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打神
“镇!!”
姜子牙的声音如雷霆般炸响,震得天地颤动。二十八位方士手中的铜灯同时爆发出刺目光芒,炎之精灵的火焰化作青铜锁链,缠绕在妲己身上。
她的华服在烈焰中燃烧殆尽,露出
“你以为“妲己的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怒气,岩浆般的眼眸中燃烧着毁灭的火焰:“你以为我还会败在你们这些蝼蚁手里吗同样的手段,对我是不起作用的!“
“咔“的一声,她的身体开始急剧膨胀,挣断了身上的锁链。
等离子态的火焰从她体内喷涌而出,瞬间将周围几里内的土地化为焦土。纣王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便在高温中汽化,连灰烬都未曾留下。
“我即毁灭!让火焰净化一切!“妲己的怒吼震耳欲聋,她的身体如同一个巨大的红色气球,不断膨胀,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吞噬。
她要毁灭整个世界,以报当年的大仇!
石飞岂能容忍这位女装大佬克图格亚肆意妄为
他纵身一跃,以指为剑,指尖凝聚出一道开天辟地的巨剑。剑光十几里,带着极致的锋芒,划破了天空,仿佛要将天地一分为二。
巨剑斩下,妲己膨胀的火球如同咸鸭蛋般被劈成两半。然而,她是克图格亚,是燃烧的火焰本身。
火焰就是她,她就是火焰!被劈开的火球迅速重新汇聚,再次形成一个巨大的火球。
“我是克图格亚!我不是女魃!我是不朽的!“妲己的怒吼中带着无尽的嘲讽。
她抬手一挥,数道火龙从火球中窜出,张牙舞爪地向石飞扑去,誓要将石飞烧成灰烬。
石飞冷笑一声,剑气,身形如电,眨眼间便将火龙斩成数段。紧接着,他指尖凝聚剑光,将妲己所化的火球劈成好几半。
然而,克图格亚的本质就是火焰,火球在眨眼间又恢复如初,仿佛从未被斩断过。
石飞猛然回头,只见姜子牙将手中的打神鞭抛向了他。
他身形一转,稳稳接住打神鞭。鞭身看似只是一根普通的木棍,既没有三尺六寸五分的长度,也没有二十一节的构造,更不见八十四道符印的痕迹。然而,木棍表面却刻着四个古朴的文字。
石飞虽不认得这些文字,却在触碰的瞬间,理解了它们的含义。
【人定胜天】
这是历代玉皇庙之人所信奉的唯一信念,是先民们对抗神明、对抗命运的不屈意志!
“好!“石飞大笑一声,眼中燃起炽热的光芒。他握紧打神鞭,将自己的信念与鞭中蕴含的意志融为一体,狠狠抽向妲己那火球般的身躯。
他本就信奉这一条!
什么神明,什么旧日支配者,统统都是狗屁!
打过才知道谁强谁弱!
“咚——!“
打神鞭抽在火球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仿佛敲击在一面巨鼓之上。妲己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火焰身躯剧烈颤抖,竟被这一鞭打得险些溃散。
“你“妲己刚想开口,石飞却根本不给她机会。
他手中的打神鞭舞得密不透风,鞭影如电,一秒六棍,棍棍到肉,打得妲己连惨叫都发不出来。火焰在鞭影中四散飞溅,仿佛连克图格亚的本源都被撼动,火球不断缩小,最终在一声巨响中彻底崩碎。
石飞眼前一,浓烟中的幻象骤然消散。他重新站在熔岩大湖边,耳边传来炎之精灵迟来的提醒:“.拉入到篡史迷雾之中。“
“篡史迷雾.“石飞低声重复,回想起刚才那荒诞的一幕。
传说中的九尾妖狐妲己,竟是克图格亚的化身。即便以石飞的见多识广,此刻也感到心中有无数的槽点,却不知从何吐起。
“当心!“炎之精灵的尖叫声突然响起。石飞抬头,看到浓烟再次升起,但他这次早有准备。
他真气外放,鼓动狂风,瞬间吹散了浓烟迷雾。浓烟深处,一条章鱼般的黑色触手正在岩浆中翻腾,触手上布满了诡异的红色眼睛,每一只眼睛都闪烁着扭曲的光芒。
“原来是你搞的鬼!“石飞感受到触手上那股熟悉的气息,正是奈亚拉托提普的力量。他冷笑一声,抬手就是几道剑气,凌厉的剑光划过空气,将浓烟中的触手斩断。
然而,触手的断裂处迅速再生,几条新的触手从岩浆深处翻腾而出,带着炽热的火焰和诡异的红光,狠狠向石飞抽来。
触手上的千百只红眼同时睁开,血色的光束交织成网,企图将石飞再次拖入篡改历史的迷雾。
石飞已经知道如何面对旧日支配者了。常规的力量,无法伤害到旧日支配者!
想要伤害到旧日支配者,唯有……
他躲过红光,对着巨大的触手轻轻退出一掌,这一掌带着他的意志!
可以扭曲平常人,让那个人成为自己的傀儡!也可以扭曲旧日支配者,对旧日支配者造成根本伤害!
“砰砰砰!”
意志对意志!几条触手如同鞭炮一般爆裂开来,沥青状的脓血还未溅落就被岩浆蒸发。
“人!你好厉害!”炎之精灵看到石飞轻描淡写的打爆了黑色的触手,叽叽喳喳的说道:“那些东西背后的主人,很可怕!”
“我们平时都躲得远远的!”
“是啊!是啊!人,你好厉害!”
“女魃或者说克图格亚在哪里”石飞问道。
火苗们突然聚成箭头形状,齐刷刷指向沸腾的熔岩湖:“就在这里!“
它们异口同声的呼喊震得洞窟颤抖,“来了!来了!“
岩浆突然向两侧分开,九根刻满甲骨文的青铜柱破浪而出。
中央巨柱上缠绕着二十八根锁链,只是有一半的锁链都断了,剩下的锁链都穿透一名青衣女子的身躯。
那女子上半身如同人类,长发垂下遮住了面容,浑身贴满了《黄帝内经》的金箔。下半身却是直径百丈的等离子火球!火球表面不时凸起人脸状的凸起,发出无声的哀嚎。
女子脖颈处的青铜项圈,上面用夏篆刻着“旱魃“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