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写一万字读后感。
脱下甲胄,换上春衫,林时快步走出帅帐。
帅帐外,一众亲卫已经早早聚齐,只等林时出现。
不远处,李瑷的队伍也已经竖起了旌旗。
军中一众将领正围在他身边说着什么。
林时大步朝众人走近,面上挂着轻松自得的笑容。
看见林时出现,诸将默契的停下话头,转身齐齐朝林时行礼。
林时点点头,对着李瑷问道:“李司马,可曾准备好了?”
“回大帅的话,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李瑷微微颔首,指着身后长长的车队,应了林时一声。
“大帅这就要走吗?”
程名振望着林时问道,脸上浮现些许不舍之色。
李晟瓮声道:“要走,起码也吃饱了肚子再走啊。”
林时没有理会李晟的屁话,对着程名振说道:“虎符和节令都在帐中,将士们,就交给你了。”
程名振一愣,赶忙正色道:“大帅放心,若是不能拿下淮南,末将提头来见!”
林时走上前,重重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没再多说什么。
该交代的事情,昨夜都已经说完,他绝对信任他一手带出来的这些将领。
李瑷牵马上前,对着林时道:“大帅,走吧!”
林时接过马缰,翻身上马,带着亲卫,跟着李瑷的队伍缓缓走出大营。
将士们昨夜也知道了林时要走的事情,纷纷走出营帐相送。
一群将领们更是送出大营数里,仍旧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最后还是林时出声驱赶,众将这才恋恋不舍的回营。
出了大营,林时的状态马上就从军中主帅转变成了路上的旅人。
淮南之地多胜景,淮河之名更是驰名天下。
好不容易能在这中原核心之地走上一遭,林时自然不会放过一路观景的机会。
战马缓缓前行,队伍缓缓前行。
道路两旁,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
农田与官道之间,有柳树相隔。
淮河缓流,垂柳倒落,渔者歌,行者唱。
林时毫不怀疑,当战争结束之后,这样的盛世景象,将会蔓延至整个天下。
李瑷明了林时的打算,也故意放慢了队伍前进的速度。
一路陪着林时游山玩水,领略大魏风土人情。
他纵马跟在林时身旁,笑问道:“大帅善诗文,在我大梁素有诗仙之称,见此美景,不知可有佳作涌现于心头?”
听见李瑷的吹捧,林时不由笑骂道:“滚蛋,满天下谁人不知道我的诗仙之名是花钱买来的,你诚心要看我出丑是吧?”
一听这话,李瑷赶紧告罪:“大帅说的哪里话,世上谁人不知,当年云梦公主入郢都时,大帅曾一一曲《洛神赋》,打得魏国诗词之作抬不起头来?末将也是想着气氛到这里了,便随口一问,大帅若是不想作,那不作便是。”
看着李瑷谨小慎微的样子,林时情不自禁的翻了个白眼,但也懒得和他废话。
他一向认为,装逼这种事情,是要分环境的。
只有在特定的人跟前,装逼才能起到完美的效果,比如美女。
现在满队伍都是一群大老爷们儿,他装逼给谁看啊,他又不是有病。
于是,他果断倒躺在马背上,继续看起了风景。
一路走,一路看,林时非常享受这难得的惬意时光。
但再惬意的时光,也总有结束的时候。
半个月时间一晃而过,当林时从游人的心态之中回过神来之时,高大的神都城墙,也出现在了林时眼前。
望着眼前的大魏旧都,如今的大梁东都,林时也不禁有些感慨。
当初他在郢都城剽窃洛神赋的时候,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他竟然真能带兵将神都给打下来。
毕竟,那会儿他也就是一个有点本事的狂生罢了。
也得亏姬玲珑不是什么昏君,没在一开始他口出狂言的时候直接将他砍了。
不然,如今天下局势若何,还未可知呢。
思及此,林时突然来了剽窃的兴趣。
他望着越来越近的洛阳古城墙,忽地高声诵念道:“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听见林时突然念词,一旁的李瑷顿时愣了一下。
但在听见林时念完整首词的内容之后,一张老脸顿时就激动起来。
他忙纵马上前,一脸激动地问道:“大帅,这......这诗余......这诗余,是大帅即兴所作吗?”
