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等水都跑完之后,直接清洗了放进锅里焯水,再放到凉水里泡上片刻,攥成团之后把里面的水分挤干净。

差不多两三天的时间,杏仁菜和苦菜就能晒干了。

“紫苏也快能吃了。”

他们家在家门口的地方种了很多紫苏,这时候成熟的紫苏,药用效果要差一些,但是可以用来炒田螺,做紫苏叶饭包,也能做紫苏鸭……

等到秋天的时候,紫苏开了花再采摘,就可以煮了水或者泡了脚来治疗风寒了。

丰收是一件让人很开心的事情,即便他们一时半刻也吃不完,不得不把它们制成干菜,可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让人心情愉悦的。

“突然想吃辣菜饼了。”林春燕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在那泉水边停了下来。

上次用竹筒装了一点山泉水回去,也学着别人泡了茶出来,让王英娘和林桃红都尝了,问他们有没有喝出些什么不同。

这两个人自然都说山泉水好喝,林春燕仔细的品尝了一下,大概是心理作用,确实有几分甜。

但她也没有为了那一点点甜特意上山打这水,只在偶尔上山摘东西的时候,顺便带些回去。

她在泉水这里洗了脸,觉得浑身都舒服了,王英娘也学着她的样子,坐在她的旁边。

山上是比山下凉快很多的,尤其这时候太阳快落山了,风里就带了几分的凉意。

“那回去我们就做辣菜饼。”王英娘眼睛里带着几分笑,风把她的头发吹起,“我给你做,你好好的歇一歇。”

林春燕对上她那双温柔的眼神,也跟着笑了起来,“好。”

又说起清风楼的黄掌柜来,“催着咱们再做出新点心来呢。”

王英娘也有些跃跃欲试,“我见薄荷也挺多了,可是能做出点心来?”

薄荷做出的点心,多多少少会带这些薄荷特有的味道,能吃惯的人会觉得格外清爽,不能吃的人自然不喜。

林春燕却点头,“那我们就做些薄荷糕来吧。”

也只有薄荷成熟的时候才能做出来,过了这个季节,再想吃也是没有的。

两个人歇够了才下山,回去就见张大娘和林二婶两个人还在那里破口大骂。

三郎的扁担放在一旁,他这是还没来得及回家,就急匆匆的过来了。

见她回来,张大娘一个健步就冲了过来,拉住她的手说,“燕娘,这可如何是好!那荷花酒楼竟然要做山海兜,还说比咱们做的好吃,这明显就是冲着咱们来的!”

声音里带了明显的愤怒,那手也带着几分寒意。

张大娘属于体热的类型,就是冬天了,她也不怕了,可见这件事情把她给吓坏了。

山海兜并不是平民老百姓能经常吃到的东西,里面用了新鲜的鱼虾,又有竹笋蕨菜这类东西,可以说是将山和海都包容了进去。

放在春天也就罢了,那竹笋漫天遍野都是,即便是什么调料也不放,只在竹林旁边生了火,很多人也能吃下不少竹笋。

这个时候没了新鲜的竹笋,山海兜就少了那一道鲜。

三郎还在旁边愤愤不平的补充,“不仅如此,那荷花楼的掌柜还把镇上的鱼虾都买走了,我说走街串巷的时候有人过来问我卖不卖鱼虾,我那时候还奇怪呢!早知道就提早买些回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林春燕的手艺再好,没了这些个东西,看她如何能做出来,打的竟然是这样的主意。

第108章

见他们都替自个忧心, 林春燕赶紧宽慰,“你们还不知道我的手艺吗?倒是不用这样害怕,我自有法子。”

张大娘狐疑,“你可有什么法子?别总把什么事情都往自个身上揽, 实在不行咱们直接打上门去。”

“是呢!”林二婶赶紧说, “咱们村里人这样多, 还能怕他不成。”

只要他们招呼一声,村里面不管带亲还是不带亲的, 愿意去帮忙的肯定不会少了。

要不说强龙难压地头蛇呢。

林春燕让他们不用着急,又让三郎劝一劝二郎, 刚才她可看到了,二郎不声不响已经去挑合适的工具去了, 怕真是把林二婶的话听进去了,去找那荷花酒楼的麻烦。

王英娘跟着林春燕进了屋子,林桃红也愁眉苦脸的进来, 看着林春燕脱掉外面的衣衫换了个家穿的, 才期期艾艾的说, “他们开他们的酒楼,咱们开咱们的铺子不好吗?做什么要来找咱们的麻烦!”

她实在替林春燕担心, “如今鱼虾都没了,连那笋子也不知道去哪里找,可怎么做出来一样的东西!”

这些个人实在是用心险恶,明明早起了比试的心思, 却非要等到把东西都买空了才说。

且不是直接登门说和他们比试, 非得这样半遮半掩, 倒是小家子气的很。

林春燕拉过来林桃红,让她也换了件衣裳, “也不嫌热,先松快松快。”

换好衣裳之后,林春燕就去井里把甜瓜拿了出来,用刀切成了小块儿小块儿的,放在了盘子里。

这瓜是韦柔姐给送来的,基本上每天来送鸭蛋的时候,都要给他们捎上一两个瓜。

刚才还抱怨连连的林桃红看到了甜瓜,也坐了过来开吃,冰冰凉凉的吃到嘴里,倒是没了刚才的烦躁。

“明年说什么也要种上些瓜。”林桃红含糊不清的说,真不该因着种了别的东西,最后连西瓜的地方也没了。

“得去收点花生芝麻来。”林春燕却在想别的事情,“花生还好说,多多少少都会种一些,可这芝麻就没那样多了。”

收一些回来就能磨成花生和芝麻酱,不管是配什么吃,滋味都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