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康熙荣妃敲钟的紫藤

第339章 风起云涌(十)

“臣妇参见皇后娘娘,恭请娘娘圣安。”何氏一身二品诰命服饰,恭敬地向着宜敏俯身行礼,带着发自肺腑的感激。

“夫人无需多礼,来人,赐座。”宜敏端坐上首,微笑着看向面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夫人,也许是生活的摧残让其华发早生,老态毕现,但是骨子里的坚韧却并没有被消磨,反而被磨砺得愈发光华夺目。

“多谢皇后娘娘。”何氏并未推辞,而是大大方方地坐了下来,身姿挺拔端正,目光清正地看着宜敏,由衷的赞叹道,“臣妇对皇后娘娘慕名已久,今日一见方才知晓什么叫做惊为天人。”

宜敏对于各种奉承之言早已听得耳朵生茧,但是眼前之人的肺腑之言依然令她感到愉悦,她眉眼舒展,放松地靠在扶手上,语气极为亲近:“夫人谬赞了,自从得知夫人当日之举,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实乃我辈女子楷模。本宫心中感佩至极,恨不能亲身在场一睹夫人风采。”

何氏爽朗一笑:“皇后娘娘才是真正的女中豪杰,善亲堂自娘娘手中发起,十数年来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布大江南北,不但收容鳏寡孤独无数,每逢灾年更是施粥赠药,真正有恩于天下万民,臣妇虽然远在江南也能知晓皇后美名,经常叹息无缘得见娘娘一面,没想到如今竟是这般方式如愿以偿。”

她起身双膝跪地,竟是对宜敏行了磕头大礼:“还未谢过娘娘救命之恩,还请受臣妇一拜。”

“快快请起,本宫所为不过是举手之劳,何德何能受此大礼”宜敏连忙命人将其扶起,甚至亲自起身执其手,让其坐到自己身边,略带调侃地道,“夫人本是洒脱之人,金銮殿上面对天子尚且侃侃而谈,为何却对本宫该如此多礼”

何氏笑而不语地看了看左右,等宜敏会意挥手摒退宫人,才郑重道:“臣妇这一拜乃是替我家老爷所行,当年台湾初定,老爷沉疴难返之际,是娘娘出手相助,才帮老爷捡回一条命,我姚氏受皇后救命大恩又岂是区区跪拜可以回报的临行前,老爷让我给娘娘带句话,但有所命,莫敢不从!”

宜敏闻言略带惊讶地挑起眉毛,轻笑一声:“忧庵先生如何得知是本宫授意”她明明刻意绕过来善亲堂的人手,另外派人救了姚启圣一命,毕竟这位可是真正的贤才大能,文武双全,一人可抵百万兵,若是就此陨落着实太过可惜了。

“娘娘这般说可就有些小视老爷了,在江南这一亩三分田上,除非老爷不想知道的,否则总能查到蛛丝马迹。江南豪商苏三味原本与老爷素无交情,却肯在姚氏陷入绝境之时拉扯一把,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

须知自古民不与官斗,苏三味敢冒着偌大风险在明珠一党眼皮子底下保住老爷的命,还能做得神不知鬼不觉,背后定然有偌大靠山,经老爷多方查探,意外察觉他是江南善亲堂最早的发起人之一,如此方知真正的救命恩人竟然远在天边。”

宜敏畅快一笑,也不藏着掖着:“没想到忧庵先生人虽然病着,这脑子却还是那么好使。不错,苏三味是本宫门下奴才,也是本宫让其在江南帮衬着点,毕竟战火一起,遭难的永远都是平民百姓,善亲堂虽然能做的不多,但是为姚氏提供些帮助还是没问题的。”

何氏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却仍是追问道:“不知娘娘为何看重我家老爷他就是个锥子脾气,官儿越做越小,脾气却一点没收敛,朝廷上下几乎都得罪了遍,一旦出事立刻就是墙倒众人推,连一个替他说话的人都没有。臣妇说句不客气的话,老爷这种人招惹仇家的本事可比他做官的本事强多了。”

宜敏摇了摇头,淡淡地道:“本宫虽然身在宫中,但是家中子弟大多在行伍之中,平三藩、收台湾虽然是许多人的通天之路,但是功勋显赫之下乃是累累尸骨,施琅虽然是难得的水军大将,但是若无姚启圣早些年多方筹谋,软硬兼施,单凭他可立不了这泼天大功。

姚启圣在朝廷官员看来就是个不合群的刺头,甚至在皇上看来也是个狂悖无礼之徒,但是他却有一颗纯粹的赤子之心。与其说本宫看重姚启圣,不如说是看不惯一个真正爱民的好官,最后却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能闻娘娘此言,老爷定然浮一大白,将您引为生平第一知己。”何氏闻言动容,眼中浮起一层水雾:“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老爷为可谓殚精竭虑,可朝廷是如何待他的唇枪舌剑,多方刁难!皇上更是不问青红皂白下旨申饬,让老爷悲愤呕血,几乎立毙当场。”

