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凯旋与交心
天佑二十九年,十一月。
在朝廷任命的官员陆续到任后,云绫正式率大军班师还朝。
出发之前,她召回了钱来、安庆之二人,而幽州的情报网则通过尤三正式移交给了公孙彤。
在公孙安世安排人回到辽东本家之前,公孙彤将暂时作为本家的话事人,重整公孙家在辽东的势力。
值得一提的是,钱来单独向云绫禀报了公孙彤在辽东的作为。
正如云绫所料,公孙家主动参与叛乱的几房男丁皆畏罪自杀,不过有几名尚不记事的幼儿被公孙彤秘密送走了。
钱来担心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故而派人暗中掌握着幼儿的去向,此时却是询问云绫是否要追回。
云绫摇了摇头,平静地说道:“稚子何辜,便由他们去吧。将人也撤回来,权当不知便是。”
钱来领命,自去传讯不提。
天佑三十年,正月十五。
又是一年元宵佳节,今年的长安城较之往年都要热闹许多。
原因无他,平叛大军将于今日回到长安,天佑帝提早五日便下旨着有司筹备,定要给将士们一场隆重的凯旋仪式。
为此,朝廷早早便派人清扫街道,户部又调出一批红绸,交由工部派人将之悬挂于朱雀大街两侧。
今日的长安城,充满了喜庆的氛围,一大早就有无数百姓从四面八方涌来,使得朱雀大街两侧人头攒动,粗粗一看少说也聚集了十万之众。
此等情况,京兆尹不敢怠慢,派出了所有的衙役上街巡视,维护秩序。
不单如此,京兆尹还上书朝廷,以人手不足为由请调左右金吾卫入城协助维持治安。
这批左右金吾卫是新组建的,尚未满员,两卫拢共也才八千余人,上阵自是不成,但维护治安还是足够的。
辰时二刻,长安南门外出现了一支兵马,大纛高举,上书“大周青鸾卫大将军公孙”字样。
大纛之下,却见一员女将身裹金甲,手提银枪,腰间一柄雪色佩剑,胯下一匹神骏白马,微风一起,红色披风轻舞,当真英姿飒飒。
在其身后不远,两员女将左右护卫,一着银甲,一着玄甲,虽不见长兵在侧,然其英气勃勃之态却也教人不敢小觑。
最后出现的是一支骑兵,人马具甲,威猛不凡。
这些人个个将马槊握在手中,槊尖直指天空,伴着沉闷的马蹄声,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这支骑兵身后紧跟着一支步卒,身披重甲,肩靠陌刀,行走间昂首阔步,威势比之前方的骑兵也是分毫不差。
再之后,则离着远了些,看不清都有些什么,不过那旌旗招展、烟尘四起的模样,莫名就予人一股难言的压迫感。
这支大军自然便是凯旋的平叛大军,而打头的正是玄甲重骑和陌刀营。
其实云绫大军昨日就已抵灞桥,不过天佑帝念及第二天便是元宵佳节,特意遣使让云绫率军在灞桥休整,正月十五再正式进入长安城。
此次班师除崔之钰率青州及扬州兵马各回驻地没有跟来外,尚有二十几万兵马回到长安。
这么多人,自然不可能一次性进入长安城,容易生乱。
故而,云绫也借休整之机安排了各军的入城事宜。
因着有凯旋仪式,她不好厚此薄彼,便让诸将于各军挑选精锐组成首批入城队伍,其余人则分批去到城外的驻军大营等候兵部命令。
是以,云绫带来的这支兵马人数只得三万,却是二十几万人中挑选出的精锐之士。
此时朱雀门城楼上,天佑帝在一众朝臣的簇拥下望见了城外缓缓而来的大军,不禁赞道:“气势雄壮,行止如一,当为国之锐士也!”
说着,他又看向一旁的公孙安世,笑道:“公孙爱卿,家中出此不世之才,当真可喜可贺啊。”
闻言,公孙安世赶忙躬身行礼,恭敬回道:“陛下谬赞了,云绫年轻,行事难免有所疏失,还需磨砺才是。”
天佑帝却是笑而不语,再次将视线投向了城外的大军。
公孙安世的话看似谦虚之言,实则也是在为云绫找补,毕竟云绫在邺城抬举齐王的举动想来该是让天佑帝气恼的。
是以,这段日子每每有人夸赞云绫,他都会拿出这套说辞来。
说话间,大军已到朱雀门外。
只见云绫抬手,大军立时止住脚步,如臂指使不外如是。
旋即,她翻身下马,携燕十七、钱来来到城下,单膝一跪,朗声道:“臣青鸾卫大将军公孙云绫叩见吾皇!伏愿吾皇万岁!”
话音落下,三万将士高唱“万岁!”,山呼海啸,声震天地。
天佑帝努力挺直了腰身,立于城楼之上,高声道:“众将士为国平乱,功莫大焉,快快免礼平身吧!”
“谢陛下!”
