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天下女娘皆可来 破旧立新,实用为上……

第95章天下女娘皆可来破旧立新,实用为上……

开封最好的胭脂铺,是红袖胭脂铺,今儿个铺子里来了许多新鲜玩意儿,掌柜的专程请了各家府里的夫人小娘子来瞧,而周王府的,则是由掌柜的,亲自送了过去。

“贵人娘子,您瞧瞧,这手里拿着伞的小人呀,叫雨天娃娃,这瓷瓶里插的呀,是永生牡丹……”

”对对,娘子您见识广,确实是织出来的,但这织工十分精细,远看竟像真的一样,若是摆在厢房里,也能增添些趣味,何况,整个开封府呀,仅此一支……”

周王府的方夫人眼神淡淡,朝身旁的侍女微微点头,“这牡丹留下,给我拿到厢房去放着,我不喜聒噪,听荷,你再挑挑,我去屋里歇一歇。”

听荷也被这琳琅满目的织品所吸引,听夫人嫌吵让自己再挑,不疑有他,贴心的将瓷瓶摆进方夫人的厢房。

将床铺好,服侍方夫人躺下,又将厢房门关好,才回了正堂,听掌柜继续介绍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织品。

而原本已经躺下的方夫人,听外面响起说话的声音,则悄悄的从床上起身,从瓷瓶里拿出牡丹,丢在一旁,倒是将瓷瓶倒过来,从最底下,扯出一张纸条来。

“昨日大集,今日小集,未见当归。”

方夫人,也就是谢芳草的干娘方氏,盯着这熟悉的字迹,恍然如梦——这是,让自己回小集村?

许久没有收到芳草的消息了,一来消息,便是让自己回村?那孩子,回小集村了?她知道了什么?

可自己如今这身份,如何脱身?

但那孩子,一向有成算,定还有其他的消息,自己等着便是。

方氏这厢收到了来自谢芳草的带信,整个人都陷入了思绪中,却不知外头,因着第二期的《新女儿报》,而炸开了锅。

第二期的《新女儿报》是随着毛纺织品一同流入开封府的,原本第一期的女报,便让许多小娘子买光了去,结果一直再没了第二期。

小商小贩和女娘们还以为没了呢,谁知这过了半年,第二期竟缓缓来迟,

依旧是采用四开的竹纸,最上面是四个大字,《新女儿报》,而下方则是报纸的立意——“破旧立新,实用为上。”

正文的字体大小一模一样,且清晰,字体也秀丽,一见便知是出自女娘之手。

左上方是【古今巾帼】,跟第一期不一样的是,这一期,讲了两个女性的故事,一个是黄道婆,黄道婆被誉为“布业始祖”。

她流落海南崖州期间,向黎族人民学习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返乡后(上海乌泥泾)大力推广并革新:改良轧棉去籽的搅车(取代手工剥离)。创制大纺车,提高纺纱效率。改良弹棉工具(绳弦大弓)和织造工艺。传授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复杂技术,使松江布“衣被天下”。

另一个,却是舒娇,舒娇是南宋景德镇著名制瓷匠人舒翁的女儿,继承了家族技艺,尤其擅长制作釉色鲜艳、造型别致的瓷玩具和佛像,是非常著名的女陶工。

故事简短讲完,最后一句话总结,“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女娘留名,实为不易。吾辈女娘,当效仿先贤,将精湛技艺代代相传。”

女娘们习惯了被传颂为才女,被赞颂贤德,被评价貌美,为男人,为孩子,被所在宅院困住一生,还是第一次听到让女娘历史留名,让女娘传承技艺的说法,十分新奇。

又不住的思考,若是能历史留名,贤德貌美,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貌美能美过貂蝉杨贵妃吗?贤德的,自来留名的,也只是皇后而已……

她们有的听过黄道婆和舒娇的名字,却从未仔细了解,如今,却将这两人的故事,看了又看……

第二块是【闺阁技艺】,却更令人意外,竟是女子防身术十二式!

后撤步砸肘、折腕脱困、拧耳戳眼、扬沙迷眼、地面蹬踹、发簪刺喉……

每一式,都备注了讲解,也多在旁边画了图画,看的十分清晰,女娘们如饥似渴,从来没有人告诉过她们这些,但这些,却下意识的记在心里,刻在脑子里,甚至准备自己偷偷练习一番,甚至没有怀疑过这些到底是不是真正有用。

这一板块的最是“芳草技艺堂,诚聘各类工匠!”

