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连那刚才给他们介绍卖东西的小娘子也迁怒了,耀武扬威一番,却不见林春燕停下脚步。
钱姨娘只觉一口气反手在了胸口,反手一巴掌就打在了梨花的脸上。
姐妹两个踏出去的脚步就顿了一下,却也没有回头再看。
出了胭脂铺子,林桃红才往后张望了一下,神色有些怔怔然。
赵娘子不是说,梨花在外面过得很好,每月的月钱都拿了回来,还有额外的赏赐。
竟过的是这样的日子,连一个姨娘都能随便的吆五喝六,说打脸就打脸。
林春燕扯了林桃红的袖子,“咱们先去买衣裳。”
眼见着天就凉了,他们娘三个身上的衣裳都不是特别厚,得买些厚的穿,再给王英娘添两身换洗。
这钱自然是从公用的里面走,林春燕也不心疼,让林桃红先挑自个儿喜欢的。
林桃红还从来没来过这成衣铺子,即便从前张大娘手里有个钱,也是买了布回家自个儿做。
林春燕却打量着那些棉布,想着得在做床厚被子,冬天了还不知如何冷,只靠着那层稻草,怕是过不了冬。
这些干草铺在床上之后,和草鞋一样,都让林春燕很惊奇,原以为会很不舒服,却不曾想越穿越得劲。
那干草不仅防潮,到了冬天也能保暖,好些个人家,没有厚衣裳厚被子,都是靠着干草过冬的。
林春燕现在手里有了钱,除了预留出来买板车的,买上新棉花是绰绰有余。
总不能天天当铁公鸡,除了挣钱一毛不拔。
林桃红挑花了眼,早忘了早上和林春燕吵架的事情,拿了几种样式让她帮着选。
林春燕就给选了一身翠绿色的衣裳,到了冬天里面也能续上棉花,在外面罩着穿。
“这颜色新鲜,你也能压得住。”
林桃红忍不住嘴角往上翘,眼珠子滴溜溜一转,问林春燕要挑哪个。
她把刚才的那件粉色的衣裳递过来,“要不大姐穿这个吧。”
林春燕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小心思,姐妹两个只差了一岁多,身量其实差不多高的,衣裳是可以一块穿。
林春燕却没让她得偿如愿,只挑了件橘黄色的,给王英娘挑了一身杏色的。
林桃红不高兴,“怎么偏给她挑了那样的颜色。”
林春燕又换了几种,林桃红都不如意,林春燕干脆让她自个儿来挑。
“你也是事多,不过一个颜色,穿什么不一样。”
林桃红偏就觉得不一样,挑来挑去,最后只选了和她那翠绿色一样的。
这样,也就不会谁比谁好看了去。
林春燕有几分恍然大悟,原道这两天一直不高兴,是吃醋了。
再给王英娘挑东西,林春燕全都比着林桃红的来,拿了一模一样的,林桃红才不说什么。
要不然总觉得王英娘的那个好。
两人顺便给张大娘也挑了一件,没让她来试,如今她看银子看得紧,断然不舍得买。
又问起布来,最便宜的是那种纯白的棉布料,因为没有染色,价格就便宜了几文钱。
林春燕想到之前看过的挑染布的视频来,要了那几尺的略微有些发黄的棉布。
林桃红不理解,“这东西买了回去,只怕也白放着,怎么能穿出去?”
“你且等着。”林春燕和她卖了个关子。
等回了家,看见那些买回来的衣裳,张大娘哎呦一迭声地连叫。
“这可花了多少钱去?”
“也没多少,都挑的便宜的买。”
林春燕把衣裳给人分了,见王英娘如此不安,宽慰了几句,又见她连晌午饭都只喝了些清水,一口也没动那灶间的东西。
“倒是隔壁那赵娘子和几个村里人,来买了些吃的,我按你之前说的价给的。”
匣子里果然放着几个铜板,那些人见了王英娘,自然问东问西,想打听她是谁。
王英娘也不知道自个该怎样说,林春燕对她极好,说是丫鬟,却是把她当姐妹来对待,就含糊了几声。
那些个人哪里是那样好糊弄,回去都还想,这林家三个母女还真发达了不成,连丫鬟都能买。
林桃红已经喜滋滋的去换上新衣裳,张大娘嘴上说着不喜欢,到底把那衣裳拿到了屋里。
林春燕也让王英娘去试一试,叮嘱她以后晌午的时候定要吃饭,“不然怎么能干这么多活。”
林桃红试好了衣裳过来,见灶间屋内哪里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眼睛闪了闪,到底没有再对王英娘冷嘲热讽。
王英娘在再三的劝说下,最终也去试了那衣裳,却是正正合身,人看起来倒是精神不少。
“就穿这个吧,从前那身也扔了,哪有小娘子穿打满补丁的衣裳。”
张大娘没吭声,却在看到王英娘什么都没吃之后,也心软了几分。
她却没去试,刚才抱怨了半天,如今抹不开面子,把自己架在了空中,不上不下。
不过气氛却好了起来,林春燕就把之前摘的野葡萄拿了出来。
“大姐儿,你要做什么?”
