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山河新海月1

第133章 调兵遣將

一番討价还价之后,成功把银从三万提高到了五万,李牧满意的离开了府衙。

拉上了扬州府,事情就成了一半。

巡抚衙门那边,李牧已经有了计较。

海盗能够来一次,就可以来两次,多报几次海盗来袭。

巡抚衙门那帮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也必须支持他重建扬州水寨。

当然,这种事情不能表现的太过急切,不然容易穿帮。

“大人,刚刚收到公文,淮安府的盐场遭到海盗袭击。”

刚回到府中,就收到这个好消息。李牧心中一喜,面上却是没有任何变化。

“哪些盐场遇袭,可知道具体情况

1

李牧关心的问道。

作为扬州参將,他还有一个任务,守护勛贵集团的利益。

前面南通州的盐场遇袭,看似是偶然,实际上也是必然。

其他地区的沿海盐场,距离扬州营的驻地都不远,

稍微有点儿风吹草动,附近的驻军就会收到消息,一个时辰就能抵达战场。

这么短的时间,就算完成了抢劫,也没法平安撤离。

对欺软怕硬的海盗来说,出来抢劫是为了发財,不是要官军玩命。

没有军队驻扎的南通州,无疑是最大的软柿子,被捏只是时间问题。

就算群英会不动他们,也会有別的海盗,忍不住出手。

意识到缺乏武力保护的严重性,事后盐场幕后的主人们,纷纷派人找李牧进行沟通。

隨后扬州营在南通州,又增加了三座营地,以保障地方安全。

“暂时还不清楚,淮安那边在刻意封锁消息。

从搜集到的讯息推断,应该没有南通州那么严重,海盗抢完之后就撤了。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淮安营的人过去,扑了一个空。”

兰林杰略微有些激动的回答道。

凡事都需要对比。

有了淮安营的无功而返,才能凸显扬州营的厉害。

作为一名有大局观的將领,李牧没有心思看同僚的笑话。

海盗明显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不再执著於攻城。

抢了就走,根本不在原地停留。

同扬州府的情况一样,淮安府同样是世家叛乱的受害者。

沿海诸多县府,对海盗来说,相当於不设防。

此刻江南水师主力北上,面对从海上来的敌人,想要组织有效的反击都难。

选择从淮安下手,没有继续停留在扬州作案,大概率是被此前的战斗给嚇著了。

见识到了扬州营的厉害,正常人都会本能的选择避让。

“传令下去,让各部密切关注海上的动静。

通州地方官府,让他们组织民眾在沿海修建烽火台,发现海盗踪跡立即点燃狼烟。

一旦发现海盗踪跡,立即起草公文,同时发给扬州府、巡抚衙门、以及南京兵部。

记得把海盗威胁写严重一些。

就说叛军余孽流亡海外,当起了海盗,专门同朝廷作对。”

李牧淡定的说道。

从海盗两次袭击盐场来看,就可以判断出人家是和盐场主人有仇的。

正常情况下,海盗抢劫是不会搞大屠杀的。

倒不是有道德包袱,纯粹是没必要这么做。

一旦开了屠杀的坏头,往后再出去抢劫的时候,人家就会拼死抵抗。

即便是打不贏,人家也会在失败前,先破坏所有的財物。

除非是有血海深仇,不然在正常情况下,大家都不会干这种极端事。

要凸显问题的严重性,自然要挑选一个有份量的仇敌。

任何问题扯上了反贼,都是严重的政治问题,没有哪个官员敢掉以轻心文渊阁。

“陛下的意思,诸位都清楚。

大家一起商议一下,从何处进行调兵吧!”

说话间,庞亨升將目光投向了兵部尚书易传良。

涉及到了军事调动,真正有话语权的是兵部和大都督府。

其余官员都是业余选手,连国內的兵力分配,都不一定能够搞清楚。

跟著一起听听就好,让业余人士参与商议,那就是纯粹浪费时间。

就连一贯喜欢表现自己的左光恩,此刻也坐在位置上一言不发。

对他来说,树立威信的机会很多,犯不著去掺和军事。

万一捅出篓子来,想要收场就难了。

“卫所军不堪大用,如今能够动用的兵力,主要是募兵。

我大虞能打的部队,一共就那么多。

九边前线的部队自不用说,他们的军事压力都很大,根本无法抽调。

京营的任务同样很重,除了增援辽东之外,还要保障京师的安全。

云贵广西的军事压力同样很重,当地的兵马肯定不能动。

剩下的部队中,就数蜀军、秦军、湘军、鲁军、鄂军的战斗力不错。

再往下就刚刚组建不久的扬州营、淮安营、永安营、通州营、保定营。

为了增员辽东三卫,我们已经从鲁军中抽调了兵力。

考虑到后续可能还要增援,暂时不宜轻举妄动。

关中临近九边,隨时需要出兵增援,同样不宜调动。

兵部的计划是从蜀军、湘军、鄂军中各自抽调两万人,组成六万人的联军,为左路军。

从京中抽调三千营、神机营、五军营、奋、耀、练、显四武营,合计约六万大军,为右路军。

待大军集结完成后,左右两军將赶赴辽东,连同当地守军一起和北虏决战。

考虑到扬州营、淮安营、永安营、通州营、保定营,组建时间太短。

尚未完全形成战斗力,暂时不做安排。

如果后续战事需要,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军事调动。”

