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醒来,我正被绝美村姑冲喜我爱番石榴
第69章 以后我就是要饭,也不会从他门前过
小
大
元盛笑着说:“周老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看玉川就是个有出息的,说不定未来在科举路上,前程似锦。”
周长水笑着摇头,“他读书如果能有成绩,当时和长森一起去私塾的时候,人家私塾先生怎么没有留下他?再说了,就他家这个条件,有什么钱去私塾,难道靠你这个无赖舅舅?”“对,靠我。”周长水仿佛听到什么笑话,“元盛,你可真是吹牛不打草稿!”周玉川驳斥道,“周长水,那是我和小舅的事,就不需要你操心了。还有,周长森之所以能比过我,那是因为周春强提前把千字文拿给周长森背,周春强说是让我们两个公平竞争,谁学的好就把读私塾的机会让给谁,其实他早就内定了他小儿子!”“什么?”周长林和元盼儿都很震惊,这件事他们也是第一次听玉川说。周玉川走到周长林身边,握着他的手说:“爹,去私塾前我就听到周长森偷偷在背,只是不确定那是什么。当时没告诉你和娘,是怕你们伤心,毕竟你们如此真心对待他们。”周长林摸了摸周玉川的脸,“傻儿子,以后再遇到这种事,一定要告诉爹。”如果他早知道这件事,早就存起私房钱,想办法分家了,何至于被周春强骗这么久。周老汉也是一惊,他没想到大孙子这么醒目,居然连这件事都知道!但此刻肯定不能承认,毕竟这么多人看着呢,“周玉川,你不要血口喷人!小小年纪不学好,跟着你那个混账爹学!”周长森也很恼火,“周玉川,因为断亲这件事,你对我们怀恨在心,就如此污蔑你曾经的爷爷和小叔吗?”周玉川也不急,“既然已经断亲,恩断义绝,就不要再说什么曾经的爷爷和小叔。”如果是往常,村民们肯定会觉得周玉川做孙子的不念旧情,但是,大家经过了今天的一切,很多人还当了见证人,在断亲书上按了手印,他们只想说,周玉川干得漂亮!对于这种黑心烂屁股的东西,以后就是迎面走过,都不要理!当看不见!“我今天敢把这件事拿出来说,自然有证据,我们两个就是证据!族长爷爷,你可以拿一篇周长森没学过的文章,让我们两个同时背诵,看到底是他先能背下来,还是我先能背下来!”周玉川胸有成竹。周长森却慌了,他当然知道周玉川背书速度极快,不能说过目不忘,但是背个五六遍就能背出来。“周玉川,你少转移话题,现在是我爹在讨银子!”周玉川说完这句话,围观的吃瓜村民们已经彻底确认了谁在说谎,肯定是周春强和周长森!俗话说是骡是马拉出来遛遛,既然不敢和周玉川对峙,自然是因为实力比不过人家!今天他们算彻底看清楚一个人,周春强!周老汉平时笑眯眯的,有些家财但没有丝毫看不起人,经常主动与人打招呼,给人一种善良老实的感觉。 今天他们才发现,原来这个人十分会算计,十分势利眼,十分心狠,和平时的老好人形象判若两人!周汉江敲了敲拐杖,大声说:“要钱的事先放一放,既然大家都在,我宣布一件事,周长林虽然与周春强断亲,但他还是我周家人。即日起,周长林记在周春生名下,以后他就是我孙子,春生的儿子。长林,你愿意吗?”周长林满眼激动,仿佛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情,“我愿意,谢谢三爷爷。”周汉江笑了,满脸的皱纹都舒展了,“傻孩子,以后得叫爷爷,以后我是你亲爷爷。”周春生拿出族谱,将周长林,元氏,周玉川,周玉风四人从周春强名下划掉,又将四人写在自已名下。围观的村民们鼓起热烈地掌声!刚刚他们还在抱怨周氏族人不作为,没想到人家早留着后招呢。之前担心周长林一家不能落叶归根的老人们,也放下心来。这才对嘛,怎么能让孝顺仁义的老实人做孤魂野鬼嘛。到哪里都没这样的道理!周春强一脸不可置信,他前脚和周长林一家断亲,后脚周春生就把他们一家子记到自已名下,这是诚心和自已作对?这不是在打他的脸吗?!一边是残疾的废物,一边是前途一片光明的周长森,族里人居然把宝押在废物这边?他想到神算子的话,表情骄傲地警告族长说:“周春生,既然你选择周长林,要和我作对,希望你不要后悔!”周春江看到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你把自已最孝顺的儿子推出去,我才希望你不要后悔。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周春强,你真以为科举是这么好考的?退一万步说,就是你家长森高中,我也不后悔,做人没良心,也不会真心对待族人!以后遇事也只会把我们推出去顶包。”见这些人如此孤立自家,周长森暗暗发誓,自已一定要考出个样来,让这些人好好看看!尤其是族长一家,完全不把自已放在眼里,一定要他们好看。周汉江一脸满足地说:“周春强,现在这么孝顺的孩子是我家的了。春生,叫玉树回家去七两拿银子,还了这周春强,我不想听他哔哔赖赖催债。”“三爷爷,使不得。”周长林连忙阻止,三爷爷和春生叔主动把他挂到自已一脉上,没将自已一家人逐出族谱,已经是帮了他们大忙了,怎么还能让他们出银子。元盛说:“慢着,三爷爷,春生伯,可用不了七两。今年已经过了四个月,三分之一的日子,凭什么还给周春强三两?二两银子足够了。”确实,他们刚才都被周春强气懵了,没注意到这个细节。元盛拿出六两银子,“我这里刚好有六两银子。”随后递给周长林,“姐夫,你先拿去用。”周长林自然地接过来,“周春强,写收款文书吧,六两银子给你!”听到周长林直呼其名,村里很多人松了口气,还好长林没有太傻太愚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