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不让七十二军插手
听到白长官这个若有所指的话,何部长并没有说话,这是嘲笑他们中央军不如浦江警察局,从李绍义掌控了浦江警察局之后,浦江的各种风云事件基本上警察局都有所参与。
这一次浦江周边的战斗老头子已经是发话了,能不让七十二军的人参与就不让他们参与,现在他们在国内的风头已经是比中央政府还要高了。
津城保卫战打得轰轰烈烈,干掉了二十多万鬼子,连日本人自己都承认接近二十万的损伤,七十二军瞬间已经成为国内的头号军阀,如果要是再不进行压制的话,国民政府恐怕就无立足之地了。
所以此次在浦江的军事行动,老头子决定一开始就投入精锐,让全国看看国民政府的精锐也不是吃素的。
同时也想着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打掉了日本在浦江的基地之后不管日本政府派多少军队来,他们都没有了接应,咱们也算是占得了先机。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获胜之后抓紧时间和日本进行谈判,不要进行长期的战争。
国民政府财政部的一些人已经计算过了,以我们现有的储备,如果要和日本进行将近半年的战争,那还是完全能够撑得住的。
但如果要是时间继续拉长的话,国民政府财政破产就是个时间问题,整个国民经济也坚持不下去。
“浦江警察局是维护社会治安,并不能够参与国与国之间的军事行动,所以此次并没有关于浦江警察局的任务,当我军和日本在浦江开打之后,各位也要将手中的军队快速调动,往浦江交通部门已经设立了几条进行调兵的就近路线,各位长官看一下。”
何部长不愿意和他们在其他的问题上争论,因为自己这边没理儿,而且真要是争论起来的话,还不知道这各路长官能说出什么话来,一个个小嘴能叭叭的很。
干脆就直接宣布会议进程,你们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反正上面的命令已经下来了。要么你们执行命令,要么你们就违抗命令,那么在跟日本进行决战之前先处置了你们这帮地方土顽。
几位将军互相换了个眼神,都表示自己的军队会按期出发,其实国民政府高层的人也明白,浦江的战火不打起来,各路军队是不会上火车的,只有国民政府把自己的精锐投入进去,他们才能够看到国民政府抗日的决心。
“白长官依您之见,在没有七十二军参与的情况下,我们能和日本人打成什么样?”
白长官号称小诸葛,在整个国民政府的军阀系统当中脑子也是最为好用的,所以散会之后,几名将军都围在白长官的身边,想听听白长官的高见。
“日本的军事力量比我们强大的多,工业生产更比我们强,如果要是在浦江周边开展,没有任何国际支持或者反对的情况下,我们哪怕是集全国之力,恐怕也无法战胜日本,但日本想拿到浦江,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或许会跟七十二军在津城的战争一样,双方损失惨重,到最后以我方的后退而结束。”
如果李绍义站在这里的话,听到白长官的这个分析,恐怕就要在旁边鼓掌了,自己是一个穿越者,历史课本上的内容记得清清楚楚,所以才知道接下来的走向,人家白长官可是靠着自己的分析分析出来的,这就是这个年代的牛人。
“要是这样的话,还不如我们直接撤出浦江,跟日本人进行谈判就是了,没有必要损失那么多的兵力,这可都是各位赖以起家的老底子,要是都在战场上打光了,那我们想护住现有的地盘都不容易啊。”
有些军阀一辈子穷怕了,好不容易训练出一些军队现在都拿到抗战的战场上去,难免心里就有些心疼。
“你这个话可就是屁话了,要是你不进行抵抗,日本军队在浦江没有损失,那这帮家伙就要沿长江而上,那就不知道打到什么地方了,你看看华北的局势难道还不明白吗?在津城周围也损失了二十多万人,日本军队已经没有了进攻能力,只能在占领北平之后原地停下来,咱们在浦江耗光他们的主力,你认为他们还有进攻的能力吗?”
白长官立刻就骂上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保存自己的实力,保卫浦江就是为了粉碎日本人的狂言。
不是要三个月之内灭亡我们吗?北有津城南有浦江两个战场就能够废掉你们陆军一半以上的主力。看看你们还敢不敢说三个月之内灭亡我们。
“不过还是得要七十二军的人参与进来才行,他们的战斗力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尤其是在浦江周边地区,哪怕是不让他们从北方派人过来,现有的军事力量总不能调走吧。”
目前在国民政府内部,有一部分人已经成了七十二军的粉丝,当和外国人进行冲突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七十二军的人,如果七十二军的人能够参与进来,那这个结果咱们就不需要多发愁,他们自然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结果。
能在七十二军手上占了便宜的外国人现在还没生出来呢,至少以前没有这样的人。
“那还不得靠大家共同努力,别在这儿耽误时间了,回去抓紧给自己的长官汇报,然后让长官发电报,全部都发到老头子那里去,我们一致要求七十二军派人南下,我支持李绍义将军担任浦江战区副司令长官。”
那位川军的将军开了个头,这就好像炸了锅一样,剩下的人也都纷纷表示赞同,浦江战区的司令长官肯定是国民政府的人,但副司令长官足足有好几个人家七十二军要是率军南下的话,必须得给人家一个副司令长官。
华北战区的司令长官虽然任命了,但手底下连五千军队都没有。
跟李绍义新成立的司令长官部比起来,差的太远了,再不给人家官职,人家要拉出去自己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