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盘活这盘死棋
现在,
还是有很多优质公司的,
这些公司,或许一时间没赚钱,
但再过一段时间,
他们就会崛起,
趁着他们股份下跌的时候买入,
以后又可以大赚一笔。
除了上市公司之外。
沈琰还有一个安排,那就是购买一些矿产。
比如铁矿,铜矿,油田等等。
这些东西,买下来之后,就是一大笔固定资产,以后可以坐等升值。
沈琰继续说道:“这次行动,大家都辛苦了。普通操盘手,每人发一个30万米元的红包,副组长发40万,组长发50万。”
说到这里,
看了严明一眼,又说道:“你的功劳比较大,就给你发一个300万元的红包吧。”
严明是他的舅舅。
虽然不是亲的。
但这么多年合作很有默契,人品没的说。
沈琰对自己人向来大方,直接就给了他一个300万米元的超级大红包。
严明听了,脸上露出笑容,说道:“谢谢老板!”
很快,消息就传出去,
整个大厅都欢呼起来。
30万米元,相当于200多万港元。
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要知道,现在一个大明星,一年的收入也不过是一二百万。
“老板万岁!”
“哈哈哈,太好了。”
“太捧了,有了这笔收入,我就可以买一套大房子了。”
“这红包太大了,感谢老板。”
大厅里面的人,都纷纷感谢起来。
行动已经结束,
沈琰就没必要留下了,
他返回别墅,又过起了悠闲的生活。
晚上,
这次带来的影响,已经弥漫到全球,
所有的媒体,都在疯狂报道着。
在香江,财经节目成为最为热门的节目,收视率暴涨。
电视台也知道这一点。
他们请来了好几个专家教授,对这次暴跌进行的点评。
不过,他们说来说去。
也不知道这次暴跌的原因是什么。
有些观众打电话进去,想知道明天股市还跌不跌。
对于这个问题。
这些专家,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只能含糊的应付过去。
由于所有的股市都在下跌,损失太大,影响太大。
所以很多媒体,直接把今天称之为“黑色星期一”。
这个黑色星期一。
沈琰收割了大量财富,睡得很香。
而那些普通的股民,还有公司,可就睡不着了。
今天的股灾来得太突然了。
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一天时间就亏损了大半。
这对他们的信心,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他们完全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情况。
万一明天继续暴跌的话,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几个睡得着的。
很多人都是坐着到天亮。
然后第一时间赶到交易所,等待着开盘。
10月 20日。
香江交易所率先按下“暂停键”。
宣布停市四天紧急清理积压交易。
然而全球大部分交易所仍照常开门。
股民们攥着最后一丝希望守在交易大厅。
眼巴巴盼着行情触底反弹。
谁能想到,现实比想象更残酷——股市大盘齐刷刷往下栽,贵金属、咖啡、棉花这些商品价格也跟着一泻千里。
整个市场就像被泼了盆冷水,冷得人直打哆嗦。
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不少公司财报漂亮、盈利亮眼。
股价却照样跌得稀里哗啦。
这哪是单纯的经济波动?
分明是大伙对市场彻底没了信心。
恐慌情绪像瘟疫一样在股民中间蔓延。
为了稳住局面。
大公司纷纷下场回购股票“托底”。
可市场依旧像漏了气的皮球,怎么都鼓不起来。
就在一片混乱中,沈琰带着上千个账户杀进了市场。
短短一天。
100多亿米元像流水似的砸进全球股市。
专挑那些潜力大、底子厚的优质股“捡漏”。
接下来几天更是火力全开。
又豪掷 300多亿米元,
悄咪咪成了几百家上市公司的股东。
虽说持股比例不算高,多的也就 15%,少的才 1%,但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优质资产。
等行情回暖,妥妥的“摇钱树”。
股市这边赚得盆满钵满
。
沈琰在香江的布局也拉开了。
他盯上了三块“硬骨头”:
国泰航空、亚视和《东方日报》。
收购这些公司,图的可不是眼前这点利润。
拿下国泰航空,私人飞机有了“官方挂靠”,
飞机保养维修也不用愁;
掌控亚视和报纸,就等于握住了舆论的“方向盘”,以后想宣传啥、引导啥,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再说了,有了电视台,打造娱乐帝国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么重要的事儿,沈琰放心交给了严明。
严明能力强、人脉广,又是个十足的“事业狂”。
接到任务两眼放光。
当即带着秘书团队出发。
严明第一站就直奔香江传媒“圣地”五台山。
这里曾是电视台和电台扎堆的地方。
见到亚视老板丘得根,他也不绕弯子,直接摊牌:
“丘老板,我们非凡集团想溢价收购亚视,您看能不能割爱?”
