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后面的人都踮着脚看着,闻着那雪花酥的香味,恨不得直接吃到嘴里。

周晚娘并不是多想吃那雪花酥,验证了她心中所想之后,就拿着手炉去了蓉姐儿的房里。

蓉姐儿见她来,是一脸的欢喜加几分惋惜,“东西可都收拾好了?怎么就这样急匆匆的要走,咱们姐妹相处的时间也太短了些。”

她猜到了几分周晚娘过来的原因,只不好拿出来明面上问,想着她能回府城,事情约摸就是解了。

周晚娘笑了笑,“都快收拾的差不多,说不得咱们还能在府城那边碰面。”

小娘子大了总是要说亲的,一直在这镇上定然是不行的,王相公之前就写了信回来提过这事,都被王老太太给压住了。

一个孝字,就能让王相公做不了大动作。

王相公是家里的小娘子生的,亲眼看着王老太太和王老太爷两个人相看生厌,看着王老太太被送到了镇上的老宅,他的亲娘则在王老太爷身边作威作福了好些年。

可只要王老太太还占着这个大娘子的位置,他就不得不孝顺。

李娘子也好,宋大厨也罢,不过都是他表演孝的工具,怕别人参他一本。

王老太太见他想演个孝子,一直奉陪着,还说膝下空虚,把府里的小娘子小郎君都接到了身边亲自教养。

王相公就是急的嘴里生疮,也想不出别的好法子来。

把王老太太接到府城,他自然是不肯的。

周晚娘把这次的来意说了,“听说外面很是热闹,我也许久没出门走动,只可惜要收拾东西,怕外祖母不允许,蓉姐儿要是能出去的话,还去咱们上次吃麻辣香锅的摊子上转转,看可有什么新鲜的吃食。”

蓉姐儿一口应了,“我当是什么事,等明儿个我就去回了老太太,要是有好吃的,定然给你带回来,让你路上吃。”

周晚娘从蓉姐儿屋里出来,霁明还是摸不着头脑,见周晚娘的眉尖轻轻蹙起,身上总萦绕着一股淡淡的愁绪,让人见了就忍不住想要怜惜,不禁就心疼起来。

“小娘子何苦要找蓉小娘子,想吃了,我自会去给娘子买。”

周晚娘摇摇头,买东西只是其次,她想知道,王老太太只单拦了她一个不让出门,还是府里的小娘子都不能去。

第二日,蓉姐儿就去找王老太太说了这话,“只去一小会儿的功夫,晚娘姐姐要走了,我们总要买些送别礼的。”

王老太太没多想,“只不许去那人多的地方,如今县太爷要走,怕是人心都乱着,小心再冲撞了。”

蓉姐点了头,和清姐儿一块儿出了门,两个人盘算着要送周晚娘什么礼,去镇上的铺子转了一圈。

“姐姐,娘可是有给你送过信?”

清姐儿挑了帘子往外看,见出来摆摊的人越来越多,远处的柳条都发了芽,有那开花早的,花骨朵儿都已经快要破裂了。

蓉姐摇摇头,“许是这段时间忙呢,倒是有段时间没收到信了。”

“晚娘姐姐都回了府城,也不知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蓉姐叹了口气,大人之间的暗流涌动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前些年的时候,他们还没有被祖母接过来,一直以为府城里的那个祖母是大娘子,叫了好多年,也没人纠正。

后来等王老太爷一去世,王老太太在这镇上因为思念成疾也病了一场,让他们父亲回来侍疾,他们才知道这里还有个祖母。

王相公侍疾之后,他们就被送到了这镇上,一开始只是她和清姐儿,不知怎么回事,王小郎君也送了回来,只留大哥一人在府城。

“我听说王员外家里的那个小娘子都开始说亲,找的还是个穷书生,姐姐和他们年岁相近,若是不回府城,可如何说亲?”

蓉姐儿把帘子放下来,看着清姐儿问,“这些话都是谁和你说的?可是你身边那个老婆子?”

