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裴行俭的偶像

姜行本都不知道尉迟敬德到底哪里来的那么厚的脸皮,恬不知耻的说自己是文化人。?x/i?n.k?s·w+.?c?o·m\

他都怀疑尉迟敬德知不知道,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一句说的其实是两个人?

可惜的是,他们也拿不出来证据证明尉迟敬德是在剽窃他人的智慧。

但他也决不相信,这首词是尉迟敬德写的。

这就跟一枚钱币不管是从做工材质出厂都和真的一样,但姜行本他们却很确信这个钱币是假的一样。

因为他们大唐的铜钱都是内方外圆,而他们从未见过外方内圆的钱币。

尉迟敬德的行为,明显就是拿着一枚外方内圆的钱币过来跟他们说,这是真币。

一样的滑稽。

“那我就要面见将军,问问将军需不需要我们启程出使萨珊王朝了。”

姜行本反复呼吸数次,终于压制住了内心的情绪,将话题扯到了正题上:“如今的定西都护府的范围内,倒也没有像我这样合适的人选出使萨珊波斯了。”

“你...确定要在这个时候去面见将军吗?”

尉迟敬德上下打量了一下姜行本,他第一次觉得姜行本居然这么的有种,居然敢在天策上将心情不好的时候过去打扰他。^0\0?暁¨说^网′ \醉¨欣,章-踕^更~鑫¢哙¨

“莫非你觉得将军会因为个人的情绪废公?”

姜行本看着尉迟敬德身后隐隐约约的身影,皱着眉头说道:“将军岂是那种人?”

“那种人?”

尉迟敬德看着姜行本的行为,心中突然有些纳闷,姜行本也是朝中老人了,难道不知道将军一旦发怒,除了长孙无忌以外,没有一个人能够劝的动吗?

魏征也不行。

“对啊,敬德你说,我到底是哪种人?”

冷不丁的声音从尉迟敬德身后传来,吓了尉迟敬德一跳。

“将...将军。”

尉迟敬德瞬间就老实了,他没想到李二居然会想着离开都护府。

但好在他并没有说什么出格的话题,反而是在干正经事,所以尉迟敬德也不怕李二会责罚他。

“过几日,裴行俨便要回来休整一段时间,到时候,你去帮我试探试探,裴行俨的武力有没有松弛。”李二抛下这句话以后,便朝着姜行本和裴行俭说道:“我确实需要你们二人去一趟萨珊波斯。”

“啊?”

尉迟敬德脸都绿了,检验裴行俭的武力有没有松弛吗?

他都五十一岁了,能够检验一个正处于武将上升期的裴行俨武力有没有松弛吗?

怕不是裴行俨还没有出力,他就己经倒下了。\求-书¨帮+ `唔+错/内/容_

“但...”

李二看着姜行本和裴行俭的目光有些担忧。

这两人的整事能力,丝毫不下于唐俭和王玄策这对师徒,若是将姜行本和裴行俭放到萨珊波斯去,他很怀疑自己做的梦会不会成真。

毕竟高昌城的例子己经摆在眼前了。

这二人有惹事的能力,也有着平事的能力,是典型的名臣模范。

念及此处,李二也有些怀疑自己的想法会不会沦落为梦想成真的契机。

可他实在是不想让自己昨晚做的梦,梦想成真啊!

那可不是美梦,那是噩梦。

他堂堂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的大唐司徒、雍州牧、秦王、天策上将!

难道要沦落为李承乾的挂件了吗?

以后在史书上提起他的名字,说他一生最大的两个贡献,一是平定了乱世,让天下百姓进入和平年代,二是早早退位,让李承乾这个逆子早早将自己的天赋兑现。

这像话吗?

这合乎周礼吗?

这在宗教方面还能看吗?

景教那种宗教为什么能在大唐传播开啊?

念及此处,李二扭头对着尉迟敬德说道。

“敬德,高宠也要回来休整一段时间,你也去帮高宠保持一下状态。”

“高...高宠?”

尉迟敬德突然有些思念洛阳了。

你说他都一大把年纪了,何苦出来和那些年轻人竞争呢?

“走吧,进去说说。”

李二看着姜行本和裴行俭,叹息一声:“如今能够担当得起这等重任的,也只有你们二人了。”

“我等不及朝廷再派人过来了。”

而且李二觉得,他要是等着朝廷派人过来,他要的使者肯定等不到的,但是让他撤兵的信息是铁定能够等到的。

说不定还是魏征亲自写的。

这让只是带着静塞军军事游行,但没有将这支堪称人形太岁的精锐军队的战力发挥极致的李二如何受得了?

李二想的还不仅仅是这些。

因为这次领兵出征,铁定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亲征了,等到他回到洛阳以后,面对己经被李承乾清洗干净的朝堂,他也就没有被支开的理由了。

他的余生,也只能像大唐的太武神尧皇帝李渊一样,做一个纨绔子弟。

“为了大唐在西域的利益,你们一定要打探清萨珊王朝的深浅。”

李二一边带着姜行本、裴行俭二人进入都护府,一边叮嘱道:“这里可是要分封数十个诸侯国的。”

“若是我们摸不清萨珊王朝的深浅,那么最靠近萨珊王朝的诸侯国需要承担的军事压力,就太大了。”

若是有可能,最好是将萨珊波斯其分为数个小一点王国,这样他们之间互相争斗,也就顾不得骚扰李唐的诸侯国了。

当然这个属于是长期目标了,李二也没有将其寄托在姜行本、裴行俭二人的身上。

“摸清萨珊波斯的深浅吗?”

姜行本还未激动起来,裴行俭先激动起来了。

他还很年轻,十分的渴望功勋。

虽然他第一次出使,就协助姜行本拿下了高昌城,狠狠的赚了一笔军功。

但是这些功勋对比他想要成为的人来讲,差的还是太多了。

裴行俭的叔父裴世矩所留下的《西域图记》3卷中,介绍了44 国的国情,同时还绘制了地图。标出了从敦煌到达地中海的3条大道。

这深深吸引了幼年时期的裴行俭,他想要和他的叔父裴世矩一样,为大唐,贯通西域。

裴行俭更想实地走一圈《西域图记》中的三条大道,看看他们有没有在岁月的冲洗中产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