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林春燕买回来的是一节羊腿肉,老周那里的羊是今儿个才杀的,还新鲜得很。
比起猪肉来,大部分人还是喜欢吃羊肉。
他们这里的羊身上的毛又长出来了一层,见林春燕盯着看,周大爷笑哈哈地说,“等到时候再让你们剃了去,只给我一件毛裤就行。”
李氏已经织出来两三条毛裤了,这毛线上手之后,要比绣活简单许多,不用一直低着头在那里绣来绣去,连走神都不能。
她越发喜欢织毛衣了,这些织好的东西也不着急拿去卖,打算等着过冬的时候,给家里人穿。
周大爷这里的羊毛也成了紧俏的东西,好多人都等着要。
林春燕带着羊肉回去了,林桃红已经把锅烧开,那些个青菜都洗干净了,倒是省了她不少力气。
“咱们今天就吃蘸麻酱的羊肉。”
之前他们也吃过麻酱,但花生酱还是头一次吃,林春燕给他们调好,把一锅煮熟之后的羊肉捞了出来,放在了小锅里。
张大娘已经闻到了空气中的香味,她有些坐不住了,就对王英娘说,“干女儿我去看看,你且在这里等等。”
王英娘点了头,不知道是不是那益母草水起的作用,她也觉得没之前那样难受了。
只是还觉得有些不自在,也说不出哪里不舒服。
很快,张大娘他们都进来了,那煮好的锅子就放在了桌子上。
林桃红洗了手,给王英娘拿了个帕子,自个儿先尝了一口那调好的麻酱。
“好吃!”
这还没有开始吃肉,光吃了那麻酱料就觉得香得很。
林春燕还往里面放了不少韭菜花,这些韭菜花都是在初秋的时候做出来的,全部腌在了瓦罐里,偶尔吃面条的时候会拿一些出来。
但林春燕最喜欢的还是在涮羊肉的时候放一些,这些野生的韭花酱保留了韭菜花最吸引人的味道,吃起来十分的香。
像那些野葱似的,韭菜在山上很容易找到,村里人大多数都是不种韭菜的,想吃了就上山割一把。
“要是以后总能吃到羊肉就好了。”张大娘已经夹了好几口羊肉送进嘴里,林春燕方才在锅中涮了一会儿,等羊肉变了色就捞出来,这时候的羊肉很嫩,配上麻酱之后吃到嘴里,入口就是羊肉片的鲜美味道。
里面还涮了不少的菜,豆腐粉丝木耳……蘸了酱汁后放进嘴里,汁水满溢,让人忍不住地点头。
林春燕见王英娘能吃得下东西,稍微放心了一些。吃完之后几个人又热乎乎地把那汤底喝了些,里面放了桂圆蘑菇姜蒜这些,没有其他的配料,这样才能吃出羊肉原本的香味。
“要吃面条吗?”
林桃红点了头,她想再吃一点,“我去煮吧。”
林春燕就没动身,那清亮的汤汁喝到了肚子里,觉得全身都暖和了,外面还是阴沉沉的天,他们吃得浑身冒汗,只觉舒坦。
“今天红娘倒是勤快。”
张大娘往灶间张望了几眼,“怎么这样高兴?”
林春燕摇摇头,“谁知道呢,约莫就是懂事了。”
林桃红看着锅里的水沸腾开来,才将面条放进去。
她的目光有些微微的失神,想到今天在铺子里看到的张天河,心里生出一股说不明的感觉来。
她知道里正要给他说亲,张天河即便不愿意也和那李员外家的小娘子见了面,可在看到他的时候,还是觉得心里没由来的高兴。
面条很快就煮好了,她捞在了盆子里端进屋子,见他们都在说话,插了嘴问,“说什么呢,这样高兴?”
“说三郎呢,他也是个机灵的,让镇上胡同里的李小郎君帮着收了不少的小虾。”
林春燕挑了几筷子的面条放到自个儿的碗里,浸泡过汤汁之后,面条也很快就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这些面条都是林春燕刚才手擀出来的,她之前每天在镇上摆摊,擀面条的速度很快,用不了多大会儿就把面条都给擀出来了。
“等天晴的时候,我们晒些干面出来。”
干面保存得当的话,是能吃上两三天时间的,这样倒不用天天擀面条出来。
他们刚吃完饭,二房三房的人都挑了些粮食过来,这是要送给他们家。
“平日里总受你们照顾,也没什么好感激的,知道你们开铺子,总能用得上这些粮食。”
林春燕家的粮食大部分都是从村里收上来的,但大部分人给的时候,都会拿去年或者是前年的陈粮。
新的粮食要更好吃一些,所以大部分人都舍不得给。
怕他们不收,林二叔还说起赋税来,“到时候你们用这粮食抵钱,也是划算得很。”
林春燕想了想就谢过他们,没有多推辞。这些粮食一部分放在了地窖里,剩下的一部分就放在了他们屋子里的地下室。
不管什么时候,林春燕都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别看麦子收割了,能休息的时间并不长,他们还得赶紧把稻子种到田里。
一年到头,都是这样忙忙碌碌的。
梨花也去了地里帮忙,收小麦这几天一直就没歇过,头发总是黏黏腻腻的贴在额前,这些活计她从小也会做的。
有很长一段时间,她十分厌倦这样的生活,讨厌下地干活,讨厌被麦子扎到手脚的那种刺痒感。
是什么时候开始怀念的?
梨花坐在田垄间,旁边放着些凉粽子,偶尔才能感受到有风吹来。
这些凉粽子他们晌午的口粮,是她用芦苇叶子包了来的,里面没放什么馅儿,只有里面的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