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我也听说了,就是不知道咱们这边有没有。”

“好歹县太爷刚来过,怎么也能震慑一二吧?”

“不管怎么说,咱们都还是小心些。”

林春燕也就上了心。

那边二楼也没着急回去,他昨天晚上冒着风雪住到石头家里之后,的确和李梅娘他们的感情升温了不少。

毕竟这个时候,雪中送炭更难。

二郎就想着这段时间晚上就都住在镇上。

“左右我们也不讲究那些虚礼,干脆就这么成了亲得了。”二郎在心里想着。

他知道要是这么说出来的话,林二婶知道肯定又要不同意,一时倒不知道如何去做。

他刚回村里拿了不少的松花蛋,里正也知道县太爷竟然过来了,心里很是忐忑,不知道一会儿会不会来他们这里,就让大家多注意一些。

山上的雪是最先被扫开的,这样不管是人上山还是拉着木头下来都方便的很,等林春燕他们回来的时候,这些树已经种到了孙娘子他们家门口。

张大娘今天在外面有人吹嘘吹的口干舌燥,回来之后还嚷嚷着县太爷来了来了他们铺子云云。

本来林桃红还因为打到一只野兔子而感到高兴,听张大娘说了县太爷来了他们铺子里,还和他们说了话,心里后悔的在那里只捶胸顿足。

“怎么偏我一不去就有这样的好事!”她急的都快要哭了。

林春燕和王英娘只得把她好一阵三劝,又说县太爷和他们没什么区别,“也是长了两个眼睛一个鼻子呢。”

安慰了半天,林桃红总算好了一些。

“这兔子咱们正好拿来吃了,你也真是厉害!可不是人人都能抓住兔子的!”

林桃红心里慢慢高兴起来,“可是呢,我也是费了不少劲儿,多亏了还有赵沐阳在。”

张大娘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去了,就坐在大树底下和人唠嗑,依旧说的唾沫横飞的。

她这次把那个抹额给带了出来,接受着别人艳羡的目光心里好不得意。

只是里正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县太爷只是让衙役来这里问了问事情的情况,根本就没来他们村子里,他也少了一次露脸的机会。

谁能想到张大娘这样的人物,有一天也有这样的造化。

原本说林老爹没福气的传言又开始在村里说起来,“原先的时候我还不信,想着不就是开个铺子多挣几个钱,可再看看人家那几个,都能到县太爷跟前回话了。”

“谁说不是呢,我可是听说那林老大连饭都吃不起了,生了个儿子还叫光宗。”

“嘿嘿嘿。”好多人听到这光宗的名字就忍不住笑起来,“也不知道光的是哪门子的宗,别是个吸运道的。”

村里人都相信这个,要不然董婆子那里也不可能生意那样红火,这次听说外面乱了之后也有不少人去她那里求平安符。

就这样,林光宗是一个吸别人福气的传言就开始在村里蔓延开来。

林春燕他们听说的时候,已经过了两三天,村里的一大半已经被树围了起来。

这些树都是连根被砍起来的,挖了坑种下去之后又拿着麻绳把他们这一排给绑了起来。

林春燕还和他们说了要挖隔离带的事情,这些人倒是不觉得着火有什么可怕的,左右这些树离他们的房子都很远。

但还是听林春燕的,在这些树旁边又挖了一排的坑。

“我瞧着倒是像你们家的那陷阱。”村里人和林春燕打趣,“这陷阱可是顶大用呢。”

林春燕就笑笑没解释。

二郎果然没有说通林二婶他们,只是依旧每天晚上都会过去,不过快到腊八节这天的时候,还真有人偷摸的到了李梅娘的家里。

二郎每次去的时候都是悄悄的,走的时候也是最早,也就是说除了家里亲近的几个人之外,并没有人知道二郎住在了李梅娘的家里。

这贼人显然也是不知道的,估摸着就是想要来偷拿一些东西,翻墙进来之后连脚步声都没有往下压,就那样大剌剌的在他们家里走动起来。

二郎住在旁边的一个屋子,一开始只以为石头或者是李梅娘起夜,可越听声音越不对,干脆就摸黑起来。

他的腰间一直放着一把刀,这是张小舅叮嘱他的,让他有个好歹也能应付一二。

二郎心里就无比的庆幸,他拿着那把刀推门出去之后,就见院子里有两个蒙着面的男人正在推李梅娘的屋子。

二郎怒气一下子就上来,大喝一声就要上去捉人。

那两个人显然也没想到李梅娘这里竟然还有个男人,愣了一下之后就开始和二郎缠斗在一起。

屋里的李梅娘和石头早就听到了动静,他们两个也不敢出声,这时候见二郎出去了,也不再犹豫,各自拿了家伙跟着出去打斗。

别看石头年纪小,他的弹弓可是准的很,当初还用着弹弓打过那王锤子呢。

最终这两个贼人被他们给制住,二郎拿了绳子把他们捆住之后也不敢再合眼,盯着他们看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就带着他们去了衙门那边。

李梅娘的邻居大多都是老相识,可是昨天晚上那么大的动静也没人过来帮帮忙,虽然知道这是人之常情,可李梅娘心里也有几分不舒服。

这也就是二郎在他们家里,他们才没出了什么事情,她都不敢想象自己和石头在家里的话,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

孙捕快看他们过来,先是问了他们人怎么样,东西有没有丢,就说起最近偷窃比之前要多了不少,“都是半夜里悄悄摸到人家里,瞧着来报案的都是孤儿寡母。”

这些人的目标很是明确,专门挑了软柿子来捏。

林春燕知道以后就有些担心董桃玉他们,亲自去他们家走了一趟。

上次来他们家里还是陪着杏花一块儿过来的,杏花总感念陈娘子对她不错,没让她跟了那李员外。

说话的时候,陈娘子也知道赵杏花她亲娘因为拉肚子一直卧床不起,最后一命呜呼的事情,听了就和董桃玉对视一眼。

杏花有些摸不着头脑,“可是有什么不对?”