林时也不知道他在激动个什么劲儿,但看见他面红耳赤的样子,还是微微颔首,脸上也适时的浮现一抹矜持。
听得林时确认,李瑷顿时更加激动,当即高声道:“好!”
林时诧异的看了他一眼,终究还是没忍住心里的疑惑,问道:“我写词,你好什么好?”
“不是我好,不是我好!”
听见林时的质问,李瑷满脸激动的摇头,解释道:“末将是说,大帅这首诗余写得好,写得好啊,真的好!”
听着李瑷朴素的夸赞,林时不由挑了挑眉,笑吟吟地问道:“那你说说,这首诗余到底好在何处?”
李瑷兴奋道:“此诗余,用词精简,却又朗朗上口,表面上看,大帅似是寄情于山水,词间充斥着豪放不羁;末将却是能从中听出大帅那淡泊的胸怀,堪称谪仙临凡,当真是难得一见的传世佳作。”
李瑷涛涛不绝的讲着,脸上的兴奋之色越来越浓。
林时忽然有些后悔让他开口了。
以前怎么没发现,这厮是个碎嘴子,还这么会拍马屁?
这词,是他说那意思吗?
李瑷却是越说越兴奋,手舞足蹈道:“更难得的......”
“停!”
见李瑷像是咀了炫迈,根本停不下来,林时赶忙叫停他。
李瑷一愣,颇有些意犹未尽的挺住话头,扭头朝林时问道:“怎么了大帅,末将有哪里说得不对吗?”
“没有,说得很好,每一句话都说到了点子上!”
林时先是肯定了一下李瑷的马屁,随即解释道:“我是想告诉你,咱们要进城了,你要真觉得这首词好,那就下去写个一千字......”
林时解释着解释着,忽然停下了话头。
他突然想起来,当初也有人这么夸他的诗好。只不过,那人不像李瑷这般,真能把他的诗夸出花儿来。
反正翻来覆去,也就知道一个好字,要不然就是给他来上一句大帅写的诗肯定是好诗。
林时顿了顿,忽然理解了那句忽有故人心上过是什么意思。
于是,他果断改口道:“写个一万字的读后感吧,夸夸这首诗到底哪里好。”
李瑷欣然应允,并未因为林时要他写一万字而退缩。
对于他一个文人来说,不怕写文章夸诗词,就怕没有好的诗词给他夸。
毕竟,这年头的好诗实在太少了。
天下到处都不稳定,人们连饭都吃不饱,自然没心情作诗。
他点头应下,见城门近在咫尺,当即也不多言。
一行人缓缓走进城中。
随着大梁早早培养好的预备官员涌入新纳之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稳住的中原的百姓。
因此,几个月时间过去,神都城早已从战争的泥潭之中挣脱出来,再一次变得繁华,井然有序。
只是百姓们在看见如此大规模的队伍进城时,眼中仍是有些畏惧之色。
没办法,林时麾下亲卫和李瑷的亲卫,尽是带甲的精锐,一看就不好惹。
一行人进城,顺着中央大街一路前行,最终,在中央大街尽头的承天门前顿住脚步。
如今的北魏皇宫,已经被大梁的禁军封禁。
所谓皇权不可辱,能辱皇权的,唯有皇权,所以现如今北魏的皇宫名义上乃是大梁的行宫。
因此,林时和李瑷的目的其,其实是朱雀门右边新立的洛阳留守衙门。
衙门里,许多身着大梁官服的官员正在忙碌。
官员们陡然发现衙门前多出这么一条长长的队伍,为首之人,还是本该在军中的林时,顿时变得诚惶诚恐起来。
“您是,雍国公?”
