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哀歌癫叁捯肆

第468章 甘罗献策

吕不韦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目光再次扫过几位谋士:“吾欲见者,乃赵国内部互相倾轧,猜忌日深,流血不止。

使其君臣离心离德,将帅失和掣肘,国力在内耗中日益衰微。

如此,赵国方能不攻自溃,为我大秦东出函谷,扫清这最大的障碍。

联燕伐赵,非但不能速亡赵国,反会助其苟延残喘,乃至促其短暂凝聚,此乃南辕北辙,与吾之谋背道而驰。”

闻言,谋士们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相邦烛照万里,明见毫厘!”

一位长须谋士此刻躬身附和,接着补充道:“燕国僻处苦寒北疆,兵弱国贫,甲胄不全,粮秣不继。纵使与其结盟,其力有限,反需我秦军主力承担伐赵重任,徒耗我大秦粮秣兵员,劳师糜饷。

燕王此举,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无非是想借我大秦之威,为其报那昔日被赵欺凌之私仇,彼则坐山观虎,妄图坐收渔利罢了,其心可鄙,其行可诛。”

“正是此理!”

吕不韦重重点头,继续道:“吾意已决,盟燕伐赵,断不可取。

然燕王使者尚在驿馆翘首以盼,心存妄想。如何婉拒,方不失我大国邦交之礼数?更要堵住其口舌,令其虽心有不甘,却又哑口无言,徒呼奈何?诸卿可思得良策?”

谋士们闻言,纷纷捻须蹙眉,陷入沉思。

有人提议以秦国正在全力修建水渠,民夫征调,粮秣汇集,国库倾注,实无力东顾兵事。此乃务实之困,燕使纵有怨言,亦难强求;

有人建议遣使斥责燕王背信弃义,破坏诸侯安宁,以义正辞严压之,使其理亏而退;

也有人主张虚与委蛇,允其考虑,实则拖延不决。待其耐心耗尽,自然离去……

暖阁内,一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

就在谋士们各抒己见之际,侍立在下首、一直凝神静听的甘罗,眼中骤然爆发出明亮的光芒。

燕王求盟的急切、相邦拒盟的老辣、赵国新君根基的虚浮……这些错综复杂的讯息在他机敏的脑海中飞速碰撞、分解、重组、推演,一个大胆而精妙的计划迅速成型。

他清楚,这绝非仅仅只单纯解决燕国结盟的麻烦,这更是他苦苦等待的契机。一个能真正展现他纵横捭阖之才,为自己在秦国庙堂、在相邦面前,乃至在那位深居章台宫的少年秦王心中,奠定根基的绝佳机会

瞬息之间,甘罗深吸一口气,压下胸中激荡,整了整衣袖,越众而出。

他走到厅堂中央,对着主位上的吕不韦深深一躬,起身时,声音清朗而有力,瞬间盖过了所有的议论:

“相邦容禀!”

闻听此言,众人的议论声戛然而止,所有目光,惊诧的、审视的、不屑的、好奇的,齐刷刷聚焦在这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舍人身上。

吕不韦眼中掠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平静,他放下陶杯,开口道:“甘罗?你有何言?”

甘罗挺直背脊,目光灼灼,毫无惧色地迎向吕不韦的视线,朗声道:

“相邦高瞻远瞩,洞悉燕赵之弊,小子深为叹服。联燕伐赵,确如相邦所言,遗祸匪浅,非上上之策。”

他微微一顿,语锋陡然一转,带着少年人独有的锐气与自信:“然小子甘罗,有一计,愿请命出使赵国。此策非但可化解燕国之局,更能使我大秦不动刀兵,不折一卒,便坐收赵国数城之地。”

此言一出,厅堂内顿时响起一片极低的哗然。

所有目光,包括吕不韦那带着审视与探究的眼神,都聚焦在这个年仅十二岁的少年身上。

不费一兵一卒便得赵城池?简直是天方夜谭!谋士们脸上写满了荒谬与难以置信。

出乎意料,吕不韦并未嗤笑或斥责。

他身体微微前倾,手肘支在案几上,十指交叉置于颌下,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审视,有惊奇,更有一丝被撩拨起的浓厚兴趣。

“哦?”

他拖长了尾音,语气带着一丝玩味:“不费一兵一卒而得赵城池?口气确然不小。甘罗,你且细细道来,本相洗耳恭听。”

那姿态,分明是认真倾听,却也隐含着一份沉甸甸的考验。

感受到吕不韦的关注,甘罗精神大振,思路愈发清晰流畅,侃侃而谈:

“禀相邦,诸公。燕王惧赵,故而求救于秦,欲借我秦国虎威以自保。此乃其情急怯懦、势穷力孤之明证。

至于赵国,其眼下最大的软肋何在?不在外敌环伺,而在新君赵偃得位不正,根基虚浮。

邯郸城内,宗室旧臣暗流涌动,廉颇被逐,军心涣散未附。

他此刻最畏惧者为何?非是燕国那点疲敝之卒,亦非我秦国一时之攻伐,乃是其国内有变。是惧那些宗室、勋贵、宿将借外患之机陡然发难,掀翻他那刚刚窃取的权柄。”

甘罗稍作停顿,让众人消化他的判断,随即抛出核心:

“而燕国,同时也是赵偃心头一根刺。燕赵世仇,积怨如山。今燕王主动结秦伐赵,此消息若传入邯郸,赵偃闻之,必如惊弓之鸟。

他会想:秦国本就虎视眈眈,若再加燕国从北面夹击,赵国岂非陷入夹攻之绝境?

外患当前,那些本就心怀不满的臣子们,会不会趁机作乱?

他的王位,还能否坐稳?

此乃赵偃绝不愿见、避之唯恐不及的双刃剑死局。

故小子料定,赵偃此刻最迫切的愿望,便是稳住西面,避免陷入两线作战,以稳固内政,收拢人心,稳固其篡夺的权位。

此时若有外力强逼,确易迫其同仇敌忾,凝聚人心。但若……”

甘罗话锋一转,语速稍快,带着自信,继续说道:“若我秦国不以雷霆兵锋相逼,反示以‘善意’,予其喘息之机,同时以燕国之患稍加引导呢?”

说着,他环视众人,目光最后落在吕不韦脸上:

“相邦方才一言中的,此刻伐赵,乃助赵偃稳固根基之下策。然,拒绝燕国之余,我秦国岂能毫无所获?小子之计在于:借燕为刃,胁赵割肉,以燕国之贪,迫赵国吐城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