“给那匹白布染个色。”
说来那白布,张大娘又生起气来,倒还不如换了成衣,还能穿出去。
林春燕懒得理她,把野葡萄皮剥了之后,放在一个盆子里,把汁皮捣碎,里面加了水,上锅开始煮。
家里其他三个人都等着看,张大娘之前也听说有人用过这法子,在那里说风凉话,“洗两回就掉了色。”
林桃红一听就露了几分失望的神色来,也不再看热闹,去灶间捡了些吃的,坐在院子里吃起来。
王英娘一直在旁边打下手,到葡萄皮煮的颜色呈现绿色的时候,林春燕加了一些白醋,那绿色的水一下子就变成了红色。
王英娘一时惊的张大了嘴,林春燕把棉布放入了锅中,煮了大概一刻钟的时间,把明矾又加入了其中。
再等了一刻钟,布上面的颜色慢慢的从紫色变成了灰绿色。
林春燕把布捞出来,拿到院子里清洗,颜色又变成了淡淡的紫色,直接搭在了晾衣杆上。
林桃红把田螺壳扔在一旁,跑过去看,见那布的颜色变成了紫色,惊得张大了嘴巴。
“娘,你快来看!”
张大娘趿拉着鞋出来,她脚上的这双拖鞋是赵玲兰姐妹帮着做的,林春燕那时候和他们说了那样式,两姐妹就动手做了出来,一人给送了一双。
张大娘一开始还很嫌弃那拖鞋,嫌这鞋没有后脚跟,怪里怪气的,等穿了几次,觉得舒服起来,一回来就会换上。
她出来看了看,见随风飘动的紫色的布,也和林桃红一样,睁大了眼睛,母女两个活脱脱一个模样。
见他们这样,就连王英娘也笑了出来。
“我的乖乖呀,果然真的染出来了,燕娘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
张大娘说完,眼珠子一转,林春燕不用去想,就知道她想说啥,赶紧打断,“这可不能拿去卖,哪里有那么多野葡萄皮,不过自家用罢。”
张大娘皱着眉头,哎哟一声,觉得能赚钱的东西太多了,偏偏林春燕都不同意去卖。
这丫头怎么就非要和她唱反调。
这块布挺大,林春燕就想着做成厚被子,改明儿了得再去买些棉花来。
他们两三个都不擅长女工,若是王英娘没来之前,林春燕就打算让赵玲兰姐妹帮忙,回头给他们算了工钱。
如今也不用再找人,王英娘的手艺就不错,说买了棉花就开始动手。
晚上这顿也不能简单的吃,干了一天的活,就指着这顿饭,林春燕去后院摘了些新鲜的蔬菜去了灶间,王英娘帮着打下手,比林桃红干的好多了,林春燕也能轻省些。
他们今儿个做的是小鸡炖蘑菇,鸡是在镇上买的,花了几个大钱,也算是为王英娘接风洗尘,弥补一下昨个没吃上板栗鸡的遗憾。
从看到那鸡开始,张大娘就开始流口水,伸长脖子往灶间看了好大一会儿,见鸡肉已经炖上,正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里面的蘑菇,豆干,青菜都传来了香味,她也觉得一天的疲劳消散了不少。
过日子不就是这样,磕磕绊绊,却也有温馨的时刻。
“红娘,你可不能偷吃,再把嘴烫破的话,晚上就别吃饭了。”
张大娘正感叹着,就见林桃红悄悄摸了进去,连筷子也不用,从锅里拿了鸡肉就要往嘴里放,她赶紧呵斥一声。
这孩子说了多少次也不听,那手那嘴不知是不是铁做的,看见吃的就这样。
林桃红被说了,脸上一红,小声的嘟囔着,“哪里就那样容易烫破,再说喝些薄荷饮子不就得了。”
到底没有直接放在嘴里,拿着那块肉吹了吹放进嘴里,很快就眯起了眼睛。
林春燕见她这样,就知道那肉已经炖的软烂,让王英娘把柴火撤走,再闷上一会儿,就能开饭。
张大娘在灶间也不走,使劲的吸着鼻子,却和林春燕说起来要请二郎的事情。
也是孙捕快的话,让她心里害怕起来,昨个儿没答应,今儿个却想明白了。
林春燕就问,“娘可舍得给那工钱了?”
舍得那是不可能的,可这事非要亲近的人来帮忙不可,不然挣的那些个钱,早晚会被外人知道了去。
林翠香帮着他们做小虾,三郎又帮着弄螃蟹,对他们挣多少钱多多少少是了解一些的。
二郎力气大,又不是个多嘴的性格。
“既然如此,娘你就先和二婶透个气,看她愿不愿意。”
“那你说每天给他们多少个铜板合适?”
现在光码头上的橡子豆腐,一天就能卖出去五六十文钱,再加上豆干小螃蟹这些,进账快有一百来文。
林春燕盘算了一下,就说,“每天给三十个铜板?”
张大娘的工资也就是五十个铜板,听说要给出去三十个,脸又皱了起来。
“这也忒多了些,我看给二十个铜板就差不多了,码头上那些干苦力的一天也就这个数,咱们这活可比那干苦力的轻省多了!”
怕林春燕非要多给,张大娘说完这话,扭头就去外面找林二婶。
快出家门,还回头警告林桃红,让她少吃这些,她回来还得吃饭呢。
林二婶刚从地里回来,如今家里的灶间也常常没有个空闲,院子里摆着几个大缸,里面养着小虾小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