官员们有些不确定。
毕竟,林时现在,应该在军中指挥大军攻取淮南,怎么也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才对。
林时倒是不意外他们的表现。
此次他返回太安城,本身也没有经过朝中的允许。
他除了给姬玲珑去过信之外,便只给陆清去了消息。
官员们不知道他回京,这并不奇怪。
关键时候,还是李瑷站出来,给一众留守神都的官员解释来龙去脉。
听见林时竟然是要回京陪伴陛下生产,一群留守洛阳的官员顿时爆发出极大的热情。
官员之中为首的洛阳留守许先宁更是亲热的上前,将林时和李瑷引进了衙门里。
开玩笑,不出意外的话,从今往后,这位大帅便不止是军神了,更是未来的太子殿下的生父。
此时不巴结,更待何时?
林时和李瑷进了衙门里,倒是没再洛阳留守衙门停留多长时间。
他来衙门,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如今朝中是怎么治理中原的,另一方面,便是陪李瑷来。
现如今,神都成为了大梁的粮道转运中心,便也成了李瑷的大本营。
林时不会在神都多停留,但李瑷却是还有留在神都,为淮南的大军供应粮草的。
因此,他必须要协调如今神都城内的各个衙门,以此来保证粮道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两人从留守衙门里出来,天色也暗了下来。
李瑷将林时引到了他在神都的军司马府住了一夜。
次日,林时便拜别了李瑷,带着亲卫继续往太安城赶。
而他一同带走的,还有李瑷夸赞他那首鹧鸪天的一万字文章。
没错,李瑷真熬夜将一万字夸他的文章给写了出来。
就连林时,也被他较真的性格给打动了。
他发誓,他真的只是随便说说,谁能料到李瑷是真写啊。
但李瑷既然写了,林时便也却之不恭了。
离开神都,林时眼前的景色就逐渐变得熟悉起来。
他没有走洛河官道,而是选择了从潼关进关。
行至渭水原的时候,他特意停住了脚步,带上从神都城中购买的祭品来到了大河边上的一座石碑前祭拜。
石碑,是英雄碑,上面刻的是当初奉命掘开大河,为林时争取时间,最后让大梁彻底占据潼关而牺牲那两千名将士的名字
这样的石碑,汉中也有,太安也有,以后神都也会有。
而大河边着一座,格外特殊。
只因没有这两千人,大梁就不可能彻底占据雍州,有鲸吞天下的机会和资本。
林时,也不可能如现在这般,成为军中仙神的代名词。
所以,林时既然从这里颅骨哦,那就必须要来祭拜一番。
石碑最上面的名字,叫做辛林。
林时还记得,辛林是最早跟着他,也是最早成为他心腹之人,比姜望和段从,都还要更早。
早在去景山府赈灾的时候,辛林便已经和他寸步不离了。
同时,他也是林时的心腹之中,死得最早的一个人,而且是尸骨无存。
他站在石碑前,望着碑上那一个个名字。
这些名字的主人是何相貌,有的林时还记得,有的却是早已模糊。
亲卫们上前摆上供品和香烛,林时却是未曾上香,而是从怀中逃出来李瑷夸赞他的文章,在蜡烛上点燃。
“辛林啊,你说你不会夸人,现在我找到会夸人的人了,这是他写的文章,你好好看一看,学一学,若能学个两三分,也不枉李瑷昨夜熬了一宿没睡。”
林时絮絮叨叨的将一沓纸张烧在碑前,李瑷一夜的心血,就这么化作了灰烬。
当然,这都不重要,反正上面的内容林时也没细看。
太多了,看不完,根本看不完。
留着自己看,还是烧过去折磨辛林好一些。
烧完文章,林时便静静的站在碑文前方,也不再多话。
“大帅,天色不早了,咱们上路吧!”
望着林时怔怔出神的样子,亲卫不由小声提醒了一句。
林时回神,抬头看看天色,遥望一眼已经近在咫尺的潼关。
对着亲卫轻轻颔首道:“走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