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遗憾明凰凰

第819章 :飞龙,一抓一大把

旁边一位大厨脸上堆满笑容,赶忙回应:

“沈老板,主要还是您这儿的食材好啊。

这飞龙可是从新鲜运过来的,而且到这儿的时候还是活蹦乱跳的,这在市面上可太难得啦。”

另一位大厨也在一旁点头附和:

“是啊是啊,沈老板,您这儿的食材,那真叫一个绝!”

两位大厨对在沈琰这儿做菜的活儿。

那是打心眼里满意。

为啥呢?

原因很简单,沈琰这儿的食材太丰富了。

好多在外面有钱都难买到的珍贵食材。

在这儿一抓一大把。

就说这飞龙吧。

那可是特产。

一般的京都老百姓,连见都没见过,更别说吃了。

可在沈琰这儿呢,专门养着好几只飞龙。

啥时候想吃。

直接去抓一只来宰了就行。

就跟自家菜园子里摘菜一样方便。

再说说鱼翅。

这玩意儿价格贵得离谱,个头越大越值钱。

其中天九翅更是贵得吓人。

就算是京都那些高档大饭店。

也不见得能有这东西。

可沈琰家的冰箱里呢。

光是天九翅就存了好几十个。

这手笔,够夸张吧。

还有燕窝,最金贵的当属血燕,产量极少,价格高得让人咋舌。

一般的饭店,根本就拿不出手。

但在沈琰这儿,满满一冰箱全是各种血燕。

随便瞅一眼,都能把人惊得合不拢嘴。

除了这些极品鱼翅、燕窝,沈琰这儿还有几十种顶级食材。

任由厨师们发挥厨艺。

所以,大厨们都抢着来沈琰这儿做菜。

说实话,放眼全国。

估计都找不出几家像这样食材丰富的地方。

对于厨师来说。

能用这些顶级食材做菜。

本身就是一件特别享受、特别愉快的事儿。

哪怕沈琰不给钱。

估计都有一大帮厨师挤破头想来。

正想着,苏幼雪端着一小壶温好的黄酒走了过来。

她给沈琰倒了一小碗,轻声说道:“黄酒已经温好啦。”

“媳妇你也尝尝。”

沈琰笑吟吟的伸手接过,轻抿一口。

瞬间,一股暖流从喉咙滑下,全身都跟着暖洋洋的。

这可是 50年份的红曲黄酒。

口感醇厚,滋味绝佳,特别适合在冬天喝。

最让沈琰满意的是。

黄酒酒精度数比较低,适量饮用对身体的伤害较小。

可别以为酒能随便敞开了喝。

实际上,不管啥酒,只要含有酒精。

对身体就有一定害处。

只不过,有些酒危害大些,有些酒危害小些。

黄酒就属于对身体危害较小的。

甚至还有一定的养生功效。

所以,虽说沈琰收藏了不少名贵白酒。

但平日里,他最喜欢喝的还是黄酒。

如今。

沈琰除了继续收藏白酒。

还专门腾出一块地方来收藏黄酒。

他家地下酒库里。

收藏的黄酒数量已经超过了一千坛。

那场面,相当壮观。

**

眼瞅着过年的日子越来越近。

非凡集团又开始给员工发过年福利了。

这次发的福利,和往年一样。

除此之外,还多了羊肉。

要知道,非凡集团的员工数量可不少。

国内市场根本采购不到这么多肉类。

好在国外货源充足,而且价格还挺实惠。

沈琰大手一挥,直接从国外进口了一万吨羊肉。

这些羊肉,一部分当作福利,分给了工人们。

剩下的猪肉和羊肉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转卖给了京都供销社以及各大商场;

另一部分则作为福利,送给了治安局和学校,

让大家都能过个丰盛的好年。

农历二十九这天,非凡集团宣布放假。

工人们用车子拉着一块块肉往家走,

那场面,可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有些工人的自行车后座上,

还绑着一台台大彩电,

更是引得旁人眼红。

这些拉着彩电的工人,可都是集团里的优秀员工。

沈琰早就规定好了,

凡是三次获得优秀员工称号的,

就能得到一台大彩电作为奖励,

另外还有一个大红包。

这奖励政策

一宣布,

整个集团的工人们都像炸开了锅似的,

大家心里都暗暗较劲,

想着一定要努力工作,好好表现,

争取获得优秀员工的称号。

前段时间,沈琰提前把 2%的股份转给了沈沁梅。

这下,沈沁梅可真成了服装店的老板。

沈沁梅拿到股份后。

每天干劲十足,一门心思扑在服装店的生意上。

几个月前,服装店又新开了十几家分店,

生意那叫一个火爆。

现在,服装店的门面已经达到 53家,

每天的利润超过十万元,

这利润都快赶上一个大工厂了。

虽说这点钱在沈琰眼里不算什么,

但看到服装店的营业额和利润不断攀升,

分店也越开越多,他心里还是挺欣慰的

沈沁梅满脸兴奋地对沈琰说:

“小琰,我打算在全国的大城市都开分店。

我的计划是,五年之内,在全国开一千家分店!”

沈琰笑着鼓励道:“好啊,我支持你!”

当下大环境越来越好,正是扩张发展的好时机,

所以。

对于沈沁梅开店的想法,

沈琰自然是全力支持。

到了晚上,两位大厨过来,给沈琰做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这桌年夜饭可讲究了。

有白金鱼子酱、白松露、鹅肝、布列塔尼蓝龙虾、南海东山羊等等。

一共十道菜。

其中,鱼子酱来自奥地利。

这种鱼子酱取自一种罕见的白化鲟鱼。

这些鲟鱼生长在雪山之下,生活在天然无污染的水域。

它们从幼鱼长到成熟,需要二十多年的时间。

所以鱼子的产量极少,价格自然高得吓人。

一克就要 100米元。

平均算下来,一颗小小的鱼子就得 1米元。

这价格,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

沈琰吃了之后。

倒也没觉得味道有多惊艳,

不过,既然重生一回。

他就想尝尝这些顶级食材到底啥滋味。

说白了,就是图个新鲜。

鹅肝则是来自史特拉斯堡。

足足有三斤重。

史特拉斯堡的鹅肝,在世界上那可是公认的品质最佳。

制作的时候,厨师选用苹果作为配料。

用来去除鹅肝的油腻。

经过特殊处理后,苹果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味。

酸中带甜。

厨师在烹制鹅肝时,采用小火微煎的方式。

只需要把鹅肝翻一次面。

就能煎好。

这样既能充分保证肉质的鲜嫩和营养价值。

又能让鹅肝保持完整。

虽说鹅肝的制作过程有些残忍。

但味道确实不错。

连沈琰都忍不住多吃了几块。

不过。

在沈琰看来,无论是鱼子酱还是鹅肝,都只能算是这桌年夜饭的小菜。

真正的压轴大菜,是那道佛跳墙。

这道佛跳墙。

选用了极品三黄鸡、天九翅、大海参、进口大贝柱、单头鲍、岛国帆立贝、虫草花、母鳐鱼花胶等十多种顶级食材。

光食材成本就超过了一万米元。

而且,这道菜不光食材讲究。

熬制过程更是相当复杂。

大厨整整花费了十多天时间。

才把它熬制完成。

可以说,光人工成本就非常高。

一般人还真吃不起。

熬制好的佛跳墙一端上桌。

一股浓郁而诱人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让人忍不住直咽口水。

传说这道菜做好的时候,香味太诱人。

连和尚都忍不住翻墙过来偷吃,

“佛跳墙”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这道佛跳墙,汤汁味道浓郁醇厚。

融合了海鲜的鲜甜和肉类的香浓。

多种味道交织在一起。

既有各种食材自身的特色。

又升华出一种独特的风味。

别说沈琰吃得满意,就连苏幼雪和果果,糖糖都喜欢吃。

此时。

时间已经到了七点半,春节晚会准时开始。

沈琰和苏幼雪,果果,糖糖,沈荣强,胡爱芬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看着春晚。

今年春晚。

最受欢迎的节目当属歌曲和相声。

吃完年夜饭。

沈琰牵着苏幼雪出门逛了逛,欣赏了一会儿街景和烟花。

随后就

拉着沈荣强和胡爱芬一起打扑克。

就这样。

新的一年在欢声笑语中悄然过去了。

年刚过完。

沈军,沈沁梅,陈马龙就赶到了四合院。

这下子,原本就宽敞的四合院。

一下子热闹起来。

沈琰这几天过得那叫一个舒坦。

每天除了品尝各种美食。

就是和大家围坐在一起打扑克。

日子别提多惬意了。

闲暇之余。

沈琰琢磨着,怎么着也得回趟落云村。

且不说他姐弟三个,就说沈荣强也是想回去的。

毕竟那是沈荣强的根。

是承载他过往岁月的老家。

大过年的,回去看看母亲,看看兄弟姐妹,老邻居,这是人之常情。

要是发达了就把老家抛在脑后。

那传出去多不好听。

别人还不得戳脊梁骨。

这么一想。

沈琰便吩咐人准备了满满一车礼品,带着沈荣强,胡爱芬一行人踏上了回落云村的路。

**

几天后。

落云村。

落云村里的老邻居们眼尖。

老远就瞧见沈荣强一行人走过来。