又是一声山呼海啸般的呼声,三万人整齐划一的动作,教人一眼便知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
随后,在礼部尚书的主持下,凯旋仪式在一片鼓乐声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最后,随着天佑帝旨意发出,朱雀门开启,大军入城。
待到城门处,天佑帝当众邀云绫同乘御辇。
云绫有些意外,又不好当众拂了天佑帝的颜面,只得推辞一番后登上了御辇。
朱雀大街上,左右金吾卫开道,御辇载着天佑帝与云绫一路前行,再之后则是玄甲重骑、陌刀营及平叛将士们。
左右已经挤满了前来观礼的百姓,欢呼声、呐喊声、笑声哭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让这一刻的长安城百态俱足。
御辇上,天佑帝面含笑意地冲百姓们挥着手,一面轻声对云绫说道:“记得上次长安百姓这么欢愉还是朕刚刚登基的时候,这一晃就过去三十年了。”
末了,还兀自叹了口气。
云绫半坐在一旁,浑身不自在,却又不好表现出来,只得借由对百姓挥手来缓解尴尬。
此时闻得天佑帝的话语,一时触动,不由回道:“百姓欢愉非为大军得胜,乃是预见到太平之世将至。陛下春秋鼎盛,正是励精图治之时,何故叹息?”
闻言,天佑帝微微一愣,旋即依旧从容地对百姓挥手,一面徐徐说道:“朕已经老了,近来总觉精力不济,未来总归是你们年轻人的。”
“陛下,《皇极惊世诀》乃是旷世奇功,臣观陛下根基甚牢,若能勤加修习,相信很快便能恢复巅峰。届时定能再造盛世,成就不世功业!”
天佑帝挥动的手一顿,缓缓转过身来面向云绫,一脸正色地问道:“你真这么认为?”
云绫却是不答反问道:“陛下前二十年能缔造盛世,如今却没这个信心了?”
闻言,天佑帝定定地看了云绫半晌,忽而轻笑出声,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见此,云绫维持着面上的笑意,心里却在琢磨天佑帝这笑声是何意。
不待她琢磨明白,天佑帝再次开口道:“你不喜朕拿你来平衡诸皇子,朕可以答应你,之后不会再有这等事。不过,你也要答应朕,不可掺和其中,如何?”
云绫眸中精芒一动,旋即隐没,摇头道:“这却是有些迟了,臣可不想做食言而肥之人。”
闻言,天佑帝猛地看向云绫,眼中是一种莫名的神色,半晌方才隐去,叹道:“你就这么看好齐王?朕没记错的话,你和韩王还有同门之谊,为何不选他?”
“这不是臣选的,而是陛下为臣选的。”云绫徐徐说道:“齐王、韩王、燕王各有所长,臣本无意掺和其中,却是陛下将齐王送到了臣面前,刚好齐王殿下也不让臣反感罢了。”
“你可知以你如今的地位,你的一举一动都不仅仅是你个人的行为了。”
“臣明白。所以,这次回来,臣也没打算给韩王、燕王机会。”
话音落下,天佑帝双目微眯,片刻后视线转向了御辇之外,什么话也没说。
见此,云绫收敛笑意,恭声说道:“陛下,储位空悬,群臣难安,天下难安,宜早正国本才是。”
天佑帝也不回头,只淡淡道:“你何不直言让朕传位于齐王,然后安心去做个太上皇安享晚年?”
“臣绝无此心!”云绫垂首,恭声回道:“陛下一手缔造盛世,臣心中是敬佩的,也是信服的!臣相信,在陛下的带领下,天下很快便能重归盛世!”
闻言,天佑帝缓缓转过头来,定定地看着云绫,似是在分辨其话中有几分真心。
半晌,他幽幽一叹,问道:“去了趟无极宗,可寻回了被彦美人带走的皇极玺?”
云绫似乎没料到天佑帝忽然将话题扯到了皇极玺上,不禁有些愣神,自然没能立时回答。
天佑帝却不等她,又道:“准备何时交还啊?”
闻言,云绫又是一愣,心中苦笑,不愧是缔造盛世的帝王,将她的心思猜得透透的。
的确,云绫亲赴无极宗除了打击魔门外,还有个未曾与任何人提起的目的,那便是寻回皇极玺。
如今皇极玺就被她收在玲珑的量子空间中,准备寻个合适的时机让齐王献给天佑帝,以此为其再添一笔功勋。
既然已被天佑帝看破,云绫也不藏着掖着了,恭声道:“臣准备过几日让齐王献上。”
闻言,天佑帝轻笑出声,摇头道:“你啊你,齐王何德何能得你如此相助,他倒是个好命的。”
说话间,御辇也到皇城脚下,天佑帝没再说话,示意内侍将御辇一路赶到了宫宴所在。
一场宫宴过后,作为主角的云绫自是喝了不少酒水。
出了宫,天色已然不早,她便在燕十七与钱来的护卫下往燕国公府而去。
她知道,燕国公府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她得赶紧回去找援军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