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康熙荣妃敲钟的紫藤

第302章 母仪天下(五十一)

康熙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连声答应道:“好好好,朕答应你,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明儿咱们把承瑞他们两个一起带上,也叫老和尚好好出番力气,不能让他白得了敏儿的好东西呢!”

宜敏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那您可得帮忙跟师傅告假,再亲自告诉孩子们这个好消息,两只皮猴儿怕不是要高兴得跳起来。”阿哥们课业繁重自不必说,承瑞两兄弟业余时间还会被康熙叫去熟悉政务,可谓忙的不可开交。

康熙面带笑容地对身后吩咐“些许小事罢了,等明儿让李德全去无逸斋跟师傅们说一声便是了,等会孩子们过来用午膳的时候,朕再告诉他们此事。”

宜敏突然眼角余光看见门口的位置,表情变得古怪起来,面上闪过一抹促狭的笑:“皇觉寺外风景秀丽,孩子们课业繁重,偶尔出去散散心也不错,还有美味的素斋可以享用,当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康熙赞同地点了点头,正打算说点什么的时候,突然感觉腿上一重,低头一看顿时头皮发麻,因为一个漂亮的福娃娃正手脚并用地挂在了自己腿上,精致的小脸上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糯糯的小奶音委屈地道:“皇阿玛坏!带着哥哥们出去玩,不带阿鲁玳,不跟皇阿玛好了。”

康熙连忙蹲下身抱起阿鲁玳,满脸都是慈爱的笑意:“小凤凰乖,皇阿玛怎么可能不带你呢,咱们明儿一家子齐齐整整的出门,好不好”面对宝贝女儿的泪眼,康熙二话不说就妥协了。

阿鲁玳顿时破涕为笑,抱着康熙的脖子,就在他的脸颊上啵了两下,乐得康熙眉开眼笑,宜敏含笑站在一旁看着康熙父女两的表演,心中欣慰且感叹,她本以为康熙对赛音察浑已经算是极致纵容了,谁曾想等阿鲁玳出生之后,她才知道什么叫做万千宠爱于一身。

原来女儿才是康熙的软肋,他对阿鲁玳的宠爱已经属于毫无底线溺爱的那种,三不五时就会接女儿到乾清宫小住几日,吃穿用度都从自己的份例里拨给,有些比起他自己都要好上一筹。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阿哥们与皇父之间就会掺杂了太多的利益纠葛,即使再多的慈父之心也会被渐渐消磨殆尽,前世的太子胤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所以她一直极力着儿子们与康熙之间的距离。

反倒是阿鲁玳身为格格,可以肆无忌惮的撒娇卖痴,毕竟一个迟早会嫁出去的公主不会引起康熙的忌惮,也可以让他一腔无处安放的父爱得以宣泄。若非宜敏阻拦,如今阿鲁玳就不是六格格,而是康熙朝第一位固伦公主了。

阿鲁玳跟康熙玩闹了一会,就挣扎着下地,蹬蹬蹬地跑过来抱住宜敏,仰着头奶声奶气地道:“额娘,阿鲁玳明天要跟皇阿玛出门了,您给阿鲁玳的金珠子可以带上吗我想买礼物回来送给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

宜敏蹲下身子,搂住阿鲁玳柔声道:“当然可以啦!既然给了阿鲁玳,那就是阿鲁玳的东西,你可以自己决定该怎么用,只是你是第一次出宫,即使好奇也不可乱跑,要跟紧阿玛额娘或者哥哥们,知道吗”

阿鲁玳使劲点了点头,拍了拍胸口说:“阿鲁玳听嬷嬷说过,因为外头有坏人专门抓小孩子,如果不乖就再也看不到家人了,阿鲁玳肯定乖乖的,还要叫哥哥们打坏人!”

听着这童言稚语,周围的人脸上都忍不住挂上了笑容,康熙捂着脸笑得吭哧吭哧的:“哈哈,阿鲁玳说得对,若是遇到坏人不用怕,你哥哥们身手都不错,可以保护咱们的小凤凰了。”

宜敏也是忍俊不禁,自从承瑞和赛音察浑经常用轻身功夫带着阿鲁玳飞来跳去之后,在小丫头心里哥哥们就成了无所不能的代名词,口头禅也成了“敢不听本格格的话,就让我哥哥打你哦”之类的,十分的有趣。

宜敏想了想抬头对紧跟着阿鲁玳的奶嬷嬷道:“吴嬷嬷,回去先帮格格准备几身方便外出的服饰,本宫会吩咐内务府以后按季做好满蒙汉服饰送过去,平日里便常备着吧。”

