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八字定国本
今夜乌云蔽月,寒风阵阵,守卫宫城的金吾卫士卒还在尽职尽责地巡逻。
一道人影蓦地出现在承明殿屋顶,轻轻搬动瓦片,便从那不大的洞口进入其中,落地无声,竟未惊动门外的守卫。
这人自然便是云绫,一身夜行衣,蒙着面巾,加之今夜天色漆黑,正合适行动。
她侧耳倾听片刻,几道若有若无的呼吸声便被她收入耳中。
那是暗中的影卫,不过并不在前殿,而是在寝殿外守卫着皇帝。
云绫轻手轻脚地来到御案前,一眼便找到了目标,那被誉为皇权象征的皇极玺,今夜她就是要借用皇极玺为齐王傅明献造最后一波势。
这个主意还是天佑帝提醒她的,当初天佑帝说皇极玺中藏有十六个字。
她很清楚这方皇极玺是当年太祖傅恒为了让她交差而制作的,既然傅恒能在其中藏字,她未必就不能。
因此,她和玲珑讨论可行性,玲珑的答复是可以做到。
不过玲珑没有傅恒的能耐,不能让文字长久留在皇极玺中,这才迫使云绫不得不事到临头再行动。
说回现在。
云绫小心地将皇极玺从木盒中取出,心道:“玲珑,干活了。”
【收到!预计用时半炷香,请做好准备!】
于是,云绫寻了个角落盘膝而坐,将皇极玺托在手中,又取出一块带来的黑布笼住全身。
下一刻,只见她眉心射出一道荧光,直直打入皇极玺中。
这荧光并不刺眼,反而非常柔和,即便拿眼盯着看也不会感觉任何不适。
不过,大殿此时漆黑一片,这就有些过于显眼了,若是有人从门外经过,很容易发现其中的异常。
好在她带来的黑布遮光性不错,将这柔和的荧光挡了个严严实实,倒也不虞被人发现。
半炷香很快过去,玲珑的声音也在云绫脑海中响起。
【完成!按你的意思可以显现三次,之后我留下的能量就会耗尽。】
“三次绰绰有余了。”
云绫心中回了一句,这便将皇极玺小心地放回原位,又腾身而起从屋顶的小洞出去,将瓦片复原,旋即消失在黑夜中。
她这一系列举动皆是寂静无声,直到出了宫墙也未惊动任何人。
回到燕国公府,云绫迅速换下夜行衣,穿上平常的服饰,这才躺回床上准备入睡。
她相信,明天的早朝会非常热闹。
翌日一早,云绫随着公孙安世一起入宫上朝,二人小声聊着近期朝中之事,重点仍是韩元让的复出。
公孙安世担心韩元让会支持韩王,云绫却是微微一笑,悄声道:“师伯放心,今日过后便该尘埃落定了。”
闻言,公孙安世微微一愣,有心要问,却见到了宫门附近,只得压下心中疑惑,以免不慎被人听了去。
他相信云绫这么说定然是有万全把握的,他只需见机行事,为云绫镇住场子即可。
朝会很平常,所议之事皆是恢复河北民生、重建河北秩序一类。
云绫站在武将第一的位置,全程盯着自己的脚尖,不发一言,好似对这些事都不感兴趣。
她其实很关心民生问题,往日也会积极与群臣争论如何能更好地让河北百姓尽快重归安宁。
不过,今日她的心思却不在此,她在等一个消息。
果然,在朝会进行到一半时,一名内侍急匆匆地从侧门进入乾坤殿,在王一安的耳边说了什么。
王一安脸色一变,忙小跑着到天佑帝身边耳语了几句,却见天佑帝亦是脸色一变。
不知为何,天佑帝还极为隐蔽地瞥了云绫一眼。
这自然瞒不过云绫的感官,不过她自忖昨夜之事无人发现,是以毫不心虚地迎上了天佑帝的目光。
群臣也发现了天佑帝的异常,正在奏事的官员很有眼色地噤了声,默默退回朝班当中。
这时,作为事实上的群臣之首,公孙安世出班询问出了何事,天佑帝却是不答,起身就欲宣布退朝。
见此,云绫忽而出班,手举笏板奏道:“陛下,可是宫中出了什么乱子?臣公孙云绫不才,愿为陛下分忧!”
