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宋大娘又说起他们村的二傻子养的蜂蜜来,林春燕一直在等这个消息,听了忙坐直身子。
养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养蜂人要一直跟着蜜蜂的迁徙而移动,寻找花开的地方,才能让蜂蜜产量高。
这段时间,是养蜂最忙的时候,不仅要取蜜,还要经常检查蜂群的情况。
“不管怎么说,总算让他们养成了,怕是这段时间就会给咱们送蜂蜜呢。”
林春燕也激动起来,做东西的时候就时不时地往外张望。
除了等蜂蜜之外,她还在等着李家的信儿。
到杏花娘要办葬礼的时候,林春燕就没跟着林翠香过去,反正都在一个村子里,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她要去清风楼给黄掌柜饯行。
早知道黄掌柜要走,可真听到这样的消息,林春燕还是感慨了一两句,把之前酿的那青梅酒拿了两罐子,又带了些自个晒的果干。
林桃红也要跟着去,店里的事情只好拜托给张大娘和宋大娘他们,两个人也不打算多待,送了礼说上几句话就回。
清风楼还和之前没什么区别,有喝茶的,有听曲儿的,有些茶娘子在那里表演,王三看见他们了,赶紧过来招呼。
都是老熟人,林春燕也不和他客气,把东西递给他,“你们掌柜的呢?”
“刚才还在,估摸着一会儿就回来,两个小娘子快坐。”
这时候,朱娘子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给他们一人上了一杯热茶,脸上的笑意是遮也遮不住。
林春燕一愣,这黄掌柜马上就要走了,朱娘子竟然还这样高兴,她马上就猜到了几分,笑着问朱娘子,“这掌柜的可是定下了?”
朱娘子没想到林春燕竟然先问的是这个事情,愣了一下才拍手叫好,“真是个聪明的人,叫你一眼就看出来了。”
林桃红这下子倒是吃惊起来,“竟然真的是娘子做的掌柜的?”
黄掌柜这时候从后面回来,见到林春燕他们,赶紧上前说话,“看来你们都已经知道了,马上这清风楼里掌柜的就是咱们朱娘子了。”
这语气里还带着些担心,他实在是知道这朱娘子是个什么脾气,生怕她哪天一个不高兴,直接和人吵起来,或者看谁不顺眼,把人给轰走了。
但她毕竟在铺子里干了这么多年,为人也很有魄力,且和林春燕他们交好,以后也不怕没有新鲜点心卖。
见他这个样子,朱娘子就哼哼几声,“我看你这就是后悔走了,如今怕还是想着这里好。”
黄掌柜也不和她多歪缠,只能把没交代完的事情继续说下去,“你也知道咱们铺子里多仰仗林小娘子,千千万万把你那暴脾气收一下。”
又转头看向林春燕,“林小娘子,这朱娘子哪里都好,只是脾气有些暴,万一有什么得罪的地方,千万多担待一二。”
不等林春燕说什么,朱娘子已经坐在了林春燕身边,笑呵呵地对黄掌柜说,“以后可得叫我朱掌柜了。”
黄掌柜看那样子真想啐她一口,不过最后到底忍住了,又说了些话,抱着那两坛子的酒就往外走。
“一会儿怕是就有人来,我都叫他们直接去你们铺子,可要好好热闹一番才行。”
第117章
金娘子一回来摆摊, 就把张大娘拉过来说闲话。
卖小笼包的曾老汉见了就摇头,“你们两个天天凑在一块嘀咕,也不知道说个啥,怎么没完没了。”
金娘子不客气地挥了挥手, 让他离远一点, “可别听到什么不该听的。”
曾老汉还不稀罕听他们说那些个话, 自个摇着蒲扇去了一旁。
张大娘手里拿着瓜子,金娘子看见了也从她手里拿上来一把, 先问,“你们家这瓜子怎么还有?老是见你拿出来吃。”
张大娘得意的笑了几声, “都是我家燕娘给我炒的,再说那些个宴席的时候也要用。”
金娘子羡慕地看着张大娘, “我之前同你说的话,你可是和燕娘说了?”
张大娘左右张望的几眼,压低声音说, “这事我不好去同燕娘说, 你自个去同她说吧。”
金娘子叹了一口气, “我说就我说,不管成不成, 也能断了我这念想。”
她想让林春燕当干女儿,之前就和张大娘说过,张大娘一直推三阻四,不主动去和林春燕说这事。
从心里面, 她自然是不愿意让林春燕认了这金娘子当干娘的。
这时候认干娘, 认上之后其实和亲娘是没什么区别的, 一年到头要送的几个节礼不能省了,老了还得养老送终。
要不是张大娘和金娘子关系好, 总觉得她这是想一本万利,占他们家燕娘的便宜。
金娘子被张大娘盯着看了好几眼,有些心虚地别开眼,又重新拿了话题说,“我瞧着你之前说的那王行商不准,倒是那孙镖头,我觉得有些不对劲。”
一听这个,张大娘连瓜子也不嗑了,赶紧支起耳朵来听,“你可是瞧见了什么?”
金娘子就把那孙安元一直帮忙送消息,还拿了钱出来打点婆子的事说了,“你说我拿钱那是咱们相处了多长时间的情分,他一个男的,咱们和他无缘无故的,怎么就想着拿了那钱。”
张大娘原先就觉得这孙安元有几分不对劲,听金娘子这么一说,更是觉得自己的猜测没错,一拍大腿就说,“老天奶奶的,他竟然真存了这样的心思。”
张大娘和金娘子想得一样,都觉得孙安元并不是个什么好人选,整天在刀尖上讨生活不说,谁知道这么大还没娶媳妇,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以后他再来你们铺子里吃饭,你可得多留双眼睛仔细盯着。”
张大娘点了头,“回头我就问问我家燕娘。”
“她一个女娘,脸皮薄得很,你这话怎么问她?”
