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都熬成黄色之后全部捞出来,灶间院子里已经飘出来浓郁的葱香味。
这时候再把之前调好的料汁放进去,看着冒起小泡泡之后再把柴火都抽出来,锅里剩下的黑乎乎的一团就是葱油了。
这些保存得当的话也能吃上好长一段时间,不想做饭的时候直接下了面条,把葱油拌进去,放些花生芝麻酱就是一道勾人馋虫的美味。
他们家炸葱香的味道实在太香了,林翠香和隔壁的杏花都过来问是怎么做的,说也要上山去找些野葱回来,照着做一些。
没用多久,去山上找野葱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做了葱油之后也没忘记林春燕,都拿着各自做好的葱油来送给她。
家里原本只有两小罐葱油酱,慢慢的就多了好几罐子,林春燕尝了一下他们做的味道,哪怕方法相同,谁和谁做出来的口感也是有区别的。
原本冬天能将人刮透的北风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变温柔了许多,林桃红最先把外面的羽绒马甲脱了下来,换成了一件半新不旧的袄子。
陆陆续续的,大家都把冬天穿的衣服换了下来,找了一个暖和的时候,他们就把这些衣服都拿到了小河边进行清洗。
“就是水还有些冰手。”林春燕摸了摸小河里的水,“怕是得到四五月才能暖和一些。”
“这和冬天比已经暖和多了。”旁边一个婶子笑呵呵的说,“这小河一融化,孩子们就用了过来摸鱼摸虾了。”
远处的柳树也有了嫩绿的芽,时不时就有人扛着锄头路过,这是要去翻自己家里的地。
又到了做柳叶膏的时候了。
张大娘也把他们后院的地翻了一遍,还有他们房子后面那一块去年刚开垦的地,也一并都给撒了肥。
只可惜,他们家里的草木灰不太多,剩下还有一大块没有撒到,张大娘干脆就去找了放羊的周大爷。
羊粪是个好东西,周大爷从前也不会把这些东西乱丢,就等着春天的时候村里人上门来讨要。
林春燕也开始忙了起来,把种植小组的人都给召集起来,先和他们开了会,说了他们的重要性。
“咱们铺子里卖的果冻豆腐,凉糕上面用的果干,还有将来点心铺子上要用到的果酱,都是要从咱们种植小组里产出。”
这些人是林春燕早就定好的,不过和其他小组不同,他们这都半年以来一直没有上工。
林春燕怕他们心里不得劲,才特意召开了这个会。
显然这个会之后,大家心里都打起了精神,连连保证一定会好好伺候这些果树。
“咱们别的不会,就这一把手艺,肯定都会给燕娘好好干的。”
“那是当然!就咱们这些伙计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咱们瞧,要是干不好了,可不就要被村里人笑话。”
“到时候怕不只是村里人笑话,外村的人也要笑话咱们是个孬种。”
林春燕见他们思维发散的有些歪,但是个个都已经打起了精神,雄赳赳气昂昂的去种树了,林春燕就没再说什么。
铺子那边也要开门了,马氏他们早早的就过来,和宋大娘他们把铺子上上下下都打扫的干干净净,连挂着的竹帘也换了个新的。
这些珠帘都是马氏和胡氏两个人在家里编的,他们两个编竹帘的手艺可是一顶一的好,秦老丈人过来的时候还以为他们这是从哪里买的。
头一天铺子开张,就有不少老主顾上门来,连隔壁烤鸭店也有好些人等着。
宋大娘外面的棚子已经搭好了,过来同林春燕说话的时候就指了那不远处的几个人,“前几天扫铺子的时候他们就总来问,估摸着是县城那边的人。”
林春燕看见了几个眼熟的面孔,和他们远远的打了招呼,就进灶间帮忙去了。
外面的人也不是干坐着,那些凉菜鱼香肉丝都是早就做好的,快有两个月左右没有吃这些菜,这些老饕们心里都还挺惦记。
不过他们这些经常来铺子的老饕也是精明的很,哪怕很长时间没有吃到这些菜色,但都还克制着。
他们知道一会儿林春燕肯定会做了好吃的出来。
那些县城里来的几个郎君娘子就不知道了,瞧见这些端出来的菜色就没忍住,都要了不少吃的。
秦老丈人的腿已经好了,和刘老丈人坐在一个桌子上,只吃了几口就不动筷子,眼巴巴等着林春燕端了好吃的出来。
“我猜是春饼。”刘老丈人也放下了筷子,“要不咱们来下个赌注。”
刘老丈人从前就爱打赌,那几个葫芦镇的郎君也都是这样,什么都要猜一猜。
秦老丈人心情好,乐意陪着刘老丈人玩,就摸着胡须说,“我倒是觉得不是春饼。”
烤鸭那边已经卖起了春饼,往日里单调的配菜也变得丰富起来,什么韭菜豆芽都摆放出来,林春燕这边定然不会再做了春饼出来。
刘大娘也这样觉得,“我押老秦。”
刘老丈人见自家娘子还不支持自己,心里还有几分郁闷,悄悄瞪了她好几眼,倒是没敢说什么。
很快,刘老丈人就看到林春燕端了那温盘出来,等着的人个个伸长了脖子去看,想知道林春燕这是做了什么出来。
那边县城过来的几个人傻眼了,瞧着已经排起的队,再看看自己已经吃撑的肚子,才知道后面才是重点。
这时候再后悔也晚了,几个人互相看了看,瞧见前面人已经要了新鲜的饭回来,就都伸长了脖子去看是什么。
第198章
“是什么?”这些人赶紧问。
秦老丈人给他们看了看盘子里的东西, 笑着说:“是脆琅轩,东西可不多,要吃的话得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