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林春燕担心的还是烤鸭的事情,韦柔姐养的鸭子还没有那么许多,要不是铁炉子打好了,怎么也要往后再推迟一些卖。
林桃红知道了以后,就说叶闲汉那边的村子里有很多养鸭养鹅的,“那时候娘想孵出来的鹅蛋,不就是他们给的。”
“干什么又提这事。”张大娘这时候在回想起那时候,也觉得自个儿有些荒诞,忍不住噗嗤笑了出来。
“好在那些小鸡都顺利孵出来了,要不然你们能念叨我更久。”
他们三个没着急往家里走,而是拐到了种棉花的一个村子,打算直接收上来一些。
从这里直接买的话,是要比在铺子里买的便宜不少。
都知道这个村子是卖棉花的,来找的人也不少,张大娘早就打听过,要选村口往南走第三家,说他们家给的实诚。
结果过去的时候,还看到了卖鱼羹的宋娘子和梅子。
梅子一看到林桃红,拉着她的手叽叽喳喳的就说起话来,“最近你也太忙了,去铺子里找你也说不上几句话。”
林春燕和宋娘子打了招呼,两个人一边选棉花,宋娘子一边超声和林春燕说话。
“我给梅子看好了一人家,打算招赘,早的话明年这个时候就能让人上门。”
这上门女婿和嫁女儿是一样的,宋娘子也得提前把那些个要用到的棉被都准备出来,这才带着梅子来挑选。
梅子显然也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耳朵都红了红,拉着林桃红跑远了一些,嘀嘀咕咕去一旁说起小话来。
林春燕先恭喜了宋娘子,只要选的人好了,宋娘子他们的门户也能支撑起来,不用再害怕有人来欺负他们。
这户人家不仅卖棉花,还会帮着把棉花弹出来,拿的是用竹子做的小弓,虽然弹的不是特别均匀,但放在被子里也是能用的。
原先他们这片地方还没有大批的种棉花,很多人冬天都是靠着稻草来取暖,随着棉花的引进,做了棉被过冬的人才越来越多。
这家人不仅把棉花给他们谈好,说了家住在哪里,他们还给管送,倒是轻省的很。
解决了这个事情,林春燕只惦记着过两天再存些煤炭,总算不再发愁过冬的事情了。
剩下的,就是要趁着最后秋老虎的时候,把豆瓣酱晒出来。
说是豆瓣酱,里面还放了西瓜,黄豆也要选最好的,一颗颗的挑拣出来,不能有一点坏的。
挑好之后先用冷水泡,再上锅去煮,放在篦子上之后再用稻草盖好,就这样等大概七八天左右就会长出一层毛儿。
就像韭菜花酱一样,做这些东西都是急不得的,但只要开了头,总能把东西做出来。
张小舅早早的就带着大宝过来了,先找了马氏的身影,没看到她人才松了一口气。
张大娘在旁边阴阳怪气的问,“你这真是打的好算盘,直接把人丢到我们这里了。”
张大娘带着马氏回来的路上,马氏也把她自个儿的担忧说了出来,总怀疑张小舅在外面有了人,才想着和她和离。
这事就被张大娘放在了心上,她虽然不喜欢马氏,但也不希望还有其他人遇到她当初那样的事情。
张小舅就是一阵脸红,嗫嚅着开口,“大姐,我又拦不住马氏,想着要是她能来上工的话,好歹能占些心儿。”
张大娘仔细打量着他的神色,又把大宝叫到一旁,问了许多个话。
张小舅越听越不对劲,“大姐,你这是在怀疑什么?”
“没什么,就是觉得你这突然和马氏和离有些不对劲,生怕你走了歪路。”
张小舅哭笑不得,“我哪里有那样的胆子!再说还有家里三个孩子呢,如何也不能不管他们。”
张大娘没在继续说这事,张小舅却问起来马氏工作的安排,“只要给口饭吃就行。”
“瞧你话说的,别说你媳妇不乐意听,我听了也是不高兴。”
还好林春燕这时候过来,把新做出来的火腿交给了他,又叮嘱了许多的事情,张小舅才从张大娘那里逃脱。
这次,张小舅是要跟着镖局的人一块儿出去,孙安元也被林春燕请了过来。
因为张小舅是林春燕的长辈,又在外面跑了好几次的货,孙安元对他很是恭敬,来了就是作揖行礼。
张小舅原先就和他打过交道,这时候也是受用的很,发现一旁的大宝都看呆了,眼里面都是崇拜。
他心里一动,想着实在没办法的话,就把大宝送去练武。
好歹能多个吃饭的手艺。
他们走之前,林春燕将人带到了铺子里,请他们吃了一顿烤鸭。
张小舅和大宝在这里也见到了马氏,他正在院子里帮忙做烤鸭,虽然还不能片得太薄,但已经有了一点架势,看起来很是像模像样。
上次回去的时候,张小舅和马氏总共没说几句话,大宝虽然想靠近马氏,可是马氏的脸色一直不好,也不像之前那样看见他就亲热的不行,倒让他踌躇着不敢上前。
再后来,大宝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第148章
倒是张小舅看到马氏在这里干活, 心理多少消了些气,扭头对马氏说,“你就在这里好好干活,千万不要生事。”
想了想又把对张大娘说的话拿了出来, “工钱也就别要了, 走的时候我给你留些钱来。”
马氏一听就不乐意了, 她虽然很想得到干活的工作,可也不想做白工。
林春燕也是一脸无语的看着张小舅, 有时候也不怪马氏和他生气,这样的话说出来, 真的是挺难让人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