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齐头并进
“社长,我们的计划出现了意外情况,星海娱乐社长卡林斯基桑昨日突然前往万代。”
星海集团想要收购万代,世嘉同样如此,甚至比星海集团更加的迫切。
因为索尼ps游戏机的压力太大了,不停抢占着世嘉美国的主机市场份额。
这导致世嘉广告等方面支出大增,销量却不如从前,进而出现更加严重的亏损现象。
因此世嘉一直秘密观察万代的一举一动,并且不停地派人向万代社长山科诚画两家合并后美好前景的大饼。
“卡林斯基桑?”
中山隼雄眉头紧皱,一字一顿的念着昔日下属的名字。
他知道卡林斯基的厉害,预感事情要向自己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
不过作为游戏界反抗意志的代表人物,就连昔年独霸天下的任天堂都没能让他低头,眼下在游戏行业远不如世嘉的星海娱乐,自然更不会让中山隼雄低头认输。
他沉思片刻,直接了当的对自己副手入交昭一郎吩咐说。
“你现在就去万代,先暂时稳住山科诚社长。”
“是,社长!”
单单靠语言想要稳定住万代的可能性很低,因此中山隼雄立马给公司董事长打电话。
他希望公司可以提高对万代的报价,进而抵挡住来自星海娱乐的竞争。
听完中山隼雄的描述,大川功也意识到事情的严峻,很干脆的在电话里说。
“好,我马上过去。”
“是,董事长。”
世嘉时刻关注着万代,星海娱乐也密切关注着可能对自己收购万代造成影响的世嘉。
很快,关于世嘉将在白天召开高层会议的消息,出现在卡林斯基的办公桌上。
“哦,世嘉这是坐不住了,也想要掺和进来?”
卡林斯基简单翻了翻情报,然后很无所谓的将文件重新丢回桌子上。
世嘉这条已经开始露水的破船,根本没法和自己资金雄厚,背后资金更雄厚的星海娱乐竞争。
不过,世嘉也不是没优点。
比如说它的游戏主机,以及在游戏行业深耕多年的销售渠道,星海娱乐就非常眼馋。
但这么一点优势,远远比不上星海娱乐的优厚条件。
同样是丧失公司控制权,为什么不加入一家实力更强,也更愿意放权给山科家族的世界级巨头公司呢?
万代的事情,竹下雅人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就算最终收购失败,以星海集团的能力,也随时可以在日本扶植出另一家玩具周边类巨头。
毕竟玩具行业,最重要的就是各类热门ip。而星海娱乐,恰恰最不缺的就是热门ip。
要知道,今年星海娱乐旗下的动画公司在日本可是火力全开。
不仅原创动画数量再创新高,还依靠tBs电视台的优势,拿到了日本漫画御三家集英社、讲谈社、小学馆旗下众多知名漫画的动画制作权。
这些动画上市后,大多数估计都会不温不火。
但没关系,只要出现几部热门动画就能将全部成本收回,并且还能大赚一笔。
这也是动画产业的特点,和风投非常相似。投资一大堆项目,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依靠几个成功的翻盘。
除了动画,星海娱乐旗下热门的游戏作品,也可以出玩具等周边商品。
比如街霸项目,就非常适合推出玩具小人。
可以说,一旦万代拒绝来自星海集团的收购,这家公司未来的日子会更不好过。
万代的事情很快被竹下雅人抛在脑后,因为这对星海集团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
再说了有卡林斯基在,他是相当的放心。
青年现在更关注的是股市,是整个亚洲的经济状况。
“怎么样,预计什么时候可以完成对亚洲股市的撤资?”
竹下雅人来到星海资本,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语气随意的向嘉本隆正询问。
他想要早点离开,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根据现有机会,明年3月末可以顺利完成全部清仓。”
“3月末,不行,太慢了。”
青年摇了摇头,担心最后阶段撤不出去。
谁知道索罗斯等美国华尔街的白手套,会不会也想着将青年的资产吃掉一部分,提早发动对泰国的进攻。
要知道,华尔街发动对亚洲的金融进攻。除了想收割东南亚和中国,最主要的目的其实还是日本。
泡沫经济破裂对日本确实造成了很严重的打击,但在美国人眼中依旧不够大。
索尼、东芝、松下等日本电子产品,丰田、本田、日立等日本汽车品牌,依旧在自家大行其道。
这种局面下,美国自然想要加大力度。
而坏账非常多的银行,就是美国人眼中日本的又一破绽。
是的,索罗斯等华尔街白手套进攻东南亚,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日本。
因为日本在东南亚有数千亿美元的产业投资和资本投资,只要东南亚经济缩水,那么这部分投资就会贬值,最终影响到给相关企业贷款,甚至直接下场的日本银行。
除了针对日本,华尔街其实也在连带着打击中国的银行。
因为在坏账方面,中国的银行其实更多。
但中国的金融规模小,银行的坏账还比较可控。
中国政府可以承担得起这笔坏账,帮助银行轻装上阵。
但日本就不太行了,金融产业太过发达。
政府就算想救世,也完全救不过来,也没那么多钱全部救。所以华尔街的阴谋,最重要的目标还是日本。
竹下雅人也不知道自己的阴谋论正确与否,但他愿意为此少赚一些钱。
“今年年末,必须将公司在亚洲的全部资本向投资清空。”
“至于电信等产业向投资,也看情况出手一部分,但最多不能超过一半。”
竹下雅人准备做一波产业方面的对冲。但他既不想放弃对东南亚电信等行业的掌控,也不想看到自己亏钱。
如此一来,卖掉最多一半的股份就是最好的选择。不仅可以小赚一笔,也能为再次入局做好铺垫。
“是,会长!”
