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康熙荣妃敲钟的紫藤

第268章 母仪天下(十七)

太后伸手拧了一把温热的毛巾,温柔地擦拭着孝庄的手和脖颈,想要让她睡得更舒服些,语气温柔地道:“姑祖母,你放心,祖岚儿一定不会让你白白受苦的。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当务之急还是先治好您,只要您好好地或者,祖岚儿就什么都不怕了。”

孝庄眼珠子微微转动了一下,似乎想要去看太后,可惜瘫痪的身体令她无能为力,只能口中发出嗬嗬的气声,引起了太后的警觉,她连忙探过头看孝庄,见她眼珠子不停转动,眼中有急切之意,偏偏说不出话来,顿时气息更加急促起来。

太后慌忙安抚道:“姑祖母莫要着急,您有话想要跟祖岚儿说是不是”她本就是聪慧之人,又一直照顾着孝庄的起居,自然很是懂得孝庄一举一动的含义。

见孝庄连连眨眼,知道自己猜对了,于是又问道:“您是希望祖岚儿尽快为您报仇”

孝庄顿时瞪大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看向太后,显然不是这个意思。

孝惠犹豫了片刻,又问:“那您难不成是不要我报仇”

孝庄又是连连眨眼,显然正是这个意思,孝惠见状不由得迟疑起来,她一直以为姑祖母应该是极为憎恨宜敏才是,为何现在却不让自己报仇了她有心想要询问原因,但是看着嗬嗬出气的姑祖母,又颓然放弃了。

这时寝殿内室走出个身形佝偻的老嬷嬷,她颤颤巍巍地端着一碗药出来,太后见状连忙迎了上去,接过拿完汤药,微带责备地道:“嬷嬷,这种活让底下的奴才干就好了,你年纪大了,该好生颐养天年,莫要太操劳了。”

眼前这个老嬷嬷是慈宁宫仅存的几个科尔沁老人了,她跟苏沫儿是一辈儿人,只不过当年只是个粗使宫女,不比苏沫儿是孝庄的贴身侍女,情同姐妹,不过好歹也是陪着孝庄大半辈子的忠仆,事到临头还是靠着这个不起眼的老嬷嬷,太后才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老嬷嬷当年亲眼目睹了慈宁宫发生的一切,因为她实在是太老太不起眼了,所有人都没有把她放在眼里,谁也没有想到孝庄会把最后的倚仗和信物都交给了这么个行将就木的老嬷嬷。

老嬷嬷抬起昏黄的眸子,茫然地看了太后一眼,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道:“多谢皇太后体恤,不过老奴做惯了,为太皇太后熬了一辈子的汤药,若是交给别人可不放心呢!”

“嬷嬷,你便在一旁歇着吧,哀家来喂姑祖母喝药。”太后无奈地摇了摇头,老一辈的人都特别固执,但是也很死心眼儿,如今慈宁宫堪称树倒猢狲散,真正得用的人并不多,当然此时也没有人会处心积虑地毒害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人,即使她曾经是风光无限的太皇太后。

老嬷嬷这次倒是没有反驳,反而很是温顺地走到一旁,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太后一口一口地喂着“汤药”,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笑意,尤其看到床上那人面容微微扭曲的模样,更是身形微微一晃,不由得抬起袖子遮掩住自己几乎控制不住的表情。

她并不担心床上那人会露馅,因为他早已被金针刺穴之法控制住全身气血,无论谁来把脉都会断定这就是个中风瘫痪的病人,连他自己也无法自行解除这种状态,毕竟太后不是一般人,她的精明睿智并不比后宫的任何人差,稍有不慎就很容易被察觉到破绽,那可就悔之晚矣。

床上那人扭曲着面容,艰难吞咽着那苦涩到可怕的药汁,真是见鬼了,这药里头到底放了几斤黄连居然能苦到让他有种眼冒金星的感觉,那个该死的女人,就算是为了报复自己比她少躺了一天,也不该这么狠吧

尤其皇太后为了怕噎着孝庄,那真的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喂,小小一碗汤药她整整为了一盏茶的功夫,差点让床上的“孝庄”翻起白眼,这简直是非人的折磨。

他恶狠狠的目光看向躲在角落里,却偏偏能被自己一眼看到“老嬷嬷”,心中咬牙切齿,奈何如今他是“瘫痪”之身,根本奈何不了对方,只能在心中默念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对方早晚有落到自己手上的时候。

这两个人正是宜敏派来慈宁宫潜伏之人,孝庄还在宫内时,他们一个伪装成老嬷嬷,一个打扮成小太监,偶尔还会互换身份,暗中监视着孝庄的一举一动,并学习模仿着她的言行举止。

早在多年前宜敏就有了李代桃僵的计划,她憎恨的是孝庄本人,而非太皇太后这个位置,相反,若能让“太皇太后”这个身份为她所用,那么好处之大不言而喻,尤其孝庄尚在,就能有效地牵制住太后的注意力,让她不至于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事情。

