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各家都有各家的家务事儿,但想要过好日子的心都是一样的。
赵大兄是赶着大半车的东西来的刘家屯,他离开刘家屯的时候,这车上也是满满当当的。
这往回走的路,照旧是赵大兄和赵燕的兄长以及孙小豆的父兄一块儿结伴往回去。
几人的车上那都是没少装东西,互市的那段日子里,刘家屯众人听了李十月的话,当真是没少赚的。
是以,这给媳妇娘家的回礼那都是很舍得的。
李世良他们几个赶着狗拉爬犁给几人送上了官道,看着几人稳稳当当的上了道都要瞅不见了,这才牵着狗拉爬犁回了家。
而迎着寒风赶着满车的物什往家回的赵大兄他们,这心里可都是有自己个儿的想法的了。
傍晚,眼瞅着再有一会子这天就该完全黑下来了,赵大兄他终于赶着车回到了赵油家。
还没把车赶到自家家门口,赵大兄他就瞧见了在自家院门门口站着的佝偻着脊背的矮小身影。
赵母高声喊了一句,听得赵大兄的回复后,她就冲着院子里头喊。
她这是让一直在灶屋里头等着的媳妇添柴加火给赵大兄做饭呢。
在外头冻了一天了,这回了家可不得吃一口热乎的。
等赵大兄把车停在家门口了,赵母这才看清车上那些口袋箩筐,她惊讶的冲着赵大兄问:“大郎,敏娘她这是没让你进门?”
赵大兄愣了一下,抬眼看了赵母一眼,他这才反应过来,赵母看着这满当的车,以为他拿去的东西赵敏没收呢。
“娘,你说啥咧?
敏娘和三郎一看见我高兴的不得了,我才一进门,屋子还没走进去,敏娘就给我端了一碗泡油果儿呢!
这车上的都是敏娘和三郎给咱家回的礼,你让我带去的都已经卸在他家灶房了。”
说到这儿,想起了什么的赵大兄从胸口里往外掏出来个用布巾子包起来的东西,他看着赵母,又看着这会子已经从屋里走出来的赵父和他二弟,“这是敏娘私下里给我的,让我带回来给娘。
她说这是她给娘的孝敬钱,是单给娘的,让娘自己个儿拿着花用。”
借着最后一丝天光,赵母把那布巾子一层层揭开,看到里头包着一块儿约莫能有一两重的碎银块子。
看着这一块小小的碎银子,赵母她鼻头一酸,迎着冷风,那泪就从眼里往外淌。
不等赵母再说些什么,赵大兄就招呼着赵二兄一块儿搬物什,“敏娘和三郎他们那屯子忙咧,还得学认字儿;
天又不好,敏娘说正月上不是十五就是十六再带着三郎和砚秋来家。
这不我去了,赶着车么,他们就把十五要来的礼也都让我捎带回来了。”
“大兄,砚秋是?”
“那啥,小丫她现在起大名了!
敏娘和三郎找他们屯子的教书先生给起的,说是小丫往后就和三郎姓李了,人家族里头今年祭祖的时候把名儿都给添上了。”
赵父他沉默寡言,只走过去拎起车上的箩筐往灶房里头抬,但他的耳朵也仔细听着赵大兄说的话。
灶房里头赵大嫂和赵二嫂听着外头的动静,也都赶紧出来帮忙。
大人们都在外头,屋里炕上的几个娃娃就都趴在窗台上往外看。
这样的场景在赵燕家也发生了,孙家窑那儿,孙小豆的父兄也是一般。
赵大兄一家子人看着灶屋里头他们刚刚从车上搬下来的物什,竟是堆满了墙角,这个可比赵大兄家里带走的要多多了。
“当家的,敏娘嫁的那屯子里是不是还有没娶媳妇的汉子啊?
俺娘家妹子到岁数了,能相看了呢!”
各家都有各家的家务事儿,但想要过好日子的心都是一样的。
正月十三,李望明在刘家屯学堂的小课堂停了。
这不马上就要到上元节了么?
李十月准备带着全家再去府城一趟,这回要办的事儿可就多了。
头一个是在府城里头过上元节,这有钱了可不就是得消费么?
挣了钱不花,那挣钱作甚?
所以,这次上元节,李十月上次来的时候,就在府城的悦来酒楼里头订下了包间了。
到时候,就可以带着李母他们来此一边吃着美味佳肴,一边看着楼下唱戏,也不知道这一回上元节能演个是个什么戏来?
然后就是顺便送李望明去府学读书,府学虽说是到二月份上才有先生讲学,但李望明已经和同窗越好了提前回府学里头温习功课去。
第三则是府城的李记纸铺也得开门迎客了,虽说请了个掌柜的,但掌柜的也得放假不是?
可这纸铺过了十五要是再不开门,那些好不容易累积起来的客人可就要跑了啊。
这回跟着来府城的就还有李世良一家子,李十月的意思是先让李世良在铺子里支应几天,待得钱掌柜回来了,再换李世良回村。
第四么,则是要等过了正月二十,府衙当值后,去问问李十月身上这六品武散官的职田、奉酬和禄米的事儿了。
其实就是去走个过场的,马三在王府的正旦夜宴上已经和李十月说过了,刘潭都安排好了,到时候李十月拿着告身去就行了。
这最后一个么,则是回程的路上要顺便去蒋家村接蒋淮,然后经过三山县的时候去医堂里寻金医师,采买些被李十月请回村的金大平要的药材什么的。
如此,这五天六夜去府城的日子,就都被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了。
正月十五上元节,在府城的客栈里,半下午的时候,李夏天就催促着李母他们赶紧收拾收拾往悦来酒楼里头去。
李十月也换上了一身儿大红色的衣裙,听了李母的话,她梳了双丫髻不说,还带上了红色的发带,端是把她一整个儿人衬的娇俏可爱起来了,总算是有了一副少女的模样。
一家子坐着马车到了悦来酒楼,登上了二楼,进了包间,这回他们订下的包间真是巧了,就是他们第一次来的那一间---门头是芙蓉花。
一进门,李十月就把李母特特花了大价钱给她做的红色披风给脱了下来。
早就因为修炼内力而变得寒暑不侵的李十月,她其实是不耐烦这累赘的披风的,总觉得碍事儿。
但李母又总是想要给李十月打扮的和这世俗的小女娘一般的模样,李十月在这般的事儿上,她从来都是顺从李母的。
叫李十月来说,那就是:“就当是彩衣娱亲了。”
而刚在屋内的圆桌旁坐下,正要执壶倒茶的李十月,她就侧耳听到了他们这芙蓉花包间,那尚未完全关上的门外传来了熟悉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