“那一日老爷高兴得跟个孩子似得,拉着仪儿他们喝得酩酊大醉,大睡三日之后方才出发,打算上京报喜。”似乎想起了那段苦痛不堪的日子,何氏这般坚韧的女子竟然泪如雨下,“谁知施琅却早已伙同明珠等人,连夜走水路进京,先一步将功劳揽于己身,若只是贪功也就罢了,偏偏还要倒打一耙,弹劾老爷贻误军机等罪名,竟是打算将老爷置于死地,何其可恶!何其可恨啊!”

“偏偏皇上竟然真的信了,明明老爷上表自辩,内容写得清楚明白,只要稍加查证就能得知真相,可他竟然就那样轻飘飘地视而不见,甚至下旨申饬,给了老爷最致命的一击。”

何氏将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眼中愤恨几欲焚天,“臣妇从未见过老爷那般万念俱灰的模样,即使当年被贬去喂马他也是挺直了背脊的,但是皇上所作所为却打断了老爷的脊梁,将他的一片赤诚踩了个稀巴烂!”

宜敏闻言眼中也忍不住露出一丝怒意,心中冷笑,跟皇帝谈赤诚那跟对牛弹琴有什么区别康熙本就是利益至上之人,视官员如棋子,视百姓如蝼蚁,他所思所想皆是稳固皇权,何曾会在意一个已然没有多少利用价值的将死之人呢

康熙的耳目遍天下,朝廷大员身边更是不会缺少钉子,尤其是姚启圣这种封疆大吏更是逃不过他的监视,也许对于姚启圣的真实情况康熙比他自己都要清楚,可是他依然决定舍弃姚启圣,转而扶持施琅。

为的是什么自然是因为施琅这个人贪念权势富贵,跟台湾郑氏有弑亲之仇,比起不慕权贵不贪名利的姚启圣要更好控制得多。尤其姚启圣总督福建多年,在当地的声望实在是太高了,一旦给了姚启圣这份军功,必然不是区区一个靖海侯能够封赏的,他当然不愿意好不容易除掉了台湾郑氏,却换来一个更加尾大不掉的姚氏了。

宜敏看着何氏风霜苍老的面容,拉着她的拍了拍:“夫人莫要动怒,如今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了,端看汝之前在金銮殿上应对,想必忧庵先生已经回转心意,懂得了过刚易折的道理”她看过姚启圣给康熙的那叠书信,当真是字字是忠贞,句句都诚恳,字里行间无不挠到了康熙的痒处,如姚启圣这般顶尖的智者一旦放下无谓的自尊,那真是骗死人不偿命啊!

何氏呵呵一笑,面色冰冷讽刺:“都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若是他还不懂得这个道理,民妇宁可陪他老死江南,也不会来京城淌这趟浑水。既然当今皇上不懂得善待贤臣,那也不能怪贤臣择主而事了,对吧”

宜敏闻言神色一凛,仔细端详着何氏的神情,有些不确定地道:“夫人此言似有所指”姚启圣居然这么刚的吗被康熙摆了一道之后居然直接甩了他,这是打算博一个从龙之功了

何氏握紧宜敏的手,眼中精光熠熠,坦然言道:“民妇是个粗人,不懂得什么国家大事,但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道理还是懂的。老爷说过,皇后母仪天下,膝下皇子既嫡且长,他准备好好养着身体,替大阿哥守着南边那块地儿,坐等天下易主的那一天到来。”

宜敏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已是惊涛骇浪,这姚启圣居然能猜到自己的心思不成不,不可能!自己的心思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姚启圣再怎么才智如妖也不可能无中生有猜到自己的布局。

她深吸了口气,再缓缓吐出,须臾间已然压下了心中的波动,她抽出了自己被何氏紧紧握住的手,复又缓缓在她手背上拍了拍,面色坦然地道:“本宫替承瑞多谢忧庵先生看重,既然尔等有此心,本宫也不会矫情推脱。当今皇上处事确实有所偏颇,先生心中有怨也是人之常情,无论作何报复都是应当应分。

但是本宫有言在先,本宫欣赏的是那个爱民如子的忧庵先生,无论他作何打算,唯独不可因此累及无辜,伤及百姓,否则即便姚启圣将来重回一品大员之列,本宫也绝不会留这等人在承瑞身边的,如此可知否”

何氏闻言不但不生气,反而爽朗大笑起来,她连连点头道:“皇后娘娘大义,果如老爷所言,乃是真正母仪天下之人,您放心便是,老爷此生为官只为一事,那便是护佑一方,为民请命。若违此愿,生又何欢死有何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