看这丫头得宠的态势,以后跟着出门的机会怕是比两个哥哥要多,康熙是个闲不住的性子,不是南巡就是北往,如今畅春园也提前修好了,恐怕不多久就能有地方避暑了。

康熙在一旁笑看着,闻言也是频频点头:“皇后这主意好,让内务府给咱们也都备上,最好是成套的,一看就知道是同款的才好。”皇上

宜敏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嗔怪道:“您这是生怕动静不够大,非要叫人知道皇帝一家子微服出巡吗大统领怕是愁得吃不下、睡不着了。”

让内务府做阿鲁玳一个人的服饰谁也不会怀疑,毕竟小公主得宠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一家五口全都做外出常服,就内务府那筛子一样的地方,这不是明摆了告诉所有人皇上一家都出宫了吗

“呵呵,皇后放心吧!朕做事岂会如此不着调内务府的奴才若是连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都搞不明白,那就管事的就该换人了。”康熙面上带着笑,眼里却闪过一丝锐利,显然得知是封妃之事不过一夜就已经传遍后宫,心中有些不悦了。

宜敏将阿鲁玳抱起来放到榻上,从一旁的格子里拿出一个九连环递过去,在她面前演示了一遍,顿时吸引住了这孩子的注意力,高高兴兴地接过去开始把玩起来,一点没在意身边的嬷嬷已经退了出去。

“妾身本就是想着搂草打兔子罢了,也没想到内务府的消息竟然能泄露得这么快,离着上回清理也没多久吧”

宜敏忍不住摇了摇头,这些奴才还真是记吃不记打啊,之前那些投靠太皇太后的内务府世家是个什么下场还近在眼前呢,这么快就敢各自投新主,可真是应了那句有钱能使鬼推磨啊!

康熙嘴角挂上了冷笑:“这些奴才一个个在内务府称王称霸,当朕不知道他们都敢自称世家了,论权势他们虽然不及朝堂诸公,但是他们管着紫禁城的衣食住行,有些胆大包天甚至说,主子们吃得好不好还得看他们乐不乐意给,嘿!狗奴才,一个个都反了天了。”

宜敏抬手微微掩住嘴,惊讶地道:“真有奴才敢如此大胆平日里一个个都恭顺得很,本以为他们顶多就是贪图些蝇头小利,容易被人收买罢了,如今看来倒是心大了呀!”

“嘿!蝇头小利他们的胃口可大着呢,不过在咱们面前装乖扮弱罢了,敏儿心地磊落正直,那些龌龊事就不说给你听了,朕打算好好整顿一番内务府,不能再这般听之任之了,否则朕在位时尚且能够压制一二,以后承瑞却未必能看得这般清楚明白,怕是容易被底下的人糊弄住。”

康熙回想起自己之前微服出宫遇上的糟心事,纨绔子弟京城里从来不缺,平日里遇上就打一顿,反正大多数是自家子侄辈,多收拾几次就乖了,但是这回可真是长见识了,一个包衣奴才出身的家伙居然在自己面前装大头蒜,不过是跟内务府拐十七八个弯的亲戚,居然敢在京城里称爷。

宜敏拧了下眉头:“皇上打算怎么做这内务府动一发而牵全身,如今这批人好歹还算能干,若是换上过去那批整天口里表忠心,实际上干啥啥不行的,这宫务怕是要乱成一团,妾身觉得还不如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只诛首恶,就当杀鸡儆猴吧”

康熙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头:“这包衣制度是祖上定下的,当年确实有利于维护皇室,不可否认,大多数包衣旗人祖上都是忠心耿耿,但是随着老一辈渐渐逝去,新生代的包衣旗人并没有跟随皇室浴血奋战的情谊,自然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不甘与小心思,等再发展几代人,整个包衣旗恐将成为皇室最大的隐患。”

宜敏用惊奇的目光看着康熙,她真的没想到康熙居然能看得如此长远,甚至堪称预知一般的准确,未来雍正朝的包衣势力膨胀到几乎不可遏止的地步,因为德妃是包衣世家,她生的儿子登上了皇位。

一个活生生的成功例子摆在眼前,所有的包衣旗人都心动了,以至于后宫主位几乎被包衣出身的占满了,世家出生的女子不是不受宠,就是无法生下子嗣,甚至生了也养不活。谁让后宫的衣食住行都掌握在内务府包衣世家手中呢

真正实现了之前的狂言:主子要靠着奴才给饭吃,想过得好还得看奴才的脸色。只是宜敏想不通,既然康熙看的如此清楚明白,为何前世却听之任之,根本不曾对内务府有过任何动作别说是多次清洗了,甚至几位心腹重臣都是包衣出身,让包衣旗的势力更加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