“这你就不用管了,我家燕娘又不是像其他小娘子那样扭扭捏捏的。”
张大娘把瓜子皮收拾起来,不收拾不行,要是被林春燕看到了,非得让她出来扫干净不可。
前几天就闹了一场败兴,林春燕就出来非让张大娘扫干净,张大娘觉得有些抬不起头来,可又不敢不扫,从那以后倒是记得把瓜子皮收干净。
林春燕从清风楼回来的时候,瞧见张大娘一直盯着她看,倒是有些奇怪,“这是怎么了?”
张大娘摇摇头,有心想问上几句,又觉得在铺子里人多眼杂,只能闭了嘴。
黄掌柜先把酒送到了自个家里,再来铺子的时候,果然见已经有人等在这里。
赵官人他们几个饕餮早早地就来了,见了黄掌柜都先恭喜他。
这几天都是宴席,不管好事儿白事儿,他们铺子里准备的东西不少,林春燕想了想,就打算做粉蒸排骨。
刚将排骨下了锅,外面就传来一阵惊雷,风也不知道从哪里刮起,这闷了好几天的雨终于哗啦啦地下来。
灶间也凉快下来,林春燕总算能透透气了,高兴之余又想起来他们才晒的那芦苇。
希望被英娘抢收回家了,要不然他们今天一早就白忙活了。
胡思乱想着,就听外面越来越热闹,好多人都冒着雨过来送黄掌柜,还有人开玩笑,这是老天爷也不舍得黄掌柜,还特地下了雨挽留他。
不管是真是假,黄掌柜听了这话自然笑得合不拢嘴。
也不枉他在这镇上经营了这许多年。
朱娘子也跟着来了,大家除了送黄掌柜之外,也都要见见这位清风楼的新掌柜。
来的人自然都是认识这朱娘子的,知道她点了一手好茶,在清风楼里也待了快有二十来年,掌柜换了好几个,她却一直没动过地方。
如今总算轮到她出头,朱娘子也不和这些人客气,去后厨找了林春燕,让她上几坛子酒。
“别要那娘儿们唧唧的甜酒,就得要烈的。”
林桃红听了都张大了嘴巴,实在想不到她竟然这样豪横。
林春燕赶紧让胡大强去酒铺子里买,秦老丈人看见了,拦住说千万不要在镇东头这边。
“他们家的酒铺子里可是掺了水的,要买就去镇西边。”
张大娘不乐意了,“这下着这么大的雨,我们铺子里的伙计还得跑到那边,这也太难为人了。”
大家也都这样附和,“我们都没喝出来掺着水,偏你舌头灵。”
秦老丈人无奈地摇摇头,“等会儿你们一喝就知道了,可不是我说假话。”
热热闹闹一通,胡大强就抱着两坛子酒回来,身上也淋湿了,林春燕赶紧让他去换身衣裳 ,又要给他熬姜水。
胡大强不在意,随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掌柜的别忙活,这点雨算什么,又不是秋天。”
“这是哪里的道理,别回头真得了风寒。”
菜陆陆续续地上来,那道粉蒸排骨果然一上来就受了好评,糯米将排骨的油脂都吸走,排骨却仍旧嫩嫩的,吃到嘴里又香又糯。
“看出来林小娘子是用了心,做了这样的好菜来给你送行。”
外面雨声越来越大,推杯换盏之间,倒是把离别的愁绪都道了出来。
“也不知道以后还不能再见。”黄掌柜眼圈红了,“承蒙各位的关照了。”
赵官人笑哈哈安慰,“自然能再见的,到时候咱们可还要来林小娘子的铺子吃东西。”
“那是自然,只怕以后吃不到林小娘子做的吃食,会让我做梦也想呢!”
黄掌柜喝了一口酒,惆怅越来越多。
下着雨,他们这铺子里除了摆的几桌的酒,倒是没有其他人过来吃饭,连送外卖的闲汉都不见人影。
张大娘就和林桃红坐在那里说闲话,“要是雨一直这么下着可如何是好?咱们这买卖还做不做了。”
别说是他们了,这一下雨外面摆摊的人也是都不能做了,有跑得急的先回到家,跑不及的就又躲到了他们铺子里。
一时之间,大家都看着雨唉声叹气起来。
“我家才种的稻子,这么大的雨别再冲走了。”
“我听人说,这雨闷了这么长时间,怕是得下上几天呢。”
林春燕听了也有些担心地往外看,这雨就像被人拿盆子往外泼一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灶间地上都溅了一层水。
隔着雨幕看过去,见小黑的窝也淋了雨,她也顾不得那么许多,冒着雨就去把小黑带到了屋子里。
小黑低低叫了几声,被带到屋子之后,又把水甩了甩,弄的地上都是。
“你就在这里呆着吧。”林春燕摸了她的头,“这雨看来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停。”
果然,等这些人吃饱喝足,外面的雨还是没停,有家境不错的就找了轿子过来抬,剩下的这些人就等着雨小些了再打着伞回去。
黄掌柜这次是真的发愁起来,站在铺子门口往外看,“这么大的雨,到时候可怎么走?”
朱娘子喝了不少,脸都是红扑扑的,这时候就噗哧一声笑了,“咱们这个地方下得大,别的地方可不一定,到时候坐了马车直接走了就是。”
“也只能如此了。”
黄掌柜原先不放心朱娘子,刚才见她还会说场面话,倒也没那样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