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司马懿引蛇出洞,假意离开合肥!
刘晔看着悲愤交加的司马懿,许久才叹了口气说道。
“仲达你所说我也猜出一二。”
“可,我们在之前谁都没有发现诸葛亮的意图。”
“只知他要北伐,当时我们所有人的注意力全被吸引在陇右、关中一带。”
“可却从未猜到,他同时在这合肥之地下了那么大一步棋。”
刘晔叹了口气说道。
“让孙权拖住了我大魏十六七万兵马不能北上支援。”
“进攻方向在祁山,可同时在几千里之外的合肥布局。”
“诸葛亮这是毕其功于一役对关中志在必得。”
“就算现在诸葛亮已于关中收兵,可他在合肥的布局仍在发挥作用,他这是想让孙权拼尽我军南方兵团的有生力量。”
刘晔说着看向司马懿。
“今日之情况已成死局,大司马不信任仲达你,孙权更是认为你欺骗于他,汝能奈何!”
司马懿以阴鸷的眼神看向刘晔。
“未必……!”
刘晔问道。
“大司马的请战急书已送向洛阳,你的和谈大可能要被否掉,你还有何法?”
司马懿说道。
“陛下虽年轻,可他对于全局的控制要比你我想象要强的多。”
“与孙权结盟,双方把兵力全部转向伪汉,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一点陛下不会看不到。”
“大司马送去的求战书信,八成会石沉大海!”
“再说……,我们还有机会找到证据!”
司马懿看向刘晔说道。
“不就是开战吗,那我就如他们的意!”
“仲达何意?”
司马懿哼了一声说道。
“这几日来多谢子扬先生帮助。”
“我相信你也是看出了这里有诸葛亮计谋身影,这才同意我所行之议和联吴之策。”
“只有这条计策才是真正是为了大魏的千秋大业。”
“现在议和不成,我也没有在此呆下去的必要,那我就如某些人的所愿,明日一早我就返回洛阳。”
“到时还望子扬先生带众同僚为我送行才好。”
刘晔眼神一紧看向司马懿。
“仲达你这是要……,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司马懿说道。
“此次我以探查吴军奸细之名在后军之中发现了问题。”
司马懿说着从长袍之中拿出那两封竹简交于刘晔说道。
“先生请看,这是我儿于合肥之后转送军需的数处军驿之中发现的。”
“牵招此人从北疆运送军马到合肥。”
“分多路多次运输,有些还在故意绕远路而行,咄咄怪事,此事常人不会做,这其中必有蹊跷!”
刘晔没有说话而是看着那两份竹简。
许久之后才说道。
“牵招有问题!”
看着刘晔看出关键所在。
司马懿马上应道。
“所以我想请子扬先生再帮我一次。”
刘晔看着司马懿说道。
“你想再查牵招?”
司马懿点点头。
“牵招已对我产生警觉。”
“这次我在后军东陵城塞查吴军奸细之时也在查牵招的异常举动,可我发现每每快要查到牵招之时线索就断了,相关人等不是不知去向就是失踪。”
“我怀疑牵招已提前得到示警,这才防范的如此严密。”
“我在此处他必会时时小心不敢再有新动作。”
“那我就走给他看,好让他放手一搏!”
刘晔说道。
“那你就如此确定牵招就会的新动作,他就不会蛰伏不动。”
“不会!”
司马懿自信的说道。
“此处是诸葛亮布局的关键所在。”
“他之前的目地就是要利用吴军吸引我中原大军来援,牵制住我大魏南方兵马,使其不能休整。”
“现在看到我军与孙权重起战火。”
“这牵招肯定忍不住要有动作,他看到我离开合肥回洛阳复命,定会认为双方议和失败,现在战场局面魏强而吴弱,到时为了让孙权更好的牵制住我们,牵招管着后军的军需必会做些动作。”
刘晔说道。
“你要我如何帮你?”
司马懿说道。
“先生,后军副将文钦不就是您以前的旧部门生吗,他现在就在东陵城塞。”
刘晔说道。
“你的意思是你大张旗鼓返回洛阳,让其放松戒备,让文钦暗中观察牵招,然后……。”
司马懿点点头。
“现在我方几条线索全都指向牵招。”
只要拿到了实际的证据,不怕他不招出幕后之人。
“到时我们有我真实的人证物证,把此事办成铁案,大司马不信也得信。”
“而且到时把刘金是诸葛亮的人之事说与孙权。”
“到时孙权要是知道骗他吴国财富在前,诱他兴兵合肥死拼于后。”
司马懿笑道。
“哼!”
“不怕孙十万不调转兵马进攻蜀地三峡口、永安等地,到时说不定还能直接对蜀开战!”
“到那时就不再是吴蜀联合抗魏,而是魏吴联合攻蜀!”
刘晔点点头。
“此计可行!”
“事不宜迟我这就派心腹之人与文钦去信。”
第二日。
司马懿于大营之前与众人告别。
刘晔带着十数位将军、校尉于军营之前送别天子特使。
司马懿则是一脸的苦楚对着众人一一拱手回应着。
此时司马懿看向众人的表情,却是一脸的生无可恋之再恋。
刘晔对着情绪低落的司马懿说道。
“仲达不必介怀。”
“此次议和不成仍天意也非是你之过,想来回到洛阳陛下也不会难为于你,不必如此难过。”
司马懿尴尬的说道。
“怀揣雄心报国家,奈何天不随人愿,众位勿要再送,告辞!”
司马懿说着翻身上马带着司马昭一路向北行去。
看着司马懿一行人离去。
刘晔说了句。
“这次天子使命未能完成,看来司马仲达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
说完随之转身回帐,不再管众人反应。
只是身后众人之中有人眼色异样。
而没过半日司马懿离开巢湖前线大营之事就已传将开来。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正在备战反攻的曹休。
听到司马离去的消息。
曹休没有高兴。
第一反应反而是一惊。对着报信之人问道。
“司马懿真的走了。”
“是,当时小人就在一旁,司马懿有皇命在身,是军师带着中军的将校于大营外为司马懿送行。”
“司马懿打马向北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