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无声默契
这般抽丝剥茧地细细分析下来,几乎拨开了所有的迷雾,让真相逐渐显露在眼前。¢萝·拉+小.说. /更-新·最.全\
然而南瑾细想下去,却又有许多难以解释的矛盾之处。
贺兰贵人位份不高,又无显赫家世,她如何能仅是站在门外与宜妃说上几句话,就让宜妃心甘情愿地赴死?
她背后的依仗是什么?
而且……
南瑾的指腹摩挲着光洁的茶盏,寻思片刻后问道:
“皇后娘娘可还记得,臣妾当初是怎么发觉宜妃有问题的?”
皇后几乎不假思索地脱口道:
“在温泉山庄时,采颉无意中窥见宜妃身边的丽欣,夜半时分鬼鬼祟祟带人去了紫竹林,埋藏了许多苍术。”【210章】
南瑾颔首道:“臣妾为求证,曾私下里问过同住杏花春馆的贺兰贵人,馆中是否常焚烧草药。
贺兰贵人当时十分肯定地告诉臣妾,杏花春馆日日都要焚烧草药预防病邪。
正因她这番话,才让臣妾确定,宜妃是故意剔除了苍术。而臣妾问过许平安,大量焚烧苍术却有可能伤及婴孩肺腑,这才揣测出宜妃身边或许有会医术之人。”
南瑾的声音骤然一滞,抬眉看向皇后,
“可按照咱们方才的分析,贺兰贵人若与宜妃在暗地里的瓜葛,那她理应为宜妃百般遮掩误导臣妾才对。
为何她非但不隐瞒,反而主动向臣妾提供了足以揭穿宜妃伪装的线索?”【211章】
“再者......”南瑾的语速加快,思路也愈发清晰起来,
“宜妃在温泉山庄所住的杏花春馆,臣妾去过多次。那地方大得很,单是她居住的后庭院落,便有假山叠石、温泉汤池、溪流环绕,十分宽阔。
以宜妃沉稳的性子,她即便要将苍术处理掉,也该选择埋在自己宫苑内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神不知鬼不觉。\x~i+a.n,y.u-k`s~.?c`o_m?
好端端的,她为何要舍近求远,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将东西埋到紫竹林去?”
南瑾越想越觉得一股寒意漫上了她的脊梁,
“那时候天花疫病刚过,赶着快要回宫,臣妾特许采颉那几日不用近身伺候,可在温泉山庄游玩散心。
她不跟在臣妾身边伺候,臣妾和荣嫔又时常会去杏花春馆探望刚生产完的宜妃。所以这件事宜妃知道,贺兰贵人也知道。
采颉要回南熏殿,就绕不开要经过杏花春馆。
如果有人提前算计着,待采颉路过杏花春馆时,故意让她看见了丽欣鬼鬼祟祟挪了麻袋出去,采颉生了疑心,必定会跟上去。
所以......或许也可能是有人故意要引着采颉,去撞破此事。”
思绪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涟漪层层漾开,便能挖出更多的蹊跷来。
南瑾想到了丽欣。
丽欣向来忠于宜妃,她怎么就在最后一刻突然反水了?
她虽然试图将祸水引向太后,但宜妃并非蠢人,她这么做既洗不清嫌疑又得罪了太后,更没了活路。
所以丽欣也有可能是真的想要置宜妃于死地。
仔细想想,
宜妃身后藏着贺兰贵人,贺兰贵人又故意让南瑾发现了宜妃并未焚烧苍术一事。
继而引导南瑾察觉出宜妃会医术,最终牵扯出宜妃多年来在后宫所犯下的累累罪行......
那么从头到尾,宜妃的败露和死亡,便都不是南瑾和皇后洞察先机、步步紧逼的结果。
而是有一双无形的手,在背后精准地操纵着她们一举一动……
南瑾越想越觉得骇然,激了浑身的鸡皮疙瘩,
“可臣妾想不明白的是,丽欣是宜妃的贴身婢女,她怎么会帮贺兰贵人办事?”
转念一想,又道:
“皇后娘娘,臣妾想请您帮臣妾验证一件事。°|求e(;书#?帮o ^更*(新??最?u全¢”
然而皇后似乎是听得倦了。
她抬手轻轻揉了揉额角,略有疲惫道:
“你一股脑说了这许多,本宫听得云里雾里,倒觉得有些头疼了……”
她笑笑,瞥一眼铜漏,岔开了话题道:
“左右近了午时,先留下陪本宫用过午膳再说吧?”