嘉本隆正立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决定等会长离开就向操盘手们传达会长的新指示。
不过想到清仓后的资金,他小心的问道:“会长,那个,资金是暂时保存公司,还是按照上次的吩咐进行。”
“嗯~”
竹下雅人没多犹豫,很快抬起头说:“按照上次的规划进行,先换成美元然后投资美国科技股。”
虽然1997年,美国科技股没有接下来几年那么疯狂,但英特尔等公司,已经有着最低50%,最高几倍的增长速度。
这笔钱留在手里,远不如直接投出去。
“是,会长!”
布置完任务,竹下雅人又了解了下星海投资的情况,随后才不舍的前往星海科技。
“斯卡利桑,舛冈桑,你们觉得公司现在进入存储芯片行业合不合适?”
面对自家会长的询问,舛冈富士雄这位星海芯片负责人,兼星海集团首席科学家摇了摇头。
“会长,我觉得公司最好还是不要进入这一绞肉机战场比较好。”
“这几年各大半导体公司建的晶圆厂太多,各大公司都在亏本卖存储芯片。”
自星海集团发布星海操作系统以后,全世界的电脑销量迎来一波新的暴涨。
主攻存储芯片的东芝、neC、三星等电子公司,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大赚特赚。
赚钱的买卖人人爱,别的半导体公司不甘示弱,纷纷投入重金兴建晶圆厂,想要分走一杯羹。
赚到钱的东芝等公司,自然不想自家份额被抢,便同样投入重金兴建新的晶圆厂。
由此,世界各地晶圆厂就像日后中国的光伏产业一样,出现生产严重过剩情况。
生产的存储芯片卖不掉了怎么办?
很简单,只要我卖的比别人便宜就可以。
很快,存储芯片就在各大半导体公司的恶性竞争下再次跌成白菜价。
星海集团此时进入,那不成接盘侠了吗?
“是啊会长,我们没必要现在就趟这趟浑水。”
斯卡利同样不赞成,自家在闪存芯片、射频芯片、微处理器也就是Cpu等芯片领域风生水起,没必要加入竞争激烈残酷的存储芯片市场。
“我们想要确保公司半导体产业链的安全,就不能错过存储芯片市场。”
竹下雅人想走三星的半导体全产业链路线,甚至他的野心比三星还要大。半导体的布局要从最上游的材料设备,一直延伸到最下游的销售市场。自然不能错过半导体产业的任何关键环节。
不过考虑到存储芯片眼下正是竞争最激烈的时候,青年也没彻底的独断专行。
他很快便接着说:“这样,我们加大对存储芯片的研发投入,但只生产少量进行测试实验,等巨头们打的差不多了,我们再找合适的机会进入。”
虽然实验也要花钱,但相对生产的钱还是要低很多。
如此一来,星海集团才能在日本半导体巨头在存储领域败退的时候有能力接盘。
他可不想星海集团未来接手日本半导体公司存储业务的时候,业务依旧被原势力主导。
“是,明白。”
斯卡利和舛冈富士雄知道,这是自家会长的最后通牒,就算两人反对也没什么用,不如顺水推舟。
再说了,两个人也不想反对。
斯卡利想的是,存储芯片市场广阔。如果公司能在赚钱的时候进入,自己掌舵的星海科技可以更加强大。
舛冈富士雄则是出于公司安全方面的考量。
他虽然没有竹下雅人那么强的危机感,但也觉得公司走全产业链更加的安全。
一旦碰到意外情况,公司也不至于捉襟见肘。
“ok,那么就这样定下了。从明年开始,每年在存储芯片领域的投资追加100亿日元。”
“是,会长!”
两人异口同声的鞠躬回应。
除了存储芯片,竹下雅人还想了解一下自家图形芯片,也就是显卡芯片的发展情况。
这方面,属于舛冈富士雄负责的业务。
“我们公司的显卡芯片,已经追上美国先进公司水平,和英伟达处于同一水平。”
显卡芯片目前还是比较新的芯片品类,追赶起来并不困难。星海芯片只花了100多亿日元,就已经紧追世界先进水平。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当今世界使用显卡芯片的主要电子设备游戏主机,都已经被英伟达等先成立的显卡公司拿下。
星海芯片空有技术,但只能在少数电脑品牌售卖。
“这样啊,那有没有考虑向中国等盗版游戏机厂商卖些低端的显卡芯片?”
“卖低端芯片?”
“是的。”
竹下雅人给出肯定的答复。
“我们的产品没知名度,最好是先在低端市场站稳脚跟,然后再和任天堂、世嘉等公司达成合作。”
索尼和星海相互竞争的领域有点多,有选择的情况下索尼娱乐不会用星海集团的芯片。
竹下雅人干脆不说,只瞄准任天堂和世嘉。
这两家公司,和星海集团的关系都不差。
“还有就是,重点打造最顶级显卡芯片,然后在电脑端完成炫技操作。”
如何让外人知道自家公司的显卡强大,最好用的手段就是在电脑端生产足够强大的显卡。英伟达等公司,都是靠着这一手段拉来足够多的订单。
当然,和企业领导人处理好关系也特别重要。
为什么世嘉游戏机使用日本本土公司制造的显卡芯片,而不使用更发达的美国显卡芯片,就是因高层的私人关系。
“是,请会长放心,公司明年一定可以拿出一款性能碾压市面一切显卡的产品。”
不就是花钱打造高端嘛,这活舛冈富士雄很熟。
因为星海芯片的闪存芯片,一直都在这么干。经常推出超大容量存储卡,至于造价嘛,就只能呵呵了。
除了极少数冤大头,或者是实在是需要巨量存储的公司,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买的必要。
不如先买便宜货,等过几年降级再买大容量的。
当然,早买也不亏。毕竟存储卡和其它电子产品一样,都是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