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遗憾明凰凰

第828章 :盘活这盘死棋

现在,

还是有很多优质公司的,

这些公司,或许一时间没赚钱,

但再过一段时间,

他们就会崛起,

趁着他们股份下跌的时候买入,

以后又可以大赚一笔。

除了上市公司之外。

沈琰还有一个安排,那就是购买一些矿产。

比如铁矿,铜矿,油田等等。

这些东西,买下来之后,就是一大笔固定资产,以后可以坐等升值。

沈琰继续说道:“这次行动,大家都辛苦了。普通操盘手,每人发一个30万米元的红包,副组长发40万,组长发50万。”

说到这里,

看了严明一眼,又说道:“你的功劳比较大,就给你发一个300万元的红包吧。”

严明是他的舅舅。

虽然不是亲的。

但这么多年合作很有默契,人品没的说。

沈琰对自己人向来大方,直接就给了他一个300万米元的超级大红包。

严明听了,脸上露出笑容,说道:“谢谢老板!”

很快,消息就传出去,

整个大厅都欢呼起来。

30万米元,相当于200多万港元。

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要知道,现在一个大明星,一年的收入也不过是一二百万。

“老板万岁!”

“哈哈哈,太好了。”

“太捧了,有了这笔收入,我就可以买一套大房子了。”

“这红包太大了,感谢老板。”

大厅里面的人,都纷纷感谢起来。

行动已经结束,

沈琰就没必要留下了,

他返回别墅,又过起了悠闲的生活。

晚上,

这次带来的影响,已经弥漫到全球,

所有的媒体,都在疯狂报道着。

在香江,财经节目成为最为热门的节目,收视率暴涨。

电视台也知道这一点。

他们请来了好几个专家教授,对这次暴跌进行的点评。

不过,他们说来说去。

也不知道这次暴跌的原因是什么。

有些观众打电话进去,想知道明天股市还跌不跌。

对于这个问题。

这些专家,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只能含糊的应付过去。

由于所有的股市都在下跌,损失太大,影响太大。

所以很多媒体,直接把今天称之为“黑色星期一”。

这个黑色星期一。

沈琰收割了大量财富,睡得很香。

而那些普通的股民,还有公司,可就睡不着了。

今天的股灾来得太突然了。

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一天时间就亏损了大半。

这对他们的信心,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他们完全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情况。

万一明天继续暴跌的话,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几个睡得着的。

很多人都是坐着到天亮。

然后第一时间赶到交易所,等待着开盘。

10月 20日。

香江交易所率先按下“暂停键”。

宣布停市四天紧急清理积压交易。

然而全球大部分交易所仍照常开门。

股民们攥着最后一丝希望守在交易大厅。

眼巴巴盼着行情触底反弹。

谁能想到,现实比想象更残酷——股市大盘齐刷刷往下栽,贵金属、咖啡、棉花这些商品价格也跟着一泻千里。

整个市场就像被泼了盆冷水,冷得人直打哆嗦。

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不少公司财报漂亮、盈利亮眼。

股价却照样跌得稀里哗啦。

这哪是单纯的经济波动?

分明是大伙对市场彻底没了信心。

恐慌情绪像瘟疫一样在股民中间蔓延。

为了稳住局面。

大公司纷纷下场回购股票“托底”。

可市场依旧像漏了气的皮球,怎么都鼓不起来。

就在一片混乱中,沈琰带着上千个账户杀进了市场。

短短一天。

100多亿米元像流水似的砸进全球股市。

专挑那些潜力大、底子厚的优质股“捡漏”。

接下来几天更是火力全开。

又豪掷 300多亿米元,

悄咪咪成了几百家上市公司的股东。

虽说持股比例不算高,多的也就 15%,少的才 1%,但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优质资产。

等行情回暖,妥妥的“摇钱树”。

股市这边赚得盆满钵满

沈琰在香江的布局也拉开了。

他盯上了三块“硬骨头”:

国泰航空、亚视和《东方日报》。

收购这些公司,图的可不是眼前这点利润。

拿下国泰航空,私人飞机有了“官方挂靠”,

飞机保养维修也不用愁;

掌控亚视和报纸,就等于握住了舆论的“方向盘”,以后想宣传啥、引导啥,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再说了,有了电视台,打造娱乐帝国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么重要的事儿,沈琰放心交给了严明。

严明能力强、人脉广,又是个十足的“事业狂”。

接到任务两眼放光。

当即带着秘书团队出发。

严明第一站就直奔香江传媒“圣地”五台山。

这里曾是电视台和电台扎堆的地方。

见到亚视老板丘得根,他也不绕弯子,直接摊牌:

“丘老板,我们非凡集团想溢价收购亚视,您看能不能割爱?”