宜敏对于孝惠太后始终有几分好感,即使她曾经算计过自己,但是她一直真心疼爱赛音察浑,即使不喜承瑞,也从不曾下手谋害,加上前世的情谊在,所以宜敏一直留有三分余地,不想把事情做绝,她不希望与太后走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她留下的两人都是精擅易容的医道高手,能够不着痕迹地让“孝庄”慢慢好起来,到时候经历生死大劫的“孝庄”大彻大悟,一心礼佛不问世事,只要没有生死大仇,以孝惠的心性想必也不会再钻牛角尖,她也能如前世一般颐养天年。

等好不容易喂完了药,太后也是累出一头薄汗,她放下药碗,为孝庄掖了掖被角,转头对着角落里的老嬷嬷道:“嬷嬷,哀家先回宁寿宫一趟,你好生看着姑祖母,若有事一定要立刻来报,明白吗”

老嬷嬷还是那副憨厚的面容,她反应有些缓慢地点了点头,从角落里走了出来,来到孝庄的凤塌旁,往脚踏上一坐,就那么守了起来,还对着太后露出了憨憨的笑容:“这里有老奴守着,太后娘娘尽管放心吧。”

太后对于这个看似迟钝的老嬷嬷很是信任,她又看了一眼孝庄,发现她已经闭上眼睛,似乎陷入了沉睡,便不再犹豫地转身离去了,她需要回宫准备参加明天的家宴,此行关系到能否与皇帝缓和关系,不容丝毫马虎。

至于宜敏,经过当年慈宁宫的那场算计之后,她已经完全不指望能够和解了,因为她确实是冲着要让宜敏身败名裂去的,只是没想到那女人竟然还对姑祖母留有几分善心,竟然肯拿出救命药给姑祖母续命,就冲这一点,她也不介意给皇后一点脸面,就当是还她的人情了。

她虽然平日里没有多少存在感,但是只要她头上还顶着皇太后的帽子,那么一切礼法都无法避开她,尤其是立后这种国之大事,若是没有两宫太后的认可,终究有些美中不足,只要她出席了明日的家宴,不但皇后的册立更加圆满,之前关于后宫不和的谣言也会烟消云散,相信这也是皇帝愿意看到的。

目送着皇太后的身影消失在慈宁宫,坐在脚踏上的老嬷嬷并没有其他动作,反而低着头靠在床沿打起了瞌睡,没人注意到她嘴唇在不停地嗡动着,同时床上本该已经沉睡的“孝庄”嘴唇也在不时嗡动,可惜在低垂的幔帐掩盖下,这一切都无人得知。

无论外人怎么偷看,都只能看到床上的孝庄和床脚的老妪都在陷入了沉睡,两个同样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人,让原本金碧辉煌的寝宫都变得迟暮起来,似乎连空气都带上了几分苍老唏嘘的意味。

这时,一直安安静静的殿外突然有一阵微不可闻的脚步声远去,显然刚刚有人一直在寝殿外站着,直到此时方才离去。

殿内的两人同时睁开了眼睛,对着殿外投去意味深长的目光,那个脚步声不是皇太后,一来她不会做这种有失身份的事情,二来她也没有这等俊俏的身手,几乎达到落地无声的地步,若非慈宁宫极度的安静,加上殿内二人修为极高,恐怕还真察觉不出异常。

他们丝毫没有去查看的打算,皇太后能够在偏心至极的顺治手里保住后位,还能稳稳当当地活到现在,若说她手下没有几个高手,搁谁都不信啊

要知道当年顺治元后孟古青可是真正带着百里红妆嫁入紫禁城,被废之后把一切都留给了现在的皇太后,加上孝庄当年持续不断交给她的势力,皇太后手上的底牌不少,加上她谨慎的个性使然,怎么可能真的只留两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寝宫,派人关照一二不是很正常吗

他们二人能够假扮孝庄这么久,靠的就是谨慎二字,白日里即使真的没有外人在,他们也不会卸下伪装,而是用传音入密或者腹语之术交谈,唯独在深夜两人会互换身份,让躺了一天的“孝庄”起身松动筋骨,活络气血,否则长时间禁锢血脉很容易给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创伤。

漱芳斋

康熙当年借着修缮后宫的机会,将西五所和北五所都修缮了一遍,将之改建成如今的阿哥所和格格所,两者隔着御花园遥遥相望,又都临近顺贞门,方便以后阿哥们以后出入宫禁。

漱芳斋是毗邻御花园的一座小宫殿,属于西六宫的范围,刚好与西五所紧挨着,原本只是为了庆祝康熙圣寿而临时搭建的戏台,后来为了方便看戏,干脆便新建了一座大院,赐名漱芳斋,专为看戏娱乐之用。

自从大戏台建成之后,康熙逢年过节便会请大臣们来此看戏,宜敏也很邀请后宫妃嫔来此放松娱乐一番,所以这里的场所极为宽敞,用来当做宴会的场所也十分合适。

例如今日的皇室家宴便是如此,爱新觉罗宗室人数众多,平日里是极少聚集在一起的,除非是皇帝诏命,否则岂不是容易被怀疑聚众不轨皇帝天然便是爱新觉罗氏的大家长,册立的皇后便是主母,宗族众人自然要来拜见一番,以示尊重主母的地位和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