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婚金酒

第357章 以后还是回南城

刘母原本还有一肚子话想和沈清宁说,可眼下儿子明显不想让她继续说下去,她也不好不给儿子面子。

她面带不悦,手伸进手挎包里,从里头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红色盒子。

她轻轻打开盒子,动作轻柔得仿佛在打开一件稀世珍宝。

盒子打开,里头静静躺着一支银镯子。

“宁宁,第一次见面,我也没什么好送的,这个就当见面礼了,还希望你不要嫌弃。”

沈清宁双手恭敬地接过:“多谢伯母,我很喜欢。”

“小醒爹,妈你们别站着了,快坐下吧。”邱忆云热情地招呼。

“谢谢阿姨。”刘醒客气地回应。

邱忆云早就知道他们今天会带刘磊来,所以提前准备了一个厚厚的红包。

她和蔼地对刘磊招招手:“磊磊,到奶奶这里来,奶奶给你个红包。”

刘磊性子比较内向,他微微低着头,脚步有些迟缓地吞吞走过去,从邱忆云手里接过红包。

他的声音小小的:“谢谢奶奶。”

刘磊微胖,脸圆嘟嘟的,就像年画里的胖娃娃,是奶奶们喜欢的梦中情孙的模样。

邱忆云看着刘磊,眼中满是喜爱,她轻轻点点头:“磊磊真乖,真是长得和小醒小时候一样。”

刘磊回到了刘母身边,他的眼睛往刘母手里的包上看了眼,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渴望。

刘母立马心领神会,她笑着从包里拿出手机递给刘磊。

”乖,去一边儿玩儿吧。”

刘磊接过手机,timi声瞬间在房间里响起,同时他眼睛里闪烁起兴奋的光芒。

沈清宁扭头看了看刘醒,只见他面色如常,仿佛对刘磊玩游戏的行为早已习以为常,没有对刘磊进行任何劝阻。

这时刘母往四周扫了眼,开口问沈清宁:“宁宁,你女儿安安呢?让她出来和磊磊一起玩儿游戏啊。”

刘母的语气中带着一种长辈的理所当然,仿佛让两个孩子一起玩游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季安安喜欢看书,这个时间她正在房间里看绘本。

让她出来见见长辈自然没问题,但沈清宁绝对不会同意让她玩游戏。

沈清宁微笑着回道:“安安在房间,我现在去叫她出来。”

说罢,她转身往儿童房走去。

在儿童房里,沈清宁已经和季安安介绍过了今天来的客人。所以季安安出来后,十分乖巧地对着刘父和刘母甜甜地叫了声奶奶。

“安安真乖,这孩子我一看就喜欢。”刘母脸上露出了笑容,她从包里拿出一个红包,热情地塞到季安安手里。

季安安不知道该不该收,她抬起头,用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沈清宁,向她征求意见。

见沈清宁轻轻点头后,她才收下红包,然后奶声奶气地对刘母说:“谢谢奶奶。”

刘母眉眼带笑,继续说道:“安安,不客气,安安你去和小磊玩儿手机吧,小磊玩游戏可好了,让他带你玩儿。”

刘母话语里带着一种对自家孙子的骄傲。

季安安认真地摇了摇头,她的眼神坚定而清澈:“刘奶奶,我不玩儿手机,也不玩儿游戏。”

现在小孩子大多手机不离手,听到季安安不玩儿手机,刘母颇为讶异,她微微瞪大了眼睛:“安安,你没有手机吗?”

如今这个时代,怎么会有小孩子没有手机?这简直不可思议。

季安安继续摇头:“没有。”

“啊?!”刘母略带责备地转头看向沈清宁,不满道:“宁宁,这就是你的不是了,现在小孩子都有手机,你又是租房子又买房子,难不成连一个手机都给她买不起。”

刘母从进门看到沈清宁租的房子这么豪华开始,心里就已经不太高兴了。

她觉得这房子那么好,租金肯定贵得离谱。

在她的观念里,明明有便宜的房子可租,却偏要租这么贵的,这就是败家的行为。

而且她有种沈清宁在花自己钱的感觉。

她以后嫁到刘家,那她的钱也就是刘家的了。

沈清宁没道理住那么好。

刘母的话听起来挺阴阳怪气的,沈清宁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怒火,但她看在刘母是长辈,又是乡里乡亲的份上,努力压抑住了自己的情绪,没有表现出来。

她脸上勉强扯出笑:“伯母,安安老师说,不能给小孩子玩儿手机,对孩子眼睛还有各方面的发育都不好。”

沈清宁解释的同时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尽量保持平和。

刘母不以为然:“宁宁,不是我说你,你也是上过大学的人,现在的老师有几个有职业道德,他们的话也不能全信,小孩子玩儿手机可以锻炼脑子的,我们家磊磊可聪明了,才上幼儿园小班就能从一写到十了呢。”

在刘母看来,自己带大的孙子聪明伶俐,这是玩游戏的功劳。

刘磊和季安安年纪一样大。

沈清宁听了刘母的话,刚开始还以为他多厉害呢,没想到只会写数字。

但她还是笑笑说:“是挺厉害的。”

刘母得意地扬起了头,那神情仿佛在说自己的孙子是世界上最棒的孩子。

她继续说:“那是,我带的孩子自然聪明,我决定了,等你和小醒结婚,我就把安安接去南城住,我听说帝都上幼儿园要一个月好几千,咱们那里一年才几千块,没必要花那冤枉钱。”

“你要不放心呢,可以辞职跟着过去,超市和快递站我和小醒他爸年纪大了已经力不从心,这样你既能看着两个孩子,还能帮我们管理超市还有快递站,一举两得。”

刘醒见两人现在还没成呢,母亲就开始盘算以后的事情,而且说的这些话完全没有考虑到沈清宁的感受,他听不下去了,等母亲说完后赶紧开口。

“妈,清宁好不容易把叔叔和阿姨接到帝都,他们以后肯定要在帝都生活的,哪能说回去就回去。”

刘醒带着一些焦急,反驳母亲的同时也在向沈清宁表达了自己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