云绫这一动,公孙安世立马领会怕是这妮子安排的手段开始了,当即随之出班表示愿为君分忧。
旋即,公孙家一系的官员纷纷出班附和,他们又带动了一些原本还在观望的朝臣。
粗粗一看,出班附和之人竟有半数之多。
这个时候天佑帝哪能不明白,今日这出怕就是云绫鼓捣出来的。
他还在犹豫之时,一直老神在在的韩元让倏地出班奏道:“陛下,天家无小事,与其让群臣无端猜测,不若将事情拿出来议一议,臣等也好为陛下谋划一二。”
闻言,天佑帝心知走不掉了,不禁神色一沉缓缓坐了回去,半晌方才示意王一安退下。
群臣只见王一安匆匆从侧门离开,许久方才捧着一只木盒回来,那木盒缝隙间还隐隐透出华光。
“皇极玺在发光?!”有靠前的大臣看清了木盒样式,不由惊呼出声。
木盒被放在御案上,天佑帝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云绫的方向,这才伸手将木盒打开。
下一瞬,华光绽放,如同烈日当空,照得群臣不敢直视,纷纷以袖遮眼才觉好受一些。
好在天佑帝提前得知情况,打开木盒便撇过了头去,倒不似旁人那般狼狈。
好半晌,华光方才渐渐淡去,予人柔和温润之感,群臣这才放下手纷纷伸长脖子往御案看去。
这一看却让殿内响起无数倒抽凉气的声音,原是那一片柔光之中竟显现出八个大字来。
“齐王敦敏,可承大统。”
不知谁人将这个八个字念了出来,立时教群臣回神,纷纷跪倒直呼神迹。
其中呼声最高的便属云绫,那一脸惊诧敬服之态,真情实意,教人瞧不出半点破绽来。
这时,一位御史倏地高声奏道:“陛下,皇极玺乃是太祖当年所制,此必为太祖谕示!臣请陛下立齐王为太子,以正国本!”
话音落下,登时便有大臣高声附和,请立齐王傅明献为太子。
这一刻,便是天佑帝也怀疑起来,这莫非真是太祖谕示?
他比任何都清楚皇极玺的不凡,当初他便自皇极玺中得到十六字预言,如今都已应验,由不得他不信。
然而,他却本能地觉着此事蹊跷,不由再次看向了云绫。
直觉告诉他此事多半与云绫有关,因为皇极玺中曾显现文字一事他只告诉过云绫。
但理性又告诉他这件事不可能与云绫有关,似这等神异莫名之事非是人力所能及。
一时间,天佑帝陷入了迟疑当中。
云绫却是神色如常地站在原地,并未附和请立太子之言,只低头看着脚尖,好似一切都与她无关。
见此,公孙安世便要出面奏请,耳边却陡然响起云绫的传音:“师伯勿动,过犹不及。”
公孙安世猛然醒神,不动声色地看了云绫一眼,便学着那模样盯着脚尖发呆。
天佑帝的视线在这舅甥间扫视一圈,没能看出什么来,而随着请立齐王的呼声愈来愈高,他也不得不作出表态了。
然而他又能说什么呢,皇极玺就在这摆着,那八个大字还明晃晃地在众人眼前。
“传旨,有司准备,择吉日册立齐王傅明献为太子,祭告宗庙,以定国本!”
天佑帝沉闷的声音在大殿内回响,随之而来的是群臣山呼万岁。
早朝的事迅速在长安城内传开,连皇极玺显现的八个大字也一字不差地流入市井之中。
这其中若说无人推波助澜是不可能的,群臣也猜得到会是谁人的手笔,不过无人戳破罢了。
一时间,齐王天命所归之言在市井广为流传。
消息传入燕王府、韩王府,二王皆默然以对,做出了同样的决定:闭门谢客。
对于二王的反应,所有人都不觉意外,齐王大势已成,二王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皇宫,承明殿。
天佑帝始终觉得事有蹊跷,挥退了所有人,如往常一般将真气注入皇极玺中。
下一刻,那让他无比熟悉的十六个字便显现出来,而一同出现的还有早朝时那八个字。
这一瞬,他终于放下了怀疑,暗道:莫非真是太祖谕示?
旁人不知,他如何能不知,太祖傅恒并非驾崩,而是破碎虚空而去。
既能留下十六字预言昭示国运,再多八个字的谕示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之事。
思及此,天佑帝默默收回了真气,看着面前渐渐消散的文字,不由重重叹了口气。
他知道,他的时代怕是很快就要过去了。
齐王府。
傅明献今日并未上朝,而是得了云绫的暗中提点,称病在家。
近来有号称药王之人频繁出入齐王府,是以他此时称病倒也不会惹人怀疑。
当早朝之事传入他耳中时,他的第一反应是不信,随后才是一脸平静地坐回位置上。
李红药,也就是药王正在一旁收拾银针等物什,她自是易过容的,此时正是那干瘪小老头的模样。
她瞥了傅明献一眼,操着沙哑的音色说道:“你这病需得平心静气地养着,一年半载后或能有个子嗣。似你这般一惊一乍的,可别坏了老夫的招牌。”
闻言,傅明献赶忙平复下心绪,起身躬身一拜,沉声道:“多谢药王前辈提点,晚辈定当谨记医嘱好生养气!”
“甭谢老夫,要谢就谢那丫头吧。”李红药一边将药箱挎上肩膀,一边看向傅明献道:“今日针灸过后老夫的事便算完成了,剩下的还得靠你自己。老夫告辞,不必相送。”
说罢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齐王府。
虽说不必相送,傅明献还是恭恭敬敬地将人送出了门,这才教人备礼,往燕国公府递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