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风起云涌(十三)
康熙二十六年
大阿哥承瑞册封多罗瑞郡王,赐满洲镶黄旗副都统、领侍卫内大臣马斯喀之嫡长女富察氏为嫡福晋。
二阿哥赛音察浑册封多罗贤郡王,赐婚满洲正白旗副都统、礼部尚书穆额成之嫡长女喜塔腊氏为嫡福晋。
圣旨一下,朝野上下、宫廷内外再一次认识到中宫的分量,大阿哥是嫡长子,从小被当成继承人培养,十三岁就被康熙塞进户部历练,花了一年时间将大清入关以来的所有账目梳理得一清二楚,还引入洋人记账法,直接减少了户部一半以上的工作量。
这位爷初次分封就是郡王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众人原本都猜测皇上没准会直接封太子的,如今别说只是个多罗郡王,就算是给个亲王众人都可以接受的。
倒是二阿哥得封郡王,那就明显是出于中宫嫡子的优待了,谁不知道这位阿哥虽然聪慧异常,却对朝廷政务不怎么耐烦,十四岁参政直接选择了兵部,跟着自家舅公瓜尔佳傅尔丹手下历练,很快就如鱼得水,跟那些老兵油子打得火热。
如今两位阿哥一同被赐婚,对象还都是上三旗老牌子勋贵出身的嫡长女,父兄都是位高权重之辈,显然是皇上经过千挑万选的,这两家人自然也是欣然接旨,早在三年前选秀之后,他们就知道自家姑奶奶得了大造化。
因为选秀三轮过后却没有被上记名,也没有被赐婚,皇后却直接派了身边的嬷嬷入府教导规矩,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皇后娘娘膝下两位嫡子都到了指婚的年龄了,这次选秀激烈异常,各个家族都将自家最拔尖的姑奶奶留到了这一次,就看谁能拔得头筹。
若能被赐给大阿哥当嫡福晋,那有九成几率就是未来的皇后,这等泼天富贵放在眼前,谁能不心动呢不然还有二阿哥呢,这位同样是中宫嫡子,也是从小得皇上教养长大的,跟大阿哥一母同胞,感情极好,未来一个铁帽子亲王绝对没跑了。
康熙和宜敏其实从六年前就开始挑选未来的儿媳妇人选了,发现了不少好苗子,后来综合多方考虑才定下了富察氏和喜塔腊氏,一来这两位姑娘自身的真的出色异常,不但容貌气度不凡,教养心性也是极为正派,很是得到宜敏的喜爱,加上都是那种端庄大方的长相,刚好也康熙心目中嫡福晋的标准。
之后三年时间经过各方面考察培养,康熙终于满意地赐婚了。在此期间,宜敏并未过多插手,只是时不时把未来儿媳妇的考察进展跟儿子聊一聊,幸好承瑞和赛音察浑都不是那种叛逆的性子,对于父母千挑万选的福晋都很满意,私下里也会借着宜敏的手送些礼物给未来福晋,倒是让福晋家里人更加满意和放心了。
在这种双方都有默契的前提下,赐婚圣旨一到,各方面立刻全力运转起来,富察氏和喜塔腊氏都是名门望族,嫡系旁支根深叶茂,族中底蕴极深,早就私下里给自家姑奶奶准备好了丰厚的妆奁。
只是到了下聘的这一天,所有人还是被康熙和宜敏的大手笔给震惊了,各种御用内造之物琳琅满目,奇珍异宝闪瞎人眼,田产地契不知凡几,给足了两位新嫁娘面子,马斯喀和穆额成笑得嘴都快咧到后脑勺了,他们在朝为官自然对女婿有所接触,那是真正的人中龙凤,芝兰玉树一般的人物。
其他来参加喜宴的人家心里那叫一个酸溜溜,怎么就让这两个家伙得了便宜,有皇上膝下最出色的两位阿哥当女婿,那简直做梦都能笑醒好吗尤其皇上直接给儿子们封爵开府,两家闺女嫁给去直接就是郡王妃,自个关起门来当家做主,不用在宫里头伺候婆婆,应付一堆小叔子,简直是掉进福窝里了。
大婚前一天,两位福晋家将妆奁送到郡王府中,其中包括先期皇帝所赐的仪币,送妆奁的福晋族人由内务府设宴款待,两位福晋的妆奁同样十分丰厚,称得上是真正的十里红妆,前头进了郡王府,后头娘家的妆奁还没全部抬完。不过为了表示长幼有序,二福晋的嫁妆象征性地比大福晋少了十二台,但也有足足246台,彻底彰显了喜塔腊氏那深厚不下于八大氏族的底蕴。
成婚当日,承瑞和赛音察浑身着五爪九蟒郡王吉服,到皇太后、皇帝、皇后前行三跪九叩礼,銮仪卫预备红缎围的八抬彩轿,年命相合生辰无忌的内务府总管一人率领属官二十人、护军参领一人率领护军四十人,负责迎娶新人。先期选取年命相合生辰无忌的总管内务府大臣妻一人率内管领妻等八名担任随侍女官,分别到福晋家与郡王府敬侯,步军统领负责清理自王府到福晋家的道路。
吉时降临,内监将彩轿陈于中堂,福晋礼服出阁,随侍女官伏侍上轿下帘。八名内监抬起,灯笼十六、火炬二十前导,女官随从,出大门骑马。前列仪仗,内务府总管、护军参领分别率属官与护军前后导护。
到王府外,仪仗停止、撤去,众人下马步入。女官随轿到皇子住处伺候福晋下轿,引福晋入宫。随后举行合卺仪式,由等候在此的命妇负责。当日,在皇子住处张幕结彩,设宴六十席,羊四十五只,款待福晋父母亲族人员。
成婚的第二天早晨,承瑞和赛音察浑携福晋穿戴朝服进宫,先到慈宁宫向两宫太后行礼,皇子三跪九叩、福晋六肃三跪三拜,由于太皇太后这些年一直中风在床,时常神志不清,所有人都知道她不过是在熬日子罢了,也就皇太后一直不肯放弃,但是也不愿意让人看到太皇太后的丑态,便只让两对新人在门外叩拜一番便罢了。
康熙和宜敏这会都在乾清宫等着,面前的茶盏换了一次又一次,却没有心思去喝它,宜敏又一次向着外面张望,引来康熙的调侃:“敏儿向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今日竟然这般沉不住气,倒是少见得很。”
宜敏眯起眼睛瞥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道:“是啊,不比皇上沉得住气,一本奏折看了大半个时辰都没完,还能倒着看,不愧是皇上啊!”