丘得根一听就犯了难。
说实在的,他打心眼里喜欢电视台这摊子事业,也想好好经营出一番名堂。
可现实太残酷,行业竞争激烈得要命。
一年到头忙得脚不沾地。
利润却只有可怜的六百多万。
还不如一家小工厂赚得多。
他忍不住试探:“严先生,你老板为啥偏偏看上电视台这块‘烫手山芋’?”
丘得根早听说过沈琰的名号。
对这位世界第二富豪的突然出手充满好奇。
严明却笑着打起了太极:
“老板的心思我也摸不透,我就是来传话的,您给句痛快话,卖还是不卖?价格好商量!”
丘得根心里跟明镜似的。
在资本当道的时代,沈琰盯上的东西哪有拿不下的?
自己这点家底,跟人家硬碰硬,纯属鸡蛋碰石头。
咬咬牙,他决定趁机“狮子大开口”:
“11亿港元!少一分都免谈!”
这价格比亚视实际估值高出了整整 2亿。
摆明了想狠狠赚一笔。
严明面不改色,借口去卫生间,拨通了沈琰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
“老丘这算盘打得精啊!不过人家这么痛快,咱们也别太小气,就按 11亿成交!”
得到授意,严明回到会客厅,当场拍板:
“丘老板,老板说了,就按您开的价!”
虽说后续还得走审批流程、办各种手续。
但一个愿卖、一个愿买。
亚视易主基本板上钉钉。
这场收购,不过是沈琰商业版图上的一小步。
更大的布局,才刚刚开始。
严明回到办公室,转着手中的钢笔,盯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计划。
心里已经锁定了下一个目标——国泰航空。
可他心里清楚,这块骨头不好啃。
至少有三道难关横在面前。
头一道坎就是股权结构。
国泰航空的大头股份攥在太古洋行手里。
人家是实打实的外资企业。
想从这些老牌洋行嘴里撬肉,简直比登天还难;
第二道坎是汇丰银行,作为第二大股东,手握 30%的股份,
而且向来跟外资穿一条裤子,非凡集团作为后来的“外来户”,
想让汇丰松口,希望渺茫;
最后还得搞定香江官方,没有上面点头,这收购手续根本办不下来。
思来想去,严明决定先从股市入手。
眼下香江正陷在股灾泥潭里。
上市公司股价跌得惨不忍睹。
正是低价捡漏的好时机。
他打算等交易所一开市。
就分批吃进国泰航空和太古洋行的股票,
先把主动权攥在手里。
就在严明谋划下一步时。
全球各大交易所都炸了锅。
一查交易数据。
好家伙。
大部分人在股灾里亏得血本无归,偏偏有几个神秘账户疯狂做空。
像收割机似的把全球财富往兜里搂。
交易所的大佬们看得直冒冷汗。
这得是什么样的眼光和手段。
才能在一片哀嚎声中精准下刀?
媒体闻着味儿就来了,头条版面全被“神秘人”霸屏:
《神级操作!股灾竟成提款机》
《百亿财富一夜易主,幕后黑手是谁?》
各种夸张标题满天飞。
虽然他们根本猜不到沈琰实际收割了近两千亿米元。
可光是“百亿”这个数字。
就足够挑
动所有人的神经。
股民们看完新闻,有人气得直拍桌子:
“我辛辛苦苦攒的四十万,一场股灾全打水漂,房子都快没了,凭什么有人能赚百亿?这还有天理吗!”
也有人酸溜溜地开玩笑:
“这神秘大佬要是露个面,我高低得求他带带我,就算当魔鬼也认了!”
更有绝望的散户在论坛留言:
“大佬,求你现身说句话,明天股市到底涨还是跌?我老婆都因为赔钱跑了!”
