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他不想耽误摆摊的事情,在家里左右也是和林二婶置气,还不如去摆摊。

不过林二婶没让他自己去,怕李梅娘又过来和二郎有联系,就说要一块儿去。

母子两个又僵持不下。

张大娘在自家院子就听到了,想了想就说:“我去帮着看着些,山上的活计也不少,还得你去盯着。”

林二婶看了看二郎那梗着脖子的样子,只能答应:“大嫂,你千万要多看着点,可别让那两个人见面。”

张大娘赶紧答应了,“你且放心,孰轻孰重我还是知道的。”

如此这样,林二婶才让二郎推了板车出来。

林桃红已经早早等在铺子里,看到他们来了赶紧蹦蹦跳跳过来,先问:“大姐,娘,昨个我不在可觉得习惯?”

林春燕就笑着说:“哪里能习惯,娘昨个去找二婶子说话,家里就我和英娘两个人,我们两个觉得处处不得劲呢。”

林桃红听了这话就高兴,“我也想你们呢。”

又叽叽喳喳把在梅子家看到听到的都说了出来,“我瞧着招赘可真是好呢。”

宋娘子过来送林桃红,听了就笑:“你们家红娘可是打算给你们家每个人都招赘,连你们娘都不打算放过。”

张大娘这个时候没去看着二郎,她又不傻,这个时候出去可是冷的很,不如在铺子里暖和。

再说,李梅娘已经来了铺子里,她只要守着一个就行。

听了宋娘子的话就笑:“这孩子没轻没重的,什么都不过脑子。”

林桃红嘟嘴:“那算了,不给你招赘,我们几个招行了吧。”

张小舅他们已经收拾好东西动身出发,林春燕走之前特地把他们送到了码头,这次出门他们打算走水路。

虽然前几天下了雪,码头那边的水倒是没结冰。听余船夫说,北边从入了冬来还没下雪,天只干冷着,也能走一段水路。

“这老天爷也真是奇怪。”林春燕嘟囔,“去年北边一直下雪,都闹了灾,今年倒是好,连雪也不下了。”

不下雪最遭殃的怕就是粮食,要是一个冬天都是这个样子,明年春天不知道又有多少个地方闹饥荒。

林春燕忧心忡忡的回来,想了想特地拿了一罐咸菜和一碟子点心去找王府里的李娘子。

她时常和汴京里的李大娘子通信,消息可以说是最灵通的。

李娘子看到她来也是高兴的很,拉着她坐在自己的屋子里,见外面采买的赵婆子探头探脑的,干脆连门也关上了。

“可是找我来吃茶的?”李娘子戏谑的说,“上次我家老太太说要给那边府里送麻辣香锅,说没道理清姐儿出去吃着了,不让那边那位吃。我去了一问才知道,原来你们早就给送过去了。”

那边府里的那位说的是周晚娘,府里知道的人不多,李娘子算是一个。

日常得了什么吃食,或者她做出什么来,王老太太都惦记着那边,也不让其他丫鬟送,回回都是李娘子往那边走一遭。

“我们和她关系也好着呢,正好要去送毛线了,就让人跑趟腿罢了。”

说了会儿闲话,林春燕就问起京城里的情况,“可是一直没下雪?岂不是得病的人要比平日里都多一些了?”

李娘子上次收到她师父的信还是一个月之前,摇摇头说,“倒是没听我师父说这个。”

李娘子想了想,还是没把李大娘子在信上写了什么拿出来说,“等我下次写信的时候问问她。”

林春燕哪里关心的是天气,不过是担心在汴京里的赵杏花。从前李娘子见她来问,多少都会说上一些,这次却嘴严的很,一个字也没漏。

她就知道应该是汴京里出了什么事,让她不敢说出来了。

林春燕也就不多耽搁,把带来的东西放下就要回,“铺子里的事情还多着,那咸菜是我们才腌出来的,你且尝尝合不合口味。”

李娘子把她送了出去,赵婆子守在门口等她回来,笑着问,“我瞧着那林掌柜的带了不少东西来,可都有些什么?不知有没有那能下酒的?”

她就喜欢喝酒,要不是因为李娘子看的严,她还想和林春燕多套套近乎,也好去他们那里买东西的时候能便宜一些。

李娘子却没理会她,她心里也一直想着事情,头也不回的进了自己的屋子,把门又锁上了。

赵婆子碰了一鼻子灰,自然不肯吃这个亏,隔着门指桑骂槐了半日才停。

李娘子任由她骂去,自有人往上告诉老太太院子里的婆子。她如今帮着老太太来回传递消息,自然也和往日不一样,老太太多少都会护着她。

她忧心的是李大娘子的回信,李大娘子上次的信还是一个多月前写回来的,上面只说主家有喜,这段日子一直在想一些适宜孕妇吃的东西。

李娘子看的心惊肉跳,她也算是半个知情人。从信里面的内容就猜到那个有喜的绝不是那个朝小娘。

从前很多事情李娘子都看不透,不过去了胡家府里给那个小娘送过东西,看到人是周晚娘之后,又想到去年冬天她专门派人回来找藕粉吃的事情,就猜了个七七八八。

那信她谁也没敢让人看,哪怕老太太过来问她也搪塞过去,只说是师父又得了新菜色的方子云云。

赵王膝下一直无子,这也被九王一派一直拿来说事。赵王从前还能狡辩说不想生出庶子,只要王妃肚子里爬出来的郎君。

等赵王真娶了王妃回来,等着瞧热闹的可不在少数,尤其赵王妃的肚子,出门就有人盯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