下方是更小的说明:芳草技艺堂——大明第一所女子技艺学堂,分为纺织班,账房班,陶器班、木匠班等。若有工匠愿意前来,包吃包住,俸禄可观。

若有生活艰难,无所依的女娘,亦可前往黄寨镇小集村芳草园,进行技艺学习,学成包安排工作。

这里崇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里,崇尚实用为上,其他次之。这里,天下女子皆可来,但来前,请务必学习防身术十二式,路上切记注意保全自己。

女娘向来仔细,大多都看到了这些小字,一时竟都没了声语,脑子里,都是芳草技艺堂……

【盛世红颜】版面,讲的是女娘强身健体的法子,每日走半个时辰,每日蹲马步半个时辰,每日跑步半个时辰,也都是真正为女娘考虑的东西……

最后的【生存指南】,讲的是鼠疫的防范方法。

整个报纸,都应了“破旧立新,实用为上”的主张,仅仅一份普普通通的报纸,却让女娘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关心和爱护,字字无关心,却字字是关心,怪不得是女儿报……

知识跟书籍一样,稀少且被捂得很紧,吝啬在底层群众里流通,但五文钱的小报纸,大部分人家,省一省,也还是出的起的。

加之这份女报里,教了识字,教了防身术,教了强身健体指南,甚至在生存指南里,写了鼠疫的应对方法……算下来,买一份,是十分划算的。

这报纸是谁办的?这防身术真的有用?众多知识一涌而来,加之花了钱,便看了一遍又一遍,跟旁人说起,也都会聊聊里面的信息,由此这些知识也传播的更加快些。

人们一向崇尚心中有丘壑,有大爱之人,也盼望着有这样一个人能酒生民于水火。

这《新女儿报》便以“破旧立新,实用为上”这样八个字,加上众多实用的知识,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势头,迅速成为开封府的第一大热门新闻。

随着第二期的爆火,第一期也出现在了市面上,不出意外,依旧迅速被抢售一空。

芳草技艺堂的名头,也随着这些知识传遍开来,女娘私下里讨论着,有家里已穷的揭不开锅的女娘,已在家里踌躇半日,握着手里为数不多的银钱,不知是否该去芳草技艺堂碰碰运气。

而随着毛纺织品在开封府的风靡,突然爆出这样一则消息——

这些“雨天娃娃”“可爱小狗”“永生花”“斜挎包”……竟然都是芳草技艺堂生产出来的!

一语惊起万层浪,这些永生花,一支可是卖十两银子的!

一时各种小道消息纷纷扬扬,原本踌躇不前的沈如,也坚定了信心,准备问问有没有一同前去的女娘,结个伴,每日里也自己练习着女子防身术,以防路上遇到危险。

这些一层又一层的话术,当然都是谢芳草设计好的,且雇了水军的缘故,毛纺厂的货品要跟《新女儿报》一起爆火,这样才能有信服力,才能达到期待的宣传效果。

毛纺厂的货品就这样一销而空,远销全国各地,而会不会有女娘往芳草园来,如今的谢芳草心里还是没有把握的,真的会有女娘,相信自己吗?

随着“凿山营”的回归,谢芳草便也不再胡思乱想,把心思从会不会有女娘来这里,转到了“凿山营”带回来的煤矿上。

之前因矿口坍塌,整个矿洞堵塞,且煤矿负责人跑了,矿工们起义,整个矿上乱成一麻,这煤矿,便成了废矿。

后来谢芳草将原本的矿工收服,成立了“凿山营”,才重启了煤矿的考察计划。

“凿山营”再次出发时便带上了重新配置好的土手雷,姚宁和谢芳草提前计算好了所需的火药数量,终于有了成果,矿洞被打开,煤矿可以继续挖了。

但下矿的安全防范必不可少,谢芳草便任命了原本矿工的一位十分谨慎的老矿工“阮志义”为营长,又为大家配备了安全帽,用麦秆自制的呼气孔,又每人专门发了防护服、防护靴、防尘口罩、耳塞,以保护人身安全的。

这些东西如何使用,谢芳草是个喜欢用案例教学的,让之前摔断腿那个人,现身说法,一定要按照要求下矿,都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

此番各种宣传,轮番轰炸,加上考试,每个人都倒背如流了,才让大家出发下矿,这一去二十余天,从山中地道中,带回来几大车的煤矿。

这些煤矿终究是有些劣质,不然官府也不会不管了,煤矿可是可以进行钢铁冶炼的,炼焦煤(需强粘结性)经高温干馏制成焦炭,是炼铁高炉的核心还原剂和骨架支撑材料。

但这些,谢芳草便不懂了,若是能有一些懂的工匠出现,也许才能将煤矿真正利用起来,这些煤矿,暂时可以用来变成燃料,直接作为燃料太过浪费且利用率低,谢芳草便想到了现代的蜂窝煤。

蜂窝煤用黏土混合煤渣制成,既能省煤,又简单好做,放进铁皮炉灶里,可以烧上大半天。