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赵云、刘禅大军遇到黑沙暴!
邓艾看向翻译问道。
“他他……他在喊什么!”
“黑龙!”
那翻译脸色惊吓结巴的说道。
“他他在喊黑龙来了!”
“什么黑龙,这戈壁沙漠之中要有龙也是旱龙,呵呵呵?”
一个校尉还开玩笑的打趣说道。
可赵云听到黑龙两字脸色瞬间一变。
随之对着众人大喊。
“是黑沙暴,号角示警,全军把马匹、骆驼圈到一起一定要看好牲畜身上的水袋!快、快行动!”
随着着赵云大喊。
众将全部飞身出帐向着各自所部跑去。
随着中军号角之声响起。
各部兵马也开始紧急处置。
随着一刻时间不到。
众人就感觉风越刮越大,地上的沙粒打在人脸之上就像被刀划过一样!
众军随之开始寻找避风之处躲避风暴。
人还好说,可那些战马和骆驼却是再也不听人的牵扯。
开始惊吓的挣脱缰绳到处乱跑。
而其他士兵也是在各自将军校尉的率领之下向着不远处的沙丘冲去,以求依靠沙丘土山来阻挡黑沙暴的冲击。
黑沙暴整整刮了一夜。
直到第二日正午才慢慢小了下来。
大军于土山之后躲了整整一夜。
赵云看着疲惫的军士拍了拍身上的土,也顾不上脸上被石水擦伤的伤口。
随之对手下亲兵说道。
“马上让各部上报他们的情况。”
少时马岱、王双、姜维、邓艾也纷纷来到赵云、刘禅面前。
经过收集之后众将一一上报的本部情况。
现在骆驼还好些,没有跑丢多少。
最让赵云吃惊的是战马跑丢掉不少,一场黑沙暴下来全军丢了不下一千匹战马和驮马。
有的是受到惊吓跑丢的,还有一些可能是被黑沙暴给吞掉。
就连士兵也损失几百人!
就在这时张绍来到赵云面前有些担心的说道。
“老将军,我们的盛水的水袋于昨夜一乱,丢掉或被马匹和人踩漏不少,接下来我们大军的饮水恐怕不够。”
赵云一惊。
“还剩多少?”
“只只……只有不到一半的水袋还是完好。”
张绍越说声音越小。
他是主管后军的主簿,这后军军需出事他难辞其咎。
这时众将也是一脸吃惊。
在这茫茫的戈壁沙漠之中没有足够的水那可是最大的事情。
赵云没的责罚张绍。
他知道昨日那这情况能保住一半的水已是不易,现在也不是怪谁的时候。
随之转头看向向导问道。
“我们还要多久才能走出戈壁到达乌孙边城?”
那向导经过翻译说道。
“在没有走错路的情况下,最快也要六天时间才能走出无人戈壁,还要再走一天才能到达那座小城进行补给。”
“只是经过沙暴吹动很多路上以前的标记已经没有了,接下来他要万分小心,不能走错道路。”
赵云看向刘禅。
刘禅说道。
“没事,我们还有从张掖马钧处打造的数架指南车,再加上向导的经验应无问题。”
赵云点了下头,对着众将说道。
“从现在起,所有人畜的饮水喊半大军统一向前行进不能再出乱子。”
这时一个校尉说道。
“这场沙暴让我们损失数百人,还有很多跑散的弟兄。”
“他们怎么办,没有水他们在这戈壁之中活不过三日,我们要不要派人去找找他们。”
众将听完看向赵云。
赵云还未说话,刘禅却是说道。
“现在大军用水失去大半,整个大军不能因个人而等在戈壁之中,大军不能停。”
“马上出发!”
随之赵云也看向那校尉说道。
“我们是在打仗不是在会亲家,在此处丢下一些水和食物。”
“剩下的就看他们的命了!”
“马上出发!”
大军再次开拔!
向着西面而行。
几日之后与乌孙和谈的汉使也来到了乌孙都城赤谷。
等在城外迎接汉使的除了乌孙国相之外,连国主也都在城外等候。
等在烈阳之下。
那国主很是不高兴的说道。
“有你出迎他们还不够吗,本主堂堂一个大邦国主还要亲自出城来迎接他们汉使,是不是太看得起他们了!”
“以前我们又不是没见过汉使,那时也没见你那么紧张小心。”
国相看着自己国主那一脸不耐烦的样子。
随之说道。
“今日不不比以前。”
“我主,之前是我们与汉朝正常往来,自然执行惯例就可。”
“可现在情况不同!”
那国相走近一步与乌孙国主说道。
“现在我们刚刚挑动龟兹与尉头劫了汉军的商队。”
“正是双方关系紧张之时。”
“您亲自出迎更能显的我国对汉使的重视,显出国主有着与汉朝和平相处的诚意。”
乌孙国主有些不在意的说道。
“没有诚意又能如何。”
“经过这些年的征战我乌孙已有雄兵十万。”
“相反他汉朝这些年一直在内乱,强汉之说已时过境迁”
“商队我抢的,又能如何。”
“他汉军都到了边境可还不是又撤军东去。”
“我看他们现在也就只能是欺负一下龟兹、尉头那样的小邦罢了。”
“我乌孙大军是他汉军在西域兵力的数倍,骑兵更是不下万骑。”
“周边的小国已被我们打了一遍。”
“就连大宛这几年都在向我进贡。”
“现在我们乌孙已是西域霸主,我还能再怕他一支区区万把人的汉军不成。”
“再说!”
那国主一脸得意的说道。
“我们身后不是还有贵霜吗,那可是与汉相当,有兵马二十万的大国。”
“汉军要真敢进攻我们,那贵霜帝国也不会只坐在后面看着。”
看着一脸自信的国主。
那国相很是无奈。
心说也不知是谁前些日子一听说汉军在打龟兹就赶忙下达全军动员令,紧急召集兵马对敌。
这会听说汉军后撤只派了汉使前来。
你又行了。
当初那害怕的时候那样子你都忘了。
国相太知道自己这国主是个什么样。
典型的记吃不记打,只要一让他太平,那他准觉得他是世界的霸主,谁都不放在眼里。
可真要强兵一到,他怂的比谁都快。
典型欺软怕硬。
要不是当年双方利益绑在一起。
国相心说,自己才不会搭上全族的身家性命来保这样一个没担当的国主。
为了一些财货就得罪汉军这样一个巨无霸。
得手之后又害怕汉军报复,吓的连国都都不敢出。
可现在说什么也没用。
当年拥立国主之时,他已经把二王子给得罪死了,只能跟着眼前的这位国主一条道走到黑。
哪怕这人是扶不起的阿斗也只能跟着他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