清姐儿点了头,蓉姐儿脸沉了下来,“这些个刁奴,只会挑唆了来,这些话你只在我面前提过就算,再不能让其他人知晓。”

清姐儿点了头,傻乎乎的说,“她不是娘给咱们的人吗?”

就是因为是王大娘子给的人,说出这些话来,才是最要命的。

蓉姐儿也没了逛街的心思,只挑了合适的买下来,又去林春燕的摊子上看了看。

林春燕正将一大捧二月兰放到清水里,这是张大娘刚摘下来的,和旁边的金娘子一道去,摘了一大箩筐。

春天正是吃花的季节,这二月兰开的很旺盛,只要把苦头泡出来,滋味就格外的好。

林春燕把这二月兰里加了面粉,直接上锅蒸起来。

蓉姐儿也是吃过二月兰麦饭的,不过也只吃过那么一次,对这味道记忆很深刻,看到了也就点了这二月兰麦饭。

林春燕还认得他们,只见他们两个来,没看到周晚娘的身影,还有些失望。

每次看到周晚娘,就忍不住想起来赵杏花,也不知她如今在哪里,过得又如何。

林春燕把野蒜泥捣好,这野蒜的个头不大,和野葱一样,吃起来都十分的香。那二月兰蒸好之后,直接往里面泼了热油把香味激出来,又放了些香醋进去。

剩下的那些二月兰,林春燕做了鸡蛋饼,端上来的时候才问起周晚娘。

蓉姐儿没想到林春燕还记得周晚娘,只说她马上要回府城,不大方便出来。

林春燕听了,一时有些怅然。

这鸡蛋饼做的只有巴掌大小,林春燕把剩下的用油纸包,“相识一场也没什么好赠予的,只这二月兰十分清爽,带回去给那小娘子尝一尝。”

蓉姐儿就收了,这二月兰饼煎的两面金黄,又薄又脆的饼皮下,就是带着一股清香的二月兰,哪怕吃完也口齿生津。

林桃红是见过周晚娘的,等人走了才说,“也不知那小娘子,知不知道她和杏花姐长得一样。”

林春燕摇摇头,“不过都是未出嫁的小娘子,连出门都没那样自由,知道和不知道关系都不甚大。”

就像他们,哪怕知道周晚娘和赵杏花长得一模一样,可又能做些什么?

赵杏花还不是远远的被卖走了。

周晚娘看着蓉姐她们回来,强颜欢笑的看着那些个送别礼,“你们有心了,只想到就此分别,心中还是有些不好受。”

姐妹们说完话,蓉姐儿才领着清姐儿回去,周晚娘心里只剩下一片仓皇。

屋里没点灯,她也没让霁明进来,鼻尖萦绕着一股淡淡的二月兰香。她像是被蒙住了双眼的人,知道不对劲,可又不知该如何把眼前的这层纱给扯掉。

许久,周晚娘才伸出手来拿起那二月兰饼咬了一口,鲜嫩的口感让她暂时忘了心中的那些个愁绪。

她以为自个儿动作很隐蔽,却不料早就被王老太太看在眼里。

婆子在一旁问,“可是要告诉小娘子?”

王老太太摇摇头,“不用,只让她安心嫁给伯爵府。”

她手里拿着佛珠,一副不想多谈的神情,婆子就换了话题,“府城那边又送了信来。”

王老太太拆开扫了几眼,心里无非就是催着她放了人。

她一目十行的看完,直接把信给烧了。

这态度,分明就是不放。

婆子把那灰烬收拾了,看着老太太又去了小佛堂,便悄悄的退了下去。

王老太太念经的时候,思绪还有些乱。她哪里不知道王相公一家是真着急了,眼看着小娘子小郎君一天天的大,还被圈进在这镇上,被一个孝字死死的压着,哪里能甘心?