随着舆论越炒越热,各大交易所开始暗中调查。
可他们哪里知道。
沈琰为了这一天,提前一年多就开始布局。
动用成百上千的人手。
收割完立即把钱拆成几万份。
分散到全球各地的账户,再经过十几道复杂的转账、取现操作。
任凭交易所手段通天。
也只能对着一团乱麻的资金流干瞪眼。
接下来那几天,全球股市一路俯冲。
不知道多少人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交易所附近的高楼天台上,挤满了绝望的股民。
有人甚至排起了队。
据统计。
短短几天。
全球跳///楼的人数就飙升到数千。
那场面,光是想想都让人脊背发凉。
可沈琰压根不受外面这股气氛影响。
反而让金融团队加大火力,专挑优质股票下手。
那时候的股市,大部分股票都在“跌跌不休”,不少都跌到了历史最低点。
在沈琰眼里,这哪是股票,分明是撒在地上的金子。
虽说有些企业察觉到自家股票被大量收购。
但市场上全是急着抛售的卖单。
就算想拦也拦不住。
只能眼睁睁看着股权一点点流失。
沈琰大手一挥,数百亿米元砸进市场。
不少公司的股票被一扫而空。
价格反而逆势上涨。
把股民们看得目瞪口呆。
这时候,严明找到沈琰:
“小琰,您知道港隆航空吗?”
沈琰点点头。
这港隆航空算是航空业的“后起之秀”。
股东阵容堪称豪华。
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震”动商界。
说白了,这就是一群商人凑到一起。
想打破国泰航空在香江航空业的垄断局面。
可港隆航空从成立那天起,就没顺当过。
香江民航处突然出台补充条例。
规定航空公司谈航线前,必须先拿官方许可;
还搞出“一条航线一家独营”的政策,
明摆着给港隆航空使绊子。
紧接着,民航处步步紧逼,港隆航空被迫重组,
国内股东纷纷撤资,
创始人曹光标也只能把股权转到儿子名下。
这么一折腾,
港隆航空只能接些冷门航线的活儿。
统计下来,载客率低得可怜,才 36%,
好多航班都空着飞。
要知道,航空公司想赚钱,上座率起码得 50%,港隆航空从开业就一直亏损,窟窿越来越大。
按照原来的路子,撑了四年就被国泰航空收购,彻底消失了。
严明压低声音说:“我打听过了,现在港隆航空亏得太狠,有些股东急着脱手股权。
我琢磨着,咱们收购它,可比啃国泰航空那块硬骨头容易多了!”
沈琰一听,陷入了沉思。
港隆航空刚成立时,确实是实打实的“国货”,
但经过几轮股权变动,现在基本算是外资企业了,
收购起来少了不少顾虑。
虽说这家公司规模小、还在亏钱,但胜在手续齐全,航线再偏对沈琰来说也不是事儿。
他心里已经有了盘算:
要是收购成功,就把港隆航空转型成货运为主的公司,顺便搞个全球快递业务。
反正不差钱,大不了砸钱慢慢养。
不过,他最关心的还是股权问题:
“要是收购,我必须绝对控股,最好能全资拿下,你有把握吗?”
严明自信满满:
“有把握!不过这港隆航空背后关系复杂,您还得和上面打声招呼,通融通融。”
沈琰点点头:“行,我先去问问情况再说。”
沈琰心里门儿清。
想拿下港隆航空,绕不开大夏航空集团这道坎儿。
当即抄起电话拨了过去。
那边集团高层接到电话。
立刻召集人马开会。
会议室里,主持人开门见山:
“沈琰想收购港隆航空,大伙说说看
法?”
这话一出,现场就炸开了锅。
“我看行!港隆年年赔钱,卖了正好甩掉个大包袱。”
“同意!沈琰是咱大夏自己人,卖给自家人,航空公司还姓‘夏’。
再说人家给赚了那么多外汇,帮衬帮衬也是应该的。”
“就是!老沈有本事,说不定能盘活这盘死棋,咱们等着看好戏!”
你一言我一语,会议室里赞成声占了上风。
主持人一拍桌子:
“既然大伙都没意见,那就批准了!盼着沈琰能给咱们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