丘得根一听就犯了难。

说实在的,他打心眼里喜欢电视台这摊子事业,也想好好经营出一番名堂。

可现实太残酷,行业竞争激烈得要命。

一年到头忙得脚不沾地。

利润却只有可怜的六百多万。

还不如一家小工厂赚得多。

他忍不住试探:“严先生,你老板为啥偏偏看上电视台这块‘烫手山芋’?”

丘得根早听说过沈琰的名号。

对这位世界第二富豪的突然出手充满好奇。

严明却笑着打起了太极:

“老板的心思我也摸不透,我就是来传话的,您给句痛快话,卖还是不卖?价格好商量!”

丘得根心里跟明镜似的。

在资本当道的时代,沈琰盯上的东西哪有拿不下的?

自己这点家底,跟人家硬碰硬,纯属鸡蛋碰石头。

咬咬牙,他决定趁机“狮子大开口”:

“11亿港元!少一分都免谈!”

这价格比亚视实际估值高出了整整 2亿。

摆明了想狠狠赚一笔。

严明面不改色,借口去卫生间,拨通了沈琰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

“老丘这算盘打得精啊!不过人家这么痛快,咱们也别太小气,就按 11亿成交!”

得到授意,严明回到会客厅,当场拍板:

“丘老板,老板说了,就按您开的价!”

虽说后续还得走审批流程、办各种手续。

但一个愿卖、一个愿买。

亚视易主基本板上钉钉。

这场收购,不过是沈琰商业版图上的一小步。

更大的布局,才刚刚开始。

严明回到办公室,转着手中的钢笔,盯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计划。

心里已经锁定了下一个目标——国泰航空。

可他心里清楚,这块骨头不好啃。

至少有三道难关横在面前。

头一道坎就是股权结构。

国泰航空的大头股份攥在太古洋行手里。

人家是实打实的外资企业。

想从这些老牌洋行嘴里撬肉,简直比登天还难;

第二道坎是汇丰银行,作为第二大股东,手握 30%的股份,

而且向来跟外资穿一条裤子,非凡集团作为后来的“外来户”,

想让汇丰松口,希望渺茫;

最后还得搞定香江官方,没有上面点头,这收购手续根本办不下来。

思来想去,严明决定先从股市入手。

眼下香江正陷在股灾泥潭里。

上市公司股价跌得惨不忍睹。

正是低价捡漏的好时机。

他打算等交易所一开市。

就分批吃进国泰航空和太古洋行的股票,

先把主动权攥在手里。

就在严明谋划下一步时。

全球各大交易所都炸了锅。

一查交易数据。

好家伙。

大部分人在股灾里亏得血本无归,偏偏有几个神秘账户疯狂做空。

像收割机似的把全球财富往兜里搂。

交易所的大佬们看得直冒冷汗。

这得是什么样的眼光和手段。

才能在一片哀嚎声中精准下刀?

媒体闻着味儿就来了,头条版面全被“神秘人”霸屏:

《神级操作!股灾竟成提款机》

《百亿财富一夜易主,幕后黑手是谁?》

各种夸张标题满天飞。

虽然他们根本猜不到沈琰实际收割了近两千亿米元。

可光是“百亿”这个数字。

就足够挑

动所有人的神经。

股民们看完新闻,有人气得直拍桌子:

“我辛辛苦苦攒的四十万,一场股灾全打水漂,房子都快没了,凭什么有人能赚百亿?这还有天理吗!”

也有人酸溜溜地开玩笑:

“这神秘大佬要是露个面,我高低得求他带带我,就算当魔鬼也认了!”

更有绝望的散户在论坛留言:

“大佬,求你现身说句话,明天股市到底涨还是跌?我老婆都因为赔钱跑了!”