一时间,大家都放下手里的活儿,脸上堆满笑容,纷纷围拢过来。

“哟呵,可算把你们盼回来啦!”

“沈琰呐,你现在可是出息大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全国都有名啦!”

“新年好啊!新的一年肯定更上一层楼!”

“新年好!大家新年都好!”

沈琰一行人笑着和大家一一打招呼。

如今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了些知名度。

落云村里的人都把他当成了骄傲。

周围的住户,都觉得这院子肯定有灵气。

是块风水宝地。

不少人都眼巴巴地想搬到他们家旁边来。

沾沾这好运。

沈琰热情地回应着大家的问候。

随后转身对四仔说:

“把车上的礼品拿下来,给大伙分分。”

过年回老家。

带点小礼品是最基本的礼数。

这次沈琰带来的礼品是花生油。

别看这东西不算稀罕玩意儿。

可家家户户都用得着,实惠又贴心。

当然,有些人他没打算给。

大伙拿到花生油,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虽说现在日子都好过了。

兜里也有点钱。

但花生油天天做饭都得用。

谁会嫌多呢?

更何况这是进口的,包装精致。

在市面上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

拿出去送礼。

那可太有面儿了。

“哎呀,太谢谢了!这花生油可真是送到心坎里去了!”

“哈哈哈,小琰这孩子就是贴心,这油看着就好!”

“谢谢你还惦记着大伙!”

沈荣强等人找了个地方坐下。

和老邻居们唠起了家常。

这一聊才发现,大家的日子都越过越好了。

就说沈成材一家,可自从沈琰给了他做生意的点子。

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门心思扑在上面。

一家又一家服装店开起来。

收入越来越多,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现在,沈成材家都请了保姆。

家里的家务活、杂事都不用他操心。

每天就是去店里转转。

然后去公园溜达溜达。

再喝上两杯小酒,尽情享受生活。

有人热情招待:你们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一定得去我家,咱爷俩好好喝一杯!”

这话一出口,周围的邻居也纷纷发出邀请。

“去我家喝酒吧,我家藏了一瓶十年份的五粮液,就等你来喝呢!”

“到我家去,我家刚杀了条十多斤重的大鱼,正愁没人一起吃呢!”

“我家有瓶我爷爷泡的药酒,里面放了好多珍贵药材,你们来尝尝!”

“来我家!”

此时此刻。

沈荣强一家成了村里里最受欢迎的人。

大家都觉得。

他们能去自己家做客,那可是天大的荣耀。

说出去都有面子。

沈荣强赶忙摆手,笑着拒绝了。

邻居们一听,又纷纷邀请他们去家里喝茶。

对大伙来说,喝酒还是喝茶不重要。

关键是他们能来。

只要他们跨进家门,那就是一种荣耀。

隔壁院子里,还有人心情糟糕透顶。

就是沈老太。

沈老太身体越来越差,走路都颤颤巍巍。

更要命的是。

她连个养老的人都指望不上。

家里几个孩子对她都不管不顾。

最多也就扔个一两百块钱。

让她自生自灭。

沈老太如今病情严重,稍微使点劲,手脚就发软。

连吃饭都费劲,上厕所更是折磨。

家里没有厕所。

大冬天的。

气温降到零下十度,她一个老人半夜跑去上厕所。

本就艰难。

更麻烦的是,她手脚没力气。

有时候蹲着就站不起来。

只能扯着嗓子拼命喊救命,

等人来把她扶起来。

村里的人,帮忙扶个一两次还行。

次数多了,大家都厌烦了。

大冷天的,谁愿意半夜爬起来。

跑到臭烘烘的厕所。

去扶一个浑身臭味的老太太呢。

沈老太心里也明白。

这么下去不是办法。

可不上厕所又不行,总不能被尿憋死吧。

思来想去,她就让家里孩子买了个桶放在房间里。

有需要就在桶上解决。

可新问题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