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9章

 
都还没过去多久,朝廷的赏赐便像流水似的送进家。全家真的搬进了城里,房子大得我和弟弟转都转不完。父亲也从校尉变成了营下一偏将,还颇受刺史大人赏识。

第二年家里添了几个下人,他们常把青砖地擦得能照见人影。可我总觉得冷,比在炕头还冷。”

听闻此言,徐平添了块银炭,火苗腾地窜起来,映得对方眼底有了点暖意。“为什么?”

“我娘不在了。”顾秋蝉的声音很轻,轻得几乎听不清楚。“那年父亲守关,元狗来袭,夜里她去关上给父亲送馒头,被投石砸中,就倒在城头下。

我去收尸的时候,母亲手里还攥着给父亲做的鞋垫和两个馒头。青布面上绣着平安归来四个字,针脚歪歪扭扭的,跟我这木簪上的桃花似的。”

话到此处,顾秋蝉摩挲着木簪,忽然又笑了起来。“后来父亲官越做越大,家里的丫鬟婆子多到认不全。有天他给我梳头,从怀里掏出这木簪,说是在母亲留下的。

多年征战,他手粗得像块砂纸,扯得我头皮疼,却跟我说:秋蝉,以后有爹护着你和铭轩,谁也不能欺负你。”

“……”徐平微微皱眉,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化成一缕轻叹。

“那时候我信了。”见他如此,她抬眼看向徐平,眼底蒙着层水汽。“我以为有父亲在,我就能永远像在炕头那样,缩着也暖和。

记得十二岁那年,宫里来了人,说陛下要选妃。父亲把我藏在后院的柴房里,可还是被找着了。

那天他跟人动了手,凭借修为打伤了好几个侍卫,即便被人拿下,却还大声喊着:我女儿不进宫!最后还是刺史大人出面,这事才不了了之。”

徐平的指节在茶盏上磕出轻响,她却没看,只顾着说自己的:“瞧这如此,我便想着入宫了也好……”

……

话到此处,顾秋蝉忽然提高声音,像是在跟谁争辩。“你以为我愿意?我只是想,我进了宫,父亲就不会再这般为难,弟弟也能安安稳稳读书。

徐平,我那时候就想啊,皇宫再大,总能有我一口饭吃,等我混出个人样,就接弟弟来京城,让他做个文官,再也不用拿刀枪。”

“所以,你什么时候入宫的?”徐平取了果盘,剥开一颗蜜饯递给了对方。

“又过了几年,我记得是十四岁,那日我跟着父亲去校场……”顾秋蝉展眉轻笑,指尖却无意识地绞着帕子。“穿的是粗布衣裳,头发用根木簪挽着,蹲在田埂上边啃麦饼,边看将士操练。

也正是此时,抬头又见到了宫官仪仗。他们自是来宁州纳秀,领头的掀开轿帘看我,说我这丫头眼睛亮,陛下想来该是会喜欢。”话到此处,顾秋蝉笑了笑,很快眼角却泛了红。“没过多久秀册便送入了府中,我自然也在秀册的名单之内。

许是舍不得我入宫受苦,父亲与前来的宫官还是不对付,险些再一次大打出手,还是那时的宁州刺史出面,又赔了不少银子,才大事化小。

可我还是进了宫,不是被绑着去的,是我自己走的。那天夜里,我偷了父亲的令牌,跟着公公上了马车。

走时,我撩开帘子看了一眼,父亲就站在门楼下,背驼得像座桥,手里还攥着母亲绣的那个鞋垫。哪似今日这般威风。”

“你爹,对你还是挺不错的……”只说了这么短短的一句,徐平再次低头拨弄起炭火。“后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