一旁的李德全和莺儿都是暗暗偷笑,昨儿夜里这对大清最尊贵的夫妻其实都没睡好,寝宫里灯一晚上都没熄,不时传来帝后二人低低的叙谈声,弄得伺候的奴才没一个敢合眼,生怕主子突然心血来潮传唤下人。
虽然两人几乎都是一夜没合眼,但是精神上的亢奋让他们脸色都还不错,帝后二人一大早就起床更衣梳洗,然后一起来到乾清宫等着新人的行礼敬茶。
宜敏想着幸好这辈子自己是皇后,太皇太后跟皇太后如今一个宫里头住着,承瑞他们只需要去一趟慈宁宫,然后就会到乾清宫来,倒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总比上辈子一直等到午膳还见不到人影强多了。
“启禀皇上、皇后娘娘,大阿哥携大福晋、二阿哥携二福晋请见。”这时乾清宫外小跑进来一个司礼太监,满面笑容地禀告着。
“快宣!”
“快叫进来!”
康熙和宜敏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出来,对视一眼忍不住笑了起来,接着转头看向款步走进来的四个身影。
承瑞和富察氏并肩而行,赛音察浑携喜塔腊氏紧随其后,两位新嫁娘面上都带着红晕,隐隐流露出幸福的光彩,偶尔目光落在身边的夫婿身上,都带着浓浓的情谊与甜蜜。
宜敏细细观察之后放心了,脸上忍不住带上了微笑,与康熙对视一眼,低声道:“皇上这婚指得真好,看来孩子们都很满意呢!不枉皇上这么多年煞费苦心。”
她知道康熙真的极为上心,比起前世为胤礽挑太子妃也不遑多让了,从承瑞十岁起就开始物色各家贵女,但凡年龄相当且家世显赫者基本上都会派人去调查,中间经过了三次选秀才最终定下人选。
若非承瑞过年已经十八岁了,赛音察浑也老大不小了,没准康熙还会继续磨叽下去,毕竟他那吹毛求疵的完美主义毛病可谓极其严重,二福晋喜塔腊氏倒是定的早,唯独大福晋富察氏那真的是万中选一,优中选优,最后才定下了这么个四角俱全的儿媳妇。
“儿子给皇阿玛、皇额娘请安,愿圣体安康,福寿双全。”
“儿媳给皇阿玛、皇额娘请安,愿万福金安,吉祥如意。”
承瑞和赛音察浑行三跪九叩礼,富察氏和喜塔腊氏行六肃三跪三拜礼。
康熙笑容前所未有的灿烂,满意地颔首道:“见尔等夫妻和顺没满,朕心甚慰,都起来吧!”承瑞和赛音察浑是他最出色的两个儿子,培养他们也是康熙最骄傲的事情之一,自然无法忍受他们的另一半有任何的不完美,幸好目前为止一切顺利,很好。
宜敏笑了笑,柔声道:“好孩子,都起来吧!一家人无需多礼。”她抬眼示意了一下,李德全和莺儿立刻会意,各自端出一个茶盘,上面各放两盏清茶,是给新媳妇向公爹婆母敬茶用的。
大福晋富察氏落落大方地接过茶盘,款款而行来到御前,盈盈跪下将茶盘举过眉心:“儿媳恭请皇阿玛、皇额娘用茶。”
原本该是先敬皇上,再敬皇后的,可是谁让此刻帝后一起坐在龙椅上呢富察氏心思玲珑,立刻改了说辞,同时向帝后敬茶。
康熙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缕精光,宜敏却满意地颔首,很是痛快地喝下了媳妇茶,顺便将一套东珠嵌套的头面赐下作为见面礼。
二福晋喜塔腊氏见状,自然是有样学样,跟着富察氏的模样同时向帝后敬茶,也得了一套羊脂白玉做的头面作为见面礼。
富察氏和喜塔腊氏这还是第二次见到自己的婆母,第一次是当年皇后主持选秀的时候,只是当时她们恪守规矩,哪里敢窥视圣颜如今借着敬茶的光景近距离看到了皇后,不由得惊为天人,心中感叹不愧是独占圣宠的皇后娘娘,当真如谪仙临凡,有这样的额娘,难怪自家夫君这般品貌出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