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商鞅知马力,比干见人心

正所谓商鞅知马力,比干见人心,这就像是和路易十六开玩笑一样。,小!说-宅` -勉/沸′越\渎^

总要有个头。

改革并不是请客吃饭,被触动了利益的既得利益者阶层会疯狂反扑的。

前有秦国的商鞅、汉朝的晁错,后有宋朝的王安石、明朝的张居正,都是鲜明的例子,王安石下场好,是因为宋朝极少杀文人,张居正死后才被清算,是因为张居正不是宰相,而是摄政王。

“如今陛下登基,朝廷多改革,商君面临的情况,我朝自然也会面临。”

冯道缓缓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读史的原因,读史可以吸取前人的经验,可以明智。”

“借鉴前人的经验,自然可以让我们的路,走的更加通畅一些。”

他的目光看着那些被自己的课题所吸引的学生,微微一笑:“改革难,维持成果更难。”

“陛下所创造的成果,终究是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来维持。”

“我们这一代...能不能见到盛世降临,还未可知呢。”

冯道的眼中闪过一丝缅怀的情绪,这个时代相比较他的时代,太过美好了。

美好到冯道想要竭尽全力的将这个时代持续的时间一直延长下去,而李承乾将他留在国子监为的什么,就是想让他培养更多的人才出来,为国做贡献。?k!e~k`a+n/s\h?u~.·c¢o`m?

冯道也很喜欢国子监祭酒的职位,他看着那些朝气蓬勃的国子监士子,就有一种对于未来无限期望的感觉。

世界的未来,终究是属于这些年轻人的。

“冯祭酒。”

李象问道:“在您看来,本朝的商君,应该是谁呢?这些改革,又是谁推动的呢?”

“本朝的商君是谁?殿下您不知道吗?”

冯道笑道:“要说从臣子当中挑一个的话,这个人,应该是齐国公崔季舒,但实际上来讲,我们这些臣子,都只是在贯彻陛下的意志。”

“因为...我们这些东宫的旧臣,想要上位,本就是要踩着那些既得利益者的身体才能上来。”

“能够将大唐改变成现在这样的陛下,才是大唐最为了不起的存在。”

“那...阿耶也会面临商君的困境吗?”

李象的目光很是担心。

“这个要从什么地方说呢?”

冯道嗤笑一声,左右踱步思考了一下:“汉景帝时期的七王之乱几乎动摇了汉朝的江山,这一场乱子,只是始于景帝想要削藩。,k,a-n_s\h!u.c·m?s\.*c·o*m`”

“而在贞观年间,太上皇罢免数十位李氏封王,却没有惹出任何的骚乱?你们知道这是为何?”

同样是削藩,甚至说李二的手段更快,更狠,但却没有遇到汉景帝遇到的困境,这是为何。

不光是李象,便是狄仁杰、张谏之、卢照邻、长孙濬都陷入了沉思。

看着他们陷入了思考,冯道点点头。

终究是一群小孩子啊,哪里知道这其中的蹊跷呢?

“要知道这件事情上,便是已故的淮安郡王,和李道宗并列宗室功绩第一的开国大将李神通,都明确的反对太上皇的命令。”

“可最后,也没见这些李氏封王,闹出过什么东京出来。”

冯道继续说道:“既然这些人手握军权的宗室封王都闹不不出来什么大动静,又有什么势力能够阻碍陛下推行新政呢?”

古话说的好,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而锋利为天下冠的这柄宝刀,可就窝在了李承乾的手中,他随时有能力将天下掀翻再造乾坤,这也是新政推行的最大支柱。

官僚阶级,是这个世界上最贱的阶级,你对他们越严厉,他们反而越乖巧,你要是放纵他们,尊重他们,那就要等着官僚阶级给你整个大的吧。

..............

国子监中,尿遁的李治正试图将自己营养充足的身形从墙的一头,翻到另外一头。

“开什么玩笑,我堂堂大唐晋王,在皇宫里面上课就罢了,怎么在国子监还要上课。”李治一边试图翻过去,嘴里面一边念叨着:“这有没有把我当人看啊!”

“哪有一直上课学习,却不给休息的理由?”

“本王这次,就要自己争取自己的自由。”

李治都快被憋坏了,一三五皇宫里面上课,二四六,要来国子监上课,一旬只有一天的假期,这跟朝廷相差五二的作息,让他如何受得了?

至于李象?那纯纯是卷王,李治都不想提起他,晦气!

上个课跟上瘾了一样,反而是对逃课和玩抗拒。

这像话吗?

他们俩一个诸侯王之长,一个诸侯王之叔,有必要这么努力吗?

等到了年纪,外放一个富饶之地,娶他个十七八个美人,可劲的生孩子不就行了?

李治的目标也不多,他只想要生到和自己的大父李渊一样数量的孩子就够了。

“唉!”

李治手中一滑,整个身体突然被大地的魅力所捕获,直直的朝着地面而去,看着越来越近的地面,李治心中暗道一声不好。

他赶紧护住面部,以免摔伤他帅气的脸庞,随后他咬紧牙关,准备迎接疼痛的到来。

但是意料之中的硬碰硬并没有到来,反而是一双强有力的臂弯拖住了他。

“你小子,又逃课了是吧?”

正在李治惊讶的时候,一道熟悉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

“兄...兄长?”

李治不敢睁开眼,他怕面对现实。

“只有他一个吗?我家濬儿不会在另一边吧?”

长孙无忌有种不好的预感,他看了看周围,确定没有其他人以后,直接三步并两步,来到了墙根,随后稍微起跳,双手搭住墙檐略微用力,身子上半部的视野便不再被墙壁遮挡住。

在看到另一边空无一人以后,长孙无忌稍微松了一口气。

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眼看就完蛋了,不过好在出生的好,以后前途一片美好,但他对于自己这个幼子期望可是很大的。

这从起名为濬便能看得出来。

“舅...舅舅也在吗?”

这下李治的双眼更不想睁开了,这个现实对于他来讲,有些过于残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