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Uber中国最终章(2)

前后不过5分钟,出去打电话的程维再次返回餐厅。

只是他脸上表情谈不上自然。

柳青自然也看了出来,一颗心渐渐沉了下去。

程维面露赧然之色:“抱歉,陈董近期都比较忙,没有时间见你,他委托我和你谈。”

闻言,柳青冷笑一声,手里的调羹搅动汤汤水水:“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啊,即便不是为了uber高德合并,求见一面也不至于拒绝的如此干脆,何况我还姓柳。”

在柳青看来,这简直等同于羞辱了。

如果陈平江站在面前的话,刀了他的心都有。

“咳咳,言重了,陈董今年的确有几个大项目要推进。你也知道他手底下产业很多,经常当空中飞人到处跑。”

“不必说了,既然做不了自己人,那就继续做对手吧。不管如何我都不会让你们高德让陈平江得意下去的。”

几乎是在程维错愕的眼神中,柳青拎起自己的喜马拉雅鳄鱼皮包起身就走。

转身的动作看似潇洒,但是手指却出卖了柳青的内心,死死攥成拳头,差点把包带握变形。

这款包是柳青最喜欢的,平常精心呵护。

此包来头也不小,去年初在港岛佳士得的春季拍卖中,柳青花了294万港币拍下,算是全世界最贵的“包王”。

程维苦笑着摇头。

这可不是他认识的柳青该有的样子,印象里的柳青是个极其冷静干练的女人,现在却是怎么了?

然而他哪里知道,这次来找程维是柳青花了极长时间心理建设才达成的,就是为了给uber留一条退路,不至于满盘皆输。

个人情感上她自然不想见陈平江,但出于一位经理人的职业素养,她不得不来。

哪知道刚坐下没多久就被打脸了。

人家压根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她,让柳青准备很久的说辞和方案都没机会说出口。

所谓让程维做主,在柳青看来根本就是屁话。

程维再能做主,到了陈平江那里也能被推翻,毕竟他也不过是个高级打工仔加小股东罢了。

看着柳青留下的背影渐渐朦胧,程维才重新坐下。

“可惜了,这么一大桌好菜都还没来得及品尝呢,浪费。”

自言自语完后,程维拿起筷子就大快朵颐。

如果要问他的意见,那就是他也不想合并。

不光有之前提到过的几点,而且,两家公司几乎没有什么共同投资者,合并的基础压根不存在,强行合并只会让彼此陷入反复的利益谈判中,反而牵扯了高德和滴滴的经历。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程维并不觉得合并后就能高枕无忧。

双方牵扯利益过多,谁都不肯认输。

高德和uber之间的竞争,这绝不同于早前的58和赶集、携程和去哪儿、优酷和土豆,两者之间不仅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争斗,更是两种不同模式之间的争斗。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下,合并的可能性真的挺低的。

道理大家都懂,但从客观上来看,uber中国也的确很难挺下去了。

…………

程维和柳青见面后的几天,各种正规渠道又或者私底下的小道消息曝光了林林总总uber的相关新闻。

这些新闻铺天盖地!

“据可靠消息,uber中国目前正在和高德洽谈合并一事。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表示,几个机构投资者正敦促uber与高德达成合作协议,以期叫停uber为在中国市场扩张正支出的数十亿美元。消息人士称uber目前在国内耗不过滴滴,资本方想尽快收回本,所以不希望优步中国在这场资本博弈中继续打下去。消息人士称uber目前在国内耗不过滴滴,资本方想尽快收回本,所以不希望优步中国在这场资本博弈中继续打下去。于是uber投资方尝试与滴滴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股东之间便开始协商交易事项。其中一位uber投资人说,他至少与滴滴的股东有10场会议和电话沟通。”

起初大家只以为是猜测,毕竟uber中国业绩不佳是事实,之前也频繁流传出uber有意退出中国市场。

可这回,怎么看怎么真。

仅仅一天后,uber中国战略负责人柳真则在朋友圈表示:“刚到昆明,我们的新城市,深吸一口气——纯属谣言,增长很快,我们很忙,无暇回复。”同时uber中国官方发表声明称:对谣言和揣测一向不予置评。随后高德集团高级副总裁,滴滴总裁程维表示,uber中国与高德合并的传闻是假的,传言由此而止。

紧接着,就连远在北美的uberCeo卡兰尼克都在公开场合表示,高德和uber不会合并。

就在众人以为事情到此为止的时候,又有消息传来。

“虽然uber中国不会和高德合并,但的确有意出售,毕竟亏损太严重,股东意见很大。目前uber正在寻找潜在买家,其中有易到和神州出行。”

这下逼的易到和神州出行方面赶紧出来辟谣,称无意收购uber中国又或者合并。

真要说的话,这两家肯定想吞并掉uber。

如果成功的话,对自身是大有裨益的。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uber虽然败走国内,但市场和资源是实打实亏钱亏出来的。

一年亏掉上百亿,你当开玩笑呢?

而且选择uber的客户一般都是比较有经济实力的白领,这部分客户正好是他们所需要的,毕竟这两家也主要做的专车业务。

也只有滴滴,现在已经多元化发展。

不光有网约车业务,还和出租车达成合作,更有代驾、顺风车等业务。

但这两家也只敢想想,只要把机会丢给他们,他们反倒泛起嘀咕瞻前顾后了。

一来他们很难蛇吞象,开出让uber股东们满意的价格。

二来还要担心高德方面的态度。

现在这两家有将近百分之五十的订单来源于高德地图分发,虽然想要摆脱高德自立门户,但根本不敢付诸行动。

当uber的困境摆上台面后,局面逐渐扑朔迷离起来,uber中国的命运如何也牵动不少人的关心。

这其中既有uber的股东也有它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