随着舆论越炒越热,各大交易所开始暗中调查。

可他们哪里知道。

沈琰为了这一天,提前一年多就开始布局。

动用成百上千的人手。

收割完立即把钱拆成几万份。

分散到全球各地的账户,再经过十几道复杂的转账、取现操作。

任凭交易所手段通天。

也只能对着一团乱麻的资金流干瞪眼。

接下来那几天,全球股市一路俯冲。

不知道多少人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交易所附近的高楼天台上,挤满了绝望的股民。

有人甚至排起了队。

据统计。

短短几天。

全球跳///楼的人数就飙升到数千。

那场面,光是想想都让人脊背发凉。

可沈琰压根不受外面这股气氛影响。

反而让金融团队加大火力,专挑优质股票下手。

那时候的股市,大部分股票都在“跌跌不休”,不少都跌到了历史最低点。

在沈琰眼里,这哪是股票,分明是撒在地上的金子。

虽说有些企业察觉到自家股票被大量收购。

但市场上全是急着抛售的卖单。

就算想拦也拦不住。

只能眼睁睁看着股权一点点流失。

沈琰大手一挥,数百亿米元砸进市场。

不少公司的股票被一扫而空。

价格反而逆势上涨。

把股民们看得目瞪口呆。

这时候,严明找到沈琰:

“小琰,您知道港隆航空吗?”

沈琰点点头。

这港隆航空算是航空业的“后起之秀”。

股东阵容堪称豪华。

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震”动商界。

说白了,这就是一群商人凑到一起。

想打破国泰航空在香江航空业的垄断局面。

可港隆航空从成立那天起,就没顺当过。

香江民航处突然出台补充条例。

规定航空公司谈航线前,必须先拿官方许可;

还搞出“一条航线一家独营”的政策,

明摆着给港隆航空使绊子。

紧接着,民航处步步紧逼,港隆航空被迫重组,

国内股东纷纷撤资,

创始人曹光标也只能把股权转到儿子名下。

这么一折腾,

港隆航空只能接些冷门航线的活儿。

统计下来,载客率低得可怜,才 36%,

好多航班都空着飞。

要知道,航空公司想赚钱,上座率起码得 50%,港隆航空从开业就一直亏损,窟窿越来越大。

按照原来的路子,撑了四年就被国泰航空收购,彻底消失了。

严明压低声音说:“我打听过了,现在港隆航空亏得太狠,有些股东急着脱手股权。

我琢磨着,咱们收购它,可比啃国泰航空那块硬骨头容易多了!”

沈琰一听,陷入了沉思。

港隆航空刚成立时,确实是实打实的“国货”,

但经过几轮股权变动,现在基本算是外资企业了,

收购起来少了不少顾虑。

虽说这家公司规模小、还在亏钱,但胜在手续齐全,航线再偏对沈琰来说也不是事儿。

他心里已经有了盘算:

要是收购成功,就把港隆航空转型成货运为主的公司,顺便搞个全球快递业务。

反正不差钱,大不了砸钱慢慢养。

不过,他最关心的还是股权问题:

“要是收购,我必须绝对控股,最好能全资拿下,你有把握吗?”

严明自信满满:

“有把握!不过这港隆航空背后关系复杂,您还得和上面打声招呼,通融通融。”

沈琰点点头:“行,我先去问问情况再说。”

沈琰心里门儿清。

想拿下港隆航空,绕不开大夏航空集团这道坎儿。

当即抄起电话拨了过去。

那边集团高层接到电话。

立刻召集人马开会。

会议室里,主持人开门见山:

“沈琰想收购港隆航空,大伙说说看

法?”

这话一出,现场就炸开了锅。

“我看行!港隆年年赔钱,卖了正好甩掉个大包袱。”

“同意!沈琰是咱大夏自己人,卖给自家人,航空公司还姓‘夏’。

再说人家给赚了那么多外汇,帮衬帮衬也是应该的。”

“就是!老沈有本事,说不定能盘活这盘死棋,咱们等着看好戏!”

你一言我一语,会议室里赞成声占了上风。

主持人一拍桌子:

“既然大伙都没意见,那就批准了!盼着沈琰能给咱们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