可她偏不放人,不管是王小郎君还是蓉姐清姐儿,和她没有半点血缘关系,都是流的王老太爷和那小娘的血。

她这一生全被王老太爷给毁了,被利用,被吸干血,被送到这镇上窝囊的待了一辈子,但是那又如何?

不是不报仇,是时候未到。

真当她那养尊处优过的那些年,只知道吃喝玩乐了。

王老太太从小佛堂里出来,想起蓉姐儿给周晚娘带的那二月兰鸡蛋饼,也有些馋了,只让身边的婆子去摊子上看看还有没有。

“要是没有了,就摘些二月兰,让府里的李娘子做一下。”

王小郎君从书院回来,王老太太看见他,忙把他搂在怀里跑一阵揉搓。

“我的乖孙,这冷呵呵的去书院,可是冻坏了吧?真真是受了罪,你大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从来都是请了先生来家里教,天冷天热了都不用往外跑。”

说完,就把刚从外面带回来的雪花酥和二月兰饼都摆了出来。

“知道你爱吃,一早就给你备着了,这都是那林小娘的手艺,味道那是顶顶的好。”

王小郎君赶紧从老太太的怀里出来,拿了那雪花酥吃了一口,只觉得香甜味美,忍不住就着茶水吃完一个。

“这怎地如此好吃!还是祖母疼我。”

“那是自然,你大哥被你娘管的严,从来不肯与我亲近,只你是自小就长在我身边,我哪里能不疼爱你几分。”

想到远在京城的王大娘子,王小郎居然只觉得她的面目都模糊了几分,一时都有些想不起来。

祖母说的对,他娘心里只有大哥一个,何曾写过半个字给他。他的一应吃穿用度,全都是从老太太这里的私库走,有了什么好东西,都是第一个留给他。

就连着小小的二月兰饼,也不忘给他留着。

书院里,下了学堂之后,余夫子就要拉着温夫子去摊子上吃面条,“上次只吃了那小面,这次倒要尝尝那刀削面。”

温夫子无奈的看着余夫子,“这个月咱们几乎日日都要去摊子上吃,花销可有些大了。”

他们每年挣的银子不少,可要养活一大家子,还是得节俭些。书院饭堂里的菜食都是免费的,温夫子想着只等偶尔馋了再出去吃。

余夫子摸着自己的胡须再次叹气,“山长怎么还不多用点劲,总要把那林小娘请回来才是。”

“说起来,山长从来不是个重口腹之欲的,上次拿了肉夹馍经过,倒真把我吓了一大跳。”

第86章

别说是他们两个, 就是书院里的其他夫子也都各个惊讶不已,不过才过了个年,山长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还有人打趣山长,说他是不是被什么东西附了身, 才这样好吃起来。

山长是个脾气很好的人, 被打趣了也不恼, “也不怪你们这样想,在吃那林小娘子摊子上的东西之前, 我也以为不过都是大家瞎传,哪里就好吃到那种地步。”

赵官人还曾经写了一篇文章来说那摊子上的吃食有多好, 这是一开始捂的好好的,后来不知被谁传了出去, 还成了他们书院的笑话。

“这到底好不好吃,合不合自己的口味,还真要尝了才是。”

山长说完, 回了自个儿的房间, 里面已经摆了一点点心, 这是清风楼里热卖的雪花酥。

山长一想就知道是谁送来的,出去问了门口的小厮, “可是宋秀才又来过?”

小厮点了头,“宋秀才和张秀才一道来的,两个人下了学堂就去排队,好不容易才抢到的。”

山长回了屋, 拿起那雪花酥尝了一口, 这和沙琪玛的口感还有些不一样, 更加酥脆。

里面的香榧子松子瓜子仁花生碎配合的恰到好处,细细品来, 里面还不知道添了什么果干,酸酸甜甜,口感十分丰富。

山长很是爱吃,就着茶水吃了两块,也不忘再吃上一块沙琪玛,就觉得肚中已饱。

平日里看书到了半夜,饥肠辘辘的时候,他就会拿了这点心来垫肚子,一段时间之后,倒是红光满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