着土,看向父亲,露出天真的笑容,“父亲,这肉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