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认怂!新盐品鉴会!
品鉴会!
商贾还是比较熟悉的。
当年朝廷就举办过一次,那一次竞标的是倭国资源区。
比如石见银矿被徽商江天夺得,整个徽商集团背后的士绅商贾全都参与开发,即便大头被朝廷动用各种手段拿了,但剩下的汤水残渣还是让他们吃得盆满钵满。
凡是上次竞标成功的士绅商贾,不管是徽商也好还是晋商也罢,都从倭国赚到了不少利润。
这一次品鉴会,相比较之下,那就更加重要了。
毕竟倭国资源区那是境外产业,而盐场却是本土根基产业。
即便毒士李文和不当人,直接釜底抽薪夺了他们的盐场,但士绅商贾也无可奈何,他们又不敢造反,只能老老实实地前来竞标,试图将自己控制下的盐场先拍下。
至于后续,那就是重走几代人的道路,重新跟驻守盐场的军方卫所打交道了,无非就是上下打点,还是这老一套。
这一次盐场品鉴会,同样在珍宝楼举办。
时至今日,珍宝楼早就成了大明京师的地标性建筑。一闪闪玻璃窗户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然而众人却惊讶地发现,此时在珍宝楼的对面,一间占地面积极广的大楼正在紧张的装修当中。
这栋大楼和珍宝楼一样,同样采用了大量的玻璃窗户,利用了大量的玻璃制品进行装饰、点缀,看起来就非常的高大上,甚至于隐隐之间还有超过珍宝楼的趋势。
所以尽管还在装修,但也是已经吸引了大量人驻足观看,想要看看这里到底是做什么买卖的,东家竟然舍得花如此多的银子去装饰。
而且,看这样子似乎是想和珍宝楼打擂台啊!
谁不知道珍宝楼的东家,正是那毒士李文和,靠着这天下第一楼日进斗金。
可眼前这座高楼,却丝毫不怵,甚至建的比珍宝楼还要高还要奢华。
“大明第一银行”
巨大的牌匾挂着,大家一下子就认了出来。
只是看着上面的字,个个都认识 但合起来,大家又都傻眼了,这什么是银行
银行又是干什么的?
这银行又到底是做什么业务的
大家的脑海中充满了疑惑,搞的如此高大上,和对面的珍宝楼有的一比,又如此繁华核心的区域租下如此大的店面,肯定是做大买卖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只是这银行到底是做什么业务的
暂时谁都还不知道。
一众盐商也没有时间去深究,他们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参与盐场竞标。
走进珍宝楼,阿卜杜拉早已经在此等候,一样的流程,一样的味道,第二次品鉴会即将开始。
“诸位,这一次竞标的东西,想必大家心里都有数。”
阿卜杜拉看向台下的一众商贾,脸上满是淡然与从容。
执掌珍宝楼这么多年,他早就成了天下皆知的富商巨贾,与达官显贵来往都是常事。
所以面对台下这些盐商巨贾,对阿卜杜拉来说,确实算不了什么。
跟随祺世子的脚步,他阿卜杜拉早就站在了大明王朝的高层。
一众商贾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他们早就卯足了劲儿,就等着接下来的拍卖了。
“那么,本次品鉴会正式开始。”
“拍卖开始前,还请诸位品鉴一下朝廷推出的新盐!”
阿卜杜拉笑着拍了拍手,很快就有一群侍女走入会场,在每一位富商面前放下了一小碟新盐。
程琦龙接过新盐一看,心里面还是再次被震撼。
洁白如雪,毫无瑕疵,这简直就是食盐中的极品!
与之前朝廷生产的粗盐比起来,这新盐光是卖相就好出了成千上万倍!
想着,程琦龙伸出食指沾上了些许新盐,而后送入口中。
新盐刚刚入口,程琦龙便眼睛一亮,对新盐赞不绝口。
这新盐竟然毫无怪味,纯粹得仿佛像是宫廷贡品!
不过这等极品食盐,生产成本估计极高,那么它的定价自然也不会便宜。
偏偏从长芦盐场里面放出来的盐,还不到五十文一斤,简直就很离谱!
有人难以掩饰内心的震惊,高声喝问道:“敢问……这盐难不成是贡盐”
在众人注视之下,阿卜杜拉笑着摇了摇头。
“这不是贡盐,而是朝廷即将推出的新盐!”
“朝廷已经掌握了晒盐法与食盐精炼技术,日后我大明将不会再生产粗盐,各大盐场改革完毕之后,生产出来的全都是这等上品食盐!”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所有人都被震撼得无以复加!
全都是这种精盐!
这怎么可能
朝廷还真是好大的手笔!
一时之间,商贾们议论纷纷,难以掩饰激动情绪。
阿卜杜拉见状并未催促,而是满脸的骄傲与自豪。
让天下百姓都吃上盐,并且吃上这堪比贡盐的好盐,这又是一次伟大的壮举!
而一切功劳,都应该归属于世子爷!
天下百姓都应该知道,是何人研制出了新盐,并且改良了食盐的制取之法,让他们不必像以前那样,连盐都吃不上,即便吃上了,也是劣质的粗盐!
造福天下万民之人,不是别人,而是毒士李文和!
很快富商巨贾们都安静了下来,他们目光狂热地看向阿卜杜拉,不断出言催促他开始拍卖。
这新盐品质卖相如此之好,根本不愁没有市场!
那也就是说,只要拍下了一地盐商资格,坐等着数钱就行了!
这对于他们这些逐利为生的商贾而言,具有难以拒绝的致命诱惑!
二楼雅间,李祺嘴角勾起了一个弧度。
开中法改革,新盐法落实。
那么大明朝廷,每年都会有几千万两的银子稳定入账。
至少现在形成定制,以后那些后世子孙不孝,也不会再轻易变革盐政。
像弘治皇帝那样,为了几个钱不惜彻底出卖九边军民,给江山社稷埋下隐患!
太子标就坐在李祺对面,满脸好奇地看着台下一众商贾。
“文和,这一次竞标能够捞多少银子?够咱们的银行储备金吗?”
李祺听后脸色一正,笑道:“太子殿下,你未免也太看不起他们了。”
“这些可都是清一色的盐商,哪个家里面没有个几百万两银子堆着?”
“我们就是要让他们把银子全部拿出来,货币只有流通才有价值,才能刺激经济。”
太子标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那就赶紧开始吧!”
“让孤见识见识这些盐商的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