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就连当年的允禵都不如你
果亲王连忙双手举起酒杯,起身垂首恭敬道:
“皇兄赞赏,臣弟愧不敢当!臣弟身为大清的子民、皇上的臣子,得皇兄眷顾,享亲王之尊,为大清出力是分内之事,更何况此次出征,臣弟虽尽力击退敌军,但却连累四阿哥受伤,是臣弟失责,有负皇上所托,请皇上降罪。”
皇帝哈哈一笑,似是不甚在意:
“敌军狡猾,朕知道你是尽力了。朕听说,在你的统领下,大军归心,战士无一不服,士气高昂,这是你治军有方。而且战场上刀剑无眼,也不是你可以预料的,好在弘历如今也康复了。这一杯,朕干了!”
言罢,皇帝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果亲王若有所思地一笑,也跟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四阿哥今日也来了,本来在府里走路还需拄着拐杖的他,马车到了宫门口后,硬撑着自己一瘸一拐走进来了。
他已经好久未进宫了。
上一次进宫,还是和果亲王出发前,那时的他意气风发,是皇子里声望最高的,皇帝对他寄予厚望,在养心殿与他密谈,他还去了储秀宫向沈眉庄辞别,给朝华带了些西洋来的小玩意儿。这一次却物是人非了。早上入宫后他先去了养心殿,皇帝下朝后父子两见了一面,告退后他又去了一趟从前在阿哥所住的地方,然后径直去了乾清宫赴宴,宴席前没有去储秀宫见沈眉庄。
此时他见皇帝与果亲王举杯共饮,握着白玉酒杯手不自觉地加大了力度,手背上的青筋隐隐可见。五阿哥瞥了一眼四阿哥的动静,不动声色地握了握他抓着酒杯的手,四阿哥冷冷地对上五阿哥的目光,五阿哥却只淡淡一笑,随即松开手,举起酒杯对着皇帝站起来,恭敬道:
“十七叔自是英明神武,但也是皇阿玛治国有方,我们大清才得上天庇佑,儿臣敬皇阿玛一杯,祝皇阿玛龙体康健,千秋万代!”
殿内这么多人看着,皇帝肯定要给自己儿子脸面的,无论前日父子俩闹得多僵,此刻皇帝的笑容都十分和煦。苏培盛一早已经回皇帝身边伺候了,他笑着替皇帝重新斟满了酒,皇帝连声说好,也跟五阿哥干了,只是没有多说话。整个殿内欢声笑语,只是没有人搭理四阿哥,五阿哥并不在意皇帝的疏离,继续道:
“我再敬十七叔一杯,谢十七叔保我大清边境,为四哥报仇。听说十七叔在西南一带深得将士爱戴,提倡互市,开设学堂,云贵一带的百姓也对您感激不尽。我真是羡慕弘晓能跟着十七叔学习呢!”
闻言,皇帝脸上露出一丝儿意味深长的微笑,眼眸黑不见底。果亲王没有过多的情绪波澜,依旧挂着谦逊和煦的笑容,在皇子面前丝毫不端着长辈的架子,起身举起酒杯对五阿哥道:
“五阿哥谦虚了。闻得你府中刚给皇兄添了第一位皇孙,我该恭喜你和你的福晋才是。” 果亲王仰起手中的杯子一饮而尽:“干了!”
皇帝嘿嘿干笑两声,适时地开了口:
“是啊,十七弟的功夫是皇阿玛手把手教的,除了二哥,就只有你了。十七弟尽得皇阿玛真传,英明神武,就连当年的允禵都不如你啊!”
允禵是皇帝最忌惮之人,果亲王被皇帝拿来和允禵相提并论,众人心里都忍不住嘀咕起来,加上当年的皇太子胤礽谋逆…… 本来殿内热闹的气氛像被冰水临头一浇,全然冷了下来,大家面面相觑,不敢出声。
果亲王敛起了方才的笑容,起身对着皇帝恭敬拱手道:
“皇兄的师傅的满洲第一巴图鲁,骑射功夫远在臣弟之上。臣弟不配、也不敢和皇兄们相比。”
皇帝继续笑得意味不明:
“巴图鲁教的是箭术,皇阿玛给的是舐犊之情。皇阿玛,还是偏心你的。”
果亲王继续恭敬道: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正因为皇阿玛的这一份偏爱,倒让臣弟成了无用之人。”
这一番话本来无懈可击,众人都以为果亲王已经圆滑地化解了这一局,没想到皇帝还是不依不饶:
“老十七可不要妄自菲薄,你可是皇阿玛曾经属意之人。若不是舒太妃是汉人,当年群臣反对,想来你坐在朕这个位子上也是能有一番大作为的。”
殿内所有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就连奏乐的乐师们都停了下来,殿中央的舞姬恭敬地退出了殿内。果亲王显然也有些吃惊,身旁大腹便便的孟静娴赶紧扶着侍女的手起身,扶着肚子和果亲王双双跪下,夫妇二人垂着头,果亲王言辞恳切道:
“皇兄此言,臣弟万万担待不起。皇阿玛错爱,幸得大臣们规劝,皇兄又文武双全,才没有铸下大错。如今皇兄在位,励精图治、仁政爱民,大清国富民强、天下太平,这都是皇上您英明睿智的成果。”
皇帝突然拍了拍手,哈哈大笑:
“好,好,十七弟果然是玲珑剔透之人,这话可真让人听得舒服啊!怪不得在西南之地得军民所向,果真是朕的好弟弟啊。你和你的福晋起来吧,娴福晋临盆之期将近,若能为过果亲王府再诞下一位嫡子,那才是喜上加喜呢。”
皇帝一双精明的小眼睛打量着果亲王,话至如此,他想着果亲王定能理解他的用意。一早果亲王来养心殿述职时皇帝并没提及交出兵权一事,只是和毓郡王一起讲述了此次西南之行的大小之事。他本想等果亲王主动提起,但果亲王却字字不提此事,于是便有了方才那一幕。
可平日里甚会察言观色的果亲王,这时候却像鬼打墙似的,没有顺着皇帝的意思说下去,只一副谦卑的姿态继续跪在地上,道:
“臣弟今日所有,皆是皇上所赐,若是有什么喜事,那也是皇上的喜事、大清的喜事,绝非臣弟一人的喜事。臣弟携家眷多谢皇上所赐。”
说着,这夫妻二人跪在地上给皇帝行了个大礼。皇帝素日多疑,殿内的人又不知早上之事,只纷纷觉得皇帝让一个孕妇跪着有些无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