陈娘子摇摇头,“倒是没什么不对,就是觉得赶巧了。”

董桃玉在一旁就把陈娘子之前的遭遇也说了出来,“瞧着病的也都一样,也是一直拉肚子,当时我差点以为干娘都挺不过去了。”

陈娘子当时也觉得自己熬不过这一遭,都已经要准备后事了。

“看来还是娘子福大命大。”杏花嘴里有些苦涩,也不知道该说出什么来。

她和周晚娘虽然是双生子,可她们之间纠葛的事情太多,相处的时间太少,还做不到特别亲密无间。

有时候她想哪怕她娘做了那样多的事情,她还是想让她好好的活着。

看到杏花眼里的苦涩,陈娘子就赶紧转移了话题。

这次林春燕是一个人去的,她想问问陈娘子和董桃玉是怎么打算的。

他们家里就住着娘儿三个,陈娘子以前是中人,这个小院子是她特意选的,平日里瞧着还行,可这个时候就觉得有些偏僻了。

陈娘子和董桃玉他们也在商量,镇上这半夜里偷钱的事情越来越多,他们怕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

陈娘子对那些钱财倒不是特别在意,就是想着董桃玉和翠柳两个小娘子年轻貌美,那些人再生了歹心可就不好了。

林春燕过来可以说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我想着要不你们就先跟着我们回村子里住。”

他们对青山村很是熟悉,几乎是日日都要去青山村做活,林春燕这么一说他们就想答应,只是不知道有没有空房子。

“我们三个人要是去挤在别人家里总不好,好歹就要过年了呢。”

林春燕来的路上就想好了,“我们村子也不是没有空房子,就是有些破旧了,你们还得好好拾掇拾掇。”

陈娘子倒是不怕这些,“只要不漏风不漏雨就行。”

林春燕说的这房子就是林二婶他们家原来的那个,要说多破也没有,就是长久不住人有些积灰了。

林二婶也是同意的,还说让他们早些搬过来。

陈娘子他们就开始忙前忙后的收拾起来,还说要给林二婶他们一些租金,“总不能白住。”

今儿个是腊八节,可能因为这几天有贼人出没的事情,倒是没了前几天那样多的人出来转悠,一时倒有些冷清起来。

林春燕要熬制的腊八粥也不多,这一天除了喝腊八粥之外,首要的事情就是要腌些腊八蒜。

他们一边在铺子里说着闲话,一边把那些蒜都给剥了皮。

张小妹和张小舅是前两天回来的,他们在家里耽搁了一晚上,来的时候张大舅跟着胡氏也一块儿过来问情况。

他们村子要更偏僻一些,来镇上的路也不是很方便,倒并不觉得十分害怕。

过来就只是安慰林春燕他们,说他们要是在村里上住的不安全的话,就去他们那边。

知道他们村子已经建起树围墙之后也多少放心了些,待了没多久就回去了。

不过看着马氏他们住的地方,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羡慕的。

熬腊八粥的时候,张小妹就跟着一块过来熬,等一碗浓浓的粥熬出来的时候,香味也飘满了整个铺子。

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一碗腊八粥下肚之后,只觉得从头到脚都是懒洋洋的。林春燕喝完也不着急起来,盯着外面看了一会儿,发现又飘起了雪花。

“这怎么又开始下了?”

“是啊,我记得打春儿早的时候,腊八节都开始暖和了。”

“今年怕是不行,打春儿还早着,可得冷上几天呢。”

也在这一天,他们收到了林老爹的第二封信。

这次的信不单单是给三房写的,就连林二叔也收到了,里面的内容大差不差,就是来借钱。

段夫子看完之后就递给了林春燕,“瞧着急促的样子,怕是手里真的一点私房也没了。”

林春燕就猜测着林老爹肯定是要回来一趟的。

她把猜测和张大娘他们说了,张大娘沉默了有一炷香的功夫,消化完之后就开始骂骂咧咧起来。

“还有脸回来!最好那船在半路上就翻了,淹死他这个王八犊子!”

“也不知道咱们村的围墙什么时候能建成!”王英娘就有些担心,“要是早些建成的话,只需要派两个人在门口守着,他就是想进来也不能。”

张大娘也担心起来,“我得去问问里正。”

又想着凭什么那林老爹可以带着他那小儿和新娶的娘子回来,她就要一个人孤零零的。

“好像显得我没能耐似的。”

林春燕一时语塞,也不知道张大娘是怎么蹦的这个想法的。

张大娘据理力争,“你不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他当初看不上我,我就让他看看我也是有人追捧的。”

林春燕还要说什么,被王英娘拉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