易传良缓缓说道。

这份用兵计划,乃是兵部和大都督府商议好的,並且报天元帝获得了批准。

需要出动的各路兵马,早早就收到了通知,此时都快要抵达京师。

此时拿出来说,只不过是例行公事的走程序。

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军事调动,都是实打实的兵员。

各部中吃空餉的水分,在制定计划时,就提前给挤掉了。

为了確保粮餉落实到位,不光安排了锦衣卫东厂监督,还拿下了多名南京六部的官员杀鸡做猴。

“易大人,如果这么调动的话,国內的兵力就空虚了。

万一发生了变故,光五个新编营,能够应付的过来么”

国子监祭酒石忠波忍不住质疑道。

名义上大虞朝在册兵马,一共有两百多万。

可真正拥有战斗力的,还是后续组建起来的募兵,真实兵力一共也就三十多万。

抽调十二万大军进入辽东,相当於將帝国半数的兵力,投入到了辽东大地。

剩下的兵马,要守卫疆域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军事压力可想而知。

“现在知道应付不过来,早干嘛去了!

平常时期,就你们国子监闹的最狠,天天说朝廷穷兵默武。

你们也不想想看,没有这些军队守护,哪来的太平日子!”

易传良没好气的回道。

想要扩军的时候,就拿纸面上的两百多万军队说事。

真到要用兵的时候,一个个又没了安全感。

同以往的所有封建王朝一样,民间的乱子就没有停止过。

尤其是最近这些年,各种天灾人祸不断,稍不留神就是一场民乱。

一般来说,这些叛乱抢完几家地主后,就上山落草为寇了。

真正举起反旗,闹出大动静的,还是极少数。

大部分叛乱,在发生初期,就被朝廷镇压了下来。

一旦后方空虚,那就不一样了。

隱藏在民间的造反专业户一一白莲教,可是一刻也没停止过,

这些邪教组织,无时无刻不想著推翻大虞,建立自己的皇道乐土。

对地方士绅来说,这些傢伙的威胁,比北虏都要大。

毕竟,北虏再怎么强大,也没有直接作用到他们身上。

“易大人,为国諫言,我等问心无愧!

以下官之见,眼下朝廷根本没必要发起辽东大战。

与其耗费大量的钱粮,在辽东战场上,不如直接固守城防。

最糟糕的局面,无外乎放弃关外苦寒之地,又无损我大虞之国力!”

石忠波的输出,代表了朝中相当大一部分官员的观点。

自大虞建立以来,辽东大地就是一个赔钱货,根本不受大家待见。

有虞一朝,放弃的土地多得去了,也不在乎再丟一个辽东。

“住嘴!”

“祖宗基业,岂可轻言放弃!

我等世受皇恩,当以忠君报国为己任。

北虏入侵,夺我辽东大地,乃是奇耻大辱。

此等屈辱,只有鲜血能洗刷!

敢言与敌人妥协者,皆是不忠不孝之徒!”

一旁的左光恩率先发道。

想要抓住清流的把柄不容易,难得有傻瓜送上门来,自然不能就这么放过。

不同於以往,老是这些傢伙高举祖制的大旗,痛骂他专权。

这一次大义的名分,到了他的手中。

放弃祖宗基业,可比触犯祖制的情节严重多了。

搁在民间,那也是不孝之人。

放在朝堂上,就集齐了不忠不孝。

无论是谁,一旦打上了这个標籤,那就彻底完犊子。

不光政治生命结束,个人的声望,也会瞬间转负。

意识到后果严重性的石忠波,还来不及进行解释,就被气的当场晕了过去。

紧接著就有两名侍卫进来,把人给拖了出去。

全程下来,群臣都一言不发,仿佛没看见一般。

没有法子,有些事情可以做,但绝对不能说出来。

先辈们放弃边疆苦寒之地,都是在静悄悄中完成的,

明面上收復失地的口號,一个个喊的比谁都响亮。

为了不承担责任,甚至还会处理几个涉事的倒霉蛋,让他们背负骂名。

文官私底下聚会的时候,官员往常吐槽几句,大家议论一下事情就过去了。

石忠波的运气不好,在进行口嗨的时候,被左光恩抓了一个正招。

“让御医给看看,石大人应该是魔了,刚才说的话不作数。

接下来我们继续议事,有不同意见儘管提,朝议上不以言获罪!”

庞亨升一开口,原本紧张的气氛,一下子缓和了下来。

无数清流党人暗自鬆了一口气,幸好自家老大是首辅,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担当的一面。

儘管给出的解释牵强了一些,那也比没有的强。

至於倒霉蛋石忠波,魔和不忠不孝之间,总得要选一个。

前者无非提前告病回乡,后者可是严重政治错误,搞不好会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