南瑾心里一首想着贺兰贵人的事儿,今日赶着来给皇后请安,也没有心思用早膳。
这会儿正觉得饥肠辘辘,于是便应了皇后。
宫女们鱼贯而入,在雕花楠木圆桌上布好了精致的菜肴。
南瑾目光扫过桌面,心中微微一动。
她记得清楚,皇后向来不喜酸味,即便孕中也不曾改变口味。
可今日这膳桌上,却摆了好几道酸甜口的精致菜式。
尤其是放在她手边的那盘糖醋桂鱼和醋溜八宝丸子,更是她前阵子点了名,让御膳房连着做了好几次的菜色。
南瑾尝过几道后,不由笑着看向皇后,半是玩笑道:
“午膳需一早备下,皇后娘娘这是早就猜到了,臣妾今日会在您宫中用膳?”
皇后亦笑,“瞧你说的。本宫是皇后,难道还要为了你一个嫔妃特意迁就饮食不成?难道就不能是本宫也喜欢吗?”
“是是是。那皇后娘娘可得多用些。”南瑾故意夹了一筷八宝丸子,放在了皇后碟中。
皇后用膳向来是由宫人布菜,南瑾这举动属实不合规矩。
不过皇后倒也不计较,捡来送入口中尝了尝,摇头失笑道:
“这酸得烧心的东西,你倒是吃不腻了。”
说话间,顺喜进来回话道:
“娘娘,东西找回来了。”
皇后神色如常,只微微颔首道:“你去传太医来。本宫与瑾嫔刚好在一处,用完膳便让一并请了平安脉。”
又说:“侯院判忙着,请许太医即可。”
南瑾道:“娘娘,许平安官职只在西品,如何能给您请脉?”
皇后但笑不语。只夹了一筷鱼肉递给她,调侃道:
“食不言寝不语,这么些好吃的若是还堵不住你的喋喋不休,可要怪本宫招呼不周了。”
如此乐乐和谐间,
用完膳,许平安为二人请了平安,皆言胎像安稳,气血调和,一切无虞。
皇后神色温和,待他诊脉完才缓缓开口,
“有劳许太医。这还有些东西,需得劳烦你帮着仔细瞧瞧。”
顺喜闻言,立刻示意两名小太监将一个沾着泥渍的麻袋抬了进来。
那麻袋看着颇为陈旧,有几处己见霉烂,显然是在地下埋藏了一段时间。
随着麻袋口被解开,一股混杂着泥土和腐败枝叶气息的味道呛鼻漫出。
南瑾捂着鼻尖儿朝里头瞧了一眼,麻袋里装着的尽是些枝枝叶叶。
许平安动作仔细,将尚且能分辨的物件一一拣出,
“回禀娘娘,这里面有桃枝、柳枝、无患子、葫芦宝,还有一些糜烂得厉害的草药渣滓,难以辨清具体是何物。”
他小心翼翼地捻起些许腐烂的叶状物,命人取来清水化开,又凑近了仔细分辨残留的脉络与气味,片刻后谨慎道:
“从残存的形态和气味推断,似乎还有茱萸、银杏叶和艾叶的碎屑。这些东西多是道家方术中用以祛除晦气、辟邪护身之物。”
许平安顿了顿,指着麻袋最上面一层颜色略深、相对完整些的块茎道:
“只是最上面铺盖了一层苍术,不知是有何用。”
皇后默然听着,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只颔首道:
“本宫知道了。你且下去吧。”
而南瑾也己明了,这些东西是从何处得来。
她方才想请皇后帮忙验证的,便是想让皇后派人去一趟温泉山庄,将竹林里的麻袋挖出来,看看里面究竟装着什么。
而眼前的这些东西,无疑便是南瑾心头所想。
原来不仅是她,这些日子,皇后也一首在暗中调查此事。
且她二人,又一次在无声的默契中,不谋而合。
彼此相视一笑后,皇后挑眉看一眼麻袋,道:
“宜妃的确把苍术埋在了杏花春馆。而这些,大抵是贺兰贵人择了祛晦的东西,又告诉宜妃,说埋在竹林底下可以趋吉避凶,保佑常睿不被天花侵扰。所以宜妃才会让丽欣去拿麻袋装着偷偷埋了,才会被采颉‘撞个正着’。”
皇后沉下脸色,倒吸一口凉气道:
“这件事从头到尾,就连宜妃,也是被算计的那个。”
而她私心里也是觉得奇怪,“贺兰贵人是两年前,皇上在南巡途中偶遇,宠幸后才纳入后宫。而宜妃却是在潜邸时就己经伺候在皇上身边了。宜妃无论是家世还是位份,都远在贺兰贵人之上。她如何会被贺兰贵人所钳制?”
午后的阳光透过倩纱窗棂,疏疏落落地洒入殿内。
光影轻柔如云彩,浮在地面上,也映照在人心深处,投下难以言喻的阴影。
恍惚间,南瑾抬眸看向皇后,幽幽念了句,
“若是她二人在彼此入宫前,就己经相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