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直到那羊肉蒸的软烂了, 吃到嘴里的时候还能感受到羊肉那鲜嫩可口的汁水。
林春燕也忍不住开始流口水了。
二郎在一旁乐呵呵的笑着,“不用专门和周大爷说, 今天吃羊肉羊杂的人可不少,一会儿咱们回来直接去拿就行。”
林桃红看他比之前开朗了不少,就凑过去问他, “二哥, 你和梅娘怎么样了?”
二郎脸色一僵, 想到之前和林二婶在家里吵架的时候,有些尴尬的说, “如今都好了,她去做烤鸭也不错,不用和香娘日日面对着。”
“那你们可是要什么时候成亲?”林桃红继续问。
“还没想过,我每次问梅娘她都支支吾吾的, 说让我自己看着办, 我就以为她不乐意。”
林桃红和林春燕对视一眼, 有些怒其不争,“什么不乐意啊!不乐意人家还能和你说话, 要是真想娶人家,还是早些让二婶同意。”
说了这个,两个人又说起双姐儿来,她已经回家好长时间,也不知道最近怎么样。
二郎就闭了嘴,只听着林桃红和林春燕两个人说话。
到了铺子里,门前已经排了队,段夫子看到他们来就松了一口气,“我听着好些个人都是从县城那边过来的,说是专门过来尝咱们这里的饺子!”
林春燕往排队的人身上张望了几眼,脸上就带了笑,“咱们赶紧开始煮,很快就能煮好。”
又把什锦饺子给拿了出来,依样摆了出来,各色的饺子一排排的,看起来就十分的壮观。
“今年可真是热闹。”段夫子帮忙的时候就说,“去年还没有这么多县城里的人过来,也不知道饺子够不够?”
“可是呢,怎么今天就来了这么些个县城里的人?”林春燕也不知道,排在最前面的一个娘子恰好就是县城那边过来的,听了他们说的话就笑起来。
“你们在我们县城那边也是出了名的,原先只知道你们白云镇上有一个做饭好吃的铺子,大家也都不知道有多好吃,倒是没想着过来,前不久不是县太爷过来了!”
县太爷过来看了黄娘子的那算术班,走的时候林春燕还给他们装了一些火腿松花蛋,让段夫子帮着送给了那几个县衙。
那些人有的孙捕快带着来过他们的铺子,有离这里近的就偶尔会过来吃,那些离得远的过来的倒不是特别勤快,左右都不是很陌生。
这些东西就是他们铺子里的孝敬。
县太爷早就吃过他们铺子里的东西,看着林春燕送上来的这些,除了给手下人分了分之外,剩下的都拿回来家。
这一下子就传了出去,都说县太爷也觉得铺子里的东西好吃,县城里的人都很会跟风,就想着过来尝一尝。
恰好今天是冬至,一些消息灵的、爱吃的饕餮就都过来了。
认真的来说,县城离白云镇很是相近,但是因为书院还有几个大户都在白云镇这边,人们说起来的时候都只提白云镇,倒是把他们县城撇在后面。
很多县城里的人对他们白云镇上就多少有些不喜。
林春燕利索的开始煮起饺子,见来了这样多的外地人,宋大娘马氏他们也纷纷叫卖起来,那边的金娘子和曹老汉也不甘示弱。
“好吃的春卷,有豆沙红枣甜馅儿的,也有荠菜梅干菜等咸馅儿的……”
“馄饨馄饨,五色的馄饨,保管好吃,走过路过别错过。”
“烤鸭、麻辣兔头、好吃的松花蛋和火腿,只此一家……”
金娘子和张大娘关系不错,和马氏关系可不怎么地,见马氏叫卖的声音大了,也扯着嗓子喊起来,两个人谁也不让谁,互相还别上了劲儿,差点就打了起来。
林春燕煮饺子的时候抽空看了几眼,差点没撅过去,那边林桃红却看的眼睛都笑弯了,还和林春燕说,“我看还是金娘子赢了,去他们那边吃馄饨的比较多。”
原先冬至的时候没有吃饺子的习俗,大多数人吃的都是馄饨,也就这几年人们才慢慢吃起饺子来。
再说,一个烤鸭的价格可是就要比馄饨贵上不少呢。
金娘子高兴,叫卖的声音更大了,还让卖小笼包的曾老汉过来帮忙收拾碗筷,“一会儿给你分几个钱 。”
“我才不去,我这小笼包也是一绝,买的人多了去。”
曹老汉哼唧,看着不远处卖鱼羹的宋娘子那里也是忙碌的很,梅子脸上的花都笑开了。
“要是他们这些县城里的人能经常来就好了。”曹老汉心满意足的说,“咱们就都能挣上不少钱。”
“你还别说。”金娘子抽空和他说话,“咱们这里的吃食好吃,离县城又不是特别远,那别的镇上的人还愿意坐了船过来吃,怎么他们县城里的人就不能了?”
从县城到他们这里连船都不用坐,直接走着来也没多长时间。
很多人都是不在这里吃饺子的,直接拿了回家煮,有一小部分是拖家带口一块儿过来,也算是赶个热闹,直接让林春燕他们煮了,再去买些其他的小吃回来。
“真好吃!”有人先吃了饺子之后就开始竖大拇指,不说各色的馅儿有多稀奇,主要那味道也是好得很。
“关键价格也不贵!”算起来比在县城里吃还要便宜不少。
“你们去铺子里看了没?买了票进去还能买上半份,也就四五个铜板就能吃上肉菜,什么京酱肉丝、鱼香肉丝的,听说还总是换了样式。”
“可惜今天肚子已经撑得慌了,下次过来再吃上一些。”
秦老丈人拄着拐杖出来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么多人,和同样拄着拐杖的刘老丈人说,“咱们也就一个月左右没出来,怎么就多了这么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