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猜测

谢玉琰与柳二郎、赵仲良等人说完话,就前去查看伤兵的情形。?纨, · ·鰰*占, ′哽?新`最\全,

今晚与杨浚交手并没有持续多久,又有保丁队及时来援,对他们来说损伤不是很大,但依旧有三人战死,六人重伤。

民夫之中死了一人,才刚刚二十岁,是这里最年轻的。

一群民夫围着那尸身不肯离开,有两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掉了眼泪,片刻之后,有人拿出水囊,润湿了布巾,开始仔细地擦拭尸身上的血迹。

谢玉琰等人站在那里许久都没说话。

“都是为了救我们,”有个民夫声音艰涩,“推开了我们,结果他被马蹄踏了个正着。”

“当时我还以为他没事。”

“眼看着他翻身起来,与我们一同将马背上的叛贼拽了下来,我们将人绑了之后,”那民夫说到这里声音发颤,“再抬头看他的时候,就发现他在呕血。”

“太快了他都没能与我们说上一句话,人就不行了。”

几个民夫神情中带着自责,当时若是再仔细一点,将人拉到旁边养着,兴许能好些?虽然都知晓结果大致一样。

若非内腑被马蹄踏坏了,也不至于要了性命,一旦发生这种事,即便有郎中在一旁也救不回来。+w.a*n^b~e¨n?.^o*r+g.“我们不知道回去怎么向他娘交待。”

谢玉琰看向军将:“阵亡将士、民夫的尸身理应送回隆德。”

军将点头道:“是应该,不过天气炎热。”

谢玉琰道:“所以要快些出发,用马匹背负尸身,先去往附近的府城义庄取冰块,再用马车一路押送棺木前行,雇佣马车和人手我能吩咐人去做,不过还要军将派人跟随。”

有衙门的腰牌,去做这些就顺利许多。

军将点头:“好,那就天亮动身。”

战事就会死人,即便安排的再周全,也少不了这种事。刀枪无眼,本就是奔着取人性命而去,自然格外凶险。

谢玉琰不能去思量,是否自己的安排有问题,若是能让赵仲良他们早些前来,兴许那些人就不用死。可这样,也会有别的情形发生。

思量多了,就会变的畏首畏尾,下一次可能做出错误的决择。

谢玉琰会送去银钱,尽量做些弥补,但丢失的性命永远不可能回来。这也是为了百姓期盼国泰民安,少些征战。,艘+飕?暁~税~徃′ `耕*辛\蕞.哙+

她不知晓抓出谢易芝、夏孟宪等人,找到三掌柜背后的那些人,是否能避免几十年后的那场亡国之战,但至少能利用这个契机,整饬吏政,清除痼疾。

也免得让他们富贵荣华,为祸一方。

当年他们视人命如草芥,用多少条人命搭建他们的富贵之路,现在也该取他们的项上人头来还债了。军将询问谢玉琰:“咱们接下来要怎么走?”

谢玉琰道:“往东走。”

军将有些惊讶:“不是要急着将犯人押送回汴京吗?这样是否耽搁了功夫?”

谢玉琰看向远方,声音清澈:“不是还有犯人没抓到吗?一起押送岂非更好?”

军将半响才明白过来,谢娘子说的犯人,难不成是那带着人刺杀他们的杨浚?他现在都发愁,犯人又多了许多,要如何押送才好,可这位谢娘子偏偏觉得还不够

军将做了这么多年差事,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一切早就脱离了他的掌控。

军将还想说些什么,只见一身僧袍的净圆走上前。

军将立即行了佛礼,这位净圆师太方才在为死去的兵卒和民夫超度,那一刻,军将才真正意识到,这是位比丘尼大德。

净圆师太道:“离开隆德之前,知府是否与军将交待了些什么?”

军将应声:“知府说,遇到什么事,让我等听命于谢娘子和师太。”

净圆师太点点头:“那接下来要如何做,军将便与我商议。”

军将下意识地看向谢玉琰。

净圆师太道:“谢娘子另有要事。”

军将愣在那里,片

刻之后才回过神:“娘子要带人离开?”

谢玉琰也不回应,而是径直吩咐:“军将调五人与我同行,也算为接下来的事做个见证。”调几个他信得过的心腹跟随谢娘子也不是不行,但他要知晓:“大娘子意欲何为?”

谢玉琰也不想隐瞒,到了这个关头,军将已经与他们绑在一起,只要一切顺利,少不了军将的功劳,若是出差错,军将也不能逃脱罪责。

谢玉琰道:“说服妖教尊首带着其馀教徒,一并向朝廷投首。”

军将登时瞪圆了眼睛,谢娘子是不是忘记了,之前妖教要取她性命,动用了那么多教徒,现在过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军将正要开口阻拦,却瞧见身边的净圆师太目光一凝:“军将只需照谢娘子的意思去做。”军将下意识后退一步,这位师太沉下脸来,竟让他如置身于佛殿之中,上面的泥塑仿佛突然开口低语,肃穆中透着一股的阴森,让人心生恐惧。

军将忙不迭地道:“听从娘子和师太的吩咐。”

天蒙蒙亮的时候,杨浚等人才勒马休息。

在溪边洗了一把脸,杨浚这才抬眼看众人的情形。不过才与谢氏交了一次手,就少了三成兵马,在此之前,他绝对没想过会如此。

明明谋算的很是周全,在他认为最好的时机动手,却败的这样惨烈。

最要命的是,他的身份竞然被揭穿了。

“都监,”身边的军将上前道,“是否在此地暂作休息,再派人去寻一下没有赶上来的人马。”他们一路跑的太过匆忙,有许多人没能跟上来。

杨浚道:“派人去查看一下谢氏等人的动向。”

如果谢氏已经带着人赶路离开,那么昨晚突然喊叫他的名字,极有可能是在诈他。谢氏抓了妖教那么多人,定然审问到了许多口供,不难推算到他与谢易芝有关,他因为心中有鬼,没敢思量太多,就带着人逃走了。

杨浚着实有些后悔,就应该将谢氏抓住,仔细审问清楚,至少将眼下的情势弄个清清楚楚,也就不必胡乱猜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